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吸收合併大股東雙匯集團進入上市公司,本欄認為,目的可能是用上市公司的估值標準給母公司定價,並為未來變現做準備,變現途徑包括但不限於協議轉讓、直接減持、股權質押,甚至是未來吸收合併其他公司時可以佔有較大股權。
從現在的雙匯發展股權結構看,羅特克斯持有100%的雙匯集團和13.98%的雙匯發展股權,而雙匯集團持有59.27%的雙匯發展,剩下26.75%的雙匯發展股票由其他股東持有。
雙匯發展本次的重組,事實上是要讓雙匯發展買下雙匯集團的全部資產,資金來源為向羅特克斯發行股票,資金去向也是羅特克斯。由於雙匯集團的資產為59.27%的雙匯發展和其他資產,那麼羅特克斯通過賣出雙匯集團所得到的雙匯發展股權將超過59.27%。
也就是說,如果重組完成,羅特克斯將持有比13.98%+59.27%更多的股票,同時失去了雙匯集團其他資產的一部分股權。對於原本持股26.75%的其他股東而言,將會減少持股份額,同時獲得雙匯集團其他資產的一部分份額,這樣就能捋順本次交易的關鍵因素,即大股東和其他股東交換了一部分資產的所有權,同時將自己持有的原本非上市資產變成了上市資產。
在這其中,對於大股東可能的盈利點有兩個:一是假如雙匯發展的資產質量比雙匯集團的資產質量更優質,羅特克斯將因此獲得額外收益;二是羅特克斯有可能在未來把雙匯集團的其他資產價值按照雙匯發展的市盈率、估值水平賣給二級市場其他投資者,從而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雙匯發展吸收合併雙匯集團之後,總股本肯定要增加,假如雙匯發展的股價不變,那麼總市值也會增加,這部分多出來的市值,就是未來二級市場投資者將有可能為羅特克斯買單的金額。如果羅特克斯不願意或者不能通過二級市場直接減持股票,還可以通過股權質押獲得資金。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要比非上市企業的資產質押融資金額更大,例如雙匯發展的股票如果用來質押融資,按照24.5元的最新價計算,即使是三成的質押率,也能獲得每股7.35元的現金,而事實上,雙匯發展的每股淨資產僅有3.55元。
那麼,作為不上市的雙匯集團資產,其資產價值就是每股淨資產,質押貸款滿打滿算也只是每股淨資產,這就是上市與不上市的區別。
所以在本欄看來,雙匯發展的這次資產重組,羅特克斯肯定是很划算的,至於其他股東是否合適,那得看雙匯集團的其他資產質量如何,如果也是盈利能力很強的優質資產,自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它們的盈利能力達不到雙匯發展的資產水平,將有可能會拖累雙匯發展的整體盈利水平。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