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身高1.32米卻愁壞父母

2020-12-20 瀟湘晨報數字報

    在父母的想法裡,孩子又高又壯才是健康的。6歲的小美(化名)身高已達132cm,這常常引來周圍羨慕的眼光。但是,一次在醫院的體檢,讓小美的爸媽崩潰了。根據檢測結果,孩子的骨齡已經9歲了,醫生預測孩子將來頂多長到153cm。

    醫生解釋說,性早熟是最常見的導致骨齡超前的原因,「早發育一年,身高將減少7cm」。

    本報長沙訊 家住長沙的小美今年剛滿6歲,雖然還在上幼兒園大班,但她的身高已經長到132cm,看起來像是三年級學生一樣,比同班同學高出一大截。這讓身高175cm的爸爸、165cm的媽媽頗為得意。然而,一次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童保健中心的體檢,讓小美的爸媽傻了眼。

    1月22日,瀟湘晨報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獲悉,小美的骨齡已經9歲了。醫生表示,以此預測的話,小美將來頂多長到153cm。

    「小美只有6歲,但她的骨齡已經9歲了。」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保中心主治醫師戴紅梅表示,在體檢時,她詳細地詢問了小美的出生情況、以往的生長發育、飲食、睡眠以及往常患病情況,並為小美進行了詳細的全身體查,同時為小美繪製了生長曲線圖。讓她感到詫異的是,小美的身高比同齡孩子的最高上限(第97百分位125cm)還要高得多。

    「比同齡人高很多,並不一定是好事。」戴醫生憑她豐富的兒科臨床經驗分析,生長顯著超出遺傳的範圍,首先要排除內分泌系統問題。戴醫生為小美增加了一項X線骨齡的檢查,結果顯示小美的骨齡已經9歲了。如果按9歲的骨齡來看,小美將來頂多只能長到153cm。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戴紅梅解釋,「身高潛在空間看骨齡而不是看年齡。」同樣的身高,骨齡6歲孩子的預測成年身高>骨齡8歲孩子的預測成年身高。她舉了一個例子,小麗和小芳都是6歲身高125cm,但小麗的骨齡是6歲,小芳的骨齡是8歲。按照生長曲線規律,小麗的成年身高可能是170cm,而小芳的成年身高則可能只有157cm,「還有一些孩子10歲就不長高了,如果帶她做個骨齡檢查,也許骨齡已經16歲了」。

    戴紅梅解釋,這就像龜兔賽跑,雖然這部分孩子跑得快,最終卻輸在終點線。早發育的兒童由於性激素提前分泌,此時生長速率比同年齡、同性別兒童明顯加快,身高明顯增加,骨齡也比實際年齡提前。但是由於性激素的刺激,長高的同時骨骺會提前閉合,直接導致生長發育提前結束,正常生長時間大大縮短。

    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戴紅梅張璟茗蔣凱

    科普

    性早熟是致骨齡超前的最常見原因

    「性早熟是最常見的導致骨齡超前的原因。」戴紅梅說,一般情況下,男孩10.5歲、女孩9.2歲開始表現為第二性徵(女孩乳房、男孩睪丸)的發育。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

    早發育兒童因為提前「透支」而停止了生長,造成成年後身材矮小,「早發育一年,身高將減少7cm」。

    尤其要注意的是,女孩子的青春發育(乳房硬結)還算比較容易發現,細心的媽媽很容易看到,可以帶到醫院就診。而男孩的青春發育(睪丸長大)則比較隱蔽,即便非常細心的家長也很難察覺,待到出現變聲、喉結時,骨齡已經超過14~15歲左右,已接近骨骺閉合的年齡,長高的空間也所剩無幾。

    據介紹,引起性早熟的因素有遺傳因素、自身內分泌系統問題、外源性因素等等,遺傳因素主要是看父母是否有類似情況,自身是否有相關疾病,外源性因素比如保健品或一些不安全的食品等。

    提醒

    孩子過高或特別矮,建議做骨齡檢測

    戴紅梅表示,如果自家孩子的身高明顯落後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或者孩子的身高近期長得特別快,發育躥高后身高增加開始放慢時,家長要引起注意,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做常規體檢,醫生會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再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個性化檢查建議。

    她表示,這幾種情況都可以給孩子做一下骨齡檢測,看是否在正常範圍內。一旦發現孩子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不符,一定要先查找原因,看是性早熟的原因,還是受其他疾病的影響,經過系統檢查確定原因後再幹預,「骨骺閉合後長高的空間也所剩無幾,早發現早幹預效果會好些」。

