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留學日本四年,只學會了兩件事卻受益終身

2020-12-16 後知後覺吳

1901年,14歲的蔣介石在母親的安排下,和毛福梅結了婚。

1906年,19歲的蔣介石在老家浙江奉化的龍津學堂念書。

有人說蔣介石是突然想去日本留學的,非也非也。

蔣介石這種人是不會心血來潮的,做事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先看當時的日本有多牛:

19世紀中期,日本比大清國好不到哪裡去。歐美列強的入侵,迫使日本了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大清國面臨著相似或者說同樣的困境。

但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天皇重新掌權後,主動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

日本積極引入歐美的各種先進位度。

比如:一方面,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另一方面,以富國強兵為基本國策。

日本用幾十年的時間,搖身一變,成了近代國家;再通過一系列的對外戰爭,又成了列強中的一員,比如八國聯軍中就有日本。

日本這個國家厲害之處:只用很短的時間,從被侵略者變成了侵略者。

當時,清末的很多人對日本的短時期崛起,充滿了讚揚甚至欽佩之情。

有理想有抱負的蔣介石,想去日本留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去日本學習先進經驗。

蔣介石為了表示決心,背著母親剪掉了頭上的大辮子。

蔣母知道,這就攔不住了,只能支持兒子去日本。

然而到了日本才知道,蔣介石想進的日本軍校都不收自費生,必須由清政府推舉才行。

無奈之下,蔣介石只能返回國內,按照程序先考上了保定軍官學校,一年之後又通過層層的考試,最後保送到日本的振武學校學習。

在一位遠方親戚的贊助下,1908年春天,蔣介石正式開始在日本的留學生涯。在日本的振武學校,蔣介石必須先上一個受訓兩年的預科班,然後再進入日本陸軍最基層的聯隊實習。

1911年辛亥革命時,蔣介石正在日本陸軍第13師團野炮兵第19聯隊實習。

政治嗅覺靈敏的蔣介石,不顧一切脫掉了日本軍服,立刻回國參加了革命。

即使算上第一次「非正式」的留學日本時間,蔣介石在日本留學的時間,還沒有到四年。

但是這四年,對蔣介石的影響非常深遠和重大。

第一、人脈。

蔣介石正是在日本留學期間,加入同盟會的(1908年)。由此結交了一大批國民黨元老,如孫中山、陳其美、胡漢民、張群、戴季陶、何應欽等人。

對蔣介石的印象,孫中山說過:「在我們的革命運動中正需要此人」。

辛亥革命後,蔣介石回國接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陳其美給他分派的。

第二、蔣介石學到的兩件事。

蔣介石自己在回憶錄中寫道:「日本四年,只是讓我學會了愛護軍馬和不隨地吐痰!」

為什麼這樣說呢?

到了日本之後,蔣介石發現這個所謂的「真武學校」根本不是日本的正規軍事學校,而是清政府作為留日學生的預備學校,所有的學生必須在這裡先學三年,畢業以後再以士官候補生的身份去日本軍隊實習一年,合格之後才能正式到日本的士官學校學習軍事。

蔣介石在振武學校學習了為期兩年的基礎操練後,被分到了野炮兵第十三聯隊實習,這個聯隊位日本的北海道。蔣介石是南方人,而北海道常年積雪,天氣十分嚴寒。

蔣介石每天早上必須5點鐘起床,還必須用冷水洗臉。

日本軍隊規定,每個士兵每頓飯只能吃一小碗米飯和三片鹹蘿蔔或一塊小鹹魚。

蔣介石常常吃不飽,他只能咬牙忍受。既然要學習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吃點苦可以忍,但讓蔣介石生氣的是,日本教官完全不把來自大清國的「學生」當學生看。

在聯隊中,蔣介石是個二等兵。

二等兵上面還有上等兵、下士、中士、曹長、特務長,再往上是正式的軍官。

說白了,蔣介石是最基層的一名士兵,需要給長官們洗衣服、擦皮鞋之類的。

最讓蔣介石生氣的是,想學習炮兵知識的蔣介石被分配當了個養馬兵,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伺候部隊裡的馬。

日本人出於防範心理,不會主動教給大清國的「學生們」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私下裡卻暗暗觀察這批「學生」。日本高田野炮兵第十三聯隊的師團長,對蔣介石有過四個字的評價:「內蘊不露!」

