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河南頻道 馬敏 姬蕊蕊 郭苗華)「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不可缺少的職業之一。
鄭州四十七中校長葉小耀
「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對於任何一名教師來說,未來都是光明的康莊大道,教師也終將會成為最受人尊敬、羨慕的職業。」在第34屆教師節來臨之際,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校長葉小耀寄語廣大教師:「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我感到無尚的光榮;能和學生一起成長,我感到無比的幸福。祝願廣大老師節日快樂!」
提起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就不得不提到校長葉小耀。葉校長是教育部首批名校長領航班學員、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第二期名校長領航班導師、河南省特級教師。
「1985年,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也是我第一次踏入教師行列。2018年,是中國的第34個教師節,也是我從教34年的紀念日。從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到成為一名學校的管理者,除了身份的轉變,更是思想的轉變。學校是傳授知識、傳遞技能、傳播思想,傳承文明的地方。學校不僅僅是物質的,不是有了校園、有了教室、有了課桌,就有了學校。」在校長葉小耀的帶領下,四十七中人牢記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以厚文化為引領,以「四園」建設為願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學校先後榮獲國家級文明單位,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河南省示範性高中、河南省多樣化辦學示範校等百餘項榮譽。葉小耀說:「除了學生的成績,學校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責任、有激情、有理性,全面發展的現代中學生」。
悠悠34載春秋,漫漫教學之路,自從踏上講臺,葉小耀就從未後悔過。「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部門對教師行業的待遇正在逐步提升。除了提高教師工資外,我認為還要提高教師的政治待遇,促進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對於如何讓教師成為最受人尊敬、羨慕的職業,葉小耀表示,未來指日可待,但仍需腳踏實地。教師除了要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外,更要有崇高的師德和良好的素質,努力成為新時代需要的「四有」新教師。
鄭州四十七中校長葉小耀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葉小耀的認知下,一位優秀的老師一定是一名出色的引領者,一所好的的學校一定是一個能連接家庭的溫馨港灣。「要想提高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倡導全社會形成尊重老師的氛圍,與家長、學生的支持密不可分。通過家長課堂,創建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渠道,讓家長更多的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雙方之間交流互動的增加,有助於家長、學生了解老師的工作,從而對老師產生更多的理解和敬畏,在全社會形成一股尊師重教之風。」
回憶起數十年來的教學生涯,葉小耀表示,最讓他感動的事不是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一些教育生活中細微的小事。「每當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都是我最欣慰的時候,暑假期間,《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國家級報刊相繼報導的獲得4項美國專利的世界首個4D列印系統問世,其科研論文第一作者為我校首屆國宏班劉果同學,劉果同學不僅為校爭了光,更為國爭了光!舞蹈隊再獲全國「荷花少年」榮譽稱號等等,每當看到學生們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我都會感動不已。」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作為一名老師,葉小耀說:「每每看到畢業班學生離開學校,充滿對學校和老師的不舍之情,我都忍不住會流淚,說好了離別沒有哭泣,但是學生流淚了,老師流淚了,大概這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珍貴的師生情吧!」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為四十七中的領路人,葉小耀著力「四園」建設——美麗整潔的花園、溫馨和諧的家園、平等對話的學園和師生共長的樂園,在葉小耀的帶領下,四十七中已形成「宏志生教育、國際理解教育和體育藝術教育」三大突出特色。
對於未來,葉小耀表示:新時代孕育著鄭州四十七中發展新的機遇,新使命呼喚著鄭州四十七中人新的作為。讓「現代」與「歷史」對接,讓「國際」與「民族」交融,傳承文明,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厚」文化建設定會推動鄭州四十七中在新時期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