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買下默克保健業務 快消企業進軍大健康可不止這一家

2021-01-16 健康界

日前,寶潔已經完成收購德國默克集團旗下的消費者保健業務。這標誌著寶潔將進軍從未涉足過的治療領域,該項業務並將在歐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區域陸續展開。

消費者健康領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包括非處方藥物(OTC)、維生素、營養、體重管理、強化食品和飲料等在內。根據戰略市場信息提供商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調查數據,2017年全球消費者醫療健康產品市場零售額預估為2332億美元,且保持著年增長率大約4%的增長率。

寶潔此次收購默克消費者保健業務的動作,旨在通過大健康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寶潔十分看重的中國市場。

通過大健康謀求收復中國市場

根據此前寶潔公布的財報,2018財年,寶潔全球營收同比增長2.73%至668.32億美元;由於營業成本同比上漲5.33%至342.68億美元,導致淨利潤同比下跌36.01%至98.61億美元。2019財年一季度,寶潔營收增幅再度收窄至0.22%至166.9億美元。寶潔全球營業收入自2012年達到800億美元之後,增長陷入停滯,2017年營收更是僅為651億美元。

傳統快消巨頭寶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下坡路,尤其在中國市場。曾經鼎盛時期的2009年,寶潔在中國的總體市場佔有率約為47%,洗護產品曾一度達到過50.5%。

而隨著國人物質水平的提高,以及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中國市場的渠道發生巨變,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鍾情於個性化產品,同時國產高端快消產品的出現,幾大因素夾擊之下,寶潔在中國市場的成績可謂節節敗退。

寶潔全球CEO大衛·泰勒2016年出席紐約消費者分析集團年度會議時就直言:「在中國這個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沒有一個核心品類在增加用戶數,甚至大部分還在下跌。」

而對於寶潔此次收購默克消費者保健業務,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來看,寶潔將把大健康業務在亞洲的重點放在中國市場,將有極大可能優先落地。

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消費者保健品市場規模在2330億美元左右;2017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逼近150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1816億元。而在健康中國戰略之下,中國大健康產業是一塊巨大的蛋糕,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

「如果能撬動消費者業務領域,寶潔可以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而且豐富品牌矩陣,拓寬渠道和業務規模,而且從財務角度來看,可以幫助企業擴大營收和淨利潤。」上述人士告訴健康界。

就寶潔收購默克的消費者健康業務,Invus投資基金的投資人程敏奇對健康界表示,「如何進行有效整合,將會是關鍵。」而且目前多家快消企業進入消費者健康業務,寶潔是否可以藉此新業務達到增長和收復市場的目標還須拭目以待。

藥企剝離消費者保健業務

消費者健康市場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主要由傳統製藥企業主導,強生、拜耳、GSK、輝瑞、雅培、賽諾菲、邁蘭製藥、默克,Ipsen, Sanofi S.A. 、Piramal Enterprises Ltd. 、Sun Pharmaceuticals Ltd.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Ltd. 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但隨著越來越多地快消企業看到消費者健康行業的增長潛力,也帶著其對於消費者的洞察和先進的營銷能力逐步躋身這一領域。

如今,為了追求更高的消費者忠誠度和在健康品牌上獲取更多的利潤,快消品牌玩家越來越多表示出對消費者健康的興趣,除了寶潔之外,如聯合利華、雀巢、達能、可口可樂都在消費者健康領域進行業務拓展。

2018年3月,聯合利華宣布擬收購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的消費者保健營養品業務。數據顯示,2018年葛蘭素史克HFD投資組合的總營業額約5.5億歐元。

4月19日,默克將其消費者健康業務以4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數月後,最終花落寶潔。

輝瑞價值超200億美元的消費者健康業務也在尋求收購者。

「藥企巨頭之間競爭激烈,各家都在提升管理水平,並致力於聚焦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板塊剝離。」醫藥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健康界。

