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三位「女弟子」:實力頂尖、才貌雙全,可惜一個赴美不回來

2020-12-16 中國高校在路上

要說起施一公,確實是一位響噹噹的「傳奇人物」。作為世界頂尖水平的結構生物學家,他曾因獲得全國數學奧賽一等獎被保送清華,從清華畢業後赴美深造、拿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後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後又創辦西湖大學,投身教育事業……

一連串目不暇接的履歷,讓無數人嘆為觀止。

這樣一位牛人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成果數不勝數,帶出的學生也個個都是專業領域內的頂尖人才。最出名的莫過於施一公麾下的三大「女弟子「,每一個都是實力頂尖、容貌出眾的一流科研人才,不能不令人嘆服。

【白蕊】

看似文靜內斂的白蕊,實際上卻是一位了不得的「牛人」。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就讀期間,她曾是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獎學金得主;此外獲國家獎學金兩次、優秀畢業論文獎等眾多獎項;年紀輕輕就入選了2018年中國科協評選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名單(共計僅5人)。

白蕊師從施一公期間,研究的是利用結構生物學手段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機理。四年碩博連讀期間,白蕊就已經在《科學》《細胞》等國際頂級學術名刊上發表論文8篇,被引用近700次,這樣的成績已經遠超同齡人,甚至超過部分業內學者。

白蕊的成功不僅源於她的聰慧、努力,還源於她的堅持不懈。為了進入施一公前輩的實驗室,她自始至終就認定了這一個目標,拒絕了其他一流實驗室的邀請,多次不斷給施一公發郵件。最終,她以武大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成績拿到了推免名額,並且以實力和優異表現通過複試,順利入了施一公麾下,了了自己的心願。

白蕊的堅定、毅力、努力,以及她在學術研究領域堪稱拔尖的專業水平,都是她後來的一取得極高成就的「助推劑」。在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的白蕊,未來將成為西湖大學的青年教授的一員,繼續從事科研事業、培養更多的優秀年輕人才,前途一片璀璨。

【萬蕊雪】

萬蕊雪是清華大學醫學院2013屆的博士研究生,同是施一公麾下鼎鼎大名的學生之一。作為白蕊的師姐,她也曾在2016年入選全國僅有五個名額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年紀之輕令人敬佩。

清華就讀期間,萬蕊雪在三年內就於《科學》上發表五篇高含金量科研論文,成果顯赫、令人讚嘆,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留著短髮、容貌清麗可人的年輕女生,會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生物學領域的科研新星。

2018年,萬蕊雪成為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同年還被《Science》評為最佳科學家,消息傳遍國內外生物學界,無數人為之震驚。這一顆璀璨的新星就這樣冉冉升起,成為中國甚至是世界科研領域中不容忽視的「一支銳箭「。

萬蕊雪的成功,靠的是一個「拼「字。憑藉對生物學的由衷熱愛和一顆赤子之心,她是施一公實驗室裡最努力的學生之一。深知周圍大神雲集的萬蕊雪,幾乎時刻都不敢放鬆,經常在天微亮時就踏進實驗室,一呆就是整整一天,有時甚至達到誇張的連續十五六個小時,毅力相當驚人。但正是這種對科研的熱愛和執著,成就了這顆璀璨的新星。

在萬蕊雪身上,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學霸女生的天資聰穎,更被她「有志者、事竟成」的執著與努力所打動。萬蕊雪關於闡釋生命大分子剪接體的「成名」論文更是讓無數界內一流科學家驚嘆,她的成果將造福人類、造福世界,具有相當重要的醫學意義。

【顏寧】

施一公手下的三名「女將」中,顏寧應算得上是目前為止成就最高的一個:已經身為國際一流結構生物學家的她,在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赴美於普林斯頓大學專攻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隨後留在普林斯頓從事博士後研究。

回國後,顏寧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導的職位,還一度被稱為「清華最美最年輕教授」, 先後在《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頂級學術論文多達二十餘篇,培養了數名極為優秀的博士生; 被視為生物學界的「天才」科學家之一的她,以一己之力攻破世界性生物難題,在「膜蛋白」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成就,水平是相當之高。

但可惜的是她後來選擇離開清華,受聘成為普林斯頓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隨後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沒能留在國內從事科研。這一點將顏寧常常推上風口浪尖、備受人們議論,但大多都是出於惋惜地感嘆。

施一公的三個女弟子中,話題量最多的無非是顏寧。但人們常常關注的是她的「出走」,並且經常以此作為「炒作」的話題。從這一現象上,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人們對於人才流失的關注,也看到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國內的科研環境,常常留不住頂尖的一流人才。

