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不等式」看高中科學教育

2020-12-11 光明網新聞中心

  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這麼多年來,我們為減輕學生負擔採取了許多措施,中心環節是減少授課內容、縮減課時,其中普通高中物理等科學課程首當其衝。然而,請在座各位想一想,對比一下自己上學的時候和現在的娃娃,誰的負擔更重?」7月12日,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召開的第二屆科學教育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提出的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專家學者陷入了思索。

  朱邦芬指出:「高中物理學等科學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影響學生一生的科學素養,對於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建設創新型國家極其重要。認為高中科學教學只對未來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有用,是不對的。因此,目前中學科學教育弱化趨勢必須要扭轉。」朱邦芬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贊同。大家對高中科學教育中存在的認識誤區進行了辨析,並提出解決建議。

  降低課程難度、減少教學內容

  ≠

  減負

  朱邦芬說,目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愈演愈烈,甚至提前到幼兒園報考,而一再提倡「減負」後學生實際學習時間並沒有減少。他日前曾到浙江省部分中學進行調研,一位高二學生向他反映:自己參加過一周的補習班,補習內容就是同一類型題目反覆做,「後來再看到這類題目都有想吐的感覺」。

  「我們必須要澄清一個誤區,降低課程難度、減少教學內容並不等於『減負』。」朱邦芬說,「這對於優秀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基本不管用,對於大量學習中等的學生有一些作用,但也使得他們更加努力去『刷題』,有時候反而是增負。」

  學生將大量的學習時間耗費在「刷題」和死記硬背上,這一點讓朱邦芬特別擔憂。「獲取高分的路徑更加依賴於學生的細心、勤奮和大量的模擬考試,高三整年都在複習,讓不少本來對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熱情消磨殆盡,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影響到大學、研究生階段,甚至會延續到工作階段,對我國學生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展將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日常生活用不上

  ≠

  公式定理無用

  在高中科學教育中的另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很多知識將來用不上,例如數學公式和物理定理等,因此沒必要學。對於這個問題,清華大學附中校長王殿軍說:「我是學數學的,現在很多物理知識的確記不住了。但物理是無用的嗎?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思想方法已經成為思維的一部分。」

  王殿軍說,進入大學後,理科不再學文,文科不再學理,大部分人的理科素養或文科素養就到高中為止,「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夠認識到自己將是學生在某個領域的最後一位教師,可能教學就會不一樣了」。

  朱邦芬對此有同感。他以物理教育為例說,高中物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培養物理學家,除了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原理外,還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科學思維的準則和方法,「如根據基本原理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認識實驗對於檢驗理論的重要性、在考慮複雜現象時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具有數量級的概念等。只有這樣,才不會隨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就輕易相信」。

  培養能力

  ≠

  基礎教育階段脫離知識學習

  只重視知識灌輸而忽略能力培養,是教育界早已關注的問題,並已經開始著手改進。

  但朱邦芬認為,在改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比如片面強調能力培養,認為很多知識可以通過自學獲得。

  朱邦芬認為,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在不同的階段要取得不同的平衡」。對於優秀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應更多養成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習慣。但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育,基本齊全、概念正確的基礎知識傳授是必要的。朱邦芬說:「知識的傳授應該成體系,脫離學習知識、空談能力和過程,只能培養出只知皮毛的誇誇其談的空談家。」

  科學教育

  ≠

  教學生千奇百怪的解題方法

  在當校長前,王殿軍曾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他笑言自己的女兒上了幾次奧數就被他喊停了。「她問我的題目我都做不出來。」王殿軍說,不是因為題目難,而是奧數班解題的方法是「不正常」的。

  在王殿軍看來,良好的科學教育不是要教給學生千奇百怪的解題方法,這反而會讓學生們「思維走歪了、興趣學沒了」。從定位上,在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要面向所有學生,解決未來全民科學素養整體水平提升的問題。他說,科學教育要真正做好,必須做到內容豐富、有層次,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全科開考,可以引入平均成績點數(GPA)的方法。同時,在科學評價的基礎上,改變升學方式,讓學生的所有時間都成為有意義的學習時間。

  朱邦芬認為,高中科學教育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對學科主要領域有正確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樹立科學精神。他提醒說,「一刀切」式降低課程要求,不僅達不到減負的目的,而且在學生基本素質培養上無所作為,甚至還有所倒退。而高考畢竟有選拔人才的重要作用,考試要有一定區分度。

