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是在13、14歲的時候來月經,當時還不懂什麼來的。只知道下體突然來血,其實當時就有上過生理課,生理課還贈送一份姨媽巾。那時候小編只能拿著當時贈送的姨媽巾,跑去廁所。那時候小編還記得是在學校,大概就是下體突然來血就用姨媽巾墊著就沒錯了。
當時只是不懂,沒有覺得什麼害怕,什麼不好的情緒。想想當時的自己還挺搞笑,還好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在那時候父母也比較保守,不會說教育什麼基本的信息。只是在上生活課時候,大概知道些。但其實都不算太完整的課堂知識。
這其實不算是重點,重點是在哪個時候來姨媽,不覺得痛。對,就是這個痛字。小編最羨慕就是,在第一次來姨媽時候,應該說是在小學時候來姨媽是沒有「痛經」這何詞語的。有時候連什麼時候來,自己也不知道。多瀟灑,多令人羨慕啊!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姨媽的探望,是痛苦的代表。
那是一種心酸的感覺啊!記得有痛經的時候,試過喝過一些苦苦的藥,還記得挺比不便宜的。喝了那種中藥調理出來的藥在我的感覺中是不太明顯,應該有調理身體的成分,還要持續來,金錢不一定支持得住。大概喝了一、兩次就停止了。記得當時只有痛經,沒什麼太大的不適。現在小編不只是有痛經,還有血塊。聽說痛經和血塊等症狀,是不正常的反應。小編還專名研究下,是什麼原因導致血塊的出現。
1、有可能同淤血有關?原來在姨媽到來的時候,有可能姨媽量比較多,多的時候還帶有一些血塊,在這種無影中集聚了淤血。大概就是姨媽量比較多,多到有血塊集聚產生淤血了。這種情況最好還是調理下身體,去正規醫院找醫生調理下身體,小編一遍會去找中醫的醫生調理身體。有這種現象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也好,也有可能和婦科疾病掛鈎的。
2、姨媽量多,多到不及時排出都會有血塊?在姨媽到訪期間出現血塊,有機會是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有關係。在月經時血量比較多時候,有時候很衝人體,在不及時排出血液就會集結在一起,會形成血塊。所以量大有時候都是一種錯啊!
3、子宮內膜脫落都有關係?仔細留意下,有時候排出的不一定是血塊並不是血液,其實有好多女性體內子宮內膜脫落包裹著血液,排出來的有點似血塊的子宮內膜殘留物,多數都是月經不調的症狀。
4、同婦科疾病有關係?月經失調的原因其實有好多種,但比較常見的就是卵巢早衰引起。在中醫中說到氣血不足、陰血不足都會導致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有機會引發一些婦科疾病。
5、肝氣鬱結都有關係?原來在月經中有血塊,有機會是肝氣鬱結導致的。在月經期間感覺有些堵塞的感覺,那就要用按摩來緩解啦。在月經到來時候肚子痛得生不如死的時候,在平時要注意保暖和做一些按摩,例如按下腰啊、腳底的。來促進血液從環。
所以來姨媽到來的期間不只是注意白帶還有注意有無血塊。出險血塊要對症處理,看醫生的要去找醫生。要調理的,一定好調理好。好按摩的,一定學寫怎麼按摩。自己的身體不要忽略,不然有可能導致早衰,那真的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