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一個涮羊肉,一個涮「下水」

2020-12-18 一壺春秋

重慶有兩個經典文化符號:「火鍋」和「吊腳樓」,其中「重慶火鍋」更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很多人旅遊去重慶,是奔著解饞去的,吊腳樓上把酒臨風吃火鍋,人生最美不過如此。

那麼,重慶到底有多少種小吃呢?曾經有一本書叫《重慶風味小吃》,裡面對150種重慶小吃進行了詳細描述,應該是較為全面的。但是,資深吃貨們表示不同意,進入書籍的僅僅是大眾的,最獨特的味道深藏在民間,而這種小眾美食才是最重慶的味道,它的數量1500種也不止。

的確,深藏於民間的才是最有鄉愁味道的,我們今天不去追究重慶小吃的種類,要說的是這裡的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不同。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老北京火鍋的由來。據說火鍋這玩意是滿族人發明的。金代時候,滿族的先人們吃飯時候習慣用陶罐將牛羊肉和青菜放在一起煮熟了吃,這是火鍋的雛形。延續到努爾哈赤時期,他帶兵打仗奔波於野外,白山黑水、天寒地凍,為節約時間,及時補充體力,就讓夥夫將大塊牛羊肉切成片狀,放在大鍋中煮熟了吃。

清朝入主中原以後,這種方式在北京得到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火鍋。當時,火鍋是權貴一族中流行的美食,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到。有一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中宴請全國百歲以上老人,舉辦了千叟宴,吃的就是火鍋。

老北京的火鍋是清湯為主,主要是涮肉,羊肉或者是牛肉。但是,重慶最正宗的火鍋不是涮肉的,是涮「下水」,也就是牛羊的內臟。

為什麼這樣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據說,重慶火鍋出現於清道光年間,地點位於朝天門附近。當時,長江與嘉陵江在這一段交集,商貿極度繁華,沿岸住的都是貧困的縴夫。江邊有專門為達官貴人服務的回民屠宰場,宰殺牛羊後,只留下肉、骨頭和皮,心肝肺肚等內臟「下水」直接就丟到了江邊。

為了能吃飽肚子,縴夫們就把這些「下水」撿回家,清洗乾淨後煮熟了飽腹,由於江水寒冷,溼氣大,在煮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辣椒和姜、蒜等辛辣佐料。這就是最初的重慶火鍋,最好吃的就是麻辣毛肚火鍋。發展到上世紀20年代,毛肚火鍋成為沿街叫賣的特色小吃,挑擔的小販一頭挑著切好的「小水」小塊,一頭挑著小泥爐,江邊一放,就有人們圍爐大快朵頤。

這種「下水」火鍋一度不被有錢人認可,認為是下等人的食品。轉折是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的,一戶鹿氏夫妻在朝天門附近開設了第一家火鍋店,然後接連開了5家分號,食客雲集。

其他大的酒莊看到後,也逐漸增加了火鍋一項,繼而出現了雲龍園、橋頭等名店,重慶火鍋,這才真的火起來了。在此基礎上,重慶火鍋也升級了,演化出海鮮鍋、兔子鍋、蟲草鴨鍋、魚頭鍋、童子雞鍋等等新種類。

所以,目前去重慶,如果你坐下之後就點清湯鍋,然後來一桌子羊肉卷,一看就是外地遊客。你要點三大件: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然後準備好充足的紙巾,用來邊吃邊擦眼淚,因為太辣了。

