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延緩衰老①人類壽命極限是多少,長壽基因是否存在

2020-12-25 澎湃新聞

如何科學地延緩衰老①人類壽命極限是多少,長壽基因是否存在

董競成/科技部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科主任

2017-05-13 08:04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壽命也大幅度延長,我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已從解放前的35歲提高到到現在的74.83歲。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2.48億,這將比整個歐洲的老齡人口還要多。到2050年,我國的老年人將超過4億,約佔總人口的30%。「人生七十古來稀」已成過去,延長壽命不再是人們的幻想和奢望,我們不僅要看到「預期壽命」的延長,更應著眼於老年人「預期健康壽命」的延長,要達到「壽而康」。

自古以來,追求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人們一直在探尋各種各樣有效的延緩衰老、永葆青春的方法。但古今中外大量的歷史教訓和研究事實告誡人們:生命是有極限的,想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關於人的自然壽命,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性成熟期推算法認為,生物的自然壽命約為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為14~15歲,人的自然壽命應是112~150歲;生長期推算法認為,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其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為20~25歲,人的自然壽命應是100~175歲;細胞分裂和分裂周期推算法認為,人體細胞在體外分裂傳代50次即不能再分裂繁殖,平均每次分裂周期約為2.5~3.0年,按此法推算,人的自然壽命應是125~150歲。

雖然尚無精確推算人的自然壽命的方法,但是根據上述幾種推算,人的自然壽命在百歲以上是確切無疑的。但現在地球人的平均壽命是70多歲,人類壽命遠遠沒有達到應享的自然壽命期限。由此可見,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在生命極限內是可行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壽而康」呢?我們首先來弄清楚以下幾個科學問題。

一、平均健康年齡

目前我國的平均壽命已經較前大幅度提高,達到74.83歲,但平均健康年齡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很大差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中國男性和女性平均健康年齡分別為63歲和65歲,比平均壽命又短了8年左右。平均壽命表示生存時間的長短,平均健康年齡表示能健康生活的年數,一個人未患大病的時間,它能真正顯示出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

二、長壽基因是否存在?

人類的健康長壽與遺傳因素相關,德國用15年調查576名百歲老人,其父母死亡時平均年齡比一般人多9~10歲。百歲老人調查中,哈佛大學科學家發現4號染色體裡含有10個極重要的防止疾病的基因,似乎說明長壽老人是由於獲得增強抗病能力的基因之故,但長壽基因是否存在還待探尋研究。試圖通過改造基因的方式來提高壽命目前仍困難重重,現有的研究表明,基因改造後的線蟲、果蠅雖可延長壽命,但生命毫無質量。

三、衰老從什麼時候開始?

生長發育期(女14、男16)衰老程序啟動,調節免疫力的胸腺激素分泌量開始以每年減少0.8%~0.9%速度遞減,到80、90歲胸腺分泌已散失殆盡。其他組織器官從發育期的頂點(女21、男24)開始,以每年大約1%的速度下降。人從發育期的頂點20~30歲以後,與老化相關性指標都開始緩慢地下降。50歲以後,老化速度則明顯加快,在某一時刻,會暮然回首感到自己確實老了。

所以延緩衰老從40歲就應開始,因為此時人體各臟腑尚未衰老,只要養生得當就可延緩衰老的到來,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延緩衰老的目標,在於最大限度地延長整個生命歷程中的青春和健康的時刻而不是單純地延長壽命。

四、衰老可以檢測嗎?

衰老的外部表現包括頭髮和牙齒脫落,聽力減退,皺紋和色斑漸生,身高下降,思維和語言遲鈍,記憶力減退等。這些現象都比較好觀察,但如果出現了上述外部的表現才來預防衰老,則為時已晚矣。

其實衰老有其內部相關的老化生物學信息,其是可以檢測的,如脈搏波、肺功能、電測聽力、視敏度、骨密度、血清脫氫表雄酮、血清類胰島素生長因子、T淋巴細胞凋亡率等。以上指標在人們20~30歲以後都在以緩慢的速度逐年地遞減。我們華山醫院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治未病」抗衰老中心,能準確地檢測衰老的相關生物學指標。把反映機體功能衰老的相關生物學指標與標準的正常值量表作比較,可以得出生物學年齡值。由此可知被測者衰老速度加快或變慢,以及快了幾年或慢了幾年,從而了解被測者的內在機能已衰老到何種程度。

五、WHO對年齡分期的重新劃定

隨著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老齡化的加劇,WHO對年齡分期進行了重新劃定,規定44歲以內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壯年期),60~74歲為年輕老人,75~89歲為真正老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100歲以上為百歲老人。

