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如何成了醫務人員的額外負擔

2020-12-14 金臺資訊

對很多醫務人員而言,每年8月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時節。因為,一年一度的高級職稱評審又拉開了序幕。條件過硬的,免不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條件差強人意的,在評審之後暗自神傷,惦記著明年再來一次。

職稱為什麼這麼牽動人心?那是因為,職稱是一個醫務人員最基本的「身份證」,裝飾在名字前後,意味著學術地位、科室位置,當然,還有實打實的工資和獎金待遇,未來的退休金也與此休戚相關。說它是一塊不折不扣保證生活品質的「敲門磚」,並不過分。

本來,設立職稱,在醫務人員中適當拉開層級,鼓勵一些有抱負的醫生積極向上,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這幾年高級職稱越來越大眾化,評高級職稱,就成了醫務人員到了某年齡段就必須具備的標配。但實際上,對大多數醫務人員來說,職稱評審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醫生最基本的工作定位,應該是對於本專業疾病的診療能力,護士的基本定位,是如何更好地讓醫療流程順暢實施。做好這些工作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關注患者:一個醫生或護士好不好,原則上講患者最有發言權。所謂「金杯銀杯不如患者的口碑,金獎銀獎比不上患者的誇獎」。

如果,一個醫生的職稱高低,能夠僅依靠於患者的口碑和誇獎,那麼問題就簡單了。一個醫務人員,踏踏實實為患者服務,能通過口碑的積攢來獲取利益,這可能可以營造出一個相對理想和順暢的醫療環境。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口碑和誇獎沒有辦法量化。舉例來說,張大夫和李大夫的口碑都不錯,但誰是88分,誰是86分,沒有辦法評定出來。所以對醫務人員來說,口碑和誇獎在更多時候就是個心理安慰。

但是,相對於口碑或者患者的獲得感這些相對主觀的評價,做課題、寫論文等,確實能夠進行相對客觀的打分。可是論文打分,如參加一個課題或者發表了一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其分值差距十分懸殊。這也是為什麼真正忙於臨床工作,或者只擅長做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到了職稱評審的時候心裡會泛出千辛萬苦的酸楚——因為自己擅長的不漲分,自己的弱項真拉分。

掛名論文、槍手論文,在各個行業的職稱評審中也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在醫務人員重論文而輕實踐的評價體系之下,很多評審只關注論文是不是存在,卻無法驗證是不是作者親為。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除了反思我們的職稱評審體系,更應該改變用職稱衡量醫生價值的做法。例如在美國,臨床醫生只有住院醫生(正在接受培訓,沒有資格獨立行醫)和主治醫生(完成培訓,獨立行醫)兩個級別,如果醫生有更高的追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加學術職稱評定,獲得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終身教授等身份,但這個職稱只是針對當時所在的醫學院,是個臨時身份,可以擁有一些研究的機會和到世界各地講學的機會,與收入的關係不大,醫生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在臨床工作上。

當前,在各行各業都在普及高級職稱的同時,對於醫務人員高級職稱的要求反而越來越不明確。一個主任醫師或者主任護師,給病人看病時應該比副主任醫師或副主任護師強在什麼地方,並沒有明顯界線。與其這樣,還不如淡化職稱的意義,更加強調收入和崗位的關係。在薪酬結構上,加大年限的累積效應,自然提升,讓職稱真正為具有科研能力的醫者提高標識,而不是成為每個醫務人員前進路上的額外負擔。(鄭山海)

