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慧
在大英博物館的二戰展廳裡,陳列著一張泛了黃的中南美洲地圖,這張地圖雖看似不起眼,但卻曾經挽救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命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納粹德國的鐵甲戰車碾過歐洲一個個國家。號稱歐洲一強的法蘭西共和國在希特勒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在貢比涅森林舉起投降的白旗。但希特勒並沒因為佔領了歐洲大陸而停止戰爭,他又向英國發起了「不列顛之戰」。當英國遭到德國猛烈轟炸、損失慘重、處於危急之中時,美國國會仍被孤立主義所籠罩。此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意識到戰爭已逼近美國,但他仍說服不了國會,他提出的援助英國的議案也一再遭到否決。
1941年10月27日,在慶祝美國海軍節的午餐會上,羅斯福亮出了一幅希特勒政府繪製的附有說明的中南美洲地圖。在這幅地圖上明確地將中南美洲14個國家的疆界按照德國的意圖重新劃定:阿根廷和巴西的領土都擴大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拿馬被合併成一個受德國控制的「新西班牙」國家;與美國利害攸關的巴拿馬運河乃至整個拉丁美洲也都被納入德國的勢力範圍;墨西哥成了德國的石油輸出基地。上述種種表明,納粹德國已把刺刀插進了美國的後院。德國的轟炸機也將隨時飛臨美國的上空進行轟炸。
這幅地圖一公布,與會者譁然,美國上下群情激憤,紛紛譴責納粹德國的罪惡行徑,要求美國國會和政府放棄孤立主義政策,參與戰爭,打擊法西斯,以確保美國的安全。
在強大的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國會內持孤立主義觀點的議員不得不作出讓步。1941年11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廢除了1935年通過的《中立法案》,授權羅斯福總統在北大西洋對德國潛艇進行公開的戰爭行動,並為英國的運輸船隊護航。
這一決定使英國解除了危機,整個二戰的形勢也因此發生了轉變。於是,有人說:「這幅地圖拯救了英國。」
戰後,很多歷史學家在想,希特勒當時為什麼要繪製這麼一幅刺激美國人的地圖?這不是自找麻煩、引火上身嗎?後來,在60年代,有兩位美國歷史學家在查閱了大量的英國情報部門的文件後,發現這幅地圖不是納粹德國繪製的,而是邱吉爾當時秘密授意英國情報部門以德國政府名義出版印刷的。至於美國總統羅斯福是真的相信了那幅地圖,還是故意佯裝不知,以藉此來推行自己的參戰政策?這一切,現在都已無從知曉了。(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