蔣介石在北伐之後,為了擊敗地方軍閥和政治上的對手,經常 「不動聲色、以退為進」。

看來這位師團長的評論,是客觀和實際的。

當蔣介石走上權力的頂峰,當年忍辱負重、矢志報國的挨餓青年,一切都值了。

本文由後知後覺吳原創,歡迎關注和評論。

留學日本時的蔣介石
春風得意的蔣介石
留學時的蔣介石

相關焦點

  • 日本5個逆天衣櫃收納技巧,學會終身受益,便宜又實用!
    日本5個逆天衣櫃收納技巧,學會終身受益,便宜又實用!家中收納一定是讓大家一直都非常煩惱的一個問題,特別是衣櫃收納令人頭疼,我們普通家庭的設計只注重衣櫃中幾個抽屜、掛衣區、摺疊區,其實這些做法不僅不實用而且還大大減少家中的整體收納空間,今天就為大家分享日本的5個逆天收納技巧,學到了一定會終身受益。
  • 大學四年學會的這些,讓我獲益終身
    之前本公號也發布過如何過好大學四年的文章,更多集中在具體行事方面,這篇則說的是大原則方面的內容。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時也有著具體的實操思路。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豁達要堅韌要眼裡有光,我想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中的重點句小編已做標黑處理,閱讀愉快。
  • 大學四年如何度過,才能讓未來受益終身
    知乎上,有一個有趣的問題:現在回想一下,大學四年都做了些什麼!看到這,其實我很恐慌!轉眼之間,曾經以為漫長的四年,就過去了那麼久。大學曾轟轟烈烈過,找工作時,才能表現的氣定神閒吧!但有人開始做事,有人只在喊怎麼辦。年輕人總想和世界談談,可這世界並不想和你談談。奈保爾說過:「世界是其所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向世界證明你有多能耐,你能做什麼。
  • 關於日本留學中的高考雙保險
    每年高考前夕,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糾結,是安心準備國內高考,還是選擇出國留學?事實上這兩件事對於學生而言並不矛盾,也完全是可以同時進行的。相比高考後匆忙準備留學,學生在備戰高考的同時,著手進行留學申請,才是更好的選擇!設想你在進入高考考場之前,就已經拿到了國外名校的Offer,是否會更加從容的應對考試呢?答案是肯定的。
  • 宋美齡同蔣介石終身未有一子!原因眾說紛紜,蔣介石日記道出真相
    宋美齡一生未為給蔣介石生育一兒一女,想必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遺憾。談起蔣介石的孩子,很多人想到的是蔣經國、蔣緯國。蔣經國,是蔣介石同髮妻毛福梅所生。毛福梅嫁給蔣介石時才19歲,是受父母之命所婚,兩人自然沒有感情基礎。後來為了同宋美齡結婚,蔣介石同毛福梅協議離婚。
  • 蔣介石與宋美齡終身實行AA制 財務各自獨立
    蔣介石與宋美齡終身實行AA制 財務各自獨立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3月03日16:01   蔣介石與宋美齡終身實行
  • 金嶽霖跑警報丟書稿 劉文典大鬧蔣介石
    他終身未娶,原因是愛林徽困太深。其實他在留學時,就有一位女朋友,叫秦麗蓮,美國女子,領回北京後,由於他的古怪,生活拮据,女友棄他而去。他酷愛養大鬥雞,吃飯時,雞啄飯桌上的菜餚,他安之若素,與雞共餐。沈從文曾請他給學生講小說與哲學的關係,講來講去,最後說小說與哲學沒關係。一個女生,據說是蕭珊問他:「您為什麼要搞邏輯?」意思是說邏輯枯燥,他回答說:「我覺得它很好玩。」
  • 【日本留學】四類日本留學院校申請條件早知道
    原標題:四類日本留學院校申請條件早知道 日本是一個名校聚集的國家,其大學在世界大學中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受到了一致認可。百利天下表示,近年來,選擇去日本留學的學生如潮湧般絡繹不絕,只增不減。自然,去日本留學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事項。接下來,百利天下留學專家為大家作出如下介紹。
  • 日本留學:日本大學院升學有哪些好處?
    在日本的大環境裡,大部分日本學生讀完本科或者專門學校就去工作了,少數學生才會選擇升學搞學術,這無疑也為願意付時間金錢成本過來深造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提供了更多的日本留學升學機會。除了留學日本費用低廉,性價比高,日本大學教育資源豐富等優勢,為什麼要去日本大學院進學呢?
  • 日本人為中國人開辦的一所學校竟然成為蔣介石一生的遺憾
    於是大清人民開始想轍,有識之士開始投筆從戎,出身官宦富貴之家也紛紛本奔國外學軍事,其中最近同時文化差異較小的國家是日本,再加上日本是亞洲唯一趕上工業革命的國家,率先改革步入世界列強行列,因此日本成為了大清首選的留學之地。
  • 酒桌上如何給領導敬酒,記住這3句「萬能話」,學會受益終身!
    酒桌上如何給領導敬酒, 記住這3句「萬能話」, 學會受益終身!在中國的酒桌上,您可以快速認識一個人。你只需要通過你們之間的對話就可以了解這個人,而目前的餐桌文化在工作場所非常普遍,一頓飯的時間就可以讓你了解很多東西,現在酒桌上有很多禮儀,如果你不注意就會被貼上一個小標籤,但是一切都是雙面的,有些人會成為酒桌上的一個「紅人」,但總的來說,很多人都不敢在酒桌上不分青紅皂白地說話。而聰明的人不會直接向領導敬酒,記住這三個「萬能話」學會受益匪淺。