程敏奇則認為,對傳統快消品企業來說,藉助消費者保健業務進軍大健康是趨勢。相比於重新開始一個業務,買下成熟藥企剝離的現成業務版塊,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默克探索製藥領域轉型
    而目前,消費保健品已經出售,默克的業務越來越聚焦,未來的產品線也將重點關注創新藥物的研發。據醫藥界人士透露,作為一個家族企業,默克有個基本原則是絕對不依靠單獨的領域。因為要平衡才能長期穩定發展。事實上這一發展理念,也是企業在不斷觀察和尋找變化中的市場機遇。
  • 世界著名快消行業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快消行業:快消行業是指消費頻率高、使用時限短、擁有廣泛的消費群體、對於消費的便利性要求很高的商品銷售行業。全球快消行業公司市值排行榜:雀巢:雀巢公司是1867年創辦,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湖畔的韋威,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
  • 雀巢、寶潔、聯合利華快消公司入職指南
    十一月已快過半, 2021秋招也進入了尾聲90%的企業陸續關閉網申通道有些同學正在準備多輪面試有些同學已經拿到了 offer還有同學仍未收到滿意的反饋小助手在這裡為大家準備了聯合利華、寶潔、雀巢快消公司入職攻略希望同學們都能順利上岸!
  • GSK與輝瑞宣布合併消費者保健業務
    「通過雙方消費者保健業務的合併,公司將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增量現金流等將有助於支持GSK未來的資本規劃以及製藥業務和研發管道的進一步投資。」GSK執行長Emma Walmsley說道。輝瑞營運長兼即將上任的執行長Albert Bourla表示,與兩家獨立的公司相比,將擁有明顯地區和品類優勢的企業合併,將更具有可持續性和廣泛性。
  • 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發起10萬歐元全球社區公益計劃
    默克從員工提議的全球非盈利組織中挑選了30個不同項目作為基金的候選扶持項目,並按照明確的甄選標準對所有項目進行了審查和評估,其甄選標準包含:與默克現有企業責任項目的契合度、對社會的影響、對推進數位化生活的貢獻,以及員工在全球健康、環境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參與情況。
  • 默克高性能材料宣布新組織架構 半導體業務一季度強勁增長
    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通過系列的戰略併購與整合,正在積極轉型成為一家引領電子材料創新和推動整個電子行業發展的高科技企業。我們的產品組合正是著眼於通過持續的基礎材料創新來幫助企業和消費者更從容地應對數據』大爆炸』時代的諸多挑戰,並攜手推動數字世界進一步蓬勃向前。」
  • 寶潔和聯合利華這類快消500強企業怎麼進?
    快消行業可以說一直是高校應屆生比較青睞的就業選擇,尤其是寶潔、聯合利華、強生等這類世界500強企業更是許多應屆生擠破頭也要進的公司。【實習經歷】首先寶潔、聯合利華等企業大多都會為高校學生提供暑期實習的機會,如果想要在畢業之後進入這類快消企業工作,建議大家在暑期可以抓住去這類企業實習的機會,給自己增加一點這方面的經驗,相信這些經驗會對大家之後進入這類企業面試的時候有所幫助。
  • 寶潔「斷腕」,難救?
    本月初,寶潔宣布了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退市。相比紐交所99.9%的證券交易量,寶潔在歐洲資本市場的流通性和成交額著實不值一提。但消息一出,寶潔原本僅是純技術性的操作被無限放大,「寶潔退市,快消巨頭輝煌不再」、「倒退回十年前」、「跌下神壇」等言論刷爆朋友圈。一片唱衰中,日化巨頭寶潔還能迎來它的「黃金時代」嗎?
  • Tosee Career三分鐘帶你了解快消公司架構及管培生
    01/快消公司內部構成快消企業有哪些部門?各個快消企業的組織架構和商業模式不同,但是從功能上大體相似,主要分為:核心業務部門+輔助支持部門。此外,被大部分畢業生忽視的供應鏈管理實際上是一家公司非常重要的幕後基石。由於快消品的特點:體量大、消耗快、保質期短、高便利性的購買需求,有效的整合統籌供應鏈是快消行業的重中之重。
  • 一家很獨特的科技企業在中國做起了加速器
    第一次遇見D博士,是在一家很獨特的科技企業的一次很獨特的加速營甄選日。 這家科技企業的獨特之處在於,許多人依然會將她定位為醫藥健康企業,正如過去的350多年。但是過去的十年,這家企業開始將自己定位為一家主營醫藥健康、生命科學以及高性能的科學和技術公司。這家公司叫做默克(Merck),享譽全球!
  • 巴菲特花20億美元買入的默克公司(MRK.US) 是否值得普通投資者跟風...
    (你看看,這下好了吧,圓滿了吧,生病了,不趁早去醫院檢查,結果就是不但遭受著痛苦,還花著高價買著救命的藥,大把大把的錢卻讓這些製藥公司賺了。)除此之外,默克公司還有其他可以創造收入的藥物,比如腫瘤藥物Lynparza和Lenvima,為默克公司創造的收入在最近一個季度分別增長了58%和29%。  默克公司在動物保健市場的業務同樣也做的風生水起,賺錢賺翻了。上一季度在動物保健方面的收入增長了12%。動物保健是另一個主要細分市場,預計在本世紀中期全球動物保健市場每年的增長將會超過700億美元。
