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門教育工作總結
2009年,我市教育工作在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和督辦任務,確保教育工作繼續在均衡、優質道路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教育強市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順利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2009年基礎教育各項指標情況
截至2009年底,我市共有中小學校638所(其中農村217所),其中小學41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6所、初中127所、完全中學32所、高級中學16所。普通中小學生共有58.62萬人,其中小學生31.66萬人、初中生18.78萬人、普通高中學生8.19萬人。有中職學校共36所(含技工學校5所),在校生共7.16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小學輟學率為0.001%,初中輟學率為0.48%,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4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0.87%。幼兒園428所,在園幼兒11.12萬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0.01%。特殊學校4所,「三殘」在校生558多人,三殘兒童入學率達96%。教育事業呈現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較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教育優先得到保障
上半年4月,我市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以及各職能部門組成聯合考核組對臺山、開平、鶴山、恩平等市的黨政主要領導進行了基礎教育實績考核工作(三個區由於年度內完成了創強任務,按省要求,暫不用考核)。下半年11月還積極配合做好接受省對我市(地市級)黨政主要領導的考核工作。通過黨政考核這項抓手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各級黨政領導優先發展教育的意識,進一步落實辦學責任,改善了教育發展環境。各市、區進一步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依法保障了「三個增長」,加強了教育裝備建設,優化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城鄉免費義務教育順利實行,全市投入資金達3.15億元,近45萬學生受惠。2009年我市實施的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工作在年度「政府工作大家評」活動結果中,高居市民最滿意的前5項工作事項中的首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農村學生國家助學金政策全面實施,全市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共需4000多萬元。積極營造支持教育優先發展的社會氛圍,切實做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堅持把辦理過程變成為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2009年我局主辦的代表建議9件、會辦的代表建議5件;主辦的委員提案9件,會辦的委員提案14件,共計37件。由於各項工作抓得比較細,辦理工作也取得了較好成效,各項答覆全部依時完成,代表委員們的滿意率為100%。我局在建議提案辦理答覆年度績效考核中榮獲「優秀」等級,再次獲得「2009年辦理政協委員提案先進單位」。
(二)教育創強成效顯著
2009年繼續以創建「群眾認可」的教育強市為目標,通過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努力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上半年江門市成立了創強督導小組和「創建教育強市強辦公室」,建立了定期匯報和教育創強目標責任督導的通報制度、教育創強的例會制度,加強對創建教育強市的檔案資料整理工作。2009年江門市「創建教育強市強辦公室」檔案資料組將資料整理收集目錄再次發至各相關單位,已開展了三次收集整理強市創建檔案材料工作。市教育局在2009年已分五批對全市教育創強對象進行了地市級綜合督導評估,認真查找各市、區創建工作的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並要求各市、區加大整改力度,為迎接省督導驗收認真做好準備。採取了一市(區)一案和一鎮一案的辦法,加強對創強對象單位的督導評估驗收,提高教育創強質量,使到廣大百姓能真正享受到教育創強工作所帶來的實惠。教育創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年創建2個教育強市,19個教育強鎮,還有9個鎮完成了申報工作。目前我市擁有5個教育強市(區),44個教育強鎮。江門市已正式向省申報廣東省教育強市,正等待省的驗收。
(三)教育均衡有效推進
繼續加大實施中小學規範化、標準化的建設力度,2008年底制定出臺了我市關於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驗收方案,建立相應的「一校一案」和「一校一策」制度的基礎上,2009年上半年我市正式啟動規範化學校的驗收認定工作,要求各市、區教育局對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情況進行全面摸查,根據《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標準(試行)》逐條對照,找出各校存在差距,逐校登記造冊,制定建設目標和整改時間。據統計,目前全市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已達標的小學300所、初中169所,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75.4%。制定和實施了《關於推進江門市特色學校建設工程的意見》及《江門市特色學校認定申報方案》,全面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工作,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開展學校結對幫扶活動,在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共98所納入全省啟動「千校扶千校」行動計劃的基礎上,上半年我市再開展「百校扶百校」活動,制定《江門市「百校扶百校」活動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幫扶活動工作會議,100所支援學校與100所受援學校籤定結對幫扶協議定書,進一步擴大對義務教育階段相對薄弱學校的扶持面。加快農村教育裝備建設工作,市教育局組織人員到農村學校進行教育裝備專項檢查和調研,並把調研情況積極向省教育廳反映,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全年共爭取了省專項經費補助589.4萬元,加上配套資金419.2萬元,合計1008.2萬元,全市共增加中小學實驗室224間和農村小學信息化教師用計算機454套。目前設備已全部到位,基本上可以滿足農村學校的教學需要,為我市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市教育局經過多次與中國電信江門分公司協商,雙方重新籤定協議,制定了提速不提價的租用方案,從2009年1月1日起,在不提高資費的前提下,江門市基礎教育信息網專線用戶網速提高1.5倍至4倍,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提高薄弱學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提供技術和資源保障。積極穩妥地解決了10.96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讀書問題,取得明顯成效,國家教育部網站專門刊登了我市的成功做法。
(四)素質教育再獲豐收
