夏季幼兒常見的皮膚病護理(組圖)

2020-12-22 網易新聞
  1、汗疹

  汗疹就是俗稱的「痱子」,是夏天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好發於脖子、前胸及後背,形成大片搔癢的紅疹子。預防之道首重涼爽,吹冷氣、常洗澡、穿輕薄的棉質衣服等,都有助於保持皮膚乾爽,減少汗疹的發生。

  如果汗疹已然形成,而且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時,不妨去看看皮膚科醫師,因為醫師處方的一些藥膏,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2、膿痂疹

  膿痂疹是由細菌所引起,主要是金**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好發於學齡前兒童,而且會相互傳染。主要的症狀是癢而不是痛,常見於頭頸部,尤其是鼻子周圍,其次是四肢。名為膿痂疹,倒不一定見得到膿皰,反而較常看到一個個抓破結痂 的小紅皰,在某一區域內較多,並有向外擴散的趨勢。

  四肢的膿痂疹是由於蚊蟲叮咬後抓破所引起的續發性細菌感染,有時會在看似正常的皮膚形成水皰。如果盲目地擦含有類固醇的溼疹藥膏,會造成迅速蔓延。使用適當的口服和外用抗生素治療,症狀兩三天就會明顯改善,但治療須持續至少一周,少數幼童在膿痂疹後會並發急性腎臟炎,需要注意。

  3、昆蟲叮咬

  夏天是各種蚊蟲的季節,被蚊子、跳蚤、螞蟻及各種小蟲叮咬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幼童,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蟲叮咬,局部的紅腫反應也較為強烈,在手部、小腿及足踝處,更可能產生水皰,所以夏天要格外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地毯、涼蓆、榻榻米、貓、狗都是可能的蟲蚤來源。

  夜晚睡覺時,一定要採取適當的防蚊措施,尤其是陽臺或庭院有盆栽樹木時。白天去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或在市區從事戶外活動時,儘量可能穿上長袖衣褲或噴上防蟲液。被蚊蟲叮咬後,擦萬金油、綠油精、面速力達母這類油膏,只能使患處暫時覺得清涼,並沒有實質的治療效果。如果被叮咬的數目過多,還是應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接受適當的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不但可以迅速減輕孩童的不適,防止抓破皮膚引起的細菌感染,更能避免反覆抓結疤所帶來「紅豆冰」現象。如果叮咬處已經形成色素沉積,一些外用的褪色素藥膏,有助於色素的消褪。

  4、毛毛蟲皮膚炎

  毛毛蟲皮膚炎並不是毛毛蟲叮咬引起的,而是毛毛蟲身上的刺毛接觸到皮膚所引起的局部過敏反應。有些人是經過樹下或在樹下休息時,毛毛蟲掉到身上或滾落過去,刺毛便散在身上;有時則只是去郊遊時,附近有毛毛蟲,一陣風吹過來,把毛毛蟲的刺吹到了身上,而這些細刺是可以穿過薄的T恤的,當事人當時沒有任何感覺,但經過12-24小時後,刺毛接觸的部位,便開始產生許多小紅皰皰,奇癢無比。若不治療,癢可持續一周之久,很少人能耐得住,最好及早看皮膚科醫師,適當的治療可使症狀在一兩天內大幅減輕。

  因此,夏天經過樹下時,要格外小心;看到毛毛蟲,最好敬而遠之。值得一提的是,引起毛毛蟲皮膚炎的毛毛蟲,大多不是蝴蝶的幼兒、蟲,而是蛾的幼蟲。

  


  5、曬傷:晴天、陰天都要防曬

  夏天從事戶外或水上活動的機會很多,曬傷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增。目前,許多國人仍沒有防曬的觀念,有些家長則自己知道要防曬,卻誤以為幼兒皮膚健康,不需防曬,或以為防曬乳液會傷害幼兒稚嫩的肌膚,而不敢讓幼兒使用。其實,六個月大以上的幼兒,就可以開始擦防曬乳液了。

  成人防曬,可以延緩皮膚老化,減少皺紋、黑斑、曬斑及皮膚癌的發生;兒童防曬,可減少長期紫外線照射對皮膚累積的傷害。近年更有研究報告顯示,小時候曬傷的次數愈多,成年後患惡習性黑色素瘤的機會也愈大。

