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出現指責老師品行的文章,說明老師是弱勢,社會風氣誰有責任?

2020-09-09 吻我的陽光

老師,教書育人,可以說老師是人靈魂的導師,精神的偶像,是有著一定影響力的職業。

然而,卻有很多人在大肆放大老師的不好形象,對於出現的個別影響師德形象的事情,絕對應該查辦,但不能全社會大加宣傳,表面上是維護師德尊嚴,而實際上卻起到了打壓老師嚴厲管理學生的態度和行為。

本來現在的學生就難管,都是溺愛出來的一代,連家長都不嚴管,老師哪敢太歲頭上動土,凡是那些動手適打孩子的老師,幾乎都是有責任心負責任的好老師,適當對孩子體罰,是在提醒孩子,這個世界有人能管你,儘管你的父母拿你沒辦法,把你寵上天。

如果連老師都沒有管理學生的勇氣,那他們這些學生將來一定會成為人渣,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那麼誰該負這個責任?或許不負責任是最好的活法,而且事業仕途一路暢通無阻。

老師,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各行各業各執法機關和部門都有維護社會風氣和社會安定的責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是在避實就虛。

老師的形象不容玷汙,相對來說,老師是比較純淨的人,而且沒有權利 ,也不會影響大局,也不會有太大的社會影響力,這是閉著眼睛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追求什麼,就一定會得到什麼,從個人到國家都是如此。

