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黃亞萍PK劉巧珍,靈魂伴侶VS生活伴侶,前者勝出是必然

2020-12-11 阿珂伴讀

1981年夏天,路遙向妻子林達說了聲「再見」便離開了家,只身前往延安市甘泉縣,並在該縣的招待所裡「閉關」二十餘天完成《人生》這部作品的創作。小說發表刊登後,轟動一時,它被讀者譽為「人生指南」,而路遙也成了「人生導師」。《人生》這部小說出版距今已有38年,可時至今日它依舊是中國讀者一生必讀的作品之一,並於它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止。

小說講的是一個叫高加林的年輕人,他是一名農村代課老師,後來他的工作被村書記的兒子給頂替了,面對即將回家參加繁重的農業勞動,他情緒低落。就在此時一直暗戀他的同村少女劉巧珍向他表白,她的熱情打動了高加林,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情況下,高加林也認可了劉巧珍並在她的陪伴下從低落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可就在高加林接受與劉巧珍在農村生活的現實時,他因當局長的叔叔而被人安排到城裡當了一名記者。後來高加林拋棄了劉巧珍,轉而與在縣廣播站工作的同學黃亞萍相戀。隨後他的命運再次反轉,他因走後門被安排工作一事被人舉報而丟了工作,當高加林返回村子後發現痴念他的劉巧珍也嫁了他人……此時故事戛然而止。

高中林/影視人物

大學一年級時我看過這本書,當我讀到高加林撲倒在德順老人的腳下痛苦的呻吟時,心想著:高加林,你就作吧,你有這樣的下場是活該,跟很多讀者一樣那時我心裡記恨他,看到他落魄的樣子還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而這一切的恨意均源自於他辜負劉巧珍愛他的忘恩負義之舉。用德順老人的話說:「巧珍,她是像金子一樣的女孩」,她純真、善良、敢愛敢恨,加林哥讓她刷牙她便刷牙改變自己;加林哥不善勞動,她說:「你可以款款地在家待著,田裡的活兒我來幹……」,不管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還是致低點,在讀者的眼中,這樣的女人應該是被溫柔以待的,而非是毀了她的名譽之後又不顧一切的拋棄她。

第二次翻開此書,已是十年後的今天,再次看高加林的選擇,我卻理解了,因為現實中我們都是高加林,當一位靈魂伴侶的異性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很多人都可能都會做出拋棄生活伴侶的行為,這便是當下的「出軌」一詞的最好解釋。此時想起哈伯·李的作品《殺死一隻知更鳥》,阿迪克斯在教育女兒斯庫特不要記恨卡羅琳時說過一句話: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鑽到他的皮膚裡,像他一樣走來走去……。我們不是書中的高加林,所以我們不理解他;但我們卻是現實中的高加林,我們了解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高加林、黃亞萍、劉巧珍這場愛情「三角戀」無處不在,黃亞萍如同是高加林的靈魂伴侶,而劉巧珍則是他的生活伴侶,當她們二人產生競爭,前者勝出那是必然。

最近綜藝節目《奇葩說》裡面有一道很有意思的辯題:異性有個靈魂伴侶,我應不應該介意?看到這辯題時,我們腦中會認為他(她)的靈魂伴侶是異性,而現場100個年輕男女觀眾,有76人選擇了介意,24人選擇不介意。最後反方辯手儲殷從已婚家庭出發,表示夫妻雙方都有靈魂伴侶但依舊相愛,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贏得了勝利。但他的立足點是婚後,那會有背後的家族、子女、名聲等等羈絆,如果靈魂伴侶出現在戀愛階段時,它是否會與生活伴侶產生競爭呢?

