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點】對劉墉「勵志小品」的質疑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讀者觀點】大智慧還是小聰明

——對劉墉「勵志小品」的質疑

  ■儲勁松

  世間自古多有好為人師者,而以近世為甚。論起好為人師者的現實表現,我以為最主要有三點:其一,自以為博學多智,常以開啟天下民智為己任;其二,以為別人都是愚鈍不堪的傻蛋,需要自己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以救之於水火;其三,也是頂頂滑稽可笑的,即把自己的小聰明當作大智慧,並沾沾自喜且面有得意之色。在我看來,這些人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勵志大師」劉墉。

  臺灣當紅的「勵志派」作家劉墉,1949年生於臺北,祖籍北京,曾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學位,曾是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聖文森學院副教授,現任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專業作家、畫家。著有有聲書《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飛揚》、《在靈魂居住的地方》等。他在華文地區最暢銷的勵志書有《螢窗小語》、《超越自己》、《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等。同時他還出版了《劉墉山水寫生畫法(中英文版)》、《白雲堂畫論畫法(中英文版)》等藝術類書籍數十種。所以,世人說劉墉是畫家、作家、演說家,這些名頭我都承認。

  但有人大肆讚揚他寫的文章,尤其是這冊《世說心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揮灑談笑,卷舒風雲。」(出自《世說心語》一書內容簡介),我就覺得這馬屁拍得太肉麻了。一些生活小故事、歷史小掌故,加上一些自我小感悟,一起堆到一隻鋼精鍋裡隨便炒炒,就當作智慧大餐端出來饗客,甚至當作普度眾生的挪亞方舟來度人,這種端著架子的正色傳道人,真能稱得上手藝驚倒萬眾的大師嗎?

  還是讓我們看看《世說心語》原文吧。不妨先讀讀各章的標題:「禍從口出」、「少說廢話」、「識破障眼法」、「不要喧賓奪主」、「把光芒讓給別人」,等等,無一不斬釘截鐵、不容商榷,如手持千年不爛的真理之劍。然而細一想,這些題目哪一個不是眾人嚼過的甘蔗渣?

  如果說光看標題有「先入為主」之嫌,那麼再讀讀內容。在《把光芒讓給別人》一章裡,劉墉總共舉了4個例子,教育人們要當好名人的影子,千萬不能拂了別人的面子,哪怕明知皇帝什麼也沒有穿也不能說,目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例子舉得庸俗倒也罷了,關鍵是劉墉在教育人們什麼?這不是教人虛偽、奸滑嗎?在《實話實說——幫老闆擋電話的技巧》和《實話實說——誰要你多那一句嘴》文章裡,劉墉又舉了些俗不可耐的例子,教人們如何在接電話時欺騙來電方,並美其名曰,這「不是教你使詐,而是教你防詐」。真不知道在劉大師的眼裡,「誠」字何在,「善」字何在?綜觀全書內容,全是如此這般庸俗而簡單的「真理」、似是而非的處世學問,它們貌似在傳播大智慧其實只是在耍小聰明而已!

  在此書的前言裡,劉墉說這本書的書名源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拽古人衣袖,我倒能接受,雖然《心語》遠不及《新語》文詞典雅、事件新奇、意味雋永。但接著劉墉說:「(《心語》和《新語》)都寫得很淺白,有的能引人一笑,有的能發人深省」,「我的這個《世說心語》也一樣,非常輕鬆,十分實用。」這種自信實在讓人鬱悶至極:記載魏晉南北朝名士「放誕清談」的《世說新語》是供「實用」的嗎?《世說心語》倒是真實用,可惜小聰明耍得有些過頭。

  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端於港臺的「勵志小品」在大陸突然走紅,而且一直紅到現在。學生的書包裡,都市白領的辦公桌上,居家婦女的枕頭邊上,大多放著一本或幾本勵志書,林清玄、劉墉、吳淡如、張小嫻等「勵志派」作家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比之於中華經典文庫圖書以及現當代純文學作家的作品,「勵志小品」格調溫軟,文字簡單,道理淺白,讀者不需要有多少文學修養,也不需要心靈安靜,即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餐式閱讀,並且據說也有不少人從中悟出了許多人生的道理,甚至真理。這或許就是「勵志派」作家走紅的原因。但「勵志小品」那種單一的「小故事+小掌故+小道理」的行文模式,很是有些投機取巧的成分,並無多少藝術性可言。那些充斥於書中的貌似參透了人生真諦、實則僅僅觸及生活的雞毛蒜皮的訓導,看上去仿佛是真理的一個個切片,讀者只需遵照執行,便可確鑿無疑地實現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事業成功。然而,究其實質,這不過是作者把自己的一點小聰明當作大智慧灌輸給了讀者。作者以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讀者以為自己遇上了千古良師,各自陶醉在虛幻的「成功」感覺當中。所以,「勵志小品」可偶爾讀來消遣,但切不可奉之為人生圭臬——那些文章,不過是些文字遊戲罷了。

