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米2輕卡進城噸位要不要從4.5噸調整到7.5噸?是關注民意的時候了

2021-02-07 汽車百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近日,某卡車媒體刊登了一篇《4米2申訴書》的文章,關於輕卡司機面臨集體失業,呼籲有關部門重新審視輕卡準入政策,尊重國情,關注民生,與時俱進,基於實事求是的態度,適時調整政策法規。

文章說:「我們是一批遵紀守法,胸懷抱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輕卡司機。今天之所以大家一起起草這份申訴書,是因為新1589新規,讓我們全國所有的輕卡司機面臨失業,我們好多人都是剛剛響應國家號召把黃標車報廢了,才花了十幾萬貸款買的新車又即將變為報廢車,我們是靠這車吃飯啊,領導們。

城市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蔬菜瓜果日用品等等,哪樣不是靠輕卡一趟一趟運進去的?中重型貨車可以白天進市內嗎?如果不是輕卡在城市內運輸,有可能會造成物價上漲,受苦的還是廣大人民群眾!」

新車跑」老路」,標準應該與時俱進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輕卡在倒退,就算正規廠出廠的4米2輕卡,你就拉1.49或1.9噸嗎?太不現實了,一個電動三輪就能拉,這麼低的標準就是給予罰款合法理由,希望能提高載重量。」

「4米2輕卡總裝載質量是可以達到十噸的!無論廠家的造車技術,或者是市政道路的承載能力!還是車的長度,是合適市區穿梭,而不會造成別的什麼什麼的……因為這長度的輕卡穿梭於市區多年了,是經過歷史的檢驗的……」眾多卡友這樣說。

據輕卡業內專家介紹,我國城市道路水平已發生了根本改變,輕卡的安全性、環保等各項性能指標也實現了質的提升。但原有輕卡進城噸位限值規定,已不符合當前城市發展和物流需求實際,導致了輕卡掛牌難、罰款多、資源浪費、車主抱怨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增加了全社會的運營成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噸小標的產生乃至大行其道多年,是基於我國國情發展而來的,有歷史原因,也有市場、行業以及多部門的原因。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尊重我國的國情,基於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政策借勢調整。

時代呼喚政策創新

輕卡的準入目錄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據輕卡從業者介紹,「現實是交警現在按行駛證標載1.49噸或1.9噸來罰輕卡!而交通運輸部出臺的按兩軸車18噸!這就是典型的政出多門!從時效性而言,標載1.49噸,車自重2.3噸,交警操正步,要你標載1.49噸!這樣如果拉5噸米入市區送貨,同樣一臺車明明可以裝5噸貨,你硬是堅持只給拉1.49噸!這就得多跑三趟,這是浪費。這多跑的三趟同樣不是多燒油嗎?能環保嗎?還有更多地重複佔用道路資源!」

輕卡進城噸位限值過低,造成資源浪費,助推了社會成本,加大了管理難度。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現行的各地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標準不一且限值過低,是典型的「政策性浪費」表現,「百害無一利」。集中表現在,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太低,需大幅增加車輛與駕駛人員,加重了交通擁堵,增加了排放,大大增加了社會成本,造成資源浪費;進城載貨汽車噸位限值過低,載貨量少,使得單位運量耗油高、人力成本高,運營成本高,助推社會成本提高;受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標準限制,載貨汽車運量少、運輸效率低,運輸業戶收益低,運營難以為繼。

這種「政策性浪費」是最大的浪費,根源在於部門的各自為政,當下,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輕卡準入政策了。

政策制定堵不如疏

輕卡的這段標載與超載的「風波」,以及到底應該給予輕卡什麼樣的總載重質量。現實是,各地現在都是沿用十幾年前的老政策,一桿子打到底。致使輕卡從業者現在是兩頭不到岸!車買了,想出門掙錢,但路那頭的交警在等著你。出車怕罰,不出車全家老小挨餓,難以生存。輕卡載重質量如果不科學地及時給予改進,那麼直接會影響到千萬輕卡從業人員的工作和家庭。

政策制定堵不如疏,輕卡之所以是輕卡就在於其輕載與短途的特徵,對此,一個規範、合理、科學的標準必不可少。就如同網友評論所言,提高藍牌輕卡的車貨總質量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將總質量標準提升至合理範圍內,滿足輕卡的載貨運輸的實際需求,在標準提高的同時再進一步治理輕卡超載行為,才能實現標本兼治。

