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做差異化選品,我這裡有四條建議

2020-12-23 雨果網

資深跨境電商人,外貿從業16年,亞馬遜最接地氣的分享者,擅長亞馬遜站內廣告營銷,對亞馬遜爆款打造有獨特見解!公眾號:跨境電商贏商薈

2020-12-01 09:27

談到選品,我總是強調,為了放大成功的機率,降低失敗的風險,一定要優先考慮是否剛需。剛需的產品,消費群體是聚集的,對賣家來說,打造過程中便於聚焦,便於集中兵力打造爆款。

但剛需不意味著完全同質化。剛需的訴求是發掘用戶的需求,但任何產品,消費者的訴求都還是會有差異的,所以,在選品的過程中,還是有必要把差異化納入考量。

需要明確的是,差異化本身不是目的,差異化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優勢立現。差異化,就是為了形成比競爭對手更明顯的優勢。

這種優勢,體現在產品組合上,也體現在成本和價格上。

本著這樣的原則,我一般建議在做產品差異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從三方面去做:

一、同等價格,更多數量

這樣的差異化思考和組合適用於低單價的產品,1000個橡皮筋拿貨成本1塊錢人民幣,競爭對手1000個一賣,價格賣$5.99,而你2000個一賣,也賣$5.99,同樣的售價,但因為數量的影響,你的優勢立現,而關鍵是,你的成本只是增加了1塊錢人民幣而已,其他方面稍作調整,就可以把成本平衡了。利潤沒有減少,優勢卻格外明顯。

二、同等數量,更低成本,更低售價

有些產品,因為產品的實際應用場景的原因,比如12個一打的固定使用,你總不能說競爭對手12個一賣,你非要14個一賣吧,怎麼辦呢?這種情況下,可以保持同樣的數量組合,但可以通過和供應商談價、極簡化的包裝、成本更低的頭程物流等方式,來降低綜合成本,然後把節省下來的成本體現在售價上,形成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售價,凸顯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三、合適的數量,更低的價格

在另外一種產品組合裡,因為單品單價低,又屬於消費者高頻使用的產品,這時候多一些數量組合可以體現出產品單價的便宜,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但怎樣的數量組合才好呢?不是數量越多越好,也不是數量越少越好,而是數量剛剛好才好。剛剛好的數量意味著對消費者來說數量夠用,對賣家來說成本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體現在銷售上,你的售價可以顯得比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力。

我舉例日常上課時用來講解的店鋪,魚鉤連接器,競品的數量是300和100,我的數量組合是200,成本最優,平均單價也最優,這樣的組合就是從「合適的數量,更低的價格」這一要素的考慮。

以致於有微信群裡的網友把網名改成「魚鉤連結器具只賣200個一組的」,也算是真粉絲了。

雖說做亞馬遜相對風險較小,相對比較容易賺錢,但也終究也是賺錢不易。從剛需選品到上述的選品差異化建議,我之所以反覆強調,都是為了讓讀者、學員,以及我們自己運營團隊的同事,邁出存活下來的第一步。

先求生存,再謀發展。當一個賣家能夠實現穩定的盈利,能夠垂直於(或一定程度上可以深耕於)某一個類目後,構築護城河就顯得尤為重要。

和一些賣家交流,討論起2021年之後運營亞馬遜的門檻,大家普遍的認知是,獨家的私模和專利。

在之前的運營中,大家在忙著防跟賣、打跟賣、註冊商標、做品牌備案,但當這些成為幾乎每個賣家的標配之後,真正能夠拉開差距的就成了更高一階的元素:我賣的產品你不能賣。

我接觸的賣家群體裡,有不少人在悄悄行動,只要有可能,就基於自己原來公模產品基礎去做私模,只要有可能,就積極主動的註冊專利。甚至有賣家放言,如果一款產品能夠維持每天出10單,如果有機會能夠註冊下來專利,我就一定要把它註冊下來。

關於開私模的問題,我專門向匯藍模具的範總求證,之前,他們的模具主要服務於B2B工廠和國外的廠家,而在最近的一年裡,明顯的是,跨境賣家客戶找他們開模具的比例越來越高。有時候,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未必需要立馬行動,但對於趨勢,我們則不能不關注。

(來源:跨境電商贏商薈)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更多亞馬遜選品攻略詳見:亞馬遜選品專題

