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是怎麼造成了孩子動作慢?
最近,有位檸友在後臺向檸檬諮詢了關於孩子磨蹭拖沓的問題:
她說她兒子已經五歲多了,做什麼事情都慢,沒有時間概念,特別磨蹭,尤其是早上起床很成問題。每天叫十幾遍才能起,但他洗漱吃飯也是拖拖拉拉,她只能不停催促孩子快點吃,要遲到了,結果兒子還很不耐煩,有時候還會發脾氣飯也不吃。
她覺得自己每天早上就像打仗一樣,真的是身心疲憊,她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再磨蹭,動作變得快起來。
對此,檸檬想說,磨蹭這個行為,對3~6歲的孩子是很常見的,只不過表現在每個孩子身上不一樣,有的是起床慢,有的是吃飯慢,也有的是走路慢。
我們想要解決孩子的「磨蹭」,就要先了解是什麼造成了孩子動作慢。
一般會造成孩子磨蹭、速度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讓孩子自己去穿衣服、吃飯,如果孩子速度慢,家長會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速度慢一些很正常,等他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然後就沒怎麼放在心上。
如果實在看不過去,會直接上手替孩子做好,並沒有想過如何讓孩子提高效率。
但這樣的放任,會讓孩子在這個速度下養成慢節奏的習慣,等到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家長開始注意到孩子動作比其他小朋友慢,想讓孩子加快速度,但孩子已經養成這種慢節奏了,再想改變就比較困難了。
這個很好理解,當你的孩子在做的事情、或是你叫他去做的事情不是他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用拖拉磨蹭來進行軟抵抗,比如:
孩子看動畫片正看在興頭上,你卻喊他去睡覺;
孩子並不喜歡畫畫,但為了完成幼兒園的作業不得不畫畫……
在類似上述的情況下,孩子對要去做的事情提不起興趣,沒有積極性,自然做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在家長眼裡就認為是孩子太磨蹭了。
孩子在做事情時速度慢,有時候不是磨蹭,而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
有些事情做起來是需要技能的,就像穿衣服、寫作業、畫畫等等,如果孩子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方法或者技能,或是沒有經驗、不熟練,那麼他做起來自然會慢。
這就像:
你讓一個不認路也沒導航的人去送貨,他送達的時間肯定要比認路的人晚。
比如,你喊孩子起床,讓他去洗漱,但孩子起床後看見昨天搭的樂高掉了一塊,於是先搭完樂高再去洗臉。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如果孩子身邊有很多讓他容易分心的東西,他可能會因此速度變慢。
這裡檸檬給大家舉個例子:
你平時8點半送孩子去上學,所以一般7點半喊孩子起床,但孩子總說再睡十分鐘、再睡十分鐘,到了8點了才勉強開始穿衣服,等洗漱完都快8點20了,都沒吃飯的時間了。
這是因為孩子不像大人,他不知道如果不做完手頭上的事情,會影響到下一個事情的進行,這種行為是沒有時間概念的表現。
這時你作為家長在那干著急,而作為當事人的孩子卻一點不著急。
以上就是導致孩子動作慢,行為拖拉的主要原因,你的孩子屬於哪種呢?
要知道,只有找出根本原因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下期我們再來談談如何改變孩子的磨蹭問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還有其他育兒煩惱可以直接私信我【諮詢】。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