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近日,某卡車媒體刊登了一篇《4米2申訴書》的文章,關於輕卡司機面臨集體失業,呼籲有關部門重新審視輕卡準入政策,尊重國情,關注民生,與時俱進,基於實事求是的態度,適時調整政策法規。
文章說:「我們是一批遵紀守法,胸懷抱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輕卡司機。今天之所以大家一起起草這份申訴書,是因為新1589新規,讓我們全國所有的輕卡司機面臨失業,我們好多人都是剛剛響應國家號召把黃標車報廢了,才花了十幾萬貸款買的新車又即將變為報廢車,我們是靠這車吃飯啊,領導們。
城市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蔬菜瓜果日用品等等,哪樣不是靠輕卡一趟一趟運進去的?中重型貨車可以白天進市內嗎?如果不是輕卡在城市內運輸,有可能會造成物價上漲,受苦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
新車跑」老路」,標準應該與時俱進「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輕卡在倒退,就算正規廠出廠的4米2輕卡,你就拉1.49或1.9噸嗎?太不現實了,一個電動三輪就能拉,這麼低的標準就是給予罰款合法理由,希望能提高載重量。」
「4米2輕卡總裝載質量是可以達到十噸的!無論廠家的造車技術,或者是市政道路的承載能力!還是車的長度,是合適市區穿梭,而不會造成別的什麼什麼的……因為這長度的輕卡穿梭於市區多年了,是經過歷史的檢驗的……」眾多卡友這樣說。
據輕卡業內專家介紹,我國城市道路水平已發生了根本改變,輕卡的安全性、環保等各項性能指標也實現了質的提升。但原有輕卡進城噸位限值規定,已不符合當前城市發展和物流需求實際,導致了輕卡掛牌難、罰款多、資源浪費、車主抱怨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增加了全社會的運營成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噸小標的產生乃至大行其道多年,是基於我國國情發展而來的,有歷史原因,也有市場、行業以及多部門的原因。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尊重我國的國情,基於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政策借勢調整。
時代呼喚政策創新輕卡的準入目錄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據輕卡從業者介紹,「現實是交警現在按行駛證標載1.49噸或1.9噸來罰輕卡!而交通運輸部出臺的按兩軸車18噸!這就是典型的政出多門!從時效性而言,標載1.49噸,車自重2.3噸,交警操正步,要你標載1.49噸!這樣如果拉5噸米入市區送貨,同樣一臺車明明可以裝5噸貨,你硬是堅持只給拉1.49噸!這就得多跑三趟,這是浪費。這多跑的三趟同樣不是多燒油嗎?能環保嗎?還有更多地重複佔用道路資源!」
輕卡進城噸位限值過低,造成資源浪費,助推了社會成本,加大了管理難度。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行的各地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標準不一且限值過低,是典型的「政策性浪費」表現,「百害無一利」。集中表現在,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太低,需大幅增加車輛與駕駛人員,加重了交通擁堵,增加了排放,大大增加了社會成本,造成資源浪費;進城載貨汽車噸位限值過低,載貨量少,使得單位運量耗油高、人力成本高,運營成本高,助推社會成本提高;受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標準限制,載貨汽車運量少、運輸效率低,運輸業戶收益低,運營難以為繼。
這種「政策性浪費」是最大的浪費,根源在於部門的各自為政,當下,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輕卡準入政策了。
政策制定堵不如疏輕卡的這段標載與超載的「風波」,以及到底應該給予輕卡什麼樣的總載重質量。現實是,各地現在都是沿用十幾年前的老政策,一桿子打到底。致使輕卡從業者現在是兩頭不到岸!車買了,想出門掙錢,但路那頭的交警在等著你。出車怕罰,不出車全家老小挨餓,難以生存。輕卡載重質量如果不科學地及時給予改進,那麼直接會影響到千萬輕卡從業人員的工作和家庭。
政策制定堵不如疏,輕卡之所以是輕卡就在於其輕載與短途的特徵,對此,一個規範、合理、科學的標準必不可少。就如同網友評論所言,提高藍牌輕卡的車貨總質量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將總質量標準提升至合理範圍內,滿足輕卡的載貨運輸的實際需求,在標準提高的同時再進一步治理輕卡超載行為,才能實現標本兼治。
那麼輕卡應該拉貨多少更合理呢?眾多卡車司機十分坦誠並且實事求是的談到「大三輪拉1噸貨,麵包車也拉1噸貨,微卡後雙輪拉貨3噸,輕卡拉1.9噸本身就沒有生存空間。4.2米的輕卡拉貨5噸以下是合理的,5噸以上的貨交給黃牌車輛。
在今年的人代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姜衛東提出《關於破除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壁壘為社會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的建議》,他建議要合理調整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全國統一將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由總質量4.5噸(載質量約2噸)以下調整為總質量7.5噸(載質量4.5噸),並準予C證駕駛。這該是一劑良藥。
3月16日,某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以姜衛東代表的兩會建議為內容的《兩會:允許貨車進城!將貨車進城噸位由4.5噸調整為7.5噸,並準予C證駕駛》的報導,短短兩天內,微信閱讀量突破10萬+,參與投票的3萬多人,支持率高達97%。這是民意。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