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2020-12-13 塵世曉書僮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他不僅學富五車,同時人品也是一流,後來大名鼎鼎的蘇軾、王安石、曾鞏等人,也都是受過歐陽修的提攜,也就是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歐陽修早年的提攜,他們也不可能那麼快在文壇嶄露頭角,所以說歐陽修對於北宋的文壇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另外他的作品同樣的也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李清照、辛棄疾、納蘭性德等人,也都受到他詞風的影響。

其實說起歐陽修的詞,有人認為太過於花哨,寫得也太過於女兒情長,然而他自己本人還在世時,編輯自己的文集,也並沒有把他的詞收錄進去,這也使得後世對於他的作品,往往會把一些寫得比較豔情的詞作,安在別人的頭上,最著名的便是朱淑真,有人認為《生查子.元夕》,並非歐陽修的作品,而是朱淑真的作品,這也是後人安在朱淑真頭上,這首詞應當是歐陽修的作品。

歐陽修其實寫過很多極為深情的詞作,特別是他早年時期,寫的那些作品很是悽美,也非常的傷感,例如他的這首《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便是他早年間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通篇以一個女子的口吻來描寫內心的相思之情,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儘管並不是很高明,但是由於詞人描寫的入情入理極為深刻,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宋代:歐陽修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詞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這也正是詞這種文體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那歐陽修的這首詞,同樣的非常的抒情,通篇更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雖然這首詞,只有那麼寥寥幾句,但是由於詞人描寫的很是深情,也非常的傷感,從而也令這首作品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宋詞裡的千古名篇,歷代的文人都引用過這首詞作中的一些句子。

詞的上片,歐陽修便是直抒胸臆,直接描寫了女子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以及相思之情,我們自從分別之後,現在不知道你到底去了哪裡?對於我來說時常是會思念你。由於我太過於思念你眼中全是悽涼之感,也生出了無數的憂愁。你走得越來越遠了,最終我們再也沒有彼此的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壯觀,可是魚卻是在深水區,我怎麼能夠打聽到你信息呢?這幾句寫得無比傷感,讀來更是催人淚下。