相關焦點

  • 選品七條鐵律
    創始人選擇品類和賽道的能力,是其領袖能力的重要體現;上一個時代選品靠命,這一個時代選品依靠科學判斷,是戰略能力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選品恰恰不是投機主義,而是長期主義。那些不斷換品類以及盲目多品類發展的創始人,都是源於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張勇張大哥選擇火鍋開創海底撈99%是靠命。
  • 選品的供應鏈思維告訴你,如果沒有1688實力工廠,你都不配做淘寶
    選品一定得具有供應鏈思維。這裡不得不說下,如果你是做得非常好的賣家,經常就會有同行和無貨源賣家來你店裡拍東西。有些是直接用買家號,有些則是賣家號直接來購買。雖然是買家號更對雙方有利,但單一的拍單號頻繁購買,會讓系統判定為異常訂單。
  • ​【必看】選品系列總結+8位國外電商大咖的選品建議
    很多新手總是陷在尋找產品想法然後不斷質疑想法的怪圈裡,想的多卻不行動,不去驗證你怎麼知道你的產品想法可不可行呢?做電商,做好的一點就是你的很多想法驗證起來並不需要花費資金,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積累豐富的經驗。
  • Shopee高階運營知識-「選品」的基礎邏輯思維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吐槽新手不知道如何選品,只知道隨機上產品,把店鋪做的亂七八糟的,我知道戳中了很多新手賣家的痛點,所以,我一直都想抽空寫一篇選品思維的文章。用戶 無論做任何平臺,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優勢產品針對的客戶群體是哪些,如果你是做韓版女裝,那麼你針對的客戶群體大概就是15-30歲之間的女性,利用市場調查去針對該類客戶群體的喜好和購買習慣去選品往往更容易選到爆款 3. 差異化 什麼叫差異化?
  • 選品中的贈品該怎麼搭配才能為運營加分
    談到選品時,我一直提倡的就是以市場為導向進行選品,但有些同學有疑問,既然是別人已經賣得很好的產品,我現在進來賣有什麼優勢呢?確實。也正因為此,我們在選品中需要做的一點就是,能夠進行一些差異化的搭配,讓自己的產品和別人的不同。當然,有些賣家的差異化是從獨家私模、特新奇這些角度出發的,對於這樣的選品方式,我是排斥的,獨家開私模,會增加前期的開發成本和時間,而且私模產品的MOQ會比較大,如果賣不好,虧進去的資金也多。
  • 大家都想賣口罩,我卻建議你做全年運營規劃!
    你應該和我一樣已經感受到了現在10個人裡,有8個人開始賣口罩了;有句話說的好,你可以罵我,但不能妨礙我賺錢所以,現在也不公開勸阻大家做口罩畢竟少數早期做的牛人,已經賺大錢了;但亞馬遜美國站目前的情況是對Mask(口罩)周邊關鍵詞廣告已經全部不展示了
  • shopee 蝦皮跨境——如何選品
    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選品的相關問題。首先分析一個淘寶選品的案例。朋友發到 生財有術 這個社群,取其精華,發出來給大家看看。很多人問我現在淘寶好不好做,拼多多好不好做,蝦皮好不好做……其實只要認真操作,哪個平臺,都能放出光芒。
  • 譯文|想做心理諮詢?這裡有給你的21條建議
    提前10分鐘到,喘口氣,整理思緒,為會議做準備,這樣做會讓你的錢花得物有所值。忘記時鐘:早到,但讓諮詢師負責按時結束諮詢。在諮詢期間,你有足夠多的事情要想,諮詢師可以負責結束。把諮詢融入生活:當你把你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你一周剩下的時間裡時,諮詢效果最好。在課程間隙,注意一下你生活中想要探索的領域。
  • 我的shoppe蝦皮(選品7種方法)新手必看
    大家好,我叫阿健,本人做的時間並不長,自己總結了一點經驗,希望可以為大家來分享一下,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糾正我的錯誤,大家一起進步!shopee在東南亞地區移動端下載量不斷的提升,比較多國內的賣家都在紛紛擁擠了蝦皮的境外跨境平臺,今天給大家來討論的話題就是選品了!
  • 最美煙火氣,擺攤怎麼選品?
    文/潘小將今年上半年<煙火經濟>異常火爆,那我們擺地攤怎麼選品呢?通過質量檢測才能保證商品的質量是過關的,這是你家地攤長久有生意的命脈。要是以次充好必死無疑。二、選品儘量是物美價廉的小件物品,畢竟是在擺攤、攤位面積有限、我們擺在攤位上的商品儘量小而美。價格不宜太貴。三、渠道儘量直接找源頭廠家拿貨,不然層層加價你在擺攤的價格上是沒有優勢的。減少中間層級是最好的。
  • Jungle Scout工具使用方法詳解及選品策略
