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看世界;古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地

2020-10-18 高博新視野

沒有古希臘文明便沒有現代西方文明。

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源泉。

(希臘女孩)

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包括古代巴爾幹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沿岸。

由於希臘地區地形破碎、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的平原,山嶺河川將陸地隔成小塊,因此古希臘地區城邦林立,難於一統。

(希臘地形圖)

但同時,希臘地區海岸曲折、島嶼眾多,良港無數,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極其豐富。

(前431年的古希臘世界,紅色部分是雅典城邦)

古希臘地區由於耕地缺乏,土地貧瘠,經常缺糧,人地矛盾突出,逼迫古希臘從事海外貿易,進行海外殖民。

曲折的海岸線、提供了眾多的良港;而地中海氣候使得希臘盛產葡萄酒和橄欖油,為海外貿易提供了商品。

(穿上衣服的古希臘雕塑。)

再加上城邦林立,這些條件促成了古希臘社會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觀念(商業),開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古希臘殖民者主要來自三種人:城邦內戰中因失敗而逃離的一方、城邦人口過剩被派出的人,或被陶片放逐制所驅逐的不受歡迎者。

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海外殖民的動機是為了建立和鞏固與海外的貿易關係,進而增加母邦的財富。

(古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地和商路)

古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地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本身就是城邦,而第二種則是小規模的貿易站點。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人在建立殖民地時,一般會採用母城市的法律和憲章,但新城市會保持政治上的獨立。

(俯瞰雅典衛城。)

殖民城市與母邦之間的關係,通常是友好互惠的,大多數分歧都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只有極特殊情況下才會採用戰爭手段。

但殖民地城市經常要向希臘本土的母城市聯盟宣誓效忠,或向德爾斐、奧林匹亞、提洛等宗教中心進獻貢品以示敬意。

後起的大英殖民帝國就極大的繼承了古希臘人殖民體制,英國對殖民地實行的是間接統治。

(英國曾經殖民過的地區)

而設在國外(如埃及)的商站則與一般的殖民地有所不同,商站的成員依然保有在自己祖國的居住權,並且有固定的任期。

(穿上現代衣服的古希臘雕塑。)

依靠殖民和海外貿易,古希臘地區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科技高度發達,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明,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

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臘文明衰落有兩大原因:第一,持續五十年的希波戰爭,雖然以波斯失敗落幕,但破壞了希臘的政治格局,造成了雅典同盟與斯巴達同盟的戰爭。

(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戰役。)

第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了雅典的古典時代,也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戰爭給繁榮的古希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戰後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整個希臘開始由盛轉衰。

(伯羅奔尼撒戰前431年–前404年4月25日,斯巴達獲勝。)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古希臘文明貌似業已消亡,但事實上成了西方文明的源頭,與地球其他文明一起,匯成了地球文明這條浩蕩的大河。

未來地球文明會邂逅外星文明嗎?