堅持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建設教育強市的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先,召開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暨學校德育工作會議,完善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機制。進一步加強德育隊伍建設。舉辦江門市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課程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培訓班,參加人次達200多人。全年有47個課題通過省中小學德育科研課題的審核,其中有4個課題被省定為重點課題。結合國慶六十周年,開展系列德育活動,舉辦了「國旗飛揚---僑鄉學子獻給祖國的歌舞詩」大型文藝匯演,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配合全市的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組織開展江門市中小學「文明禮儀伴我行」專題教育活動,其中重點開展江門市中小學「文明乘車從我做起」專題教育活動和江門市區中學生「我當文明出行使者」活動。制定並印發了《江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諮詢室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規劃未來三年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和諮詢室建設目標。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諮詢室規範化建設、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複評和新評活動為抓手,進一步規範和推進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全年有5所學校被評為省級心理健康示範校,全市省級心理健康示範校增至9所。加強學校團隊建設,發揮團隊的思想引導作用,全市有6所學校通過省的評審認定為「廣東省紅領巾示範學校」。完滿舉辦了廣東省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珠海、中山、江門)片區複賽。狠抓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落實,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三月份在全市舉行了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起跑儀式,全年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生參加各項體育競賽取得優異的成績。充分發揮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到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法制教育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現有的各類校外德育基地的基礎上,2009年又統一命名了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等七個單位為首批江門市校外教育基地。
繼續深入推進「初中質量建設工程」,使全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為全市高中質量騰飛打好基礎。不斷強化學校內涵發展,啟動了特色學校工程。2009年我市普通高考又取得了新突破,各項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入圍人數首次達到22615人,比去年增加2508人,報考入圍率達76%;本科入圍人數首次高達8914人,比去年增加1134人。其中江門一中本科入圍人數首次達到927人。新會一中、鶴山一中、開平開僑中學、臺山一中等四所學校的本科入圍人數均超過800人。上重點分數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56人。
(五)職業教育創新思路
不斷創新中職招生宣傳工作,有針對性地主動開展「下鄉上門服務」等宣傳動員工作,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帶隊,組織市直國重和省重中職學校組團深入臺山和恩平沿海及邊遠山區各鎮和農村初中學校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全方位地開展宣傳動員,將信息傳遞到每一個鎮級初中學校的每位初中畢業生,並在重點村鎮設點招生。在中職招生工作中,我市各生源輸送地的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履行的職責,以抓好義務教育工作的力度來配合做好中職招生宣傳工作,把各項工作落實到每個鎮(村)幹部、每一位校長(甚至是小學校長)身上,做好對群眾的教育發動工作,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當前中職招生需求和國家助學金政策,為中職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的條件。2009年,全市中職學校共招收新生28917人(其中技工學校招生7621人,全市招收東西兩翼地區學生2079人),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02.2%,是完成2009年中職招生任務較好的地級市之一,其中招生在1800人以上的學校有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江門市新會機電職業技術學校、江門中醫藥學校、江門幼兒師範學校,上述四所學校的招生規模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思路,積極推進職業技術教育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術教育,把民辦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促進我市職業技術教育做大做強做優的新增長點。2009年3月正式成立了廣東江門藝華旅遊職業學院。「名校」攜手「民校」、 「名校」攜手「企業」共創職業教育新模式,在該模式中,學校由企業出資建設,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主要負責學校管理,做到公辦帶動民辦、資源共享。江門市新東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投入6000萬元,建成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新英校區。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首期投入1億元與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籌建江門雅圖仕職業技術學校。以臺山市為試點,開展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評估活動,為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打下堅實基礎。成功舉辦了我市歷來中職類學生競賽當中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2009年江門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在此基礎上,組隊參加了2009年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並或優異成績,學生獲獎47人次,教師獲獎21人次,我市是全省參賽項目較多的地級市之一,我局榮獲優秀組織獎。積極開展創建江門市示範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活動,18所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通過驗收評估。
(六)教師隊伍得到加強
紮實有效地推進了我市中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和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工作的開展,依法保障教師隊伍的合法權益。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並結合我市「兩相當」工作,積極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印發了《江門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方案》,並在2009年9月1日前全部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和完成中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工作任務。目前,我市已基本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全市原有1427名代課教師,其中轉為公辦教師的有701人,轉崗181人,辭退476人,自動離崗12人。餘下恩平市57名代課教師正在辦理辭退手續。省領導對我市解決中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和解決代課教師問題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省委的《督查專報》和省教育廳的《教育簡報》都先後多次刊登介紹了江門市積極解決代課教師問題、全面推進教師福利待遇「兩相當」工作措施和做法。