  平時防曬,可選擇防曬係數15~25的防曬乳液,每隔4~5小時再擦一次。進行郊遊、打球等戶外活動時,則要選擇係數更高的防曬乳液,但記得洗臉後需再擦一次。去遊泳則要選擇防水的防曬乳液,且每60~90分鐘要再擦一次。防曬乳液不是擦臉,所有露出來曬得到的部位,包括耳朵、脖子後面、四肢外側等,都要擦到。

  許多人對陰天時遊泳被曬傷感到大惑不解,其實陰天和晴天時,紫外線的照射量相去不遠,只是陰天時,皮膚少了那份炙熱的感覺,大家就失去了防曬的警覺性,而忘記擦防曬乳液。此外,防曬乳液要在外出前半小時擦上。

  


  6、各種溼疹和接觸性皮膚炎

  溼熱的夏天,各種細菌、微菌容易繁殖,再加上流汗手抓、及衣服摩擦等外界刺激,各種溼疹和接觸性皮膚炎也很常見。

  幼兒的尿布疹和脖子前面的汗疹,常會合併念珠菌感染,另外,細菌侵入毛細血管會引起毛囊炎。

  許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由於汗液的刺激,使得脖子、肝窩、膝窩部位的症狀容易惡化。

  比較肥胖的小朋友,夏天的運動後,由於汗液的刺激和皮膚的摩擦,常在腑下或腹股溝處出現疼痛的紅疹。

  有些小朋友去海邊遊泳後,沒有淋浴也沒換掉遊泳衣褲,就直接穿上外褲回家。一路上海水的刺激,會造成陰部紅痛。

  總之,要避免這些夏天的皮膚病,最重要的是保持幼童皮膚的清潔乾爽,穿棉質的衣服,使用足夠的空調。出去玩時,父母要隨時注意周遭環境對幼童的可能危害。父母能多費一分心思,孩童就會少一分病痛。有任何皮膚狀況發生,不要胡亂擦成藥,而應儘早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正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可以很快解除不適,使您寶寶的肌膚,早日恢復健康。

  

