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您可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鍋爐圈」,「關注」後再加星標,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 把您想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劉亮亮儘量收集!
越努力,越幸運。這裡是鍋爐圈!
大家好,我是劉亮亮!
學習鍋爐運行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鍋爐圈!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分享給您身邊的五個朋友,讓更多的人知道鍋爐圈微信公眾號!並加入我們一起分享鍋爐運行知識,笑傲技術江湖!燃燒器是煤粉爐燃燒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煤粉和燃燒所需的空氣送入爐膛,合理地組織煤粉氣流,並良好地混合,促使燃料迅速而穩定地著火和燃燒。
一個良好的燃燒器應具備的確良基本條件是:
(1)一二次風出口截面應保證適當的一二次風風速比;
(2)出口氣流有足夠的擾動性,使氣流能很好地混合;
(3)煤粉氣流的擴散角,能在一定範圍內任意調節,以適應煤種變化的需要;
(4)沿出口截面煤粉的分布應均勻;
(5)結構應簡單、緊湊,通風阻力應小。
旋流式燃燒器
出口氣流包含繞燃燒器軸線旋轉的旋轉射流。氣流旋轉會在射流中心形成低壓區,從而卷吸邊界高溫煙氣,適用於含揮發分較高的煤種。
切向葉片
1、旋流式燃燒器的工作原理
旋流式燃燒器由圓形噴口組成,燃燒器中裝有各種型式的旋流發生器(簡稱旋流器)。煤粉氣流或熱空氣通過旋流器時,發生旋轉,從噴口射出後即形成旋轉射流。利用旋轉射流,能形成有利於著火的高溫煙氣回流區,並使氣流強烈混合。鍋爐圈【 ID:cfb12315】分享鍋爐知識,笑傲技術江湖!電廠鍋爐運行必備公眾號,運行調整、現象分析、事故處理、技術資料,一網打盡!
射出噴口後在氣流中心形成回流區,這個回流區叫內回流區。內回流區卷吸爐內的高溫煙氣來加熱煤粉氣流,當煤粉氣流擁有了一定熱量並達到著火溫度後就開始著火,火焰從內回流區的內邊緣向外傳播。與此同時,在旋轉氣流的外圍也形成回流區,這個回流區叫外回流區。外回流區也卷吸高溫煙氣來加熱空氣和煤粉氣流。由於二次風也形成旋轉氣流,二次風與一次風的混合比較強烈,使燃燒過程連續進行,不斷發展,直至燃盡。
2、旋流式燃燒器的類型
按照旋流器的結構,旋流式燃燒器可分為蝸殼式、軸向葉片式、切向葉片式三大類,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3、雙調風旋流式燃燒器
雙調風旋流式燃燒器是在單調風燃燒器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雙調風式燃燒器是把燃燒器的二次風通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二次風進入燃燒器的內環形通道,另一部分二次風進入燃燒器的外環形通道。
在內環形通道中裝有旋流葉片,旋流葉片是可動的,通過傳動裝置可使葉片同步轉動,調節葉片的旋轉角度,能改變二次風的旋流強度,使燃燒保持穩定。
