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為什麼這麼說?多數人不知

2020-12-11 每天讀文史

眾所周知,俗語不同於其他的傳統文化,它的來源大多數都是百姓將日常中的一些事情及習俗總結出來,並且通過一種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給後人。由於俗語的趣味性,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會引用,叫人們倍感親切。

這些俗語傳來傳去,就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明白這些俗語是什麼意思,可是卻將俗語的內容奉為生活中的準則,比如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如此,"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想必這句俗語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是你真的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嗎?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人們,在正月的時候不可以理髮,而在臘月的時候不能夠搬家。意思雖然明白了,可是我們卻並不知道這是為何,現在已經是臘月了,再過幾天就迎來了農曆年,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把這則俗語的緣由搞清楚。

之所以不建議正月理髮,其實還與我們的舅舅有關,這裡面還要涉及另一條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於是有很多人都覺得是不是這天理髮就會傷害到我們的舅舅呢?其實並不是這樣。這還要說到清朝,當初清朝入關後,為了能夠徹底擺脫前朝的陰影,於是就讓百姓都將髮型換成清朝的髮型。

毫無疑問,這引起了很多百姓的不滿,沒人願意剃掉自己的頭髮,所以在那個年代,不理髮則成為了一種念舊的象徵,也就是"思舊",這正好是"死舅"諧音。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人們當時想要對抗清政府,但是老百姓也無能為力,所以就運用了這個訛傳,讓更多的漢人拒絕去剪滿人的髮型。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關於這個俗語,其實就是當時的人們為了想要抗爭清政府的統治而編造出來的一種手段,而這裡也離不開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孝道,畢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那麼這句俗語的下半句"臘月不搬家"又是何含義呢?我們知道春節是非常重要的,而臘月則是春節前的這一個月,每當這時家家戶戶都開始會為迎接春節而做準備,為的就是能過一個圓滿的春節,所以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非常忙碌的,但是搬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更何況在那個年代搬家也不像現在這樣方便簡潔,天氣那麼冷,搬家更是非常艱難。而且古代之時是非常信風水的,搬家並不是說想搬就能搬,是有一整套理論體系的,還有句俗語說"人搬窮,火搬熄",馬上就過年了,誰不希望家裡紅紅火火,這一搬家可不是將家裡的活給搬熄滅了?