鼓勵和吸引高校畢業生服務農村基礎教育,完成2009年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情況登記和審核以及2008年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退費工作。開展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推進師範生實習支教、置換農村教師培訓工作,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配合市編辦進行檢查、核定和下達2009年我市中小學教職員編制,確保各市、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農村學校能及時足額配備教師,同時滿足我市解決代課教師的編制需求。加強繼續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上半年組織召開了江門市基礎教育系統首批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座談會和到香港考察。組織召開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批省級教育專家、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對象江門市學員成果展示匯報會。組織我市校(園)長共554人次參加各種培訓,參培率為50 %。組織開展了中小學、職業學校骨幹教師培訓、高(職)中學校教師研究生學歷培訓、江門市高中教師職務培訓等系列全員培訓活動,效果明顯,特別是在教育技術培訓方面,全市27530名中小學教師完成了教育技術初級培訓,佔專任教師的79%,在全省名列第二。教育技術中級培訓目前已達4493人,居全省首位。兩項合計共有32023名佔92.3%的中小學教師完成教育技術初、中級培訓,受到省的表彰與好評。目前,全市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95%,小學教師大專率為84.94%;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32%,初中教師本科率為63.6%;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5.83%,中職教師學歷達標率為83.39%,全市有323名中小學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908名教師正在進修研究生課程班。
認真組織教職工學習踐行新頒布的《中小學職業道德規範》,努力建設「愛崗敬業、奉獻祖國」高素質教師隊伍。在廣大教職工中廣泛開展以「有能力改變孩子的一生」為主題的師德教育專題系列活動。從2009年開始,把每年9月規定為全市教育系統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通過不斷大力推進和加強師德建設,極大地增強了廣大教師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師德師風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七)安全衛生措施落實
上半年,我局迎接市安委會對我局進行07—08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獲得「江門市2008年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積極開展第二屆省市兩級「安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全年共創建成功10所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和20所江門市「安全文明校園」。組織開展08—09年度江門市普教系統安全工作責任制考核工作,完成了對各市區教育局和市直學校幼兒園的安全工作考核。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並與各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幼兒園)籤訂了《2009年江門市學校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制定《教育系統突發事件安全預案》等各類預案,目前,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共建立或完善安全預案2356個,並按統一要求,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演練。開展了對全市教育系統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學校及周邊安全管理工作專項整治行動,同時對防汛、交通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強化安全宣傳教育,提高了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
大力組織廣大師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優化校園環境,我局在2009年初江門市「國家衛生城市」管理考評中被評為「模範單位」。加強水痘、風疹、麻疹、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監控防護,重點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針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不斷擴散和蔓延的現象,市教育局迅速成立了衛生防疫工作領導小組,部署開展疫情監測,掌握每天因病缺勤情況,並率先在全省實行日報告制度。通過健康教育課、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普及甲流防控知識,提高師生對甲流防治的正確認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加強部門聯防聯控,快速妥善處置疫情,創新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疫情的發生和傳播。根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分類指導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組織了口腔教育、青春期教育、預防愛滋病教育、防近教育和控煙教育的專題活動,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顯著提高。秋季開始,組織開展我市學生體檢工作,協調有關部門明確健康體檢項目、費用標準及支付方法,確定41所醫療機構承擔學生體檢,舉辦體檢數據上報培訓班,規範學生健康檔案管理。目前,我市學生體檢工作正陸續有序開展。制定了《江門市學校食品採購索證工作指引》,建立完善採購索證、進貨驗收和臺帳記錄製度,嚴把學校食堂食品的準入關,並通過《食品安全法》的宣傳教育和食品安全專項督查行動強化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八)作風建設紮實有效
2009年,我局以「推進科學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為主題和以「創人民滿意的機關、辦群眾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紮實組織局機關黨員幹部和市直學校黨員教師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並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部署,認真組織四市和兩區(新會試點任務已完成)的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開展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年來,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各基層單位均嚴格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既完成好「規定動作」,又結合實際做好「自選動作」,廣泛開展問計於民活動,精心謀劃學校的科學發展。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查出和解決突出問題1256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240件,新制定製度315項。切實解決了一些影響和制約教育科學發展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實現了「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受到了國家教育部巡迴指導組、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和市委的充分肯定,我局在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座談會上做了經驗介紹。開平市教育局等單位和個人受到市委學習實踐辦表彰。
召開了2009年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制定了《江門市教育局機關十項優質服務承諾》,印發了《市教育局機關「文明科室」創建目標考核實施意見》和《江門市教育局2009年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工作意見》,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實際問題的措施和建議,有效促進了局機關工作作風、工作效能的提高。2009年市教育局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另外,市教育局還獲得了「江門市2009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掛鈎幫扶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多項市級榮譽,教育窗口被評為江門市「創建零投訴」達標服務窗口單位,還有4個基層黨支部及14人(次)受到表彰。全年全市教育系統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達到40多項。臺山市、開平市、恩平市2009年榮獲「廣東省教育收費規範縣(市、區)」稱號,目前我市四市三區已全部獲得「廣東省教育收費規範縣(市、區)」稱號,我市因此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教育收費規範市(地級市)之一。江門市培英高中獲得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該校承辦內地新疆班工作去年受到省政府辦公廳專門發文表彰和宋海副省長等領導批示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