外二次風量是由二次風道中的可動葉片控制的。通過傳動裝置可以改變葉片的開度。當葉片全開時,外二次風量達到最大,這時外而次風大致是直流射流。在外二次風的影響下,從燃燒器射出的整個射流的旋轉強度減弱,氣流拉長,內回流區變小。當葉片逐漸關閉時,外二次風量逐漸減小,使整個射流的旋流強度增大,氣流縮短,內回流區逐漸變大。
雙調風燃燒器把二次風先後兩批送入爐膛,這種配風方式稱為分級配風。由於空氣的分級送入,使煤粉和空氣的混合變得緩慢,便於進行燃燒調節。
雙調風燃燒器的主要優點是由於空氣的分級送入,實踐證明,採用雙調風燃燒器既能有效地控制溫度型NOx;又能限制燃料型NOx。此外燃燒調節靈活,有利於穩定燃燒,對煤質有較寬的適應範圍。
4、旋流式燃燒器的布置與供風方式
大容量鍋爐布置有幾十隻旋流式燃燒器,雖然單個的燃燒器形成的火焰可獨立燃燒,但各個旋轉氣流之間仍有相互作用,對燃燒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當兩個燃燒器旋轉方向相反時,兩個燃燒器之間的切向速度升高,火焰向上。當兩個燃燒器旋轉方向相同時,燃燒器之間時切向速度減小,火焰向下。這樣就影響火焰中心位置和燃燒效率,進而影響到過熱器的汽溫特性及汽溫調節。大容量鍋爐上,旋流式燃燒器通常布置在爐膛的前、後牆上,有的採用大風箱供風,有的採用分隔風箱供風。採用大風箱供風時,風道系統簡單,但單個燃燒器的調節性能比較差。
近年來,為了提高鍋爐的安全性和經濟性,趨向於採用小功率燃燒器。因為單只燃燒器功率過大,會帶來以下問題:
(1)爐膛受熱面局部熱負荷過高,易於結渣。
(2)爐膛受熱面局部熱負荷過高,易引起水冷壁的傳熱惡化和直流鍋爐的水動力多值性。
(3)切換或啟停燃燒器對爐內火焰燃燒的穩定性影響較大。
(4)切換或啟停燃燒器對爐膛出口煙溫的影響較大,影響過熱器的安全性和汽溫調節。
(5)一、二次風的氣流太厚,不利風粉混合。
(6)燃燒調節不太靈活。
這樣,單只燃燒器的功率不能太大,因而燃燒器的數量不能太少。當採用大風箱送風時,不能準確調節各個燃燒器的風煤比,也不利於控制NOx。因此趨向於採用分隔風箱配風。即風箱被分隔成很多小風室,每個小風室又有獨立的風量調節擋板,給燃燒調節帶來靈活、便利的條件。
6、旋轉氣流的特性
與直流射流相比,旋轉氣流同時具有向前運動的軸向速度和沿圓周運動的切向速度,這就使氣流在流動方向上,沿軸向與切向的擾動能力增強,因而氣流衰減速度比較快,射程短。旋轉氣流的主要特性表現為旋流強度。
燃燒器出口氣流的旋流強度取決於燃燒器中旋流燃燒器的結構;取決於從噴口射出的旋流風與直流風的動量比;此外還與燃燒器的阻力和煙氣的粘度等因素有關。
在封閉式旋流火焰中,在火焰根部卷吸高溫煙氣,形成回流區,這種火焰可卷吸火焰自身燃燒放出的熱量,具有一定的自穩定著火能力,但因回流量小,不適合燃燒難燃的煤。
旋流式燃燒器出口有時可能是開放式氣流,這時旋轉氣流將高溫煙氣從爐膛中卷吸進來,因而其著火穩定性主要依賴於爐內煙氣溫度。
飛邊氣流形成貼壁火焰,引起結渣。因次實際運行中應避免旋流強度過大而導致飛邊氣流的出現。
旋流強度可以調節,根據煤質著火性能和鍋爐負荷,調節氣流的旋流強度,可獲得良好的燃燒狀態。由於旋流式燃燒器所形成的火焰是單個獨立可調的,因而調節的靈活性比較大,容易維持穩定燃燒。
調節氣流的旋流強度時,回流區大小相應變化,高溫煙氣的回流量也隨著發生變化。因為內回流區的大小和回流量在穩定著火燃燒方面作用很大,所以對於不同的煤質應具有不同的旋流強度。例如,煙煤容易著火,只需要較小的回流區和回流量,就能穩定著火和燃燒。而無煙煤著火困難,需要有較大的中心回流區和回流量,但不希望形成飛邊氣流。除了回流區大小和回流量外,回流區長度對著火也有一定影響,因為比較長的回流區能使氣流延伸到溫度更高的煙氣深層,因而直接關係到回流煙氣的溫度水平。