詞的下片,描寫的就更加的傷感,也更加的深情,夜裡的風吹著窗外的竹葉,發現響亮的聲音,而且始終也不願意停下來。這所有的聲音裡,那都是我對於你的思念之情,這種思念也令我越來越恨你。我靠在這枕頭上,夢中全是你的身影,可是誰能夠知道這夢還沒有完全做成,那房間裡的燈又全部的暗下來了。這幾句詞人寫得無比的生動,也非常的細膩,更是把那種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歐陽修的這首《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雖然是他早期的作品,但是這個時期的詞人,對於愛情同樣有著深刻的理解,也正是他這種深刻性,也使得他寫得無比的傷感,也非常的憂愁,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之前小編向大家介紹過蘇軾的這一首最經典的愛情、悼亡詩:比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的這首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經典愛情詩《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代言體詩,是歐陽修站在一位女性的視角寫下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 歐陽修《玉樓春》,結尾「燈又燼」3個字,暗示了一場悲慘的愛情
    歐陽修老先生填詞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點,一個詞牌,他不寫則已,一寫就是十幾首二十首,比如最出名的《採桑子》,他寫了十首;《漁家傲》從正月寫到十二月,每月一首;前幾天剛提到了他的《玉樓春》,這個詞牌子他竟然寫了二十多首……我一度懷疑歐陽修老先生是不是有某種強迫症。
  • 歐陽修很深情的一首詞,短短8句細膩而美好,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北宋一代有名的文壇宗師歐陽修,他是當時的宰相,是文人的領袖,有一群同樣地位尊貴,才華橫溢的知己,喜歡提攜後輩,他的一些思想被蘇軾繼承且發揚光大,成就了北宋文學的巔峰。歐陽修在歷史中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刻板,不是那種腐儒一般的文人,而帶有著一種通透,接地氣的感覺,讀他的「環滁皆山也」就可見其大概。而他的少年時期,也並沒有什麼神異的跡象預示著他將主宰北宋文壇幾十年。少年的歐陽修和我們一樣,沉浸在對愛情的渴望中。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溪山詠懷 | 歐陽修《玉樓春》賞析
    因不知親人行蹤,故觸景皆生出悽涼之情,亦即無時無處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語言極狀其多。三四兩句再進一層,抒寫了遠別的情狀與愁緒。「漸行漸遠漸無書」一句之內重複了三個「漸」字,將思婦的想像意念從近處逐漸推向遠處,仿佛去追尋愛人的足跡,然而雁絕魚沉,天崖無處覓尋蹤影。「無書」應首句的「不知」,且欲知無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闊魚沉何處問」的無窮哀怨之中了。
  •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1.相隔的不是歲月,而是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心到底有多痛,只有自己最清楚。父母,尤其是中國式的父母,最見不得孩子受苦,最害怕他有個三長兩短,是恨不得一切都能給他。在孩子面前,中國父母是堅不可摧的堅強戰士,孩子是他們最脆弱的軟肋和最強悍的盔甲。可以為了孩子去拼命,也會因為孩子戰戰兢兢,盼他健康,盼他平安,盼他快樂,盼他有所成。父母與子女相遇,就是世間最隆重的緣分,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會漸行漸遠。
  • 評論:與書漸行漸遠的誠品書店(圖)
    從他們展示在醒目區域的書籍,便可意識到其對書的詮釋權:誠品希望拉出一個具有高度的閱讀精神,而那正是他們的品位;暢銷排行榜上的書籍也別具風格,凸顯的是消費者群體的特質——不主流,不庸俗。  「誠品就是一個集體創作。」吳清友將誠品的獨特歸功於消費者與之互動,因此曾說:愛誠品如同愛一個不曾發現過的自己,「在不同的時空場所,有千萬種人但有億萬種心靈,場所心靈已是誠品的信仰。」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龐子博先生:問在座各位一個問題:什麼叫「佳人」? 學員:適宜。
  • 蘇俊:《宋十八家詞精華選評.歐陽修卷》
    簡齋 陳樂平書《宋十八家詞精華選評.歐陽修卷》蘇俊選評林琍整理生查子·去年元夜時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評曰:寫貴婦人之寂寞生活,由表及裡。結拍心理描摹細緻,最是傳神。鶴沖天·梅謝粉梅謝粉,柳拖金,香滿舊園林。養花天氣半晴陰,花好卻愁深。花無數,愁無數,花好卻愁春去。戴花持酒祝東風,千萬莫匆匆。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卻又似乎成為不舍的辜負。  入取通知書送你去到想見識的世界裡,追尋你想要的理想與遠方。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
  • 漸行漸遠的蒸饃習俗_新聞中心_洛陽網
    這句俗語形容的正是最常見的紅點蒸饃,人們將圓形的饃蒸好後,用紅色素在上面點上一個紅點,以求闢邪,圖個大吉大利。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饃、棗花饃、壽饃、布袋饃等。  以前,農村地區春節有送禮饃的習俗。送時也有個規矩,就是饃的數量一定要是單數,意為「一心相敬」。
  • 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每年都有人高考、畢業、狂歡……這幾天,高考成績出來了,選專業,選學校,報志願,等通知書,離開家,離開朋友!大多數人讀大學四年,或者接下來再讀研三年,畢業留在大城市工作。我們就這樣,各奔東西。高考以後,以前天天見的人,再見一次的難度突然增加了無數倍。
  • 漸行漸遠的紙媒還能創造輝煌嗎?
    旅途中最好打發時間的就是書,期刊,雜誌,報紙。那時候的體壇周報是最火的體育類報紙,三聯生活周刊是最有文化氣質的期刊,南方周末是最敢說話的紙媒。可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新周刊。無論是文章的質量還是,設計裝幀上,質量都是上乘的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多少漸行漸遠的人,都曾交換過靈魂
    但有一段時間,我總為自己有一個好朋友而感到傷感,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好朋友也總會漸行漸遠。回憶小的時候,總是忘不了一個短髮、瓜子臉的女生,記憶中的她總是跟我們一幫男生廝混在一起,會踢球、會打遊戲,會跟我們一起扮演卡通人物,大大咧咧,無所畏懼。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我們已經漸行漸遠,是該分道揚鑣了,這就是人生
    每一首歌,只要大家一起合唱,似乎都有些憂傷的旋律,第一次是因為相遇,最後一次,是因為離開,曾經的我們都覺得,無論時間如何變遷,那段關係永遠都不會變,即便彼此都知道逃不過分道揚鑣的命運,可還是那麼認真地覺得。
  • 漸行漸遠的鄉村教師
    有次做早操,他叫我站到最前面的平臺上,跟著他學整隊和領操。那時沒廣播,整隊領操要靠嘴巴。學了幾天後,他便讓我領操了。給了我一個鐵哨子,掛在辦公室牆上的一個鐵釘上,每天早操時間到,我就急忙去拿哨子,然後集合學生做操。這活我一直幹到小學畢業。 四年級時,邵老師教我們數學。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酒,幾乎每天中飯他都要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