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走訪群眾、開展法制宣傳、上門防範指導……在武進區西湖街道聚新社區,經常能看見一個中等個子,身型微胖,鼻梁上架著副黑框眼鏡的民警穿行在樓宇街巷。這就是社區民警雷俊鋒,從部隊轉業到分局科技信息通信大隊(下稱科信大隊)工作,同事們都叫他「雷工」。如今,他成為一名片警,紮根社區發揮專長。
加入社區兩年多,雷俊鋒已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區工作方法。「別看他到所裡工作時間短,在他管轄的聚新社區裡,工作上可是小有口碑了。」所長王奇峰如是說。
「只要出發,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2018年10月,剛到派出所時,雷俊鋒不怕抹不開面子,上班時跟著社區民警跑社區,學習如何與老百姓溝通交流,下班後研究法律法規,熟悉社區事務。「以前在科信大隊跟機器打交道多,那是技術活,現在就要學著和老百姓打交道了。我相信,只要出發,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雷俊鋒說。
聚新社區位於武進經濟開發區,擁有企業230餘家,員工上萬人。雷俊鋒靠腳板,花了3個月時間,把轄區企業全部跑了個遍,將企業名稱、位置和生產加工項目等情況瞭然於胸。
雷俊鋒進企業助力復工復產
「後來就組建起了『警企微信群』,有什麼案事件都可在群裡面提醒,有些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解決。」疫情期間,雷俊鋒為企業復工復產跑前跑後,指導防疫工作,警企微信群發揮了「大能量」。「雷警官往我們這裡就跑了七八趟,企業的安全生產離不開公安部門的支持。」對這個特殊時期助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公安力量」,常州聯德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馮保生印象深刻。
一段時間內,社區涉及企業員工的詐騙類警情高發。白天沒有時間,雷俊鋒就趕在晚上,把身邊的案例熬夜製作了防詐PPT課件,主動給轄區企業員工開設防詐宣傳課堂。常州某塑料有限公司員工小李通過一次課後諮詢,避免了重大損失。小李說,當時,他已經與車間的七八名同事籌集了近40萬元,準備到一款鼓吹收益高達16%的P2P平臺投資。一個禮拜後,該投資平臺倒閉,小李給雷俊鋒送上了一面錦旗。
發揮特長,社區也是用「武」之地
在部隊,雷俊鋒學習的是網絡計算機專業。紮實的功底讓他在公安分局的技防建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曾獲評「江蘇省公安廳科技應用能手」稱號。到社區工作以來,他不忘發揮專業優勢,幫助社區技防入村、技防入企,升級改造「經發天眼」,助力社區技防建設。
「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去做,你全權負責我很放心!」聚新社區黨委書記曹志健放心地說。通過聚新社區服務中心的監控大屏,清晰的畫面讓社區的情況一目了然。當初,小區技防監控改造,雷俊鋒自己製作改造方案,對安裝的關鍵節點實地考察,對方案幾十次的調整。
雷俊鋒到社區宣傳防範
轄區某潔淨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次電線電纜和設備被竊案件,雷俊鋒在調查中發現,該企業除了沒有執行好門崗制度外,其安裝的相關監控設備也已趨老舊,視頻解析度、圖像存儲天數、網絡架構、傳轉輸線路配置及在布點方面遠遠達不到防範要求。隨後,雷俊鋒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專項調研,他發現這是轄區企業存在的一個「通病」。2019年4月,到社區工作不到半年的雷俊鋒,擬了一份企業監控安裝標準參考意見,發給轄區各個企業參照,由其自行整改。實施以來,轄區230餘家企業實現了財物被盜等可防性案件的「零發案」。
「只要面對,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
總面積8.18平方公裡的聚新家園是聚新社區唯一的居民小區,也是派出所管轄的最大的安置小區,實有人口1.8萬餘人。作為企業員工居住生活的首選地,其外來人員的保有量有9000餘人,房屋租賃現象較為普遍,安全隱患相對突出,管理難度較大。為了實現社區網絡、警務室與房屋出租戶、房屋承租人之間的信息互通,雷俊鋒動足了腦子。
依託聚新社區服務中心,雷俊鋒建起了「一房東微信群」、「二房東微信群」,並將社區租客居住群、雷警官工作陣地二維碼及社區工作簡訊平臺服務號,在小區各樓道及公共場所公示。通過網上網下兩個平臺,打造集居住戶登記辦證、出租房源審核推介、責任狀及租賃合同籤訂、服務政策諮詢等功能為一體的房屋租賃「服務總臺」,發揮「旅館式」功能,方便服務求租人員。
針對「二房東」手中租戶多、流動量大的情況,雷俊鋒著力加強合租房「一戶一檔」的「戶籍式」管理,強化監督,每周抽查5名「二房東」房源租賃情況,強化監督,以罰促管。同時,他還借力社區老黨員紅色義務服務管理隊,通過「管家式」服務教育,督促房東和承租人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職責,開展社區黨員出租房亮牌行動,打造「黨員示範出租戶」,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出租房管理的新局面。
雷俊鋒介紹,目前,小區智慧化管理平臺在年底前有望上線運營。屆時,租客只要通過微信掃描「聚新家園智慧社區平臺」二維碼,從租賃到管理的所有環節都能「一碼解決」。「只要面對,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現在,這句話已經成了雷俊鋒的口頭禪。
餘人 汪磊 圖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