本文來源:中國天氣網 責任編輯:孫繼禮_NN3563

相關焦點

  • 夏季小兒常見皮膚病的預防和護理
    小兒的皮膚柔軟薄弱、細嫩、抵抗力差,很容易受感染,尤其是夏季。因此,小兒皮膚病的預防和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29日,記者採訪了蘭山區婦幼保健院皮膚科醫師嬴雙,她給廣大家長朋友介紹了夏季小兒幾種皮膚病的護理和預防知識,大家來學習一下吧。新生兒紅斑病症表現:約有半數的新生兒在出生3天以內發疹。
  • 小兒常見皮膚病護理和預防
    小兒的皮膚柔軟薄弱、細嫩、抵抗力差,很容易受感染,尤其是夏季。因此,小兒皮膚病的預防和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下面介紹幾種皮膚病的護理和預防, 特別在夏季。一、新生兒紅斑病症表現: 約有半數的新生兒在出生3天以內發疹。身體和四肢出現大小不一的紅斑, 邊界不清,鮮紅溼潤,紅斑中心或周圍可能出現1~2毫米大小的黃白色丘疹,觸摸起來硬硬的,有時也有少數小膿皰。
  • 夏季兒童常見皮膚病防護攻略來了!家長請查收
    夏季高溫高溼、紫外線強,也容易引起蚊蟲滋長。一些皮膚嬌嫩、抵抗力較弱的寶寶容易產生各種皮膚問題。夏季有哪些常見兒童皮膚病,這些皮膚病應該如何防治呢?今天請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葉麗霞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夏季孩子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炎熱的夏季,蚊蟲滋生迅速,尤其小孩子很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再加上受到汗液的刺激,就會對嬌嫩的皮膚帶來傷害。另外,在夏季容易出現小兒皮膚疾病,比如痱子、蕁麻疹等,家長要根據孩子不同的皮膚病,而去做好不同的護理措施。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彭洋醫生介紹冬季常見的兒童皮膚病類型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彭洋醫生介紹冬季常見的兒童皮膚病類型。冬季氣候很惡劣,寶寶皮膚嬌嫩,抵抗力差,很容易患上各類皮膚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彭洋提醒各位家長,如果不小心患病了要注意及時治療護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來講解兒童皮膚病的常見類型。
  • 詳解BB夏日常見五種皮膚病
    抵抗乾燥環境能力較差,人體在夏季排汗多,代謝系統容易失衡,到了秋季,局部皮膚會因缺少充足的水分而出現乾燥脫屑等現象;2、皮膚色素細胞較少,容易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灼傷;3、蚊蟲叮咬的毒素易引發過敏反應,有的昆蟲叮咬還能傳播疾病;4、皮脂腺發育尚不成熟,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也是在逐漸地完善過程中,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各種病原體的感染。
  • 寶寶溼疹、幼兒急疹、痱子常見皮膚問題的區別與護理!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辨別下這幾種常見的皮膚病,學習點小常識,省的遇到事情手忙腳亂。一、溼疹1、 溼疹的特點:溼疹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多發生於0-2歲的寶寶,5歲之後有50%以上的寶寶會好。原因不明,主要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導致皮膚水分丟失和外界刺激物、過敏原和病菌的侵入。
  • 冬季十大常見幼兒皮膚病
    第2頁:   寒流襲來,除了感冒、發燒、腹瀉外,還有一類常見疾病也隨著降溫抵達  病毒感染類  水痘   症狀:水痘因為其通常在發燒24小時內就會出現皮膚病的四大症狀而被兒童皮膚科醫生稱為前段時間滬上出現不少水痘患兒,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幼兒園感染的,因為幼兒集中玩耍,一個班裡如果有一個孩子發水痘,很快就會蔓延到其他孩子,所以一旦發現病例,必須馬上隔離治療,並且對與其接觸的其他孩子進行觀察隔離,以免波及更多幼兒。
  • 夏季幼兒健康溫馨提示
    幼兒園還要合理制定夏季營養食譜。二、防治腹瀉腹瀉是夏季幼兒的多發病,嚴重時,影響幼兒的營養吸收和健康,防止幼兒發生腹瀉,要做到科學餵養,定時定量有規律,注意食具、食品和個人衛生。幼兒園注意採買新鮮的食物,注意保鮮及衛生。
  • 新冠、中暑……兒童夏季常見六大疾病和預防
    新冠、中暑……兒童夏季常見六大疾病和預防 2020-05-28 15:28:55 來源:綜合  |  作者:佚名 | 字號: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懼怕病菌來襲,只要防護得當,護理得當,寶寶們依舊身體健康。兒童夏季六大常見疾病和預防1、中暑
  • 7大症狀 自測你患上化妝品皮膚病沒(組圖)
    [內容速覽]專家說,化妝品皮膚病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病症,而是一組有不同臨床表現的徵候群。一般來說,使用頻率較高的普通護膚品常引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而特殊用途化妝品,比如:除臭、祛斑和脫毛類等則常在接觸部位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 讓寶寶和夏季皮膚病SAY NO