  (《世說心語》,劉墉著,接力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中國教育報》2008年11月20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劉墉:當一個勵志作家有多難
    這樣的裝束幾十年不變,這幾十年裡,他的中國讀者穿過校服、西裝、衝鋒衣、休閒服、老頭衫……劉墉卻至始至終將自己裝在西服裡,用臺灣話講就是很「ging」——「硬撐」的意思。 當我見到劉墉時,他還是如上述的「美籍華人標準相」,但細看發現也談不上硬撐,襯衫是棉布的,領口不太挺闊,十分舒適自在。
  • 劉墉與兒子合著新作《奮鬥書》首發(圖)
    著名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墉與其兒子劉軒合著新作《奮鬥書:劉墉父子談人生》,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首發。  書中,劉墉父子將近年的46封往來郵件忠實呈現。經由結集出版的機緣,與廣大讀者分享關於職場、情愛、人際交往、乃至生命意義等等諸多話題的看法,鼓勵積極奮鬥的人生態度,並指導待人、接物、修身、處世的人生路徑。  愛情可以跳槽或者早退嗎?夢想需要計劃或者練習嗎?金錢到底是好還是壞?人性到底是卑劣還是崇高?
  • 劉墉做客鄭州:兒子是我的老師 要為90後寫書
    連日來,來自臺灣的作家劉墉、劉軒父子做客鄭州,與喜愛他們的讀者交流了友情、愛情、父子、寫作等話題,記者對他們父子進行專訪,將話題拓展到更多領域。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被稱為知名畫家、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軒則是臺灣知名DJ、暢銷書作家、跨界達人。
  • 劉墉:要為90後寫書 兒子是我老師
    連日來,來自臺灣的作家劉墉、劉軒父子做客鄭州,與喜愛他們的讀者交流了友情、愛情、父子、寫作等話題,記者對他們父子進行專訪,將話題拓展到更多領域。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被稱為知名畫家、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軒則是臺灣知名DJ、暢銷書作家、跨界達人。  劉墉來鄭州作了一場主題為「在生命中尋找的愛」的演講,「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劉墉從人生的6個階段向大家總結了人生之愛, 可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是孩子最想要的那一種?
  • 臺灣作家劉墉:我要為90後寫書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要為90後寫書  要為90後寫書劉軒被「逼」開微博  連日來,來自臺灣的作家劉墉、劉軒父子做客鄭州,與喜愛他們的讀者交流了友情、愛情、父子、寫作等話題,記者對他們父子進行專訪,將話題拓展到更多領域。
  • 劉墉簡介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劉墉,號夢然,1949年生於臺北,畫家,作家。劉墉給自己的評價是: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餘種,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創作的原則是「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
  • 閱讀從自己開始,承載劉墉數十年人生感悟讀|《劉墉人生三部曲》
    劉墉的人生三部曲包括三本書《人生不過一場愛》、《此生何必從頭來》、《成功只能靠自己》感覺更像一個爸爸寫給成長中女兒的書。他教會你如何正確地對待事物,怎樣智慧的理解生活。小故事、小道理、小鏡頭、小幽默中折射出大智慧、大人生、大視野、大成功。
  • -臺灣作家劉墉寫給青少年的勵志名言
    臺灣作家劉墉先生寫給青少年的勵志名言(劉墉先生照片)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劉墉人可以多情,但不能濫情;可以多交朋友,但不能濫交朋友,而且交朋友最起碼的條件是:你要真誠與信實。
  • 作家劉墉:給兒子寫那麼多書因為他太「混蛋」
    劉墉  昨日,集教育家、畫家、作家、青少年心靈的勵志大師等諸多頭銜於一身的劉墉老師在南林大開過講座後意猶未盡,又攜新書《人生百忌》來到鳳凰書城,與南京青年交流互動,分享勵志故事語言天賦極佳的劉墉在現場可謂妙語連珠,他笑稱,「現在的讀者比以往的更成熟了,我們作家也必須找到合適的角度才能抓住他們的心。」  回南京就是「回娘家」  昨晚,鳳凰書城的多功能廳內座無虛席。劉墉還未出場,臺下的粉絲們就大聲喊出了他的名字。劉墉面對如此高漲的熱情,連連鞠躬,感激地說:「南京人就是不一樣!」
  • 劉墉首次來京辦畫展 望曾被遮蔽畫家身份曝光(圖)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我一直是那個畫畫的劉墉,不是只寫暢銷書的劉墉」,近日劉墉用「水雲氤夢·劉墉藝術展」證明了自己的繪畫功力。事實上,劉墉是不折不扣的美術專業科班出身,很長時間裡暢銷書作者的身份遮蔽了劉墉藝術家頭銜。而擅長講故事的他畫起畫來也暗藏了許多故事。5月16日,新京報藝術新聞微信公眾號「文藝sao客」組織10位微友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參加劉墉導覽的活動。
