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輔導學生申請美國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提到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對於申請美國大學重要性!
但是到底為何這麼重要?
高中通常是學生探索新事物的最佳時刻,除了考試成績跟學業表現之外,大學面試官們也想透過更多資訊——通常是課外活動,了解申請者是什麼樣的人。
【定義:什麼是課外活動?】
美國大學的通用申請表格(Common App)對課外活動的定義:
一切包含藝術、體育、社團、就業及個人承諾等目的的活動,幾乎所有你主動投入並有效產出的活動都是課外活動,常見的課外活動有運動社團、志願者服務、實習、藝術、興趣、學術社團。
美國大學面試官們希望看到你為團體主動付出,並在課外活動中發展未來可能會用上的才能,例如在社群中展現參與度,進而發揮影響力。
每個周末跟朋友去看電影,這不算一個好的課外活動,但是在學校創辦電影社,聚集更多愛看電影的人,這就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課外活動能展現你是什麼樣的人
想像美國Top 30大學面試官們在申請季時,每天要看幾百份申請資料,最後若出現兩個申請者,GPA、測驗分數都很高,兩人也都是藝術社團成員:
學生A. 學生A提及他對藝術的熱愛,未來有意朝藝術產業發展,且每個月會回母校一次,義務指導學弟妹藝術課程;
學生B. 學生B協助藝術社團擴張,社員從4人成長至20人,並以社團名義參加許多慈善計劃,為當地年輕學子募得5000元,她還在博物館舉辦活動,希望喚醒大眾對藝術的重視。
背景相似的兩人,在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不太一樣,若你是面試官,該選誰呢?
「為什麼做」、「如何做到」,比「做了什麼」還重要。
面試官們希望看到學生真正投入自己感到熱情、有興趣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分級:】
在面試官們眼中,通常課外活動簡單分為4級:
a.第一級:
能在相當罕見的活動中,展現高超領導能力及成就。例如贏得國家級獎項、特定領域中的第一名、創辦一個全國知名組織等。
b.第二級:
能展現強大領導能力的活動。例如成為社團社長、贏得市(縣)立獎項、在音樂或體育項目上展現卓越成績(如擔任團長/隊長,獲得冠軍)。
c.第三級:
能在團體中扮演重要角色,並稍微展現領導能力。例如擔任社團幹部、參加社團。
d.第四級:
為團體的一員,並遵守規範。例如社團一員,擅長某種樂器或運動,但沒有得過獎,以及擔任志願者。
關於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
社區服務可能對於中國同學們來說並不熟悉。在Common App中,如果打開下拉菜單,在藝術、文化、體育運動等多樣的選擇中,你就會發現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一詞。
哈佛的教育學院曾發表過一篇對目前升學審核的建議,文章名字叫作《改變潮流》(Turning the Tide)。這篇報告有超過80個大學的教職員背書,其中對社區服務有四個建議:
No1:有意義又長久的社區服務
Meaningful, Sustained Community Service:
長久的定義是至少一年的時間。有意義的社區服務是要可以激起同理心跟助人之心(empathy and altruism),也要讓自己更投入跟了解自己身邊的世界。
在這邊又特別提到了Mission Trips的問題.報告中提醒(alert)審查員要特別注意一些虛假浮誇(inauthentic or trumped up)的海外義工營.比較特別的是,有特別提到為了家中經濟狀況而去工作,也可以算是社區服務。
No2:組隊解決社區中的問題
Collective Action that Takes on Community Challenges:
與朋友一起解決自己周遭的問題,譬如說霸凌、環境汙染……一起合作可以增進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跟合群能力(group skills)等目前工作環境需要的能力。
No3:真實有意義地跟不同群組交流的經驗
Authentic, Meaningful Experiences with Diversity:
這邊講的不只代表種族,也包括宗教、政治立場、性別、性向等等。特別提到的是不要「doing for」其他族群,而是要「doing with」。用例子解釋的話,可能類似「你不是為了變性人去遊行,你是去參與他們一起的活動」。前者有點施捨的感覺,後者是以學習跟平等的態度。
No4:要有可以激起感恩的心跟對未來負責的責任感
Service that Develops Gratitude and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uture:
簡單講就是要飲水思源,跟造福後代的服務。這邊特別提到的例子是宗教團體,或是環境保護的服務。
【建議:】
沒有一種課外活動是不重要的,高一時應該毫不設限的多涉略課外活動,高二時開始去蕪存菁,選出3至5個你感興趣的活動,持續並帶有熱情的參與。
記得,在選擇課外活動時,深度跟廣度需要兼顧。一旦投入某項課外活動,你應該要多想想如何能為這個團體帶來正面的影響力,帶領團體一起成長,自然就會讓你展現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