    那麼夏季較常見的兒童皮膚病有哪些呢?今天,蓮妹兒就從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幾個兒童夏季皮膚疾病為家長們講解。痱子痱子是夏季出汗過多而引起的皮膚病,分為白痱、紅痱、膿痱。丘疹性蕁麻疹又稱為蟲咬皮炎,是一種夏季常見的與昆蟲(如蚊子、臭蟲、蟎蟲等)叮咬有關,從而引起的皮膚過敏反應。
  • 三伏天,介紹一下夏季幼兒生活小常識
    ​盛夏炎炎酷暑,對於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的幼兒這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那麼孩子們如何安全度過夏季?1、預防中暑夏季溫度高,人體排汗很多,無法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在烈日暴露時間過長會導致中暑,幼兒也不例外。因此,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在烈日下玩耍。
  • 夏季如何遠離皮膚病
    主講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 袁定芬夏季天氣炎熱,氣候潮溼,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因此,了解夏季常見皮膚病的防治十分重要。1.痱子。足癬和股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由於真菌喜好溫暖和潮溼,因此夏季好發且易復發。足癬表現為足趾間脫皮、浸漬糜爛,或足側緣出現水皰,可有瘙癢。若不治療,皮疹可逐漸向外擴大。股癬表現為大腿內側、臀部的環狀紅斑脫屑,呈離心性擴大,周圍常可見小丘疹,伴隨瘙癢或疼痛。預防:無論足癬還是股癬,都有一定傳染性,應避免共用衛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另外,每天還要勤換鞋襪與內褲。
  • 【寶貝可愛nac nac】專家寶寶夏季護膚小貼士(組圖)
    【寶貝可愛nac nac】專家寶寶夏季護膚小貼士(組圖)    炎熱的夏季馬上又要到來了,寶寶肌膚護理又將成為媽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對寶寶肌膚進行護理呢?寶寶肌膚在夏季會受到什麼傷害?針對這個我問題,我特意諮詢過寶貝可愛nacnac的護膚專家,他說寶寶夏季易受到痱子、蚊蟲叮咬和紫外線曬黑、曬傷的傷害,因此在夏季給寶寶肌膚護膚,就要對症下藥,針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護理。如何跟痱子說「byebye」首先,如何跟痱子說「byebye」呢?痱子是寶寶們在夏季極易患的皮膚病之一,由汗液排洩不暢引起,多為零星或成簇小丘疹或丘皰疹,主要分布在臉、胸、頸部皺褶處。
  • 巧用中成藥治療夏季皮膚病
    千鋰膏外敷:治疔瘡暑癤  暑癤是發生在夏日炎熱潮溼季節的一種常見皮膚病。千鋰膏有清熱祛溼、抗菌消炎等功效。臨床上廣泛用於治療痱子、暑癤、膿瘡、丹毒以及毛囊炎等夏日感染性皮膚病。  用法 洗淨患處後外敷本藥,每天2次。最好用於暑癤初起未潰破時。
  • 夏季如何預防傳染病 夏季兒童健康保健三不宜
    夏季疾病預防知識   1、預防中暑   隨著越來越熱的天氣。人體每天的排汗量也較多,及時補充水分成了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在高溫下,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是很容易中暑的。家長們要記得提醒老師不要讓幼兒在烈日下玩耍,讓小兒多吃些水果、蔬菜,多喝點糖水、鹽水、綠豆湯、酸梅湯、西瓜汁等。
  • 冬季小兒常見的四大皮膚病
    寒流襲來,記者從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獲悉,除了感冒、發燒、腹瀉外,還有一類常見疾病也隨著降溫抵達——皮膚疾病。而近日市疾控中心和市教委也發出預警,提醒託幼機構注意預防水痘等傳染性皮膚病的發生。病毒感染類的如水痘、麻疹、風疹、幼兒急診,細菌性的如猩紅熱,接觸性皮炎類的如尿布疹、舌舔皮炎、糠疹以及凍瘡等。
  • 冬季嬰幼兒易患的皮膚病
    原標題:冬季嬰幼兒易患的皮膚病每次進入冬季,無論大人小孩兒都會迎來新一輪考驗。而兒童在這個時候除了感冒、發燒、腹瀉等常見病外,還有一類常見疾病也隨著降溫抵達——皮膚病。病毒感染類的皮膚病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如麻疹、風疹、幼兒急診等。皮膚科醫生指出,作為父母,認識分辨不同的皮膚疾病做好有效護理很重要。本文就帶大家來看看,寒冷冬季哪些皮膚病愛嬰幼兒及如何護理。
  • 夏季謹防口腔皰疹 如何護理幼兒口腔炎
    夏季謹防口腔皰疹 如何護理幼兒口腔炎(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目前細菌感染性口炎已經很少見,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經常見到。皰疹性口腔炎為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 媽媽如何預防小兒皰疹性口腔炎 炎熱夏季,各種細菌正在滋生,媽媽們千萬要注意孩子的日常衛生,勤洗手、多洗手,飲食合理、營養均衡、加強身體鍛鍊、增強抵抗力、少到人多的公眾場所去湊熱鬧。當家中的寶寶們不幸患上小兒皰疹性口腔炎後我們這樣做護理: 一、勤洗手,飯前便後都用洗手液給寶寶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