這是國內學界的一大痛處,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痛處。正如許多科研學者所表示的那樣,做出「出走」的選擇,是為了在更高、更好的平臺做出更大的成績;而在國內往往很難有此條件。一些年輕的科研人才也常因為資歷不夠而被埋沒,自然而然地就「流出」了國外,「出走」現象自然越來越多。

所幸近些年來國家對於留住人才、人才引進愈發重視,國內科研環境的不斷提升也使得很多曾經出走的一流科學家再次選擇了回國,這是值得欣喜的現象。望將來會有更多優秀人才回國為國貢獻、讓祖國發展越來越好。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的3位女弟子,一人當選外籍院士,赴美引爭議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門下學子眾多,他曾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學子,但要想成為施一公教授門下門生並非易事,只有學業成績優異,熱愛科研,不懼苦難的人才有望可以拜入他的門下。在施一公教授培養出來的學子中,其中有3位女弟子,她們也是施一公教授最得意的門生,也是生物界的拔尖人才,不知你們認識她們嗎?
  • 施一公的三位女弟子用行動證明: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努力的人
    國際知名神經科學家魯白曾評價施一公為:"他是海外華人歸國的典範和榜樣"。在科研事業上,施一公兢兢業,不斷突破,在教育事業上,他更是嘔心瀝血,誨人不倦。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努力的人,他的弟子遍布了全世界,在這無數的弟子中有三個女弟子,她們成績斐然,在科研界他們更有著旗鼓相當的地位。
  • 施一公門下得意弟子遠遠不止顏寧一個
    由於疫情的發生,很多做科研的科學家紛紛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先是有「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雙黃連之母」王延軼所長,最後不知怎麼的施一公院士也走紅了。而說起施一公院士,就想起他出生於知識家庭,高中保送清華,清華提前一年畢業,然後遠赴國外留學,最後學成所歸回到祖國發展。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顏寧三喜臨門:不僅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還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上發表三篇論文,最後一件喜事獲得了香港的求是獎。三件喜事每一件都值得高興,但最讓顏寧開心的,還是獲得香港求是獎的傑出科學家獎。第二位:萬蕊雪萬蕊雪是90後,也是施一公教授培養的土生土長的又一位出色的女弟子,她沒有留過洋,本科畢業於並非頂尖之列的中山大學,接到施一公教授本人的電話錄取通知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剛到施一公麾下的時候,她也曾感嘆說自己"笨極了",因為施一公的團隊中人人都是學霸,個個都出類拔萃。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這些年來從清華大學施一公實驗室裡走出的人才不勝枚舉,有造紙工出身的博士後,有學渣逆襲的大學教授,但最讓人稱道的,還是施一公的三名美女學霸。第一位:顏寧顏寧不僅長得花容月貌、而且氣質高雅、飄逸灑脫,一派明星範兒。
  • 三位女博士讓清華自豪,留學回國的顏寧成為院士,而她追隨施一公
    尤其是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頂尖學府之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導師,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清華大學的三位女博士,顏寧、萬蕊雪和白蕊,先後師從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教授,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如今已經成為知名的女科學家,取得的科研成就讓母校清華大學驕傲。
  •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我們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句話: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人才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除了自身具備比較強的實力之外,還需要得到他人的扶持和幫助。是否具備這雙慧眼,能夠發掘千裡馬,這也是考驗「伯樂」的素質之一。
  • 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年紀輕輕成就卓絕,卻為他國做嫁衣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來都不缺乏人才,從老一輩科學家典範的葉企孫、趙忠堯、錢學森、鄧稼先、于敏、袁隆平,到近些年來嶄露頭角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潘建偉、施一公,都在業內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是中國科技的名片。然而,人才流失問題一直以來也同樣困擾著我們。
  • 清華教授的3個親傳女弟子,各個成績不俗,有一個至今單身
    清華大學石藝功教授的三位女弟子,每個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一個仍然單身談到清華大學的史以功教授,可以說沒人知道。在清華大學,他曾是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博士生導師,同時還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現在,她是馬雲(Jack Ma)等人投資的西湖大學校長。
  • 施一公的弟子除了顏寧,別忘了還有這倆,還都是傑出的90後