    這裡我們有幾點建議: 1. 該產品目前銷售情況比較好 2. 該產品未來的銷量好,有潛力 3. 季節性不強。全年都有不錯的銷量,從備貨以及收入的持久性方面會比較有優勢,也不會造成庫存積壓 4. 非時效性的產品。
  • 個人獨立站賣家小手冊之選品
    選品對於獨立站的重要性佔據60%以上,很多獨立站不賺錢的原因失敗在於選品失敗。這篇文章,主要先大致的講一下個人賣家該怎麼選品。首先,在選品之前。應該想理清楚三個步驟:第一步,要確定目前人群、定位、客戶需求。第二步,分析自身資源,儘量選取自身有優勢的契合類目產品。
  • 選品思路&方法丨高利潤的小類目產品才有春天?!
    這次分享主要針對中小賣家,我們熟知的紅海大類目,如果我們中小賣家選擇正面去「剛」的話,往往是以失敗告終。所以今天我的切入點是小類目,小類目也有春天。 一、什麼是小類目高利潤的產品 我在這裡說的小類目,不是沒人做的類目,而是那種細分出來的小類目,這個市場不大,而且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往往產品有一定的需求量。
  • 2021年新賣家該如何選品呢?
    10月以後,亞馬遜已經又開始了新的一波招商季,據亞馬遜官方消息稱:11月2號會陸續下發2021年的招商連結到你提交的郵箱中,那麼店鋪審核過程中我們要做什麼? 當然是選品了,沒有產品怎麼售賣?亞馬遜圈子的人也常說「7分靠選品,3分靠運營。」 如何選一個好的產品就成為了每個大小賣家的頭疼的問題,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把選品的一些思路做一個整理。 首先了解自己的情況 你是個人創業?外貿商想找新的渠道?還是我是工廠想要有更多的賣貨渠道? 首先說說個人的情況,一般沒有產品需要找產品,你首先要想到的哪些產品自己可以做?
  • 差異化?……揭開億級神秘產品經理人的10大選品...
    以下是Sam針對選品觀察所做的十問十答實錄,雨果網略有刪減: 1、從產品差異化的角度來看,您是如何理解產品痛點改善、產品核心功能升級的區別? 核心功能:也可以說是產品的基礎功能。以寵物牽引帶為例,用戶就是為牽引寵物而購買的,伸縮牽引帶/防爆衝牽引帶就是圍繞產品的基礎功能而做的升級。
  • 運營十講:(二)選品中的那些坑
    但來了之後呢,我發現出現了一些矛盾,因為學員在原來培訓中的思維一時扭轉不了,也經常不能按照我們課程的安排去完成運營上的任務,實在不行了,我就下狠心,要麼按我要求的做,要麼我給你退費走人,總算強壓他們接受了我的運營思路,選品方向做了重大的調整,原來憑著單一的價格很高、重量很重,然後單憑燒廣告衝銷量的產品,被我強令要求改選價格偏低一點、重量輕一點的產品,產品上架後,又按照我的「出單的意義大於利潤」的運營策略
  • 想靠副業賺錢,我給你了12條建議。
    如果你做不到企業裡面的高層,拿不到股票,想賺到大錢很難。而你要思考,到了 35 歲、 40 歲之後,你還想在公司上班嘛?如果不想的話,哪怕你現在不適合做,但都要提前規劃。但如果你能抓住機會,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靠副業肯定是能賺到錢的。比如村長靠持續的寫作,在這次疫情期間,就有代寫過頭條飛書、阿里釘釘、企業微信的PR廣告。
  • 如果你想讀博,我建議你認真讀完這幾條建議
    每次有學生問我讀博選學校或者找導師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反問一句: 你為什麼讀博?你讀博之後想幹嘛? 但是我發現,絕大多數人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肯定是不會阻止大家讀博士,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主動讀博士。
  • 亞馬遜選品的五維分析模型
    在現階段對於沒有明顯的資金、資源優勢的中小賣家來說,運用數據找到有一定需求,競爭相對較小的市場,再去打造產品的差異化成為了一個比較通用的選品思路,而這就需要我們有分析市場的能力。對於一般中小賣家來說,不建議做變體過多的產品,備貨數量多,難度大,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如果要做變體,需要考慮很多備貨因素,比如提前了解哪個變體最好賣,否則可能會造成銷量不好的變體滯銷,銷量好的變體斷貨等情況。
  • 選品攻略:你不得不知的亞馬遜選品法則(四)跟進行業大賣家
    對於亞馬遜賣家來說也是如此,每個賣家都爭相採用更好的方法更多維度去評估一個產品和市場,但大賣家因為資金、資源,信息、流程和人才等優勢,註定會比中小賣家可以更好的把握產品和市場,所以,這就引出選品的一種方法:跟進行業大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