真正地愛護下一代,就是要讓下一代在屏幕和現實生活中看不見無德無品的人和事,這才是徹底根治社會風氣的辦法。

老師,永遠是偉大的形象,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初衷畢竟是好的,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老師和學生,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
    對此,不少人又大呼「學生也是弱勢群體,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家庭的、年紀較小的女生,更容易被老師欺侮。」老師是弱勢群體,學生是弱勢群體,家長因為各種學校活動、家長作業等,也說自己是弱勢群體。現在就差教育局說自己也是弱勢群體了。難道打上弱勢群體這個標籤是個很光榮的事情?在師生關係中,誰到底才是弱勢群體?
  • 被老師體罰吐血事件大反轉:老師成為弱勢群體,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某中學的某老師上課時,發現有學生在其背後貼了張「我是烏龜,我怕誰」的字條,還在上面配有烏龜形象,某老師覺得受到侮辱,與這名學生扭打起來。教育部門因某老師體罰學生將其開除。人們常說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但不管學生是否選擇站著,中國的很多老師早已精神下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拿好自己的工資,教好自己的課,畢竟只是個工作……這個時代,有些人正在濫用舉報權,意圖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訴求。比如前陣子發生的「南陽英語教師被學生舉報」的事件。
  • 不良風氣進入校園,一些老師真的社會
    近期關於河南某地出現「學生家長到指定書店購買教輔」的新聞充斥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和群眾的討論,也成為了最近身邊的人茶餘飯後議論的焦點。1、學生主體這件事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受害者是學生群體和家長,關乎很多人的共同利益,學校和老師怎麼能讓學生牽扯進與商家利益關係勾結當中呢?這讓不少學生家長感到特別憤慨,幾乎沒有不為自己子女前途著想的父母,送孩子到學校去讀書是為什麼?為的就是能夠接受良好教育,培養優秀品行,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價值觀等等。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現在的老師屬於弱勢群體嗎?
    所謂的弱勢群體,是指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由於群體的力量、權力相對較弱,因而在分配、獲取社會財富時較少較難的一種社會群體。因而他們處於較貧困狀態。那麼老師屬於弱勢群體嗎?個人認為當前的老師也算是弱勢群體。在很多家長看來,反正不管怎樣都是老師的錯,學生就算有什麼錯,也是應該被原諒的,但作為老師,一點錯都不能犯。目前老師被定性為服務員,一個服務員有什麼地位?還不夠弱勢嗎?
  • 老師在群裡發的「溫馨提醒」,惹怒了一群家長:質疑老師的品行
    ,紛紛認為該老師的品行和業務能力都有待提高。有質疑學校夥食的肉類供給不足,反而倒打一耙的;也有指責老師如此解決問題,實在不尊重人的等等。總之,眾人皆蓋章定論老師和她所發布的「溫馨提醒」都有問題。品行端正的老師,會讓家長覺得安心,能放心孩子的三觀不會被帶歪。
  • 教師系列之一:教育孩子完全是老師的責任嗎?
    中小學生在校時間教育部有明確規定,各學校也有上學、放學作息時間表,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時間,也我們完全可以說每一個在校生在家和社會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校時間,於是就出現了教育專家也難以破解的「5+2」教育難題(即孩子在校5天的教育效果被2天雙休日的社會負面影響就抵消了,甚至還會出現負效應),也一再應驗了《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千古名言。
  • 我是老師,我得罪了誰?
    我是老師,我得罪誰了?!現在言論自由,噴子也無處不在。他們以自己淺薄的知識作為觀點,用毫無邏輯的語言諷刺他人,以達到自己內心的充實。其與生俱來的煽動性和殺傷力,足以摧毀一個人,甚至一個群體。然後該司機吐槽:「你這個老師臉怎麼這麼臉大,學生家長開糧油店的你家就缺豆油,學生家長是開發廊的你就天天剪頭,學生家長是開發商,那咋的還得送你一棟樓,你們上課基本不教,學生啥都不會,各科成績往下滑,那打遊戲可像你似的,可有一套了。」每次看見這種對教師行業不分青紅皂白就指手畫腳,隨便亂噴的人,就極度不爽,試問:我是老師,我得罪誰了?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指責老師?
    二、社會過度關注中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家家都有孩子。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每個孩子都要上學,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而學校和老師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自然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孩子是弱者。在他們身上出現任何風吹草動,與之相關的人都要受到指責。
  • 本該受人尊重的老師,為何在文明社會變成弱勢群體?
    我從不知道原來有一天我會得抑鬱症,檢查結果出來的那天,不敢置信,我以為是拿錯了。任誰看到從前的我,也不會把我和抑鬱症聯想在一起,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老師,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它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博學多才,受人尊敬。可在我的腦海中勾勒的是一頭勤懇務實的老牛,從不叫喚,默默奉獻,甘願犧牲才符合人們要求的老師。
  • 老師催作業反被舉報:一個個負責任的老師正在被摧毀!
    我想肯定不會,因為老師的心已經寒了,老師的盡職換來的卻是學生、家長和領導的否定,誰還會這麼傻呢?;有網課30分鐘,老師被學生罵了8分鐘的。 什麼時候我們這個社會已經發展到不需要負責任的老師了?什麼時候老師的付出竟然是被認為如此廉價?
  • 河北疫情出現老師和學生感染,又有人要做老師的文章了!
    河北疫情出現老師和學生感染,又有人要做老師的文章了!只有牽扯到老師的事,無論多大多小,在一些人眼裡,就是小事。可以說老師這個群體是最容易被欺負的群體,什麼人都可以去踐踏老師!據報導,河北疫情中有兩名老師和多名學生被感染。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指責老師?答案在這裡!
    一點點的小事兒不斷地累積,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發酵,孩子回家把自己個人的看法告訴家長,於是家長對老師也會有看法。總而言之,一人難勝百人意。老師想要獨善其身,還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另外學校或社會有一些相關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和老師配合完成。比如說學校查服裝和髮型。第一責任人自然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布置工作,學生會覺得煩,老師管得太多。所以有的學生和家長就會發出這樣的指責:「除了不抓學習,其他什麼都抓!」
  • 不要黑老師,老師是社會的底線和良心
    需要說明的是,我是個體工商戶,所從事的工作與教育完全無關。關注教育,是從我的小孩上學開始。但我從來不黑老師,從來沒罵老師。我所見到的老師,都是很認真負責的。但不可否認,在這個龐大的群體裡會有個別老師會明裡暗裡索取紅包,或者引流學生到校外培優。但這無關職業,更無關師德,潮流而已。吃拿卡要貪,無處不存在。
  • "20年後打老師"打的不是老師,是整個社會尊師重道的臉
    接著,上前將張某欄下並確認其身份後,即對張某連扇四耳又朝其臉部猛擊一舉,口中反覆辱罵、指責,然後勒令張某電動車停靠到公路邊,繼續憤怒地對張某進行指責,期間又將張某電動車踏翻在地,並先後朝其胸部、腹部猛推兩拳,後在圍觀群眾的勸說下,張某扶起電動車改變行車路線,躲避常某堯離開後方才返回。2018年12月15日,一段他幾個月前當街毆打20年前班主任張某的視頻在網絡熱傳,引發社會關注。
  • 舉報立馬處理老師,老師越負責越容易被舉報?網友:班主任最大
    文 |小陳教育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家裡得要尊重父母,而在學校那就要尊重教師,也就是所謂的「尊師重道」,而「班主任」這一個職位對於一個班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一個班級的好壞完全可以從班主任身上看出來,嚴格的班主任和一個散漫的班主任教出來的班級風氣那是完全不同的
  • 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人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
    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擔起來。第二,只有家長親自教育才能抵禦不良風氣。現在的社會很亂,花花世界迷亂心智,小小一個網吧就可以讓那麼多孩子沉迷其中,書不讀了,家不回了,爸媽也不要了,光靠老師根本不可能保證每個學生不受不良風氣侵襲的。如果家長還是老觀念,認為把孩子養大就行,不擔負起親自教育孩子的重任,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交給學校,交給別人,那你就等著下半輩子傷心地哭吧!你不管自有人管,誰呀?要麼壞人管,要麼監獄管。
  • 小學老師辭職:老師不是神,誰來拯救這個弱勢群體?
    關於這次網上熱傳的老師辭職的問題,我在朋友圈已經看過很多次,幾乎我的朋友圈在那一天都被刷屏了,因為我的職業也是教師,我的朋友圈的朋友也大都是老師,這件事導致的結果讓我們當老師的特別心驚膽寒,每一個轉發的老師都是心有戚戚,是不是我們哪一天一不小心,也會面臨著這種情況,到時候不說我們的付出與回到成不成正比
  • 但願這樣的循環不要發生:老師弱勢,學生就會強勢,教育就會弱勢
    時至今日,教育生態環境的悄然改變已經讓老師成為了對教育對象本應該嚴管而又沒有嚴管底氣的弱勢群體,甚至連到底要不要和有沒有懲戒權都成了一個引發爭議的問題。只要有老師為了課堂紀律懲戒違紀學生並被舉報,受傷的都是老師,要麼被批評教育、要麼被要求賠禮道歉、要麼被停職檢查、要麼被降級調離、甚至還有被家長辱罵毆打……長此以往,會有更多的老師面對違紀違規學生處於一種本能地想管但又不敢管的糾結狀態,可能就會明哲保身,也就自然地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了。
  • 讓家長批改作業,老師的職責是什麼?學生家長為何是「弱勢群體」
    很多家長吐槽多年,甚至感覺自己又重新上了一次學,而家長也將這種不滿情緒,很可能歸咎於科技的發展,怨恨為什麼要有各種社交手機軟體的出現。 畢竟,過去沒有這些的時候,家長只要負責賺錢,亦或是自發地監督孩子學習。然而,當下因為交流的成本降低,以至於「任務信息」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