《奇葩說》辯題

什麼是靈魂伴侶呢它大多是男人的「紅顏知已」、女人的異性哥們,它是英文單詞soulmate的中文翻譯,生活伴侶的概念是因靈魂伴侶而形成的。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soulmate的:指精神夥伴、精神三觀高度契合的朋友,在各個方向統一。這個解釋比較抽象,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知已——懂我所想,知我所言能與我產生靈魂共鳴的人。他可以是我們都喜歡一個小眾作家的人;也可以是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讀書、健身等等,總之是我們能從他身上得到某些方面的認同感而生活伴侶又無法滿足我們的人。理論上說,生活伴侶與靈魂伴侶同屬一人的的概率很小

回到高加林的世界裡,他喜歡讀書、寫作、談論國際問題;在對待女性方面,上高中他便看不上本地女同學的俗氣與動不動就說吃的樣子,雖然劉巧珍長得漂亮,家庭富裕,可他起初瞧不上劉巧珍,因為她沒有文化,所以即便是戀愛中她與高加林交流的依舊是:「村莊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加高了!你們家的老母豬下了十二個豬娃……」這是他們經歷農村的生活,所以即使沒有靈魂上的交流,高加林也可以接過劉巧珍的話茬接著聊,但是正因如些,那孤零零的靈魂才異常渴望一個能交流的知已。

高加林與劉巧珍/劇照

俄羅斯詩人伊薩可夫斯基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愛情,這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是從高加林進城後與黃亞萍的相遇開始。他可以跟她說:波蘭「團結」工會、裡根決定美國本土生產和儲存中子彈在歐洲和蘇聯引起的反響,他的話讓黃亞萍崇拜;她也可以跟他聊:國際能源問題 ,太陽能、地熱能、風力等多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複合能源知識,她的話亦讓高加林驚嘆不已。對於高加林而言,他與黃亞萍的交流是一場精神上的饕鬄盛宴,他們二人彼此能夠產生靈魂上的共鳴。

毫無疑問,高加林嚮往的是與黃亞萍那海闊天空的討論,而非劉巧珍枯燥乏味的聊天,自始至終他精神上的渴望沒有改變,所以當她們二人產生競爭時,劉巧珍抵不過一個回合!在此不可否認的是,高加林也有考慮黃亞萍的家庭對自己人生的利處,但她如果是個粗俗的人也就不會成為高加林的靈魂伴侶,應該也不會在他的考慮之內,這如同《平凡的世界》裡,家庭條件優越的侯玉英追求孫少平,但是孫少平卻瞧不上粗鄙的富家小姐,因為他們的三觀觀不同、也沒有共同的語言。

高加林與劉巧珍/劇照

可能此時有人會說:靈魂伴侶又怎樣,生活伴侶才是陪伴我們一生的人。是的,但是由於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理論上不會是同一人,所以人們渴望尋找一個靈魂伴侶來作為自己的生活伴侶。《奇葩說》裡的那道辯題便給了我們一個真實調查結果,那就是:不管是在戀愛還是婚姻中,有76%的人會介意這個靈魂伴侶的出現。那76%的人介意什麼呢?介意他們一起聊天嗎?還是介意他們一起吃飯?其實他們介意的是另一半與靈魂伴侶的「精神出軌」而導致的戀愛或婚姻關係的破裂,而那時被傷害或拋棄的另一半不正是「劉巧珍」嗎?所以我們大部分人都選擇介意,這其實是害怕,因為我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沒有那麼高尚的品質去抵禦靈魂伴侶帶來的怦然心動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拒絕內心中要將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合二為一的強烈欲望。

西方國家有這樣一則神話傳:人類本來是球形的,兩個個體背靠背粘合在一起。四隻胳膊,四條腿,以及一個有著兩張臉的頭顱。而宙斯和眾神由於忌憚人類的力量,於是把人劈成了兩半。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半個人」,而窮盡一生找到與自己原本生長在一起的另一半,便成為了我們的宿命。