  • 化妝品業務依舊領先寶潔,聯合利華穩了?
    ▍截自聯合利華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兩大全球日化集團先後發布財報,有哪些看點?皮膚清潔品拉動增長,美妝個護業務依舊領先通過2020年最新業績來看,聯合利華的整體表現不如寶潔。據寶潔最新財報顯示,今年1-9月寶潔淨銷售額達到了3619億元,這是寶潔近5年來最好的業績表現。
  • 訪默克集團執行董事、高性能材料業務CEO畢康明
    在此背景之下,一大批中國顯示面板製造商希望抓住OLED機遇,拓展市場,比如京東方、華星光電等製造商,都在加快投資OLED生產線,這讓業界又有了OLED產能在未來可能過剩的擔憂。OLED的迅速崛起,是否會在顯示面板領域全面替代LCD(液晶顯示屏)?中國面板製造商能否在這一輪的OLED投資大潮中受益?能夠對市場趨勢做出比較權威判斷的代表性企業可能就是默克集團了。
  • 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旗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正式面向客戶投入運作
    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日前宣布其高性能材料業務達成戰略轉型的又一關鍵裡程碑。在成功對 Versum 和 Intermolecular 兩家公司進行收購後,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旗下全新整合的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已於2020 年 6 月 1 日正式面向客戶投入運作。
  • 快訊:原默克密理博總裁出任沃特世CEO
    Udit Batra博士  Batra博士為沃特世帶來了在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行業超過二十年的領導力和運營專業知識,其中包括在行業內成功管理一家全球組織的良好記錄。Udit Batra博士曾是德國達姆施塔特市默克集團的生命科學分公司默克密理博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其職責是負責該77億美元跨國業務的戰略方向與運作,並領導了業務部門與Sigma-Aldrich的成功整合,從而創立了MilliporeSigma。在其被任命為默克密理博公司總裁之前,Batra博士是默克集團消費者健康分公司的執行長兼總裁。
  • 默克全球CEO歐思明:中國是默克最優先的投資市場
    繼德國總部和美國矽谷之後,德國默克公司在中國又部署了上海及廣州兩個創新中心。日前,上海創新中心正式啟用,並宣布設立1億元人民幣種子基金,用於投資默克三大業務板塊和其他創新業務。
  • 寶潔中國展開史上最大規模春招,網申數量暴漲兩倍
    雖然化妝品、洗漱產品業務出現下滑,但健康保健、紡織與家居護理以及嬰兒及家庭護理產品銷售額分別增長了7%、8%、6%。 今年前3個月,寶潔在美國的銷售額增長了10%,創下了數十年來美國銷售額最高增幅,幫助抵消了中國銷售額下降8%的影響。而在國內疫情逐漸穩定後,寶潔在中國的銷售也逐漸復甦。
  • RDPAC進博會訪談|默克:深耕中國市場 高速高質增長
    導語:2020年11月5日至10日,19家RDPAC會員企業即將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藉此契機,RDPAC特邀參展會員企業的在華掌門人,就參展看點、營商環境、中國市場的發展策略、助力健康中國等話題進行交流。以下為RDPAC參展會員企業默克中國醫藥健康業務董事總經理羅傑仁(Rogier Janssens)的訪談內容。
  • 世界癌症日:默克呼籲社會攜手努力應對癌症挑戰
    報告揭示了全球及我國目前嚴峻的癌症形勢和沉重的疾病負擔,以及加強藥物創新、提升藥品可及性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社會疾病負擔的多重積極意義。 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是全球人口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癌症防治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體系帶來沉重負擔。
  • 寶潔擬向聯合利華出售兩個牙膏品牌
    對此,長江商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寶潔和聯合利華,但截至發稿,雙方並未予以回復。   據悉,Fluocaril和Parogencyl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市場的知名牙膏品牌,以藥房為主要渠道銷售,這兩款產品目前都沒有被引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