相關焦點

  • 全體醫務人員注意丨明年晉升,你的職稱評審將發生這些重大變化
    最近,由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重點改革以往評審標準過於強調論文、實踐導向性不強、重視臨床不夠等問題,影響所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未來的職稱評定,意義極為重大!
  • ...對疫情防控一線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攻關人員實施職稱傾斜...
    據人社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介紹,這一政策首先突出「三個優先」,即優先申報、優先評審、優先聘任。「優先申報」,一線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無論是否有空崗,均可申報。可以提前一年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或提前一年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做出突出貢獻、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的,可以直接申報參加高一級職稱評審或考試。
  • 重要消息:這3類醫務人員評職稱免考!
    這些醫務人員評高級職稱,免考!近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度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實踐能力考試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考試工作做出相關安排。3類醫療人員可免於參加實踐能力考試目前,從國家到各地方都發布了針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相關福利待遇,其中在職稱方面給予多項傾斜措施。如今,廣東省的舉措落地了。
  • 田言之:縣鄉醫務人員職稱不考外語是多重利好
    日前,人社部、衛計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要求縣級及以下衛生技術人員在職稱評審時,職稱外語成績可不作為申報條件。同時,其論文、科研要求也不作硬性規定(新華網11月26日)  深化衛生領域改革,包括醫療體制、醫務人才培養、從業人員薪資待遇等方面的內容,目的就是要革除原有體制機制內不切實際、掣肘發展的東西,促進醫療衛生領域的健康發展,以期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病患。而改革的指示器就是相應政策法規的修訂出臺。
  • 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相關知識(評審篇)
    未達到繼續教育規定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申報評審職稱。 16. 獲得職稱資格後如何聘任?如何計算評審的專業工作年限?機關人員如何申報職稱資格?留學回國人員如何申報職稱資格? 在江蘇省範圍內,留學回國人員,不受職稱、資歷及職稱外語、計算機等要求的限制,根據自身的情況直接向相應的部門(機構)或評委會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
  • 南京職稱評審,要如何查看職稱評審進度?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2020年除了機械工程、建設工程(市建委、市人才)的中、高級職稱材料報送時間還未截止外,其餘專業的職稱申報和材料報送均已截止,很多提交的材料也進入了待評審階段。目前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查詢到自己職稱申報進度呢?
  • 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培訓動員會
    國家郵政局舉辦推進快遞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培訓動員會暢通技術人員職稱評審通道 拓展快遞小哥職業發展空間3月5日~6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職稱改革精神和《國家郵政局關於全面推開快遞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國家郵政局專門舉辦培訓動員會
  • 河南滿10年的一線醫務人員可免高級職稱業務考試,直接考核認定副...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海龍就激勵防疫一線醫務具體政策措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據李海龍介紹,省人社廳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對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及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職稱評聘、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激勵政策和措施:職稱評聘方面,對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有六個方面的激勵措施。
  • 平涼市2020年職稱評審工作全面啟動
    平涼市2020年職稱評審工作全面啟動近日,平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印發《關於認真做好全市2020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平涼市全面啟動本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在去年的使用基礎上,今年增加了「全省縣以下基層有效」申報通道申報,同時全省衛生系列各專業高級職稱也納入使用統一的職稱信息系統。申報範圍覆蓋面廣凡在我市各類企業事業單位、非公經濟組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與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合同(聘用)關係的專業技術人員,均可按規定的標準條件申報評審相應的職稱。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批醫療衛生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保護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有關政策措施,經研究,決定開展我省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批醫療衛生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 職稱評審=論文?職稱評審=課題?
    職稱評審,就需要各種論文、課題。這裡不談教師的職稱評定,只說其他事業編的職稱評定。我們單位,一個52歲的大姐,現在是中級崗位,需要評副高。前些年,因為評高工需要英語考試,她考不過,一直耽誤了很多年。後來,大概是16年還是17年的,不需要考英語了,她就開始評審報名。高工需要至少核心期刊的一篇論文、自己主持的一個課題。
  • 2021職稱評審如何一次通關?
    2021職稱評審現在職稱需求量越來越大,職稱評審的政策也幾乎每年都在變化,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又迎來了2020年的職稱申報,對於每年的新人來說,經常會對政策文件認知的不到位,導致進入誤區,從而不能成功通過職稱評審。那麼經常忽略的問題有哪些呢?
  • 黑河:關於做好2020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參評人員所有申報材料認定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31日。(二)申報評審和受理時間1.省評高級職稱申報時間。申報省評高級職稱的評審材料要在9月25日前上報黑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管理科審查。省評高級職稱評審時間由省裡統一安排(見附件)。2.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已下放的系列職稱申報時間。
  • 中、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通過率如何?如何有效提高職稱通過率呢?
    大家好,我是老胡,每年幫助3000+人通過職稱評審,關注我,讓你輕鬆評職稱,避免走彎路!3、三表填寫不規範三表是(《南京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專業技術人員任期考核表》、《申報、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
  • 關於對高新區2019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人員實行...
    各呈報部門:2019年度高區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已於2020年9月17日召開了評審會議,對申報中小學一級教師、中小學二級教師、中小學三級教師職稱資格人員的申報材料進行了評審。經過材料審核、專家評議、評委會無記名投票等程序,張文娟等72人通過了一級教師職稱評審,李建浩等141人通過了二級教師職稱評審,宋彥慧等12人通過了三級教師職稱評審(名單附後)。為了進一步加強工作透明度,保證評審結果公正合理,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對評審結果實行異議期公示的要求,確定本次異議期自2020年9月17日至2020年9月30日,共10個工作日。
  • 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利弊之說
    教師職稱評審多年來猶如婆媳關係一樣難以融合,各說各有理,難分伯仲。領導說不評職稱何以衡量管束教師,教師說這是制約我們自然發展和成長的一個頑疾趕緊廢除。職稱評審確實讓教育工作者頭疼不已。但大家都明白要完全廢除是不可能的,這7樣做既不可能達到讓教師安心從教,更不會有什麼積極的現實意義。原因有以下幾點:1、職稱評審制度是約束教師的砝碼。
  • 2020年度東莞職稱評審,您想了解的都在這
    對於引進到基層一線企事業單位擔任技術骨幹,具有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外籍和港澳臺專業人才,可參照粵人社規〔2019〕38號文有關規定直接申報副高級或正高級職稱。9、對今年參加過疫情防控的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評審上有無「優惠」政策?
  • 《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
    為確保職稱評審質量,《規定》明確了職稱評審委員會的組建條件和評審專家條件。《規定》指出,職稱評審要嚴格遵循申報、審核、評審、公示、確認等基本程序,各環節應當符合具體程序規定。申報人及工作單位、職稱評審委員會及組建單位、辦事機構工作人員、評審專家等要按照規定履行相應職責,並承擔相應義務,違反規定的要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 高校職稱評審為何亂象叢生?
    近日,網友曝出湖南高校職稱評審有評委開房索賄,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某因評職稱不成而對評委大打出手。高校職稱評審一時引起社會熱議。職稱評審異化的關鍵在哪?如何完善職稱評審制度?為此,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  實習記者 苗卉  1、近日,湖南高校職稱評審被曝索賄,向教師發送包含評委名單、賄款金額、收賄地點等信息的簡訊。
  • 今年寧夏職稱評審開始個人申報!這些事情您得了解...
    評審通過人員可在職稱申報系統查詢和下載電子職稱證書,需要使用電子職稱證書時,可通過電子職稱證書「資格核驗」功能隨時查詢。疑似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受到自治區級及以上表彰獎勵的一線醫務人員,可不受任職年限、繼續教育學時、單位崗位結構比例、業務能力考試、論文論著等限制直接報考初中級職稱或申報高一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