    本報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戴紅梅張璟茗蔣凱

相關焦點

  • 女孩來「初潮」時間,影響未來身高能不能超過1.6米,父母要注意
    女孩來「初潮」時間,不僅是決定第二次性徵是否發育,對未來身高能不能超過1.6米也有影響,父母要注意。10歲之前來太早,身體發育早熟,骨骺線提前閉合10歲之前來初潮的女孩在如今並不罕見,有多少女孩7,8歲就開始來了,10歲之前來初潮太過於早了,屬於身體發育早熟,一般常出現於經常是垃圾食品和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孩子中。
  • 2歲半寶寶身高破1米,媽媽無奈:能不能長慢些?「肥料」不足了
    2歲半孩子身高超1米,愁壞媽媽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長的慢,長的矮,而有的家長卻因為孩子長的太高,太快了,也開始發愁。霖霖是個男孩子,剛滿2歲半。去體檢的時候,測量身高,孩子已經破了1米,這個階段的男孩子,按照《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中位數在93.3cm,霖霖的身高遠超這個數。因為孩子長的很快,而孩子骨骼生長發育所需要大量的鈣質,所以孩子出現了缺鈣的情況,愁壞了媽媽:「肥料不足了,缺鈣該怎麼補?」
  • 2歲半寶寶身高破1米,媽媽無奈:能不能長慢些?「肥料」不足了
    2歲半孩子身高超1米,愁壞媽媽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長的慢霖霖是個男孩子,剛滿2歲半。去體檢的時候,測量身高,孩子已經破了1米,這個階段的男孩子,按照《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中位數在93.3cm,霖霖的身高遠超這個數。因為孩子長的很快,而孩子骨骼生長發育所需要大量的鈣質,所以孩子出現了缺鈣的情況,愁壞了媽媽:「肥料不足了,缺鈣該怎麼補?」
  • 推廣 女孩初次「大姨媽」時身高不足1米5,永遠長不到1米6!
    女孩只要月經初潮時身高低於150CM,長高的空間就只剩5-7.5CM了!也就是說,每早發育一年 ,身高少長7釐米!此外,如果處理不好,性發育問題還會影響學習成績!玲玲父母十分著急,多次找玲玲談心,才最終了解真相。玲玲從出生到8歲一直和其他孩子長得差不多,然而在9歲時,玲玲來了月經初潮,身高在這一年突然暴漲8.5cm(以前也就長4-5 cm /年),但此後幾年來身高卻基本接近停滯了。別的孩子年年長,而玲玲的身高基本沒再有顯著變化,以往在小學四五年級比她矮半頭的女同學,到初中時身高比她高了半頭。
  • 父母身高不足1米7,兒子身高卻能長到1米9,他們的長高秘訣要學習
    但其實實際情況卻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身高連1米7都沒到,孩子卻長到了1米8多,甚至能長到1米9的例子。父母身高不足1米7,林書豪身高卻達到了1米91喜愛籃球運動的小夥伴對於林書豪應該都不陌生,作為優秀籃球運動員的他,在比賽中一直都有不錯的發揮和表現。
  • 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
    導讀: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鄭州4歲女童身高1米2,父母卻鬱悶壞了!原因竟是……
    【故事】孩子自帶「高個」基因不少地方都不能免門票談起兒童免票標準的話題,鄭州市民劉先生深有感觸,「我身高1.85米,愛人1.78米,女兒4歲就超過1.2米了,如今去很多地方都不能享受免票優惠。」2012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進一步落實青少年門票價格優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遊覽參觀點,對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實行免票;對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實行半票。據了解,鄭州市動物園早已實行年齡和身高「雙標準」, 近期試行更寬鬆的免票政策。
  • 保健品或影響身高 27歲男子身高1.35米治療後長到1.51米
    &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男孩27歲身高卻只有1.35米,職場感情都遭遇危機,經檢查其骨骺還沒有閉合,經過治療後長到1.51米。導致孩子矮身材的病因有哪些?面對孩子長不高,家長容易陷入哪些誤區?交匯點記者對此進行深入採訪。
  • 2米24博班父母普通人身高!父親1米63母親1米6,妻子才1米65
    8月21日消息,昨天NBA季後賽首輪G2,獨行俠127比114擊敗快船,將系列賽大比分扳成了1比1。球隊的替補中鋒博班表現出色,出戰9分鐘,8投6中貢獻13分9籃板。2米24的博班也是全聯盟最高的球員之一。
  • 11歲女孩身高2.1米,同學心理陰影:我們長了6年都沒她一年級高!
    一位11歲的小女孩,身高居然達到了2米1 著實是有點嚇人啊。相信很多人都想長高高。但是真的長的太高了,貌似也是煩惱啊!會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可惜了還是只有1.65米。然而這位11歲就有2.1米的小女孩卻不是因為吃紅薯。而是源於她們家強大的基因。這位來自山東濟南的小女孩叫張子宇。她之所以才11歲就有2.1米,全是因為父母都是專業籃球運動員。個子都超級高身高都在2米以上。所以她也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長成大高個。然而這樣的她卻深受同學的喜愛。並未感到煩惱!
  • 13歲女孩身高2米21,被稱為「女姚明」,哪些運動能長身高?