相關焦點

  • 火鍋文化:重慶火鍋喜麻辣,老北京火鍋的靈魂是羊尾油!
    火鍋相信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火鍋店的生意會非常的火爆。而且火鍋還有麻辣和清淡的口味,比較適合很多人群吃,如果喜歡吃辣的話,大家可以會選擇川渝的麻辣火鍋,那麼喜歡吃清湯的話,就點一份清湯鍋。
  • 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什麼比重慶火鍋好吃?秘密在這!
    寒風凜冽的天氣裡,腦海中閃過的食物只有三種:火鍋,火鍋,火鍋。這世上只有兩種人,愛火鍋的和不愛火鍋的。要說火鍋,最好不過老式的北京銅鍋涮肉。曾有人說,面對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人對美食的欲望便大面積裸露。聽那咕嚕咕嚕的開水聲就在耳畔,看那炭火熊熊煙霧繚繞就在眼前。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拼胃火鍋-老北京涮羊肉
    不吃羊肉你吃不好火鍋 畢竟是宮廷御宴,哪能一門子全肉 好一些的銅鍋涮肉 涮完所有的肉是沒有沫子的 這是驗肉的根本 當然有一些人認為沫子是精華 那就隨你的便了
  • 北京的銅鍋涮羊肉,重慶的麻辣火鍋,各地火鍋大比拼,哪一種是你的最...
    老北京銅火鍋 在華北地區,吃火鍋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涮羊肉,這自然起源於老北京的銅火鍋了。正如其名,正宗老北京火鍋使用的鍋就是銅鍋,以炭火為熱源,非常講究。北京涮羊肉的火鍋湯底可以說是全國最清淡的種類了,幾乎就是白水裡放一點蔥姜,據說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羊肉的鮮嫩。
  • 老北京涮羊肉,該怎麼涮?
    老北京火鍋有著悠久的歷史,火鍋,古稱「古董羹」, 相傳蒙古騎兵南徵北戰時,不方便隨時做飯,有一次鐵木真偶然將羊肉片扔到水裡,覺得挺好吃,這後面發展成涮羊肉,也就是後來的老北京火鍋。老北京銅鍋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清水鍋底,木炭加熱,紫銅鍋具是傳統北方火鍋的三大特徵。與川渝口味的麻辣紅油火鍋不同,也與東北的亂燉火鍋相異。正宗的北方口味火鍋是以老北京的清水涮鍋為代表的紫銅火鍋,這銅鍋裡涮出的不僅是美味的鮮羊肉,還能感受到那濃濃的老北京文化。
  • 涮火鍋的正確順序,先別急著下肉和菜,內行人都這麼吃,你學到沒
    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一直都有自己的一套,點什麼鍋底,涮什麼菜,蘸什麼調料,先下什麼後下什麼,都已經是一種模式,不會有什麼改變了,其實,中國有很多種火鍋,而不同的火鍋有不同的吃法,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掌握了正確的吃法,才會吃得更香,就連服務員都佩服你!
  • 沸騰吧,火鍋——聊聊老北京涮羊肉的規矩
    距離2月14日陳曉卿最新的作品《沸騰吧,火鍋》播出還有1天的時間,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看這樣一部美食紀錄片,會勾出多少人的食慾和饞癮。放眼全國,一個烤串、一個火鍋,是最適合聚會、適合解饞的兩大視頻。回到北京,火鍋是和涮羊肉劃等號的。確實,到了冬天,尤其在下雪,唯有銅鍋涮羊肉最搭配。吃法簡單實在,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最實在的解饞方法。這涮羊肉有人說是忽必烈行軍打仗而來,有人數是乾隆爺千叟宴來的,不管總而言之,吃火鍋涮羊肉有年頭了。
  • 這些不同種類的火鍋,你最中意哪一個?
    實際上,火鍋不僅是美食,更蘊含著飲食文化的內涵,而且由於地域不同,我國的火鍋種類很多,不知道你最中意哪種火鍋?我們先來說一說重慶火鍋吧!要說起現代火鍋的起源,就一定是重慶地區莫屬了,重慶人愛吃辣,麻辣鮮香樣樣俱全。
  • 火鍋到底是老北京火鍋正宗還是四川火鍋正宗?
    老北京火鍋與四川火鍋雖然都叫火鍋但是這兩者之間不是一個菜系,各自代表著各自的餐飲文化,無所謂誰是正宗。火鍋在中國的起源比較早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火鍋,老北京火鍋主要以涮羊肉為主且口味單一。四川火鍋發展到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目前的麻辣。老北京火鍋。
  • 為什麼火鍋裡老北京銅鍋最正宗?
    最近小編為了給大家分享美食也是胖了不少啊,相信大家冬天都特愛吃火鍋吧,對於火鍋有不同的味道,四川重慶人習慣叫「火鍋」,廣東一帶叫做「打邊爐」,寧夏直接稱作「鍋子」,而江浙地區叫為「暖鍋」,北京則稱為「涮鍋」,日韓更是有壽喜鍋和部隊鍋...如果你已經吃膩了自己熟悉的那口鍋,話不多說,上鍋!