而且大家要知道,正月正是親戚朋友回家過年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搬了家,那怎能說得過去呢?若是真搬了家,過年之後,親戚朋友互相走親戚也找不到人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古代的先人們在想到這些俗語的時候,或許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可是其中卻確實蘊含著許多非常深厚的哲理。現在馬上就迎來了新的農曆年,大家還知道什麼與過年相關的俗語呢,可否與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是什麼?為什麼呢?
    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很多人都不怎麼相信,不過對於一些老人來說,還是需要遵守著這些俗語的,比如即將過年了,來理髮的人變多了,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的家鄉有這樣的說法嗎?
    在我的家鄉,就有「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呢?正月不理髮正月不理髮是為了舅舅考慮,因為「正月剃頭死舅舅」——我相信這句俗語的流傳更加廣泛吧?我家小外甥正月要理髮,我就愣是不同意他去,我的命多金貴啊是吧。以前還看過新聞,說某地一外甥用「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句話去敲詐舅舅,要是舅舅不給錢,他就去剃頭,真是笑死我了。不過獨生子女這一代不用擔心了,盡情剪頭,反正也沒有舅舅,你們根本不懂我作為一個舅舅,心裡有多苦。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這種講究從何而來,你知道嗎?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這種講究從何而來,你知道嗎?文|昭昭諸夏年關將近,一年一度的春節運動會拉開了帷幕,簡稱春運,無論多忙,春節的時候還是要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說起春節,春節有很多的習俗,南方北方差異很大,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南方人則不一定,地區的差異導致了習俗上的不同,但有些習俗卻是大家都會遵守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
  • 又到年底,「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聽過嗎?為啥有這種說法?
    又到一年年底,相信很多人已經買到或者正準備買回家的車票,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一個人每一戶人家都會用心對待,明天就是臘八節了,農村人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後很多農村人都忙碌起來了,準備置辦年貨。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
    第一,臘月不搬家。臘月不搬家其實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從天氣方面考慮,臘月裡往往是天氣寒冷,搬家的時候少不了來回的走動,你想想寒冬臘月的在外面跑來跑去,很容易感冒生病,特別是對於上了歲數的老人來說,要是因為搬家,再磕到絆倒或者是因為搬家弄個頭疼腦熱的,恐怕是連年都過不好。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春節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農村人過年,十分重視儀式,對老祖宗流傳下來需要慶祝的一些節日,都會認真籌備,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春節。農村人無論身處何方,總會在大年初一之前趕到家中與家人團聚。春節期間,又有許多需要大家遵守的習俗,其中有一句大家應該都聽過,叫「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句話到底有什麼講究之處呢?在農村,許多老人常說的老話不是瞎說,即便從科學角度看,也是有道理的。這些俗語畢竟集結了千百年來農耕文明的生產實踐經驗之精華,如果沒有點說道,它憑什麼一直流傳到今天?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
    對於他們來說每一年的正月和臘月是最重要的了,每年這個時候他們為了討一個好彩頭都會高高興興的度過希望能夠為來年開一個好頭,因為足夠重視所以自然規矩就很多,村裡面的老人對於正月和臘月這兩個月份是很講究的,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個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為什麼會講究這個?
    農村裡面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也有很多延續到了今天,雖說很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農村裡面的人還是會遵守,也算是農村的一種特有文化吧,而這句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講述的就是農村的一種風俗習慣,不知道你們知道這裡面的講究嗎?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有道理嗎?看後真長見識!
    在我國民間,正月和臘月都是春節的期間,尤其在農村,這段時間最為的熱鬧。比如我們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著很多的規矩。畢竟為了過上一個平安年,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過年前後的俗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遵守。其中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裡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哈嘍啊,大家好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整句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的流傳範圍非常廣,直到現在依然有老人偶爾會提起,算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兩個忌諱。之所以要「正月不理髮」,人們的解釋說是如果理髮了就會「死舅舅」,其實一開始是「正月不理髮為思舊」,也就是為了懷念過去,這又與一段歷史事件相關。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有理嗎?老祖宗的傳下的講究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有理嗎?老祖宗的傳下的講究時光如梭,一年的時間又將結束,迎來新的一年。古人曾說過一句俗語,說出了新年前後一個月的某些講究,這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在民間,很多人都說正月剃頭會死舅舅,這種說法是在前清時期出現的,在順治四年的正月,剃髮的召令開始正式實行。但是當時的人們都不願意接受這個命令,大家紛紛拒絕剃頭。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難道臘月沒有好日子嗎?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我們的祖輩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語流傳,雖然這些俗語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其實像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祖輩根據他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今天給大家講的俗語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俗語到底有著怎樣的含義呢?
  • 農村流傳近百年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究竟有什麼講究?
    我們遵循數十年的俗語,可能知道其含義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是老一輩一直在遵守的,所以才一代一代傳下來,並且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這不馬上要過年了,臘月正月一年中的頭和尾,在這兩個節日中有很多習俗,尤其是農村。在很多的農村地區,一直有「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這樣的說法,並且已經流傳了上百年,這個習俗究竟有什麼說法,為何人們能一直遵守這麼多年?
  • 為何老人都講臘月不搬家,正月裡不準剃頭
    關住保定微評說,給你不一樣的視角,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謝謝!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又有56個民族的大融合,我們國家又是禮儀之邦,這麼多年下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都有自己國人的忌諱。保微在前面的文章裡面說過,正月不讓剃頭,因為老話裡面表正月裡面剃頭死舅舅,雖然這是一個以訛傳訛的風俗,但是也流傳了幾百年之久,所以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都會在臘月的最後幾天督促我們剃頭理髮,以免在正月裡面頭髮太長不好看,為了自己的親人也不能去理髮。上一篇文章說過正月裡面剃頭是在清朝時候,前朝的人為了懷念大明王朝不願意去理髮,寓意思舊,久而久之被傳成了正月裡面剃頭死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