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英語:棍棒教育,最無能!

2020-12-14 LILY英語

1

很多家長認為溺愛孩子不好,於是反其道行之,卻往往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棍棒教育。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非常痛心。

宿遷市的一位「虎爸」蔡某就用棍棒教育10歲大的兒子小瑞,致使小瑞二級重傷!經法院判決,這位父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

據小瑞描述,其父親先將他的手和腳捆在凳子上,再用木棍毆打,到最後木棍斷了還不罷休,又用皮帶抽打。

到底是怎樣的情況,竟對自己的親兒子下如此狠手?

原來,蔡某覺得自己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於是省吃儉用,一心盼著小瑞能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可最近他發現小瑞成績下滑嚴重,還隱瞞了學校退還的80元學雜費,於是重重地體罰了兒子。

我們能看得出,蔡某生活很窘迫,於是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可他自身文化程度低,甚至還可能是法盲,自己都沒搞明白該如何教育孩子。

2

用暴力完成「教育」,不是觀念有問題就是無能。

①觀念錯誤,控制欲強很多父母認為,我們給了孩子生命,供他吃供他穿,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附屬品,一旦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想掙脫我們的束縛時,我們就可以關起門隨意「處置孩子」。

②父母對自己無能的發洩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沒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卻又害怕孩子挑戰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於是就用暴力來打壓孩子,簡直是欲蓋彌彰。如果打罵能奏效,那天下豈不儘是成功人士?想收拾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還不容易?

3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應以「教」為主。適當的懲戒只是輔助手段而已,可以小懲大誡,避免將來釀成大禍,但家長一定要明確懲罰不是體罰。當打孩子成為一種記憶,就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持久且深刻的傷害。

有研究發現,短期遭受過打罵的孩子,會對周圍充滿不安全感,同時容易出現心理疾病,比如焦慮、敏感、自卑等。

還有的孩子在家長的棍棒下滋生了恨意,變成了下一個施暴者。待他成年後,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同伴、子女甚至父母時,就會選擇以暴制暴、拳腳相向。棍棒下不是孝子,很可能是逆子啊!

4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很多家長會問,那孩子犯錯了,我們就不管了嗎?當然不是!教育本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一蹴而就的。比起簡單粗暴,我們更主張給孩子提供正向的引導,讓孩子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不僅僅是「不能做什麼」。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當校長時,他在校園裡看到一名男生正用石頭砸向另一名同學。陶行知急忙上前制止,並讓這名男生去自己的辦公室。當他辦完事回到辦公室時,那名男生已在他的辦公室了。

於是,他掏出第一顆糖遞給男生:「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

沒等那名男生反應過來,他又拿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你就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據我了解,你打那名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別的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

此時的男孩已經泣不成聲了:「陶校長,我錯了。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

陶校長聽了,於是又掏出第四顆糖:「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塊也獎勵你。」

陶先生看見孩子的不良行為後,並沒有粗暴式指責孩子,而是先冷靜客觀地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在指出孩子的缺點前肯定他的優點,並對其進行鼓勵,這樣孩子就更願意接受並改正錯誤。

陶先生用愛和智慧小心地呵護了孩子的自尊,並讓他感受到教育的寬容與善良。很多時候,和風細雨的教育比簡單粗暴更有力量!