  • 冬天第一頓火鍋 老北京銅鍋涮肉 別被那些規矩忽悠掉了美味
    人到哪裡,吃喝也就到哪裡,全國各地有名的餐廳都開了不少,味道各異,風格不同。老北京人哥幾個湊一起,姐幾個約上一局,都愛去熱鬧的地方,吃的人餐廳的人情味和樂呵。無論是整桌的席面,還是叫上三五個小吃甜點,會吃的都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讓廚師和服務員都知道您是個吃主,廚師不能隨便弄點什麼東西來糊弄,服務員也不放飛揚跋扈的沒有了儀式感。
  • 你見過50年前的老北京涮羊肉嗎?那才是涮鍋界的「鼻祖」!
    馬上就天黑了,該做點正經事了,別想歪,在下說的是吃飯時間到了,提起美食,腦袋裡的饞蟲就開始活躍了起來,有的告訴我該吃燒烤了,有的告訴我該吃麻辣燙了,有的告訴我該吃炒米飯了,有的告訴我該吃涮火鍋了,咦,這個靠譜!
  • CT5和老北京涮羊肉的搭配指數
    (好吧我先劇透一下,噪音和人機互聯) 以及關於我們老北京涮羊肉的一些小故事和大美味 以及文章最後的老北京涮肉館吐血大推薦! 還有一種說法是涮羊肉起源於清朝初期。中國人吃火鍋其實是很有歷史淵源的,據說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清朝的時候火鍋已經發展的非常完善了。無論是歷史文獻還是現在的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皇帝大宴群臣的時候,經常會上一道「暖鍋」。而清朝人的火鍋,也藏於故宮博物院,跟現在的火鍋非常相似。據傳說,康熙、乾隆時期所舉辦的幾次規模非常大的「千叟宴」,裡面就有羊肉火鍋。
  • 老北京銅鍋涮肉,到底比重慶火鍋好吃多少倍?
    要想熬過北方的凜冬,我覺得唯「銅鍋涮肉」可衝散其清冷底色,重新振作革命鬥志。老北京銅鍋涮肉這一口兒,是美食,是街景,是記憶,更是風物人情。一般相信,火鍋最初是隨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1983年,東單菜市場的牛羊肉鋪北京火鍋,也叫「涮鍋子」或「煽鍋子」。但在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嘴裡,你不會聽到「火鍋」二字,永遠都是直接說「涮羊肉」。
  • 北京涮羊肉、重慶火鍋、廣東打邊爐,你最喜歡哪一種吃法?
    到了冬天,吃火鍋的人越來越多。在我國,比較典型的火鍋形式有:北京涮羊肉,四川火鍋,廣東打邊爐,這三種火鍋各有特色,深受當地人民喜愛。雖然都是打火鍋,但三者之間又有許多差別,體現了地域之間的不同飲食文化,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北京涮羊肉涮羊肉是典型的北方火鍋,歷史很悠久。
  • 老北京銅爐爆肚涮肉火鍋登陸杭州!新式老北京火鍋,帶你暖暖貼秋膘
    初秋的杭州下著綿綿的細雨 ,這不,天氣一涼就想吃熱氣騰騰的火鍋了!最近,一家老北京銅爐火鍋首登杭城——東門口老火鍋來看看一手打卡攻略!東門口火鍋源於老北京 始於金陵城總店坐落於南京城的秦淮河旁 在古香古色的環境薰陶下 孕育出的東門口可以較好地調和南北雙方的火鍋口味 東門口在原老北京火鍋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迭代既保留了傳統涮肉法還開創了新工藝吃法「泉水爆、泉水涮」 保障了原材料的原味本香
  • 乾隆皇帝是老北京涮羊肉的忠實粉絲,那知道銅火鍋的起源嗎?
    說到火鍋,各位客官就會想到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吧,一想到火鍋我就會想到直咽口水,重慶火紅紅的辣油,上面還飄著一層辣椒,沾上油碟,我的媽呀。口水都要留下來了,但是今天我們講的是老北京的火鍋,它就是用享受兩個字來形容的。
  • 重慶火鍋比北京火鍋究竟勝在哪裡?為什麼大部分人選擇它?
    話說很久很久之前,一個北京人來到重慶吃火鍋,叫道:「服務員,有麻醬沒?」服務員愣了一秒鐘回答:「有撲克。」當然了,雖然這只是一個段子,但是我不信沒有發生過!說起重慶火鍋和老北京火鍋的差別,其實並不僅僅是蘸料上的差別。
  • 老北京味清水銅鍋涮羊肉
    作為北派代表的老北京火鍋,與四川的麻辣火鍋大相逕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四川火鍋的味道,取決於鍋底料的高下,食材本身的滋味排在後位;而北京的涮鍋,鍋底、食材和蘸醬小料的選擇,一個都不能少。蘸料麻醬鹹香    有個段子這樣講:說一個北京人跑到南方去吃火鍋,一進門就問:「老闆,這兒有麻醬嗎? 」老闆答:「有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