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的《濰坊日報》頭版刊登消息稱,9月18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在分組審議的基礎上,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決定接受潘強同志辭去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的請求,報濰坊市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該決定的公告全文刊登在當日《濰坊日報》的二版邊欄。
在10天前的報紙上同一個位置,濰坊市副市長潘強完成了其在任上的最後一次公務亮相。
9月9日,濰坊市舉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揭牌暨市區不動產權證書首發儀式,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宋守軍、市政府副市長潘強,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樹亮主持會議。宋守軍副廳長和潘強副市長分别致辭,並為濰坊市不動產中心揭牌,向群眾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
在這次公務活動中,潘強的發言材料稱,去年以來,濰坊市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全面實現了「停舊發新」,現已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登記證明7.2萬份。今天,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揭牌成立,標誌著濰坊市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落地,圓滿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工作目標,也標誌著濰坊市全域結束了土地、房產、林木、海域等不動產分散登記的歷史,翻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嶄新歷史篇章。
這是目前可查到的潘強最後一次公開亮相。
辭去副市長職務的潘強,成為一年之內濰坊市第二位辭職的副市長。
他的昔日同僚,排名在他之後的夏芳晨,早於2015年12月辭職下海(點擊此處閱讀昔日無風君獨家報導)。今年8月,保監會正式批准同意夏芳晨出任陽光保險集團副總經理。媒體重提這樁舊聞時,用了年薪百萬元的字眼,頗為吸人眼球。
出生於1962年的潘強,年長夏芳晨三歲。在辭官之前,他排名副市長第三位,協助市長劉曙光負責財政、稅務、審計工作,負責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土資源、鹽業、國有資產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老齡、軍民關係、殘疾人事業等方面的工作。 協助分管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分管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局、市國資委、市工商局、市老齡辦。 協助聯繫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省財政廳駐濰坊財政檢查辦事處。 聯繫市殘聯、市鹽務局等。
在就任濰坊市副市長的仕途上,潘強略有「曲線救國」的意味。
1983年,潘強工作後從濰坊市一建安裝處施工員幹起,歷任濰坊市一建公司安裝處副主任,濰坊市自來水公司經理、黨委書記,濰坊城建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濰坊市市政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濰坊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2007年12月,潘強異地升任棗莊市副市長。在任期間,他主要分管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城市管理、住房公積金管理、人防、地震、國土資源、土地儲備、環保、臺兒莊古城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彼時的棗莊市長是陳偉,當時力主開發臺兒莊古城,後在棗莊市委書記的任上因嚴重違紀被免職(最早披露該消息的也是無風君呦)。
2011年12月,潘強回歸濰坊,平級調任濰坊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在辭職前的公開報導中,潘強的名字和身影與一個高頻詞有關。這個詞叫「網際網路」。
7月20日,由濰坊市人民政府指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濰坊)創投峰會暨濰坊市創新創業大會」在富華大酒店舉行。濰坊副市長潘強出席並致辭,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餘名嘉賓出席峰會。
潘強在致辭中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工作,始終把創新創業作為培育發展新動力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措施。創投峰會的舉辦,將國內外知名投融資機構、優秀企業聚集在一起,對我市招商引智、拓寬思維、吸引借鑑創新創業新模式有重要意義。
這個峰會恰恰是潘強的分管領域所承辦的工作。
時光回溯到5月31日。當天,由賽伯樂投資集團等單位傾力打造的山東網際網路金融中心在濰坊市奎文區盛大開業,吸引了中融寶等國內具有較強代表性的網際網路金融龍頭進駐。這個所謂的「山東網際網路金融中心」的小目標是,力爭通過3-5年時間,打造成為企業首選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培育2-3家上市企業,吸引、孵化相關企業100家以上,預計實現稅收達2億元,發展成為「立足濰坊、服務全省、輻射全國」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
潘強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表示,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金融業與網際網路產業、現代信息技術產業相互融合的產物,是當前極具創新活力和增長潛力的新興業態,也是新時期下濰坊金融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市、區兩級政府將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完善綜合保障,努力為各類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的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網際網路金融持續健康發展,為全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源動力。
此外,去年陸續開始的2015中國濰坊網際網路+創業創新大會、智慧濰坊建設、跨境電商總部經濟產業園等項目中,潘強均作為濰坊市政府主要分管領導出席或籤約。
現在尚不能推斷的是,在頻繁參加這些充滿了濃厚的網際網路味道的「雙創」活動中,54歲的潘強身處其間,是否也有在風口中創業的衝動和觸動?他的今日辭官而去,又是否與這些新鮮事物帶來的觀念衝擊有關?
沒有答案。
在18日辭職獲得批准之後,潘強的事情成為濰坊民間議論的熱門話題。如同所有的官員辭職一樣,這些說法充滿了各種臆測,而無一獲得證實。
舊事重提。2014年11月16日壽光市龍源食品有限公司廠房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傷,4000平方米主廠房及主廠房內生產設備被損毀,直接經濟損失2666.2萬元。2015年3月,山東省政府「11.16」重大火災事故調查組公布處理結果,31人被追究相應責任。其中,當時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市長潘強受到濰坊市委主要領導的誡勉談話。
從左到右分別是:張毓華、梅永紅、夏芳晨、劉明君、潘強
到潘強止,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以內,山東已有五名廳級官員辭職,分別是菏澤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毓華,濟寧市原市長梅永紅(分別回復關鍵詞「張毓華」、「梅永紅」可提取相關文章),濰坊市原副市長夏芳晨,青島市原副市長劉明君,濰坊市原副市長潘強。其中,梅永紅加盟華大基因;張毓華、夏芳晨、劉明君均選擇了金融保險企業,張任職太平洋保險公司高管,夏就職陽光保險集團,劉的選擇是中信泰富特鋼集團。
如今,潘強辭職後的去向雖令人關心,但對於一個年過半百之年的副廳級官員而言,他走出的這一步,還是有很大的勇氣。對許多依然堅守在體制內的人來說,能夠保持隨時離開的能力,並能開創出另一番天地,或許才是辭職帶來的正面意義。
從這個角度上,潘強的去向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