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我們總是給一群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九零後——啃老族、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等等負面的信息,甚至還有人說,九零後是被毀掉的一代。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啪啪'打臉這些愛貼標籤的人。
現在的年輕人追求個性和獨立性,不想受到各方面的束縛。這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是如此,對富二代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富二代的新聞,有些是因為他們做了一些壞事。事實上,這隻說明有一些富二代為所欲為,不計後果。但是也有很多富二代在事業上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想接管家族企業,而是更願意自己創業。這也經常在各大媒體上上演,在現實中也是如此。
提起富二代,很多人都會想到王思聰,他也是自己創業的,但比起眾多網絡名人女友,王思聰的知名度更高。也有很多富二代開始自己創業,但並不是白手起家。他們依靠家庭財富和人際關係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
王思聰的事業發展可以說是成功的。雖然他創辦的熊貓直播已經關閉,但他創辦的IG電子競技俱樂部如今已成為中國著名的電子競技團隊。可以說,王思聰成功地站在了電子競技的前沿,取得了成功。但並非所有富二代企業家都能像王思聰那樣成功。比如丁萬青的兒子丁偉。
近年來,國內共享經濟風起雲湧,各種共享方式層出不窮。共享雨傘、共享自行車、共享電源庫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其中,共享單車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當時小黃車和摩拜單車非常流行。但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小黃車的情況。摩拜被美團收購,現在還可以繼續發展。事實上,共享單車的失敗在於它不是一種剛性需求。它雖然有益於社會,但仍然是在資本的驅動下發展起來的。一旦資金鍊斷裂,就會陷入困境。共享經濟失敗後,投資者自然會受到影響,包括這位富二代丁偉。
丁偉是典型的90後,出生於1994年。他的父親丁萬清是江蘇著名商人,家財萬貫。而丁偉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也備受寵愛。求學期間,他在國外讀書,即使是見習生,零花錢也有幾十萬。但丁偉並不是那種只想玩樂的富二代。他甚至想撕下自己的"富二代"標籤,靠自己取得一些成績,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6年,國內共享單車開始盛行。22歲的丁偉也看上了自行車共享市場,所以他想做一份事業。他向父親借了2000萬,自己創業,進入共享單車市場。他創建了一個新的自行車共享品牌,並命名為"町町自行車"。這是江蘇省首家自行車共享公司,丁偉堪稱江蘇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開始,南京投放了5000輛町町自行車。由於市場反應非常好,丁偉想趁熱打鐵,然後再加價,擴大到1萬多輛。
但第一次創業的丁偉能如此順風順水嗎?不,創業不是那麼簡單。雖然町町自行車一直在發展,但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共享的自行車品牌不止一個。後來,小黃車和摩拜開始進入南京市場,成為町町自行車的競爭對手。我們說過,共享單車是在資本運作下發展起來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當時,摩拜和小黃車已經獲得了不少融資,而町町自行車只有2000萬。相比之下,町町自行車後援力量太薄了。
在這種壓力下,公司選擇了改變戰略,重組業務,並與AutoNavi合作。就在丁偉準備重新創業時,船漏偏遇連陰雨,丁偉父親的公司出了問題,公司破產,資金鍊斷裂,資金缺口達1億元。而因為這一億元,丁偉的父母都進了監獄。缺乏資金,町町自行車變得不堪一擊。短短8個月,町町自行車就燒掉了2000萬元的投資,宣告破產。更糟糕的是,丁偉失去父母后,女友也離開了他。他負債200萬,成了新的的"負二代"。
生意失敗後,丁偉可以說一無所有,只能靠做網絡主播謀生。雖然通過直播每月能掙到幾十萬元,但他的生活與以前的生活還是大不相同。丁偉說,他只想省錢,還清債務,重新創業。年輕的丁偉能有這麼強的心理素質,讓人不得不佩服。
九零後的丁偉面對創業失敗,家遭變故,女友離棄,卻沒有一蹶不振,想著靠自己的努力再次創業。雖然他經歷過失敗,但失敗已成為他一生中寶貴的財富。在自己的努力下,他也撕掉了"富二代"的標籤。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些失敗後重新爬起來奮鬥的人,不是更讓人欽佩嗎?更何況,這些九零後的人生還很長,未來怎樣,誰又說得準呢?但擁有如此抗擊打能力的人,不懈努力的他,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