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2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上報導了我國電競專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對於時下火爆的電子競技,央視新聞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進行報導。電子競技在近些年來也逐漸規範化、專業化,並作為一門學科成為了許多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和本科高校的專業課程。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開設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數字娛樂方向),主要培養遊戲策劃和電子競技運營管理與節目製作人才,此後,電競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大高校中誕生。2019年初,國家人社部將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列為了新職業,給電競行業的從業者們以國家政策上的承認與支持。學習電競專業好不好?在電競行業工作主要幹什麼?學生和家長們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興專業的?學電競去哪裡?我們將在下文一一為您解答。
電競不等於打遊戲,電競專業更不是為了學習「怎麼打遊戲」的課程。2003年,電競被國體總局列入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去年的雅加達亞運會電競也成為了表演項目,還有11月份的暴雪嘉年華守望先鋒世界盃,這些電競賽事都是以國家隊為形式進行的。電競選手、電競專業學生和普通的玩家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別。
在《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中,某國內電競職業選手面對鏡頭講道:「要想成為職業選手,僅僅喜歡是不夠的,電競比賽的訓練過程其實非常辛苦,一天訓練時間超過十個小時以上,而且職業選手的淘汰率是很高的,大部分的遊戲玩家是很難成為電子競技選手的。」
然而,電競專業的學生,並不只有電競選手這一條路,他們更多地進入了電競賽事的相關服務行業。央視記者來到北京一家電競賽事公司,採訪了在電競行業從業八年的陳璞諾女士,陳璞諾女士告訴記者,電競的相關服務工作,根本不是很多遊戲玩家想像的那樣和打遊戲息息相關,而是以賽事各種細節上的相關工作為主,專業性很強,如果沒經過特別培訓過的人,會很難上手。
陳璞諾表示,雖然不玩遊戲,但電競比賽我們是必須看的,不是看比賽中的精彩鏡頭、誰發揮更出色之類的遊戲畫面,而是要看比賽過程中的燈光安排、舞臺設計、轉播效果以及遇到突發情況後的及時處理。大部分的電競從業者在上班時間幾乎不能玩遊戲,隨著行業的發展,電競從業者需要不斷接受職業化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如果你是一個新人,想在電競行業獲得成功,我建議最好去專業的電子競技培訓學校接受完整系統的學習。
如今正值三月份的招生旺季,央視記者走訪了多家職業教育學校,發現電競專業的報名情況非常火爆,在北京一所電腦職業培訓學校的諮詢大廳裡,記者向工作人員了解到,僅僅一上午,就有10多個學生家長前來諮詢電競專業的相關情況。
據山西新華電腦學校一位市場部工作人員透露,學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從2018年秋季正式成立後開始招生,很快就有非常多的學生家長前來諮詢,目前,電競專業2019年春季班的學生已經報滿,秋季班的預報名也已經開始了,並且報名人數仍未見減少。
山西新華電腦學校電競專業的火熱可以看作是電競專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9月教育部增補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後,申報電競專業的院校從2017年的18所增長到2018年的51所,招生人數更是突破了千人。
據《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電競行業全產業鏈產值為84.8億元,預計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211億元;同時,電競行業的專業人才匱乏,現在國內只有大約5萬人從事該行業,人才缺口達26萬,預計2020年,人才缺口將擴大到50萬人。
為了解電競行業的市場人才需求情況,央視記者走訪了一家電子競技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的時候,我們招一個賽事導演的職位,要花兩三個月才能面試到一個人,現在一個月就有幾十個人來應聘,但很多人的職業技能水平達不到目前公司的用人標準,儘管現在願意從事電競工作的人更加多了,但一方面應聘者職業技能水平參差不齊,能達到合格標準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則是相比於產業的發展速度,電競人才的供應數量仍是杯水車薪。
電競的蓬勃發展,對從業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內專家表示,電競選手僅僅只是電競行業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電競人才缺口在電競賽事中的「配角」——也就是運營、策劃、管理等服務型崗位上。專家建議,電競專業的課程安排,應該主要以培養服務型人才為主,以滿足目前行業崗位上的巨大人才缺口。
正如此前提到的,山西新華電腦學校是山西地區專業的電子競技人才培訓學校,其電子競技運營與管理專業應市場的需求而生,有著科學的教學方式和密切緊跟行業發展的課程內容,以滿足電競服務型人才為主要教學目的,與各大電競公司籤署就業合作協議、共同辦學,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和職業市場無縫對接,順利進入合作公司任職,成為電競行業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頂一下
(0)
0.00%
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