  朱邦芬建議,對報考一流高校、一流學科的學生,增加相應的選考科目,這樣既不會增加報考普通高校學生的負擔,也有利於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

  「誰贏得高中,誰贏得未來。」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科學教育承擔著提高全面科學素質的任務,更與未來科學家的培養息息相關,「雖然很難,但必須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光明日報》( 2017年07月15日 06版)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學好高中數學的32個技巧-系列2切線不等式
    學好高中數學的32個技巧考試考得好的同學,是簡單的題做得又快又對,在前面的中低檔題中節約時間,為後面的大題預留寶貴的時間;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做到從容不迫。本文以不等式與導數結合的題目為核心,以切線不等式迅速破題,希望能為各位學子帶來幫助。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講一個「切線不等式」,來幫助基礎知識掌握得不錯的同學進一步提高解題速度,從而為我們學好高中數學走好第一步。方法介紹-李澤宇老師數學三招之「盯住目標」什麼是「盯住目標」?
  • 高中數學知識全整理13——不等式進階版
    不等式的知識脈絡不等式的運算性質→不等式的解法總結→基本不等式及其應用→不等式壓軸題型(常用不等式)1.不等式的運算性質: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取倒數等等2.不等式的解法:包括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絕對值不等式,以及指對複合不等式等等3.基本不等式前三類為高中基礎,如果要基本了解高中的不等式,前三類是必須掌握的。
  • 9道均值不等式題目,個個都值得細細琢磨一遍,高中數學專題
    9道均值不等式題目,個個都值得細細琢磨一遍,高中數學_高考數學專題。使用均值不等式時,不論何種情況,「=」成立的條件一定要計算或者驗證。本頁結尾處附有本專題答案。第01題:考查均值不等式中等號成立的條件。第02題:注意理解「恆成立」和「取值範圍」的區別。第03題:考查如何更快地從幾個代數式中找出最大的那一個。
  • [高中]巧用排序不等式解決複雜不等式問題
    它可以推導出很多有名的不等式,例如: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簡稱算幾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切比雪夫總和不等式。排序不等式(sequence inequality,又稱排序原理)是高中數學競賽大綱、新課標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選修4-5 第三講第三節) 要求的基本不等式。
  • 高中數學丨六大題型,多角度+56個變式解析「不等式專題」的全匯總
    與求值相關的數學問題和與不等式相關的數學問題是高中數學中大的兩個考察方向,而基本不等式作為不等式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高中數學中圓錐曲線、數列、函數、三角函數等多個知識點,所有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基本題型,對解決與基本不等式相關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 教學研討|3.1.2不等式的性質
    這節的主要內容是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與實數運算的關係和不等式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是不等式變形、化簡、證明的理論依據及基礎.教材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關係.在不等式與實數運算的關係基礎上,系統歸納和論證了不等式的一系列性質.教學重點是比較兩個實數大小的方法和不等式的性質。
  •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及其有關的恆成立問題
    、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聯繫,可結合相應的函數y=ax^2+bx+c (a≠0)的圖象,數形結合求得不等式的解集.若一元二次不等式經過不等式的同解變形後,化為ax^2+bx+c>0(或<0)(其中a>0)的形式,其對應的方程ax^2+bx+c=0有兩個不等實根x1,x2,(x1<x2) (此時Δ=b^2-4ac>0),則可根據「大於取兩邊,小於夾中間」求解集.
  • 高中數學選修(4-5)不等式的證明
    不等式的證明是高中數學的難點,在高考中一般不直接考試,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而柯西不等式只要求會簡單應用。考試大綱:1、了解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放縮法、數學歸納法。3、能利用均值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數的最值。基礎知識總結:
  • 龔固:一個含e^x與lnx的不等式的加強
    楊志明,廣東廣雅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華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兼職導師.曾任全國初等數學研究理事會常務理事兼第一屆副秘書長.中國不等式研究理事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數學會中小學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會常務委員.
  • 高中數學:一道不等式的題送給你們
    首先,我們可以將題目中不等式配成上面的形式:由上面的指數不等式我們知道,該不等式的左邊是恆大於等於 0 的。所以 a+3 > 0 時,上面不等式的右邊 (a+3)lnx 恆大於零,所以至少存在一點使得使得上述不等式不成立(x-3lnx = 0的零點)。而當 a+3 ≤ 0 時 (a+3)lnx ≤ 0 恆成立,上述不等式也恆成立。所以 a 的取值範圍是 a+3 ≤ 0 ,a∈(-∞,-3]。