    顏寧的離去未必就成為美國的嫁衣,這不還經常回來嗎?其實,除了顏寧,施一公的女弟子還有兩位也非常出色,她們便是萬蕊雪和白蕊。為什麼施一公的女弟子這麼厲害?女性的優勢在哪裡,我們不妨聽聽這兩位90後傑出科學家的觀點。
  • 施一公:不做可有可無的課題,要做就做最前沿最頂尖的科研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科學不是量的競爭,而是頂尖人才的比拼。」以奔跑的姿態,他一次次朝著「頂尖」發力。「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要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要承擔起這一使命,根本靠人才,最終比拼的是最頂尖的一批科學家能否做出最頂尖的科研、培養出最頂尖的人才。」施一公說。
  • 留美學生回國率不足20%,施一公:北上廣只有高房價,沒有夢想
    尤其在我國,最好的2所大學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每年申請到海外學習的頂尖人才非常之多,讓人覺得可惜的是,這些人才到了國外,學習了更加先進的科學,但是真正願意回國的人卻不多,越來越多的國內高精尖人才把國內名校當做跳板,到了海外,再也沒有回來。
  • 施一公:中國缺乏真正的世界頂尖大學 匱乏頂尖科技人才
    10月22日,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教育、科技和人才都依託於大學,但從各類世界大學排名來看,中國缺乏真正的世界頂尖大學,仍然需要走向高等教育強國。從這樣一個數字來看,中國毫無疑問是高等教育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而且我們很驕傲,因為高等教育確確實實在新中國成立72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2年以來長足進步。但從各類世界大學排名來看(儘管這些排名尚有爭議),中國大學的質量還不夠強,中國缺乏真正的世界頂尖大學,仍然需要走向高等教育強國。」
  • 施一公:中國還缺乏真正的世界頂尖大學,研究生該聽聽這些建議
    中國是一個高等教育大國,但從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來看,中國缺乏真正的世界頂尖大學。」 近日,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浦江創新論壇主論壇發表了演講。而在這之前,施一公也曾針對在科研中迷茫的人提出過自己的建議。
  • 她榮獲2次國家獎學金,放棄北大、中科大,只為追隨施一公教授
    白蕊是施一公教授門下最得意的女弟子之一,她熱愛科研,樂此不疲,她曾放棄北大、中科大的offer,只為考入清華大學,師從施一公。白蕊真的十分優秀,她有著加強的意志,更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在本科階段,她就讀於武漢大學,她熱愛生物這一學科,曾獲得本科專業第一的成績。
  • 施一公出任這所大學當校長,立志五年內趕上清北,現狀卻讓人嘆息
    為了全心全意投入到西湖大學的建設,施一公辭去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位,在大學正式成立後,施一公什麼事情基本上都是親力親為,從基礎建設,到重要決策,都少不了看到施校長的身影。面對著一部分網友們的期待,和一部分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風涼話,施一公校長當然承受了很大壓力,那麼西湖大學的現狀如何呢?
  • 施一公最優秀的女徒弟,42歲婚姻成謎: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實力與顏值並存,讓很多人對女科學家的古板印象徹底改觀了。02、農村鄰家姑娘很多人一定覺得這個才貌雙全的女科學家,一定有一對很了不起的父母。其實顏寧出生在山東章丘一個很普通的工人家庭中。可是向來不喜歡血腥的她,毅然決然的就拒絕了。但是誰也沒想到後來的她,還是從事了醫學相關的學科,並成為了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優異的高考成績,讓顏寧毫無懸念的走進了清華的大門,並開啟了生物學之旅。04、顏寧和施一公是什麼關係?
  • 帶領中國本土期刊登上國際C位,施一公說他眼光很毒辣
    碩士在讀期間,曾入選中美生物化學聯合項目(CUSBEA)教育部公派赴美留學。簡單介紹下,這個「年代感」的項目。上個世紀80年代,只有少量學者擁有公派出國的機會,更別說細分一個領域。此外還有英語考試、面試等考核,通過後即可赴美留學。這個項目從1982年開始到1989年結束,共派遣8屆、422名留學生。而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初步調查,中國科大約有32位學子通過CUSBEA項目。李黨生回憶道,我那一屆是末班車,科大四個人有參賽資格,考中了三個。接著,他就在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專業攻讀博士。
  • 創業者施一公
    施一公講過一個例子。2014年,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上領獎,晚宴時,與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談到中國的科技發展,對方不屑,施一公感到委屈、憤懣,當時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管怎麼說,我們國家登月已經實現了,你們在哪兒?對方回敬了一句,讓他說不出話。對方說,「施教授,如果我們有你們中國的經濟體量,我們能把五百個人送到月球上並安全回來。」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施一公院士解釋道,當下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所有大學生都是通過數十年的寒霜苦讀換來的成果,而當下的整體社會環境又與以往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和平與發展為主潮流的時代背景中造就了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大學生以及其以上人員的這種安逸不奮鬥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