相關焦點

  • 搜狐教育專訪lily英語創始人武海雲:潛意識教學與少兒英語學習
    主持人:親愛的搜狐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搜狐教育訪談。今天我們來到了lily英語的辦公地點,非常榮幸的採訪到了lily英語的創始人武海雲女士。武老師您好。  武海云:大家好。硬性的強調單詞和語法的教育容易破壞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主持人:今年國家政策在英語上的改革包括叫停三年級以下公立學校的英語課程、中高考英語筆試降分、聽力分值增加的情況,您是如何看待這種政策上的調整的? 這種調整對少兒英語行業有什麼影響?
  • lily英語教學總監關英
    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閆景臻)由中國網主辦的2014女性教育家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用愛孕育未來」。特別邀請有代表性的女性教育家,通過對話的方式,闡述她們在母親和教育工作者雙重身份條件下,如何撐起家庭教育、人才培養、教育改革發展的「半邊天」。
  • 我為棍棒教育正名
    在這裡我只說最有爭議的一個,那就是棍棒教育,好多育兒專家說,不能打孩子,打孩子教育不出孝子,打孩子的家長是愚蠢的,打孩子的家長是無能,人渣,敗類,打孩子的家長豬狗不如等等,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你們憑什麼姿態可以這麼指責,詆毀別人?
  • 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無能的父母才打罵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已深深地根植在許多家長的潛意識中。因此,家長認為打孩子既簡單易行,又立竿見影地看到孩子的變化,同時宣洩了自己的情緒,顯示出長輩的威嚴。殊不知,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既顯示自己的無能,也是典型的拔苗助長,他的直接後果是摧毀孩子的自信。
  • 「狼爸棍棒教育」怎麼回事?(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狼爸棍棒教育」怎麼回事?   繼「虎媽」熱潮之後,「狼爸」再一次激起了關於「棍棒教育」的爭論。   文中的stick parenting就是指「棍棒教育」,這是自稱中國「wolf dad(狼爸)」的香港商人蕭百佑所推崇的一種教育理念。
  • lily思維英語收費貴不貴?是正規機構嗎?我來爆料
    我家附近有一雙lily思維英語門店,我在想離家裡這麼近,要不給孩子報名一下吧,於是我就向lily思維英語的工作人員了解了一下這所機構的基本情況。那麼,lily思維英語收費貴不貴?是正規機構嗎?課程體系好嗎?
  • 如何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厲的教育真的有效嗎?
    「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謂中國傳承數千年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在今天,這種方法仍為很多家庭所使用。即使當今社會,已經很少見到真正的打罵小孩這種不文明不人道的現象。但家長偶爾打打孩子屁股或罵一罵孩子也屬常見。那麼「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嗎?或者準確的說嚴厲的教育真的有效嗎?
  • LILY英語為什麼被diss,回應來了
    起因是本月初,lily老師決定在我們的官方QQ大群中就家長們對一周一次在線課堂的相關疑問進行語音答疑。當時,為了提前做準備,筆者整理了很多問題,都是筆者認為比較有價值的、家長們有可能遇到的一些新鮮問題,比如:孩子在線學習的一些具體方法指導、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等等。但真到了答疑那天,筆者發現,全!不!是!
  • 了解兒童行為特點後發現:棍棒教育不可或缺
    對於很多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輕爹媽來說,&34;是過時的糟粕,認為在教育孩子時打孩子是錯誤的行為,有這種想法的很多爹媽,對於孩子的行為特點可能並不了解。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棍棒教育和孩子的行為特點。案例:我沒有孩子時,總覺得無能和沒耐心的爹媽才會打孩子,教育孩子還是應當講道理
  • 父親當街暴打女兒: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別把傷害冠以愛之名!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符合規律的嗎?棍棒能打出孩子的自信嗎?辱罵能罵出孩子的好成績嗎?能打罵出良好的親子關係嗎?傷害身體就能治癒心靈嗎?簡單粗暴只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 據網友爆料,12月6日廣東某縣一父親當街暴打自己的女兒。知情者稱,父親打女兒是因為女兒夜不歸宿。 試想,如果家是溫馨的港灣,有誰願意夜不歸宿呢?
  • 國際不打小孩日:讓棍棒教育的惡性循環在我們這裡終止
    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認識到,「棍棒教育」並不是科學的教育手段,它對孩子的傷害後果遠遠大於對他們的「教育效果」,大多數人也都基本上摒棄了這種充滿暴力的行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長,要麼對「棍棒教育」深信不疑,要麼則對它持猶豫不決的態度。
