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想法裡,孩子又高又壯才是健康的。6歲的小美(化名)身高已達132cm,這常常引來周圍羨慕的眼光。但是,一次在醫院的體檢,讓小美的爸媽崩潰了。根據檢測結果,孩子的骨齡已經9歲了,醫生預測孩子將來頂多長到153cm。
醫生解釋說,性早熟是最常見的導致骨齡超前的原因,「早發育一年,身高將減少7cm」。
本報長沙訊 家住長沙的小美今年剛滿6歲,雖然還在上幼兒園大班,但她的身高已經長到132cm,看起來像是三年級學生一樣,比同班同學高出一大截。這讓身高175cm的爸爸、165cm的媽媽頗為得意。然而,一次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童保健中心的體檢,讓小美的爸媽傻了眼。
1月22日,瀟湘晨報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獲悉,小美的骨齡已經9歲了。醫生表示,以此預測的話,小美將來頂多長到153cm。
「小美只有6歲,但她的骨齡已經9歲了。」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保中心主治醫師戴紅梅表示,在體檢時,她詳細地詢問了小美的出生情況、以往的生長發育、飲食、睡眠以及往常患病情況,並為小美進行了詳細的全身體查,同時為小美繪製了生長曲線圖。讓她感到詫異的是,小美的身高比同齡孩子的最高上限(第97百分位125cm)還要高得多。
「比同齡人高很多,並不一定是好事。」戴醫生憑她豐富的兒科臨床經驗分析,生長顯著超出遺傳的範圍,首先要排除內分泌系統問題。戴醫生為小美增加了一項X線骨齡的檢查,結果顯示小美的骨齡已經9歲了。如果按9歲的骨齡來看,小美將來頂多只能長到153cm。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戴紅梅解釋,「身高潛在空間看骨齡而不是看年齡。」同樣的身高,骨齡6歲孩子的預測成年身高>骨齡8歲孩子的預測成年身高。她舉了一個例子,小麗和小芳都是6歲身高125cm,但小麗的骨齡是6歲,小芳的骨齡是8歲。按照生長曲線規律,小麗的成年身高可能是170cm,而小芳的成年身高則可能只有157cm,「還有一些孩子10歲就不長高了,如果帶她做個骨齡檢查,也許骨齡已經16歲了」。
戴紅梅解釋,這就像龜兔賽跑,雖然這部分孩子跑得快,最終卻輸在終點線。早發育的兒童由於性激素提前分泌,此時生長速率比同年齡、同性別兒童明顯加快,身高明顯增加,骨齡也比實際年齡提前。但是由於性激素的刺激,長高的同時骨骺會提前閉合,直接導致生長發育提前結束,正常生長時間大大縮短。
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戴紅梅張璟茗蔣凱
科普
性早熟是致骨齡超前的最常見原因
「性早熟是最常見的導致骨齡超前的原因。」戴紅梅說,一般情況下,男孩10.5歲、女孩9.2歲開始表現為第二性徵(女孩乳房、男孩睪丸)的發育。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
早發育兒童因為提前「透支」而停止了生長,造成成年後身材矮小,「早發育一年,身高將減少7cm」。
尤其要注意的是,女孩子的青春發育(乳房硬結)還算比較容易發現,細心的媽媽很容易看到,可以帶到醫院就診。而男孩的青春發育(睪丸長大)則比較隱蔽,即便非常細心的家長也很難察覺,待到出現變聲、喉結時,骨齡已經超過14~15歲左右,已接近骨骺閉合的年齡,長高的空間也所剩無幾。
據介紹,引起性早熟的因素有遺傳因素、自身內分泌系統問題、外源性因素等等,遺傳因素主要是看父母是否有類似情況,自身是否有相關疾病,外源性因素比如保健品或一些不安全的食品等。
提醒
孩子過高或特別矮,建議做骨齡檢測
戴紅梅表示,如果自家孩子的身高明顯落後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或者孩子的身高近期長得特別快,發育躥高后身高增加開始放慢時,家長要引起注意,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做常規體檢,醫生會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再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個性化檢查建議。
她表示,這幾種情況都可以給孩子做一下骨齡檢測,看是否在正常範圍內。一旦發現孩子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不符,一定要先查找原因,看是性早熟的原因,還是受其他疾病的影響,經過系統檢查確定原因後再幹預,「骨骺閉合後長高的空間也所剩無幾,早發現早幹預效果會好些」。
本報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戴紅梅張璟茗蔣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