    13歲女孩身高2米21,被稱為「女姚明」,哪些運動能長身高?籃球巨星姚明大家應該都知道,有著中國「小巨人」的稱號,身高2米26,是我國在NBA歷史上最出色的一位籃球超巨,大家不僅羨慕姚明過硬的籃球技術,更羨慕姚明的身高,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男生的身高只要達到了1米8以上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1米9的話,那身高在男生堆裡就算是很出挑的了,走到哪裡都會讓人多看兩眼,但是,女孩中很少有能達到這種高度的,1米7左右就已經是不錯的身高了
  • 10歲姚沁蕾身高1米7!姚明小時候更厲害:讀幼兒園穿1米80衣服!
    作為姚明女兒,姚沁蕾的身高備受關注,她已經10歲了,身高也已經有1米7左右!不過對比姚明來說,姚沁蕾可能要遜色一些。因為姚明的基因也很出色,他小時候長得更快!未來,姚沁蕾能夠長多高,很多球迷都期待著,有醫學專家認為,姚沁蕾可以長到2米08。
  • 身高78釐米,定格在1歲小孩模樣,但他已經32歲了,生活打不倒他
    01父親身高1米78,母親1米64,兒子身高令人意外。喜得兒子,父母高興得無以言表。父親給兒子取名吳康,不圖他大富大貴,就是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卻沒想到這個簡單的願望成了奢望。吳康從出生到3歲幾乎成了醫院的常客,因為患有癲癇病,一年最少也要住七八次院,家裡的錢像流水一樣給他治病。更讓父母擔心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別的同齡小孩子都在長個,長大,只有吳康還停留在1歲。
  • 2020兒童身高標準版出爐,10歲男孩1米4達標,你家孩子及格沒?
    說到孩子的身高,父母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好朋友小秋兒子今年剛滿9歲,身高已達到1.45米,而我家的孩子因為各種挑食,9歲了身高還在1.3米以下徘徊。那麼,孩子的身高究竟有沒有標準,相應的年齡身高多少才算達標呢?
  • 12歲女孩身高2.2米,「1至18歲」身高參照表,你家孩子是高是矮?
    12歲女孩身高2.2米,這是真的「鶴立雞群」一個名叫張子宇的山東女孩,就因身高一直廣受關注。她在12歲時,身高就達到了驚人的2.21米,和同齡人出現在一起的時候,就很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鶴立雞群」。12歲2.21米是什麼概念呢?姚明的對外身高是2.26米,也就是說這個還在讀小學的小女生,身高已經直逼姚明了,並且今後肯定還有得長。對於張子宇這驚人的身高,不少人也開始擔心,這麼高是不是有「巨人症」啊!
  • 13歲女孩身高已達2米21,6年級身高就超過鄭海霞,網友:未來可期
    好在這並沒有讓大家久等,現如今已經出現了一個,而且還是女版姚明,她年僅13歲身高就已經達到了2米21,可謂是前途光明。 要說在目前女籃聯賽中並沒有一個球員的身高能夠達到2米1以上的,就連CBA的球員身高在2米左右的並不是大多數,所以張子宇的身高是非常稀有的,而且她的這個身高已經超過了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現在山東女籃對張子宇也有了針對性的專業訓練,希望能夠培養出一個比肩姚明的運動員。
  • 13歲女孩身高只有1.3米 女孩發育遲緩警惕特納氏症候群
    患上這種病,大部分患者會失去生育功能,而且身高也最多只能長到一米四左右。前幾天,13歲的娜娜(化名),就在浙醫兒院被確診為特納氏症候群。  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理事、浙醫兒院副院長傅君芬教授說,特納氏症候群和一般的矮小症相似,容易被漏診,家長如果發現女孩發育遲緩、性腺發育不全,要提高警惕,最好去做個染色體基因檢測。
  • 15歲男孩身高1米9,媽媽苦惱不已,為啥1米8比1米9受歡迎
    王女士夫妻倆的身高都處於正常標準,丈夫1.78米,她自己1.7米。在兒子小的時候,他們就希望兒子可以長得再高一點,達到1.85米就更好了。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15歲身高就1.9米了,這讓王女士有些坐不住了,她聽說男孩要發育到20歲,現在兒子才15歲,就已經這麼高了,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豈不是要超過2米。而且兒子對打籃球又不感興趣,長那麼高有什麼用呢?
  • 男子身高1米6,有房有車相親卻被嘲,女孩的拒絕,戳中男人痛處
    讀者案例:男子身高1米6,有房有車相親卻被嘲,女孩的拒絕,戳中男人痛處今年29歲的程傑,已經在父母,朋友的安排介紹下相親過十多次,但他一直沒能找到女朋友。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只要對方不嫌棄自己的身高,只要人家女孩願意,那他就同意。程傑的身高只有1米6,相比起其他男人是差了一大截,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在其他方面特別努力。大專畢業的他,在工作上認真踏實,前不久剛被升職,月薪有1萬左右。他的性格很老實,即便跟朋友在一起也不會開玩笑。
  • 孩子身高受父母遺傳?逆襲身高,父母1米6孩子1米8如何做到
    難道孩子的身高真的要定格在父母身上嗎?當然不是,孩子遺傳父母身高的概率只有70%,把握好剩下的30%,孩子再長高10-20cm也不是不可能!1、營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足的營養對孩子身高帶來的促進作用,比遺傳還要重要。即便父母都不高,只要孩子每天都有充足的營養,長到1米7並不困難。0-2歲是孩子營養的關鍵期,給孩子補充充足的營養,平均身高會增長近40釐米,是成長期最重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