劉巧珍/劇照

在中國大地上的戀愛告白中、婚姻的殿堂上,我們總會聽到彼此說「你是我的另一半」,這便代表著在此誓言下作為個體的男女雙方準備合二為一,在後半生中貧富共享、福禍共擔。可是我們知道,戀愛是享受愛情的過程,它如同樂器彈奏的曼妙歌曲,令人沉醉;但婚姻卻是一段漫長枯燥的陪伴,它需要的是廚娘對鍋碗瓢盆的熱情,所以在我們走進婚姻殿堂之間,我們會不斷嘗試去尋找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因為相比於肉體的結合,二個有趣的靈魂攜手並進才能更好的潤滑那枯燥的生活,因為我們都希望在鍋碗瓢盆的碰撞、柴米油鹽的計較之後,夜晚躺在床上,你我能說著彼此感興趣的話題,而非是我在聊著書,你卻在說著豬!

路遙《人生》

高加林落魄回鄉後,他意識到如果他真的跟黃亞萍一起去了南京,在縣城裡是只翱翔飛鷹的他可能在更廣闊的天空下他只是一隻麻雀,因為那裡有更多比他優秀的人,到那時黃亞萍便極有可能會被其他的「飛鷹」所吸引,如同他拋棄劉巧珍一樣的撇下他。回歸上面所說,當戀愛中中有靈魂伴侶的出現,我們都會渴望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能夠合二為一,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會是「高加林」又同樣有機會成為「劉巧珍」!