相關焦點

  • 地圖的歷史②:古希臘,製圖學的奠基時代
    雖然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就已有人嘗試過用地圖來複製和展現這個世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真正給地圖學奠定基礎的是古希臘時代。公元前800年到前450年是古希臘歷史上的古風時期。在古風時期,古希臘從之前文明倒退的黑暗時期中恢復,並在詩歌、哲學、戲劇、美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古典時期的希臘城邦文化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古希臘地圖顯示,城邦是如何成為一個帝國的
    古希臘的地中海國家由許多城邦組成,直到馬其頓國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大帝將他們併入希臘帝國,才統一。希臘位於愛琴海的西側,北部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由科林斯地峽與北部陸地隔開。北部地區以雅典城邦而聞名,伯羅奔尼撒人,斯巴達人。在愛琴海也有數以千計的希臘島嶼,在愛琴海的東部有殖民地。
  • 何新論希臘偽史(46):偽造的古希臘地圖和殖民史
    關於古代似曾存在一個假定的「希臘城邦」(國家)——以及環地中海希臘居民曾經建立一大片「跨海跨歐亞非的大希臘殖民地」的說法——古波斯人不知道這一點,古羅馬人不知道這一點,後來的奧斯曼阿拉伯人也不知道這一點——這純然是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史界製造的一個文化欺世之談!
  • 歷史上第一位繪製世界地圖的人
    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生平簡介泰勒斯是公認的哲學史上第一人,但是他並沒有將自己的學說整理成冊,而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是第一位將哲學寫作出來的人,在古希臘語裡,【原因】和【有罪責】是同一個詞。阿那克西曼德用損害與補償的比喻第一次表達了古希臘人循環往復的因果觀。阿那克西曼德的宇宙觀阿那克西曼德可能是最早認識到天空圍繞北極星旋轉的人,並由此認為地球是位於中心的有限的自由浮動的扁圓柱體,人類處於圓柱體的一端表面之上。
  • 希臘史17:古希臘的殖民世界——圍繞著池塘的螞蟻或青蛙
    古希臘的殖民世界,東北至黑海北岸和克裡米亞,西邊可至伊比利亞半島、西西里島、亞平寧半島,高盧南、科西嘉島、埃及和利比亞也都留下了古希臘殖民者的腳蹤。古典時代的名城以弗所和米利都,都位於今日土耳其的西海岸。用柏拉圖在《斐多篇》中的形象比喻,那就是「圍繞著池塘的螞蟻或青蛙」,這裡的池塘指地中海,螞蟻和青蛙指希臘人。
  • 地圖看世界;世界各大城市的房屋均價與收入之比地圖
    一,世界各大城市的房屋均價與收入之比的地圖;最深的綠色為5:1,最高的紅色為30:1。而整個世界的範圍內,房價/收入比超過40的,包括以下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加拉加斯。納米比亞地處非洲大陸的南端,面積82萬平方公裡;納米比亞礦產資源豐富,素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主要礦藏有鑽石、鈾、銅、銀等,其中,鑽石生產馳名世界。
  • 德爾菲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什麼古希臘人認為它是世界中心?
    地理位置決定有一幅來自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版世界地圖很能說明問題,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世界最外層是一圈海洋,海洋中間包裹著一整塊大陸,大陸中間又包裹著地中海,這塊大陸又分為歐羅巴、亞細亞和利比亞三部分,即現在的歐、亞、非三洲。
  • 古代人如何繪製地圖?古希臘人完全靠步行丈量
    已知的第一張地圖我們已知的第一張地圖來自公元前600年的巴比倫,是繪製在一塊泥板上的。它代表了當時人們對世界的理解。關於這幅地圖背後的真實意圖仍有爭議,但它準確地描述了附近的城市和地形。世界地圖的問世在過去,地圖大多只是描述單一地區的圖形。就像公元前600年巴比倫人繪製的地圖一樣,大多數地圖描述的都是關於某一地區的地形以及附近的道路和城市。而且,這些地圖都是綜合了旅行者日記、科學假設、文獻和航海家報告等信息。
  • 古希臘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工商業文明 與近代歐洲有著本質鴻溝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古希臘的特殊發展模式? 仿佛古希臘就是當時的西方金融中心,也是所有近現代殖民體系的鼻祖。 然而,歷史可能並非如此。希臘人不僅將農業視為最大產業,還將本邦獨立看做最理想狀態。他們也不期望建立國際化商業殖民體系,只求能在亂世中獨善其身。因此,今人對於古希臘世界的影響,更多是基於近代西方海權建立者的倒推產物。
  • 古希臘城邦國家建立之前的社會圖景:氏族社會制度
    但我們對這段輝煌歷史之前的過去可能知之甚少,古希臘城邦文明之前的社會是什麼狀況?民主政治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針對這些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我們熟悉的梭倫改革之前的古希臘社會,從其原始的氏族社會制度中探尋其中隱含的民主政治元素。
  • 地圖看世界;首都位於沿海的國家、歐洲人在世界上的分布等
