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6大重點工作落實進展如何?教育部這麼說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控輟保學工作

教育部把控輟保學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政治任務,5月底專門召開了全國控輟保學工作現場推進會,強化了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建立了控輟臺帳銷號管理制度。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作為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重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並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會,進一步加大控輟保學推進力度。

10月29日,中紀委公布了控輟保學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2.7萬。「三區三州」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5月底的7.1萬減少至2.7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3.3萬減少至0.8萬。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為到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

教育部堅持多措並舉,積極推動各地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2018年是近十年來大班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國平均大班額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額比例下降到0.5%,有14個省份提前實現了到2020年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

2019年,教育部採取強化招生入學源頭控制、加強學校建設經費支持、開展督導檢查等措施,重點推動大班額比例超過6%的11個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據摸底,這11個省份大班額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其中,海南由17.2%下降到3.4%,湖南由16.2%下降到5.1%,青海由13.5%下降到6.4%,河南由13%下降到6.9%,廣西由14.2%下降到8.5%。

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是今年的一場「攻堅戰」。今年以來,在全面完成摸排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治理整改工作力度,治理工作小組專門召開了會議進行專題研究,教育部等7部門制定印發了《關於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整改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10月,以治理工作小組名義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各地整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並將治理工作成效納入今年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

各地普遍加快了治理整改進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務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有1.14萬所,佔應治理總數的57%。

義務教育招生入學

近些年來,教育部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法》規定,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導向,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推動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今年初,專門印發了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積極穩妥推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特別是在中發〔2019〕26號文件印發後,要求各地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實行公辦民辦同步招生,並在明年招生入學工作中全面落實到位。

今年,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總體平穩,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國24個大城市(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和福州、南昌、鄭州、長沙、貴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6%。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展的11個領域公共服務質量監測顯示,人民群眾對義務教育的滿意度名列第一;中國教科院開展的教育滿意度調查顯示,對義務教育的滿意度名列前茅,其中對小學滿意度達87.4%,對初中滿意度達80.7%。

中小學課後服務

近兩年來,為解決家長「三點半」接孩子難題,教育部積極推動中小學建立學生彈性離校制度,有效開展課後服務工作,明確相關保障措施,不斷擴大課後服務覆蓋面,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

目前,有29個省份已經制定了關於建立中小學課後服務制度的意見,絕大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也制定了具體實施辦法。據統計,全國36個大中城市(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43.2%的小學生、33.7%的初中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參與教師比例分別為58.3%和35.1%。同時積極推動課後服務向市縣中小學延伸拓展,滿足有需要的家庭和學生需求。

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社會上也廣泛呼籲做好減負工作。去年底,經報國務院同意,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30條),這是第一個全面系統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文件,明確了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和政府各方責任。各地積極貫徹落實「減負30條」,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具體實施方案。

隨著地方減負實施方案的出臺,最近部分媒體和家長對此予以了較多關注,也報導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對於家長來講,希望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以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這裡,需要我們對減負工作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理解。

1.減負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學生完成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是其應盡的學習義務和應付出的必要努力,合理的負擔是學生開發智力、激發潛力、鍛鍊能力的必要條件,這不應該視為過重學業負擔。我們還是要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勤奮學習、刻苦學習,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讓學生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減負是要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

2.減負是要優化學生的合理負擔。減負不能簡單地降低課業難度,減少作業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減負,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有減有增,優化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負擔保持在合理的、適度的範圍之內。要針對當前學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加強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同時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修課程、彈性作業和幫扶輔導,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保障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

3.減負要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首先,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發〔2019〕26號文件精神,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質增效,精準分析學情,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解決好學生學習上「吃不飽」、「消化不了」、需求多樣等問題;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堅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其次,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範培訓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切實減輕校外培訓造成的過重課外負擔。第三,深入推進家校協同育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參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訓。第四,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不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更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要深化中高考命題改革和招生入學改革,切實提高命題質量,注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不出超標難題怪題,規範招生入學秩序,緩解競爭壓力。