按照這一規定,中年期明顯推後了,在這一階段宜注意養生防病保「健康」,不能等到衰老之後才進行預防,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不懈地採取綜合的養生防老措施;老年期亦顯著推後,這一階段則宜注意延緩衰老。

(未完待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科學延緩衰老,推算自然壽命,長壽基因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
    目前有記錄的世界最長壽的人是法國老太太讓娜·卡爾芒,她於1997年逝世,終年122歲。    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生命極限可能是115年左右。那麼人類壽命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又是多少歲呢?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從19世紀開始不斷延長。科學家藉助基因技術或者飲食控制手段,成功使一些實驗動物的壽命大大延長。
  • 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
    衰老和死亡率的進化題目是不準確的,有一些無性繁殖的生命是永生的,當然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這些生命會死於環境變化或者被其他生命吃了。從這一點而言,死亡是進化出來的,高等生物有衰老也有死亡,這樣環境才能維持住,如果永生的話,地球的環境就無法維持,那樣也就不存在永生了。死亡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就要接受這個事實,才能活得坦然一些。
  • 人類能否突破壽命極限?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發現,國內這場「永生愛好者的線上討論」出乎意料地「接地氣」:他們討論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分享細胞如何抗衰老,並從細胞自噬角度談如何科學飲食,偶爾暢想一下太空移民和腦機接口的未來前景。事實上,得益於20世紀以來科技進步,特別是醫療衛生領域的迅猛發展,全球人均壽命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 最長壽熱帶魚有81歲!人類與動物的壽命極限怎麼計算?
    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確認,一條生活在西澳大利亞州海岸附近的81歲斑點笛鯛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熱帶珊瑚礁魚。斑點笛鯛能活到81歲,格陵蘭鯊魚能活到400歲,人的壽命則是短短幾十年。人類與動物的壽命為何不一樣,壽命的極限又是怎麼計算的?
  • 生命註定有盡頭,人類的壽命115年是極限
    珍妮·卡曼去世的時候,科學家本以為隨著醫學水平的進步她的壽命記錄會很快被打破,但是直到如今這個記錄依然保持著。因此,科學家認為珍妮·卡曼和付素清都只是個例,她們無法代表人類極限壽命的普遍性,活到120歲的人存在基因突變的可能性。
  • 哈佛重磅發現,1%基因表達或決定人類99%的壽命,百歲時代來了?
    除此以外,還有性成熟說、端粒說等推算人類壽命的方法。不管採取何種推算方法,人類理論上的壽命極限都不低於120歲。近期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Vadim N.實驗中也發生令人驚訝的現象:延長壽命幹預措施的進行,使得眾多實驗小鼠出現一種奇怪的特徵,即所謂的雌性化效應,而這恰恰與小鼠體內雌性特異性基因表達水平的升高脫不了干係,與此同時小鼠體內雄性特異性基因的表達水平也出現明顯的下降 ,但這是否意味著雌性特異性基因表達等同於「長壽」,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證據。儘管如此卻依然證明哺乳動物可以從基因表達模式的變化入手,尋找相關延長壽命的幹預措施。
  • 探訪南昌大學人類衰老研究所 尋找健康長壽的「密碼」
    為什麼我們中的一些人衰老的進程比其他的人緩慢?為什麼有的人死於癌症、心臟病或糖尿病;有的人卻能長命百歲,並很少遭遇疾病的痛苦?人的壽命究竟有沒有極限?飲食和生活方式在此過程中起什麼樣的作用?我們能否通過努力來改變未來,或延緩衰老的腳步? 在南昌大學生命科學院裡,就有這樣一個神秘的地方——南昌大學人類衰老研究所,也是我市首個人類衰老的科研基地。
  • 是什麼限制了人類壽命的長短?
    實際上,20世紀才是人口預期壽命不斷飛漲的時代,到21世紀已經開會趨於停滯了,人最多能活到幾歲呢?極限壽命關於人的壽命有非常多的傳說,但是大多都是空穴來風。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是日本的田鍋友時,他最終是因為慢性心功能不全而過世的,去世的時候享年113歲。
  • 人類壽命長短的鑰匙:「FoxO」基因
    準確來說,很難,即便是我們現在人類已經了解了「基因」這種決定生命形態的底層物質存在,也沒有辦法通過對「基因」破解掌握生命長度的奧秘。儘管目前學界公認人類的外貌、潛在疾病等等從生命誕生之初就已經寫進了基因的編碼中,但是基因只是決定了一個人的初始狀態,卻並不能真正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 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竟然給出了這個數值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人類已經從古人猿進化出現在的高智商生物,但是卻始終逃不過生老病死的生態法則,那麼從古至今我們人類就一直有人在尋找長生不老的辦法,卻一直沒有發現,但是慶幸的是我們人類從剛開始的只有十幾年壽命到現在也有很大的增加了,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人類生命的極限。