提高旋流強度,既能強化內回流區的作用,又能強化空氣與可燃物的混合,以及高溫煙氣與煤粉、空氣的混合。隨著旋流增強,內回流區變得更寬更強,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即一次風與二次風以及內回流與外回流的過早強烈混合,會降低一次風中煤粉的濃度和火焰溫度,這對著火的穩定性又是不利的。因此,提高旋流強度給穩定著火造成兩個相互對立和相互矛盾的條件。增強內回流對著火造成的有利條件從某一點開始,又被太強的過早混合破壞了。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通過運行調節或試驗確定出適應燃燒不同煤質的最佳旋流強度和相應的混合強度以及混合點位置。
燃燒器的組成
燃燒器外觀
爐膛內部觀察燃燒器
採用前後牆對衝燃燒方式,燃燒器布置圖見圖10。若干只(數量見附表)低NOx燃燒器分前牆三層,後牆二層布置在爐膛前後牆上,使沿爐膛寬度方向熱負荷及煙氣溫度分布更均勻。燃燒器上部布置有燃盡風(OFA)風口,若干只(數量見附表)燃盡風風口分別布置在前後牆上。
燃燒器燒損原因及對策
1 爐膛溫度偏高
爐膛火焰中心溫度偏高,爐膛高溫煙氣對燃燒器的輻射換熱增強,導致燃燒器噴口壁面溫度增高。這是導致燃燒器燒損的一個原因。
2 爐膛火焰中心偏斜
燃燒器熱態試驗結果表明:從四角測得的爐膛溫度和燃燒器噴口的溫度分布明顯不均。爐膛火焰中心偏斜,也會導致燃燒器燒損。從一次風管風速丈量結果看,同層四角燃燒器的 一次風噴口風速明顯不均,各層噴口一次風速均低於設計值。同層一次風噴口風速偏差大,是造成爐膛火焰中心偏斜的一個原因。一次風速偏差大及一次風速偏低都會導致燃燒器噴口 的損壞。
3運行控制方面的原因
① 煤粉著火間隔太近
② 一次風速太小會造成煤粉著火間隔太近。在運行中,控制的一次風總風壓太低, 就可能造成著火間隔太近,從而引起燃燒器噴口的過熱變形直至損壞。
③ 二次風風速太低也會造成著火間隔太近,造成燃燒器噴口的損壞。
④ 煤種變化的影響煤質變好,揮發份進步後,一次風噴口的煤粉著火間隔變近,運行職員未能及時調整好一次風和二次風,以適應煤種的變化。
⑤ 煤粉細度太細,從兩個月的煤質分析報告看,電廠運行煤種的可燃基揮發份在15%~23%,灰份在25%左右,對應控制煤粉細度R90zj應為 14.5%~21%,而運行控制的煤粉細度R90為12%左右,造成一次風噴口的煤粉著火間隔太近,從而引起燃燒器噴口的過熱變形直至損壞。
⑥低負荷運行時上層一次風噴口冷卻不夠,在低負荷運行時,未投用的一次風噴 嘴,幾乎處於幹燒狀態,得不到足夠冷卻,從而造成燃燒器的過熱、變形直至損壞。
4. 燃燒器設計方面的原因
① 材質方面
燃燒器選用的合金鋼材料,不能滿足鍋爐正常運行時燃燒器耐磨損、耐高溫的要求。
② 結構方面
煤粉濃縮、預熱燃燒器的噴口結構設計不夠完善,在噴口處產生強烈的熱回流造成噴口溫度過高,使噴口過熱變形、損壞。
素材來源網絡,劉亮亮搜集整理!
感謝大家的轉發,喜歡的朋友們點點關注!
贊是一種友誼 | 感恩傳遞智慧
——————————————————————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素材收集於網絡,僅供大家學習交流!
因受個人能力所限,難免存在謬誤,望批評指正。
想加入鍋爐圈交流群
請添加劉亮亮為好友
並備註:單位名稱-姓名專業獲取進群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