  • 劉墉經典作品推薦,《肯定自己》最受讀者歡迎
    劉墉,1949年2月生於臺北,祖籍浙江臨安,現居美國。知名華人作家、畫家。他的處世散文和溫馨勵志散文書籍經常成為華人世界的暢銷書,被稱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作家」。喜愛劉墉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
  • 臺灣作家劉墉 愈悲哀愈泰然
    1993年開始在內地出版各種作品,以散文及勵志小品為主,迄今總計已達幾百萬冊。1999年《中國圖書商報》公布的「全國圖書零售排行榜」上,「當年文學類」前一百名中,劉墉有20本書進入,其中有七本踏進前十名,被稱為「特級熱銷作家」。  1999年開始,以內地所得版稅在內地捐建小學,目標是捐足50所。迄今共捐建26所,其中23所已啟用。
  • 臺灣作家劉墉新書上市
    本報訊(記者周凡愷)臺灣著名作家、勵志大師劉墉的新書《世說心語2:劉墉教育秘笈》近日上市發行,在這本書中,劉墉首次系統地講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除了各種為人熟知的頭銜,劉墉還是一雙優秀兒女的父親,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主修心理學的博士,女兒劉倚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
  • 劉墉 - 劉墉_衛視_鳳凰網
    劉墉簡介:祖籍北京,1949年生於臺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據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統計,劉墉為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2003年仍居臺灣暢銷書之首。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在繪畫方面,劉墉曾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臺灣歷史博物館、美國諾克斯維爾市政府、德國亞東博物館、美國加州工藝博物館等地收藏。
  • 劉墉推出《成長·成功》
    本報訊(記者李晶)以勵志散文而聞名的美籍華人作家劉墉,趕在「六一」前夕推出了他的新書《成長·成功》,為青少年朋友們獻上一份節日的禮物。  《成長·成功》一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保持了劉墉勵志作品的一貫風格,靈動、自然、簡約、精粹。
  • 臺灣文藝名人之劉墉:悲情童年造就非凡人生
    1993年開始在大陸出版各種作品,以散文及勵志小品為主,迄今總計已達幾百萬冊。1999年開始,以內地所得版稅在內地捐建小學,目標是捐足50所。  品嘗記憶:傷痛能化作美麗  「如果童年記憶是一幅畫,我覺得那是午後太陽射進了那種日式的屋子,院子裡頭有芭蕉樹,它們逆著光,所以芭蕉葉特別透明,好像翡翠一般。
  • 劉墉做客《藝術人生》 妙語點撥人生哲思
    8月12日晚20:35央視品牌欄目《藝術人生》將重磅推出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劉墉的精彩訪談。  對於很多讀者而言,劉墉這個名字早已被打上了「勵志書作家」的烙印。據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的統計,劉墉曾是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臺灣作家劉墉真正做到了事業家庭兩不誤。作為勵志暢銷書作家,國內大小書店櫃檯上都少不了他的作品;他又是一名成功的父親,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博士,已經出版了4本書,還有了自己的公司。從此,劉軒越來越認同爸爸的觀點和判斷力了。後來劉軒畢業了,以為在選擇志願、就業地點和婚戀情感諸方面,老爸依然會「橫加幹涉」。沒想到,劉墉壓根兒不問不管。「你翅膀硬了,可以放飛了。」劉軒感受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可他卻說:「二十一年來,我討厭他的嚴加管束,二十一年後,我感謝他的寬宏大量。我該起飛了,卻莫名其妙地有點捨不得。」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正面教養》裡看作家劉墉的教育心得
    他用心地記錄下這些小事,並把這些事情延伸出的道理,溫柔地告訴孩子,他對他們有著殷切的希望,有著溫柔的愛憐,也有著滿腹的擔憂,所以,他把他的心得體會寫下來,希望給孩子更多的指導,也也給讀者更好的引導。這本書就是勵志大師劉墉的《正面教養:少爺小姐要爭氣》。
  • 劉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美籍華人劉墉除了有畫家,演講家,主持人這些身份,還是超級多產的暢銷書作家。因為心思細膩,對生活感受頗多,很多感性的小品文很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值得驕傲的是,劉墉和兒子劉軒,都是成功者。雖說成功不能複製,這也不是名人傳記之類的文章,不過,去看看他們成長路上的經歷感想,還是有所收穫的。適當付出自己的愛世界上最重的是愛,偉大的愛,只要付出,避免讓對方感受到你的付出,以免增加對方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