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惠水縣濛江街道司蒙村四組村民石金洪,家中4口人,2004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我整個家庭的生活陷入了困境,10歲的兒子石禮奎在車禍中造成肢體二度殘疾、腦部受損,長期臥床,需要人長期照顧。
從2004年至2014年這十年中,我做過屠夫、賣過豬肉,由於家庭雜事耽誤,始終沒把豬肉生意做大,只能勉強維持家庭開支。2014年,我家被列為建檔立卡戶,自此司蒙村駐村工作隊的幹部幾乎每周都到家中來「問長問短」,為我家的發展出謀劃策。2015年在工作隊的引薦下,我的妻子羅啟蘭在我家附近的一家早餐店謀到一份服務員的工作,每個月可以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這樣不僅能照顧兒子,還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2016年,為了在時間上更自由,能更好地照顧家庭,我改行開始跑摩的。雖然收入不夠穩定,但只要勤快,每月至少能掙1500元,這一年,我家成功的摘下「貧困戶」的帽子。 2017年,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流動人口越來越多,看到附近村民開起農家樂生意都還不錯,我結合自己愛做菜的特長,也在村口租下一間30平米的門面,開起了小餐館。
2018年,在工作隊的推薦下,我參加了生態護林員職業技能培訓後,順利應聘成為了村級護林員,每年能獲得10000元的報酬。
2014年以來,我的兒子每年能領到殘疾人護理費500元左右,女兒上學也減免了學費,妻子也獲得了就近務工的機會。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我家先後入股了雲頂茶葉項目、大棚蔬菜種植項目、標準化大棚建設項目、養魚項目、茶葉種植等項目,每年共計能拿到分紅資金2000元左右。
意外的發生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相信在今後的鄉村振興中,能夠帶來更多的好政策和更多的遊客,我的餐館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整理 張輝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