相關焦點

  • 基礎教育6大重點工作落實進展如何?教育部這麼說|教育奮進看落實...
    >11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六場「教育奮進看落實」新聞通氣會,聚焦基礎教育熱點問題,重點介紹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有關進展情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自去年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印發了關於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改革發展三個文件。今年7月下旬,國務院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努力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基礎教育。伴隨著一系列文件相繼印發,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圍繞提高育人質量核心,狠抓落實,不斷推進相關工作。具體有哪些進展?
  • 基礎教育6大熱點難點問額治理如何?教育部官方答覆
    11月14日,教育部召開第六場「教育奮進看落實」新聞通氣會,聚焦基礎教育熱點問題,重點介紹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有關進展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自去年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印發了關於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改革發展三個文件。
  • 第六場:介紹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有關進展情況
    央廣網北京11月14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教育部今天(1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圍繞控輟保學、消除大班額、「三點半」難題等內容介紹今年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工作治理情況。  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生減至6.5萬  根據10月29日中紀委公布的控輟保學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來看,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15萬減少至2.7萬;「三區三州」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7.1萬減少至2.7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人數由3.3萬減少至
  •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2013年工作要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
    2013年,基礎教育二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按照部黨組統一部署,在整體謀劃、系統設計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立德樹人、提高質量,為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 劃重點|《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點》
    基本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強黨對基礎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 國家教育部調研組到沙縣調研基礎教育工作
    新聞導讀8月4日上午,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帶領調研組到沙縣調研基礎教育工作。市、縣領導張文珍、楊興忠、郭賢輝參加調研。在沙縣一中,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教育教學環境,詳細了解基礎配套建設、師資力量配備、特色課程開設等情況,並聽取了我縣基礎教育工作情況匯報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十三五」期間,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教育部的系統部署下,貫穿「五個聚焦」,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基礎教育工作取得了全方位、深層次、突破性進展。下面,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作一介紹。第一,聚焦優先發展,基礎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
  • 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教育部作出新部署
    10月22日,教育部在山西省長治市召開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工作會議,總結近年來各地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經驗,分析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 介紹基礎教育有關熱點難點工作進展
    省政府成立了分管副省長任組長,教育、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環保等部門參加的河南省基礎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省直有關部門建立了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推進工作措施;市、縣政府也成立了相應的議事協調機構,全力做好工作。三是建立通報約談機制。定期向市、縣政府通報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情況,對排名靠後、工作推進不力的市、縣政府進行約談。
  •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牢牢把握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9年,國務院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部署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標誌著基礎教育進入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階段。
  • 2020年基礎教育重點任務有哪些?
    2020年春天已經來了,今年的基礎教育工作怎麼幹?呂玉剛司長提出,有五項重點任務:第一,切實增強黨建德育工作實效。黨建德育工作關係基礎教育辦學方向,關係「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必須把抓好黨建德育工作始終擺在基礎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 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展及成效
    實施就業工作「校長工程」,完善校院工作體系。各地黨委、政府和教育系統派出工作組到高校開展調研,了解就業最新進展,幫助高校解決實際困難。推行約談機制,對就業工作滯後的高校主要負責人要進行約談。建立「院校自查——省級部門抽查——第三方機構核查」的就業核查機制,以此來保證就業數據的真實性。我就介紹這麼多,謝謝大家。
  • 2019中國基礎教育年度報告來了!這份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分析你不可不知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礎教育三個重要文件相繼印發,教育部加強教研、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實驗教學等系列配套文件先後出臺,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大力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高質量發展成為基礎教育的主題詞,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初步形成。
  • 加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力度 紮實做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全面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各項工作。
  • 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7大工作月度推進總結
    、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和支撐保障機制等7個方面的23項重點工作。  西安市全面推進"大學區管理制"改革發展,出臺了《西安市大學區數字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推進工作方案》,印發了《西安市大學區校際網絡結對幫扶活動實施方案》,在全市大學區開展基於網絡的"以強帶弱、以城扶鄉,共同發展"校際結對幫扶工作,突破城鄉學校間的時空限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基礎教育城鄉、區域和校際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 基礎教育
    為配合做好這項工作,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設立了「基礎教育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社區、家庭與學校互動機制的探索」國家重點課題,該課題強調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突出實踐研究和政策研究。  2003年7月、10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分別在上海、天津組織召開了關於開展現代學校制度研究和實驗工作研討會。
  • 立德樹人,基礎教育交出優異答卷
    調查顯示,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滿意度排名第一  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專題黨課是這麼開的:  視頻連線三位基層的中小學校長、教育管理人員和家長,聽真話,反思問題。
  • 河北部署調度全省基礎教育重點工作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日前,河北召開全省基礎教育重點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對各項重點工作進行再調度再部署,確保2020年底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做好基礎教育各項重點工作。要圍繞普及普惠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多措並舉發展公辦園,抓緊推進幼兒園建設「民心工程」、農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工程以及各市謀劃項目的實施進度。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
    二是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階段性的新特徵新要求,面對發展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把握基礎教育總體發展環境,開闊基礎教育工作視野,強化基礎教育使命擔當。
  • 2018年度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有關教育內容上半年進展...
    2018年度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有關教育內容上半年進展情況 2018年上半年,省教育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省委5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時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好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這篇大文章,以「創新引領發展 產教深度融合 推進城市轉型 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省教育廳會同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