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驛站變成目的地
近年來,隨著旅遊度假業的興起,不少酒店悄然轉型,華麗變身成遊客的度假之地,實現了從一張床、一張桌到一段旅程的蛻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入住酒店不再是找張床過夜、找個落腳地休息。近期觀察了解到,如今有不少遊客將度假型酒店作為出遊目的地。
集觀光、美食、住宿、休閒服務項目等於一體的度假型酒店,功能也從最原始的驛站變成休閒度假目的地,一旦入住,就開啟一場度假之旅。例如,漳州招商卡達凱斯美倫山莊,選址美麗的廈門灣南岸,打造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度假地,吸引了不少廈、漳、泉遊客來度假。放眼國內,近年來興起的度假型酒店更是不勝枚舉。
據了解,目前度假型酒店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觀光度假型酒店,這類酒店多位於海濱、海島、森林等擁有獨特旅遊資源的地方,並提供配套旅遊活動和戶外健身活動等,招商卡達凱斯美倫山莊就是此類型。另一種則是休閒度假型酒店,無需依託旅遊資源,一般選址安靜清幽之地,綠化好,舒適性高,自帶景觀欣賞功能,使客人遠離喧囂,深度放鬆,例如漳浦涵翠山莊。無論哪種度假型酒店,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酒店不再只是休憩的驛站,而是遊客度假休閒目的地。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酒店講究帶給客人「賓至如歸」的感覺,而如今,「賓至如歸」已經被視為酒店業基本服務哲學,如何讓酒店變成客人出行目的地是其努力探索的問題。酒店在旅遊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過去只是「吃住行遊娛購」等旅遊環節中的一節,而現在則能夠包攬旅遊產業鏈的上中下遊,獨立成為遊客的主要消費對象。
外部環境引起酒店轉型
業內人士分析,以往,會議團、培訓團、考察團等是不少酒店的支柱產業。如今,以培訓、考察等為名的隱性公款旅遊被禁止,過去酒店經營中的大蛋糕幾乎消失不見,許多酒店不得不轉型謀變求生存,以突破瓶頸求發展。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2014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顯示,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整肅和限制了公款吃喝、高端旅遊、會議接待,收緊了公款消費群,對不少酒店,尤其是星級酒店形成影響。其中,2013年上半年,星級飯店經營情況呈下滑趨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度假酒店另闢蹊徑,打開一片新的市場天地。
度假潮促使休閒酒店興起
外在環境的改變固然對酒店業轉型有促進作用,但市場需求才是度假型酒店興起的內在主因。
近年來,旅遊度假日益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休閒活動。據統計,2013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納入監測的125個直報旅遊城市和景區點共接待遊客3124.51萬人次,同比增長6.8%。而近年來,「中國遊客成為亞洲『第一主顧』」、「中國遊客量成亞洲第一」等消息也不絕於耳。隨著旅遊活動的普及,走馬觀花式旅遊不再一統旅遊市場,休閒度假型旅遊活動逐漸興起,並獲得遊客的喜愛。巨大的度假休閒需求,催火了旅遊地產,不少酒店紛紛轉型提供度假服務,許多酒店規劃伊始便直接瞄準度假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旅遊熱潮在酒店業的發展進程中佔據重要角色。旅遊業的市場結構也相應的影響著酒店業的經營模式。休閒度假式旅遊熱潮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刺激酒店業往度假型發展,酒店業進入休閒度假時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環境的改變雖然一時間讓不少酒店陷入經營困境,但也能讓有遠略的酒店經營者擺脫髮展瓶頸,轉向掘金大眾市場。日益增長的休閒度假旅遊需求,給了酒店業一個新的生機。
本文轉載來自:閩南日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