  • 人類不可能永生嗎?科學家計算出人類壽命極限,答案讓人失望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增加,這和我們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抵禦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能力提高有關,戰爭減少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原因,那麼人類的壽命是否還有提升的空間呢?當然不是,在歷史上有很多長壽老人的例子,比如中國256歲的李慶遠,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可惜的是沒有相關資料來證明他的故事,目前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長壽者是一位134歲的南非村婦莫洛科泰莫,其餘的長壽老人幾乎都在110歲~130歲這個區間中,到達這個年紀,老人的身體機能就已經十分脆弱了,一場小病都會給身體帶來巨大的損傷,身體感知能力變弱,是否人類的壽命極限就在130歲左右呢?
  • 蟪蛄不知春秋,烏龜縱覽百年,壽命的極限在哪裡?
    >有些有用的基因可不是讓動物都活成老人家而是加快繁衍讓種族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這個差異跟動物對養育後代所需時間有關比如昆蟲再比如人類也因環境溫度而影響的身體代謝快慢有關慢慢演化出了最適合自然的狀態人類的壽命是否是定數呢?
  • 人為什麼會衰老至死?科學續命指南
    珊瑚等刺胞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係太過遙遠,並不是人類能簡單效仿的對象。而在人類從屬的哺乳動物中,並不是端粒越長,就越長壽,相反,根據對 60 種哺乳動物的調查,端粒長度和壽命成反比。與猩猩、獼猴等靈長類相比,人類的端粒最短,但卻最長壽。在人類內部,端粒長度也無法預測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生理狀況的衰老程度。
  • 在正常情況下,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超過150歲了嗎?
    文/濤聲依舊在正常情況下,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超過150歲了嗎?想要活的更久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從古至今,無論是帝王還是凡人,他們都想擁有更長的壽命乃至於永生,然而即便是如今的醫學十分的發達,想要延長自己的壽命依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我們只知道要保持營養的均衡,努力鍛鍊身體,這樣是延長壽命最基本的情況,那麼你們知道如何計算人類的壽命嗎?
  • 人類壽命是否存在極限?加拿大學者:真的很難說
    6月30日電2016年《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人類的壽命極限約為115歲。然而,一項新的研究對這一說法提出了挑戰。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30日報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壽命可能沒有極限。
  • 從科學層面上來看,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年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始皇帝派遣徐福前往仙山求取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可是無論怎麼努力,古人的平均壽命都在30歲上下徘徊。現代學術界中,幾種學說的相同點都認為人的極限壽命在120歲以上,但是極限壽命的上限卻有所不同。為什麼是120歲呢?最主流的學說是染色體端粒分裂學說,人類的身體是由大量的細胞不斷地分裂複製來維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
  • 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科學家計算出了理論最大值!
    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科學家計算出了理論最大值!我們在跟別人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人說祝福語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等一些祝福別人長壽的話!人人都想健康長壽,隨著科技技術發達,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加了。究竟,那麼人類最多能夠能活多久?自古至今,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中國歷史上不少皇帝都為了實現長生不老去求取一些道士練丹藥,卻始終沒有能夠實現這一願望!這也只是人們幻想的罷了!現代科學也向我們證明,沒有任何秘訣能夠實現長生不老!
  • 人類極限壽命是多少?科學家通過兩個方法算了出來,但人們失望了
    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公式,在套用在人類身上,就大致得出了人類的壽命極限,大約是180年左右。不過,這樣計算出來的壽命還是存在一定的誤差,畢竟這些數據包括大量其他動物,而且人類的基因層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同,所以並不能準確地得出壽命極限,所以便有了第二種方法。
  • 激活一關鍵基因可延緩果蠅衰老進程
    激活一關鍵基因可延緩果蠅衰老進程 對於延緩人類衰老和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2014-09-30 科技日報 陳丹 ,可以延緩整個機體的衰老進程。
  • 果蠅―――研究人類長壽的「排頭兵」
    本報綜合報導  經過近15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人體內的一些基因能夠大大提高人類健康,延長人類壽命,它們被科學家稱為「長壽基因」。  這些基因內,隱藏著人類長壽的秘密。實驗發現,在酵母、線蟲和果蠅體內複製這些「長壽基因」,可以增加這些生物體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