  • 蔣緯國身世之謎:是否蔣介石親生?蔣介石去世後,廚師道出真相
    「母子相見,甚為親愛」,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宋美齡對蔣緯國就像家中長輩看見自己的孩子回來了一樣,很是親切,兩人聊了一些蔣緯國留學歐美的經歷。遠在重慶的蔣介石得知愛妻與愛子相見的溫馨場面後,非常高興。在日記中寫道: 「快慰無量,甚感上帝施恩之厚重也。」但是隨後蔣介石去電,希望宋美齡能來重慶,卻遭到了妻子的拒絕。1940年的聖誕夜晚,宋美齡仍留在香港。
  • 毛澤東寫信邀蔣介石回大陸,蔣介石沉默了半小時,然後只只說了四個字
    在抗戰勝利後,雄才大略的毛澤東主席和英勇無畏的人民解放軍僅僅用了四年就推翻了腐朽沒落的蔣家王朝。蔣介石敗退臺灣,苟延殘喘。為了祖國早日統一,毛主席曾親自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邀其回大陸看看。
  • 日本為蔣介石建了一座神社,只因日本戰敗後蔣介石做了這三件事情
    除了「靖國神社」以外,日本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神社,在裡面供奉著不同神佛,而每一個神社也是有著不同的作用。但是,很多國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日本還有一座為蔣介石修建的神社,叫做「中正神社」。既然是特意為蔣介石修建的,裡面供奉的自然也就是蔣介石了。不過,日本人民為什麼要給蔣介石修神社呢?
  • 「八大金剛」之首的何應欽,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眾所周知,蔣介石身邊有八大金剛,這八大金剛從黃埔時期就追隨蔣介石,一路隨蔣介石走來,深得蔣介石信任。而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排名第一位的就是何應欽,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何應欽的故事。何應欽小時候就讀的是私塾,他讀完私塾後決定棄筆從戎,先是入讀貴陽陸軍小學,之後又入讀武昌陸軍第三中學,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公費留學生,留學日本入振武學校就讀。因為蔣介石留學日本時就讀的也是日本振武學校,因此,何應欽在振武學校留學時認識了蔣介石,並逐漸接受革命思想,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何應欽回國,並逐漸在貴州站穩腳跟。
  • 戴季陶揭秘與蔣介石同睡一女: 蔣緯國是蔣介石的骨肉!
    大家知道,蔣介石一生只有一個孩子,蔣經國。他自言年青時好色,得下淋病,致終身不育。4個老婆,只有14歲娶的毛福梅有個蔣經國,姚冶誠、陳潔如、宋美齡皆無子嗣。對蔣緯國,蔣介石1919年從日本帶回給姚冶誠代養,稱是朋友戴季陶與日本情婦所生。並把此事稟告夫人毛福梅。
  • 蔣介石的傳奇一生中用過了多少個名字? 最多的那個竟然是被日本人...
    蔣介石在大陸,眾所周知的名字便是蔣介石;在國民黨陣營中,多數人叫他蔣中正。其實,蔣介石一生用過很多名字,遠遠不只是這兩個。蔣介石生下來的譜名,叫周泰。這是按照他在家鄉奉化溪口的蔣氏族譜,依輩分所取。1902年,蔣介石到寧波求學時,起了一個學名,叫做蔣志清。蔣介石讀書時,在同學們眼中,不是蔣介石,而是「蔣志清同學」。蔣志清什麼意思?——志向清遠!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的蔣介石,竟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筆名。1910年蔣介石在日本留學,上軍校預科班,時常在一個中文雜誌《軍聲》上發表文章,用筆名蔣介石。由此,他的這個名字為更多人熟悉,隨後竟然成為了他的名字。
  • 日本戰敗,蔣介石做了啥?如今,日本有個神社,裡面供奉著蔣介石
    這座神社被叫做中正神社,是日本戰敗後日本人為了感謝蔣介石政權「以德報怨」專門建立的,位於日本愛知縣幸田町。除了懸掛有「中正神社」幾個大字,把蔣介石當「神」一樣供起來之外,還有這樣的碑文內容: 本社是為了紀念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建立的神社。
  • 他是日本人,卻幫過孫中山,罵過蔣介石,還為中國捐款10億,九一八後...
    一孫中山譽之為「慈母」,蔣介石眼裡的「嚴師」,卻為中國革命獻出生命的日本著名財閥梅屋莊吉。梅屋莊吉1868年出生於日本長崎,商人世家,自幼遊歷中國、印度、菲律賓、馬來、新加坡等地,見多識廣,對中國尤其有極深的感情。
  •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讓日本賠償中國的損失,天經地義。而美國人也打算讓日本賠一個天價。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中,各國明確了日本的賠償原則,就是把整個日本拆光運光,只留下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工業,把日本全國上上下下的東西都拿光,全部用來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