  • 「愛的教育」放下「棍棒」
    我發現家長們比較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那麼關於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家長們是不是只注意到了「棍棒」一詞,認為凡事不合意的,只要一亮出棍棒就能好了呢?請你們回過頭來想想,每次亮出棍棒後,孩子是因為懼怕才改,還是因為已經知錯才改呢?
  • 別讓棍棒教育毀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棍棒底下岀孝子",這是過去許多家庭的傳統教育方式。有些父母認為用棍棒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很乖乖地聽話,將來也會成為一名孝子。我認為這種父母有這種思想觀念真的很傻,用棍棒打孩子,孩子可以乖乖聽話,可有沒有想過?棍棒下的孩子,身心健康容易受影響。當今社會的父母,還有多少家庭的孩子受到用棍棒挨打的教育方式?還有多少孩子受到父母用挨罵的教育手段?
  • Lily的教育情結_LILY英語
    這是最讓Lily老師寒心的。如果不是因為熱愛教育這份事業,Lily老師不會二十年如一日的奔波在教研一線。或許是想安慰日夜忙碌的同事們,也或許是回憶起這一路走來的每一次教改風波,Lily老師和我們聊起了自創業來在每一個分岔路口她是如何抉擇的、遭遇過什麼、又因為什麼堅定了內心。
  •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殺孩子的內驅力這個鍋誰該背?
    虎媽狼爸用的棍棒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其實棍棒教育就是用逼迫的方式,讓孩子產生畏懼感,從而服從父母的管教。我們先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選擇使用棍棒教育?原因無非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我們希望孩子配合度高一些,主動性強一些。家長都明白最終目的是不用管教孩子,他能夠擁有內驅力,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但是事實真的如其所願嗎?恰恰相反,棍棒教育之下的孩子很難培養主動性,棍棒教育正在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 越是對孩子感到憤怒的父母,越是在逃避自己的「無能」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很多父母認為,打是親,罵是愛,但事實可能並沒有人們所想的那樣簡單。其實,你越是對孩子感到憤怒,就越是在逃避自己的無能。首先,對於某些父母來說,因為他們的無能,所以他們無法用理性、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在很多時候,「教育」只是他們的一套說辭和藉口,更多的則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其次,孩子繼承了父母的基因,自然就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與父母相似的一些特徵,如果這些特徵引起了父母的憤怒,那麼其實質就是一種逃避。
  • 三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棍棒教育
    小時候我們最怕的可能就是被父母「暴揍」於是現在好像全世界都呼籲不可以打孩子這個時候比如打手心,打屁股或者罰站,是必須的,因為只有得到足夠的懲戒孩子才能真正的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孩子都非常聰明,如果只是簡單的語言教育或者勸導,孩子是不可能明白和理解,因為在孩子的世界,父母生氣並懲罰自己是最最嚴厲)。
  • 【公告】LILY英語打擊假冒偽劣聲明
    社會各界:LILY英語是專業開展LILY英語教學體系下少兒英語教育的知名品牌,長期以來兢兢業業,教學成效在學生、家長群體中有口皆碑,深受學生、家長信賴。比如地址在:北京市海澱區紅山口甲3號國防大學院內中關村第三小學紅山校區東10米後天教育以及北京市海澱區香山路廂紅旗八一學校附屬玉泉中學斜對面坤凡教育。這兩家教育機構,在對外招生上,盜用LILY英語商標欺騙學生和家長,虛假宣傳。另有地址在:北京市順義區雙裕小區的全新Lily思維少兒英語。
  • 成長故事之五:拋棄「棍棒教育」,從賞識和平等交流開始
    今天我真誠跟你道歉,請你原諒我的無能,記住我的粗暴。而且我說話算數,以後再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對你大打出手了!請你監督我,好嗎?他將自己培養女兒的艱辛經歷結集成書《賞識你的孩子》,向世人展示他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賞識教育的魅力,及其所創造的教育奇蹟,被人們譽為「賞識老爸」、「中國第一位覺醒的父親」。這則報導,讓C先生陷入深深反思,與周師傅相比較,自己育兒的過往經歷簡直不堪回首,如果說他是偉大的賞識老爸,那自己就是無能的野蠻父親!真是一則小故事,點醒昏昏夢中人。
  • 同樣都是「棍棒教育」,為何有的很有效,有的卻適得其反呢?
    同樣都是「棍棒教育」,為何有的很有效,有的卻適得其反呢?棍棒教育是很多家長都在使用的教育方式,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被提倡,可是,家長卻總是不經意的使用,最關鍵的是同樣都是棍棒教育,為何有的很有效果,有的卻不僅沒有效果,而且還適得其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