相關焦點

  • 《人生》裡劉巧珍的愛情:低到塵埃,開出一朵無私的愛情之花
    作者:陳轉麗少時看《人生》,指責高加林的無情,同情劉巧珍的不幸。如今看《人生》,理解了高加林的選擇,被劉巧珍金子般的心靈感動!如同張愛玲對胡蘭成,明明對方已有新歡,自己已經離開,還要寄錢與他,讓他生活;如同劉巧珍對高加林,只要她的離開,能讓對方生活的舒暢,她願意離開!劉巧珍是高家村最美麗的姑娘,白楊樹一樣挺拔,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張活潑生動的臉。提親的人能踏斷門檻,劉巧珍對媒人總是愛理不理,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追求者。
  • 最好的年代,《人生》讀後感
    相對於《平凡的世界》的厚度,《人生》略顯單薄,其實它只是一本中篇小說,硬生生被不良書商擴充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個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高加林在城市和村莊之間身份的不斷變化,選擇,拋棄,被接受,迷茫…在起伏之間與農村樸樹善良的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各自互生情愫,男主人公在兩個姑娘之間,兩段感情中搖擺,把那個時代的特殊大環境,自己心理的不甘,脫離農民身份的急迫,安於現狀過平穩生活的無奈,各種矛盾的衝突刻畫的細緻及深刻。
  • 鄰家伊人巧珍——《人生》讀後感
    阿峰薦書《人生》——路瑤這是路遙先生的成名小說,較《平凡的世界》更早成書。書中描述的女主人公劉巧珍,熨帖著每位居家過日子的小夥子對伴侶的一切幻想,是理想的鄰家伊人。劉巧珍擁有農村姑娘的天然美,「漂亮得像花朵一樣美」,是「川道裡的頭梢子」,「蓋滿川」,「歌聲甜美而嘹亮,只是缺乏訓練,帶有一點野味」。
  • 看了《人生》,才能避免人生悲劇
    其中,在這段人生歷程中,牽扯出高加林自身的事業發展,心裡路程以及他和其他兩位女主人公劉巧珍和黃亞萍的愛情糾葛,並且這兩段愛情故事都以失敗告終,成為《人生》這本書裡的悲劇。《人生》這本書裡寫過這樣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西,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 路遙《人生》劉巧珍:拿得起放得下,是女人對待感情最好的姿態
    文/動動看完路遙的小說《人生》,當很多人都在為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悲劇扼腕嘆息時,我卻想說,劉巧珍對待感情拿的起放得下的態度,是我們這個時代諸多女性所不具備的難能可貴的品質。首次拜讀《人生》,我最欣賞的女性人物,不是那個家庭優渥,表面上看起來有知識有文化有涵養、折射著現代女性光芒的黃亞萍,反倒是那個看起來沒什麼文化,並且因為文化懸殊而被伴侶拋棄,內心卻依然極為善良和果敢的劉巧珍。
  • 人到中年的你,需要有個「靈魂伴侶」!靈魂伴侶,遇到請珍惜
    靈魂伴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知音,一種是愛人。前一種如伯牙子期,後一種如寶玉黛玉。靈魂伴侶就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兩情相悅,是內心與內心的全然喚醒,是最真實的自己找到了另一個完美相配相契的自我。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一個人真正遇到靈魂伴侶的感覺
    對於感情,相信你一定也經常都聽說過這麼一個詞,那就是靈魂伴侶。可以說,在尋找愛情之初,每個人心裡所渴望的,其實都是能夠遇到這麼一個人。因為如果一個人,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走進靈魂,那麼你們之間就算也喜歡,相處的也還不錯,你終究還是難免會覺得,似乎始終都還是少了一點什麼。
  • 我的伴侶有一個異性的靈魂伴侶,我該不該介意?
    其實小編並不排斥soulmate,畢竟誰沒有個和自己契合的朋友呢,但若是我的伴侶已經有了我,還跟他的靈魂伴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遇到什麼事情第一時間不是找我,而是找所謂的靈魂伴侶,有什麼心裡話都跟靈魂伴侶說,那我想,無論是男生女生,應該都是會介意的。
  • 奇葩說最新辯題:伴侶有異性靈魂伴侶,是純潔友誼還是精神出軌?
    點擊「關注」,聽我的故事,聊你的生活,有我陪伴,不會寂寞。01上周末,我和閨蜜涓涓看《奇葩說》,最新一期的情感辯題是:「伴侶有個異性Soulmate(靈魂伴侶),我該介意嗎?」什麼『靈魂伴侶』,特麼的不就是精神出軌?我理解涓涓的激動,因為她最近和男朋友分手了,原因就是接受不了男朋友有個比涓涓更懂他、理解他的『靈魂伴侶』。那個女人是涓涓男友的同事,比涓涓男友大幾歲,已經結婚生子。一開始,他們僅僅交流工作上的事,後來、兩個人的話題慢慢擴展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心情不好時,男友也會第一個跟她傾訴。
  • 愛人不是我的靈魂伴侶,怎麼辦?
    靈魂伴侶不是特定一個對象,一種關係,他隨著我們的成長階段而呼應顯現,我們有多少喜悅和信賴,便呼應出同等的頻率對象。 靈魂伴侶並不一定跟我們終生不離,他的特質在於彼此心靈上的信賴和善解,好聚也好散,互相祝福。當靈魂未回歸高階次元前,靈魂伴侶是個善解的橋梁和引導者,這是靈魂伴侶真正的意義。