  • 高中數學:用零點、極值解決不等式問題,考前必練!
    清北助學團隊:由清華北大學子組成,致力於高中教育,每天分享高中提分秘籍,答題技巧,幫助高中生快速提分。在導數的綜合應用中,經常涉及到與函數零點與極值點有關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通過零點與極值點的概念,通過構造方程或方程組,簡化函數或方程的表達式,從而解決與零點,極值點有關的等式與不等式問題,考查函數與方程思想,轉換與化歸思想,同時考查抽象概括,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說課稿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說課稿一、說教材《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北師大版高中必修5第三章第二節第二課時的內容,這節內容的學習是建立在前面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的基礎上的一堂課,是對前面關於不等式和函數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這章的學習有利於後面研究推理及證明,為後面知識的學習起到一個鋪墊作用。
  • 高中數學專項題庫:基本不等式練習,手慢無!
    不等式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重頭戲之一,也是高考中的高頻考點。在近幾年新課改的要求下,不等式的出題比重也越來越加大。高中數學本來就是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邏輯性。高中數學的學習內容中,關於不等式的知識是必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也把不等式作為重點、難點來講授,是考試中最常考的知識點之一,所佔分值也比較大。很多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往往十分熟練的掌握解題方法,和理解不等式的相關概念,加上缺乏系統性的練習和學習,所以導致同學們在考試時會出現解題思路不清晰,解題效率和正確率低下。
  • 高考一元二次不等式原來這麼簡單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高中數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雖然單獨考查的機率不大,但是一元二次不等式作為一個基本知識卻貫穿了從高一到高三整個高中數學課程,比如函數、導數、基本不等式、向量、平面解析幾何等都可能涉及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和應用。
  • 高中數學老師歸納超詳細不等式選講解答題模板,高考在也不用怕了
    一:高考對不等式選講內容的考查:不等式選講是高考的選考內容之一,考查的重點是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含絕對值不等式的恆成立問題、不等式的證明等,此部分命題形式單一、穩定,難度中等,備考本部分內容時應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二:含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1
  • 高中數學:基本不等式暴力求最值方法:輪換對稱法(地位等價法)
    高中數學:基本不等式暴力求最值方法:輪換對稱法(地位等價法)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秒殺方法:輪換對稱法,也可以叫做地位等價法。我們先看第一題,這道題一共有4種解法,那麼今天我給大家講2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大家常規用的方法:直接不等式法。第二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的重磅秒殺解題技巧:輪換對稱法(地位等價法)通過常規解題與技巧解題對比,來體驗一下輪換對稱法的真正魅力!
  • 基本不等式上課講義
    基本不等式上課講義「一正」不滿足時,需提負號或加以討論,「二定」不滿足時,需變形,「三相等」不滿足時,可利用函數單調性.(2)求乘積的最值.同樣要檢驗「一正、二定、三相等」,如例(2)的關鍵是變形,湊出積為常數.常數代換法的技巧(1)常數代換法就是利用常數的變形以及代數式與「1」的積、商都是自身的性質,通過代數式的變形構造和式或積式為定值,然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 潘奕——一個不等式的證明
    歡迎讀者對其中的不等式、數學問題進行解答探討,解答可寄更有名氣的公眾號進行推廣,以便更多喜歡不等式和數學問題的人能夠看到有關問題和結果。      學校獲得「全國校園文化系列活動優秀單位」、「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省文明校園」、「省二級達標高中」、「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省級花園式單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體育特色學校」、「省民辦學校辦學特色示範校」等100多項縣級以上榮譽。
  • 高中數學基本不等式2
    2、 題型:三個字母的基本不等式(a^2+b^2+c^2>=ab+bc+ac,2a+b+c=(a+b)(a+c)),3、「1」的代換:經常把分式中分子的1用字母代換掉。4、含參基本不等式(一般採用參變分離法)若a<=f(x)恆成立,則a<=f(x)的最小值;若a>=f(x)恆成立,則a>=f(x)的最大值。而求f(x)的最值時,可能用到基本不等式。
  • 高中數學必考!基本不等式知識點總結,提分必備,建議列印
    不等式是高考的重要內容之一,高考必考,它所考查的重點是不等式的證明、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以及數學歸納法在不等式中的應用等.命題的熱點是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絕對值不等式與函數的綜合問題的求解.本部分命題形式單一、穩定,是三道選考題目中最易得分的,所以可重點突破。除了選擇題之外,不等式還可以作為大題出現在考試中,雖說難度不算太高,但想拿滿分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