    (世界城市分布圖,世界主要城市都在沿海或近海地區)二,世界各地區歐洲人後裔比例。大航海時代是歐洲人開啟的,從15世紀開始,西班牙與葡萄牙就就開始在南、北美洲、亞洲以及各大洋的島嶼上獲得了大片殖民地。,因此歐洲人後裔在南北美洲及大洋洲及南非不管是人口還是在政治經濟活動中都佔據了主導地位。
  • 地圖看世界;最早開始殖民的腓尼基人
    殖民地的原始含義是指在荒地上移民墾殖,可做貿易前哨或軍事基地。現在多指一國在它所徵服的地區(國家)建立的移民居留地,為宗主國獲取新資源。腓尼基人是最早開始殖民的民族之一。根據考古資料,公元前5000年,腓尼基人就有人居住,這些奴隸制小國大都建立在海邊礁石上,易守難攻。(腓尼基人建立的城市遺址。)由於腓尼基地狹人稠,而所處的地理環境面朝大海,交通發達。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從世界地圖上看美國,為何美國版圖不是整體連在一起的?
    世界地圖上來看美國,它的確是分成兩個非常明顯部分,一塊大的美國,一塊小的美國,兩塊地方不相連,中間相隔著加拿大。熟悉世界地理的同學都知道,這兩塊地方分別是美國的本土和飛地,飛地就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
  • 比利時考古學家公布迄今發現的西方文明最早地圖
    這塊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陶片上描畫的該國南部普利亞地區的地圖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西方文明最早的地圖。郵票大小的陶片記錄13座城鎮分布據《每日電訊》11月18日報導,這塊黑陶罐殘片的大小相當於一枚郵票,上面的圖案為高腳靴形狀的亞平寧半島的「鞋跟」部分的地形。
  • 英國為什麼放棄殖民地變成世界第一大國的機會
    近代史中的英國很多人都知道,一提出大英帝國就自然想到「日不落帝國」,為什麼有這樣的稱號,就是當年英國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這也是大英帝國但年稱霸全球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系統不復存在。也是英國衰落的原因。此時有人想過為什麼當年英國不把自己的殖民地變成自己的國土,那樣英國不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了嗎?當年的大英帝國是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的鼎盛時期,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千米(本土面積僅僅二十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
  • 地圖看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軍事帝國、那個國家的地緣條件最好。
    (1921年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a,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曾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裡。比如在冷兵器時代,由於蒙古人生存在蒙古高原,而從蒙古高原直到歐洲多瑙河是一片連通的草原,因而蒙古人依靠馬和草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帝國,蒙古帝國。
  • 託你的福·美國/北美篇——殖民地時期的美國
    新航路的開闢也宣示著西歐各國開始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航海國家相繼移民至此,他們先後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法國建立了新法蘭西(包括加拿大聖勞倫斯流域下遊大潮區,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等處);西班牙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廣大地區)。
  • 迄今西方最古老地圖 記錄13座城鎮分布(圖)
    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西方文明地圖  近日,比利時考古學家展示了在義大利南部出土的一塊陶器殘片。這塊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陶片上描畫的該國南部普利亞地區的地圖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西方文明最早的地圖。蒙彼利埃大學日前表示,「對於地中海地區乃至整個西方文明,這是迄今為止最早一塊反映真實空間的地圖」。  與現代地圖一樣,這塊陶片地圖上不同方位的地名前使用圓點標註。除了西面的塔蘭託海灣標註的是古希臘語讀音外,其他地名是按照當地部落語言(Messapian)的發音標註的。標註地名使用的都是古希臘字母。  這塊陶片地圖上一共標明了13座城鎮,其中奧特朗託、烏真託、萊烏卡等地至今仍在。
  • 從古希臘人的十大特點,看一段不一樣的古希臘史
    就算時至今日,古希臘文明中的很多方面依然舉世矚目,是世界各地學者和愛好者們研究的對象,古希臘是當之無愧的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無論是從科技、物質,還是從藝術、思想等很多方面來說,古希臘都是不容置疑的文明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