  • INFJ的靈魂伴侶探索之路
    你相信靈魂伴侶的存在嗎?你是不是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也許,你經歷了許多失敗經歷,最終選擇妥協,畢竟這也是人生常態,「和誰過不也是一輩子」是我身邊的已婚人士最常說起的。也許,你還在孜孜以求地尋找著,不願意將就、不願意妥協,慢慢地變成了父母親戚甚至領導同事掛念的大齡剩男/女,畢竟,找到理想的另一半從統計學上來講也是極小概率的發生事件,其難度不低於彩票中大獎。
  • 聽說,真正的靈魂伴侶,是會有「心靈感應」的
    可見,和靈魂伴侶在一起,是一件讓人十分愉悅的事情。互為靈魂伴侶的兩個人,做什麼都會掛念對方,能夠在生活中做到說話有回應、做事有迴響,即便是兩人坐在一起,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在抬頭看向對方的時候,都會落進對方眷戀的眼神中。正如李商隱所說:「身舞彩鳳雙飛翼,心中靈犀一點通。」
  • INFP的靈魂伴侶探索之路
    靈魂伴侶,是個很深沉的概念。看起來卻又輕飄飄的,不能吃、不能喝,並不是大部分人所要追求的。有飯吃、能夠安定的生活、有人溫粥做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足夠了。確實,現在都9021年了,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離婚也更加自由,但仍然有人會困惑枕邊人非夢中人,會追憶茫然中錯過的昔日戀人,而離婚看似自由,實則無奈之舉,那麼,所謂完美的另一半、所謂的靈魂伴侶,到底該怎麼去找?
  • 心理學:大部分的靈魂伴侶,不過是你父母的替代品!
    而戀愛其實就是我們人生中最重一點選擇,所以大家才會格外的慎重,因為這是關乎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才會有越多越多的人去追尋緣分,去追尋那所謂的靈魂伴侶。在心理學看來,緣分其實就等於戀上「爸爸」或者戀上「媽媽」。
  • 《人生》中,高加林為了「吃公家飯」的身份,背叛巧珍,他錯了嗎
    讀過《人生》的人,對於高加林,往往是唾罵他,活該。就是因為他為了在城裡有份「公家飯」的工作,從而背叛了巧珍。高加林錯了嗎?先看看高加林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吧。多少人如同巧珍一樣,幾十年都沒刷過牙。就是那樣的時代環境下,高加林作為一個高中畢業生,回到農村要一輩子和黃土打交道,甘心嗎?沒有經歷過貧窮的人,不懂。現在的我們雖然談不上錦衣玉食,比那個時代來說,天壤之別。
  • 遇到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她生死相依
    遇到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她生死相依林徽因曾說過:「我認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林徽因從歐洲回國後,在母親的紫藤小院裡安心學習,從小青梅竹馬的梁思成,經常來找她一起聊各自的見聞。從小與悽苦的母親生活在一起,讓林徽因心裡有了陰影,她渴望有個能守護她幸福的伴侶,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相扶相持。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心越走越近,她告訴梁思成,最想學的專業是建築,這是一項把藝術和日常需要結合的工作,在她的影響下,梁思成決定與林徽音一起赴美學建築。
  • 心意相通的情侶配對,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
    就如以下這幾對星座情侶,他們之間就是心靈相通的默契,是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在一起簡直不要太完美。天蠍座和巨蟹座不擅長言語,但卻會用一個個的小舉動來傳情達意,每一句的問候和關心,都包含著滿滿的愛意,每一個微笑,都能有心靈相通的呼應,就是一對默契十足的情侶,彼此的靈魂伴侶。
  • 精神伴侶和靈魂伴侶有什麼區別?男人和女人的意見完全不同
    最為理想的,就是精神伴侶本身也是婚姻伴侶,這其實並不少見,因為只要客觀條件允許,基本都是可以實現的。02靈魂伴侶是精神伴侶的升級版在希臘神話傳說中,人本來是一個四腳四手雙面一個靈魂的球體。眾神害怕人類太過強大,於是將他們一分為二,靈魂伴侶就是我們的另一半,只有靈魂伴侶相遇,才會成為彼此完整。
  • 聊聊「靈魂伴侶」和「雙生火焰」
    ,「能測是不是靈魂伴侶嗎?」等等類似問題。每次我也會儘量說明一下兩者的含義,而不是上來就給對方佔卜或者療愈,一方面是涉及職業道德問題,不能就著大家的「不知」而斂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明確的給到求問者建議和選取需要的諮詢方式。
  • 感情的最高境界是靈魂竊合:但你知道遇到一個靈魂伴侶感覺嗎?
    我經常聽那些感情大佬都說的一句話就是,所謂美好的感情就是你遇到一個靈魂伴侶。其實在我們追求美好愛情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我們都希望遇到一個三觀一致的人,但是這些最後歸根到底,做一個組合那就是我們靈魂的伴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