那麼輕卡應該拉貨多少更合理呢?眾多卡車司機十分坦誠並且實事求是的談到「大三輪拉1噸貨,麵包車也拉1噸貨,微卡後雙輪拉貨3噸,輕卡拉1.9噸本身就沒有生存空間。4.2米的輕卡拉貨5噸以下是合理的,5噸以上的貨交給黃牌車輛。

在今年的人代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姜衛東提出《關於破除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壁壘為社會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的建議》,他建議要合理調整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全國統一將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由總質量4.5噸(載質量約2噸)以下調整為總質量7.5噸(載質量4.5噸),並準予C證駕駛。這該是一劑良藥。

3月16日,某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以姜衛東代表的兩會建議為內容的《兩會:允許貨車進城!將貨車進城噸位由4.5噸調整為7.5噸,並準予C證駕駛》的報導,短短兩天內,微信閱讀量突破10萬+,參與投票的3萬多人,支持率高達97%。這是民意。

            你若喜歡,點個

相關焦點

  • 輕卡噸位提升成最後希望 多少噸才合適
    其實在去年「大噸小標」事件爆發後,就有相關人員提出要提升藍牌車型噸位,行業人員也普遍認為4.2m藍牌輕卡合法承載質量過低。而且藍牌車型總質量不超過4.5t已是多年前的政策規定了,隨著社會發展、技術進步、路況變化,已經不適應現今的市場需求。
  • 自重7噸的四米二到底能拉多少噸?5噸?10噸?
    2020年二軸貨車收費公路新標準雖然藍牌貨車的過路費比計重收費時期降低了許多,不過四米二車主不要高興得太早,按照規定,藍牌貨車允許的最大載重質量在4.5噸以內。不過很多藍牌車噴的總質量大部分都是4495千克,有一些自重達到7噸多的藍牌五小工程車的標載質量也是按照行駛證上的4.45噸算,那麼自重就超載了,它能拉多少噸呢?是5噸,還是10噸?這種車裝貨後上路後難道不會被罰款嗎?
  • 4米2藍牌車遭遇「史上最艱難一年」,全國嚴查「大噸小標」!
    4米2藍牌車,在之前一直是香餑餑,市區"禁行"政策對4米2藍牌貨車而言沒有什麼進城限制,有效促進了發展,門檻低,只需要C照就可以駕駛,短長途都能跑,貨源多、好配貨、優勢大。"大噸小標"更是在這次行動中被列為頭等打擊對象,4米2輕卡在貨車行業又有"小百噸王"之稱,素來以超載而聞名。大部分的輕卡自重都要三噸多,還有很多4米2自身就超重。面對這次整治,4米2車主們訴苦聲一片!
  • 4米2藍卡爭議,總重多少噸最合理?來看看卡友怎麼說
    4米2藍卡爭議,總重多少噸最合理?來看看卡友怎麼說看到這個問題之後,相信你也懵了,藍牌總重量4.5噸的規定,讓很多卡友們感覺政策制定的根本就不符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也就是說一輛6米的輕卡,按照規定只能拉1~2噸的貨物,真的會讓人為4.2米的貨廂感覺可惜,也就是從5月21號開始,藍牌輕卡總重量多少噸,成為了行業內討論的焦點問題。
  • 4米2藍牌輕卡是否該提噸位?卡友:「該提,不然活不下去」
    近期,多地嚴查4米2輕卡貨車超載,很多司機都不敢上路,有的司機甚至車都停在家一個月了,出門處處被查,就算是空車,也要靠邊停查一下很多開4米2貨車的司機都說,強烈要求提高4米2貨車的噸位,也就是載重量,目前4米2空車一般標的是4495kg,行駛證上核載質量根據買車年限不同數據也不同
  • 4米2卡友注意!藍牌輕卡又有新政策 違規或重罰!
    近日,兩軸貨車高速限重18噸的規定似乎又有新變化。據湖南、湖北等地卡友反應,當地高速公路兩軸車開始按行駛證限載,超過行駛證噸位的藍牌輕卡拉綠通上高速不再免費,引起行業再度對藍牌輕卡的關注。
  • 小卡搶了輕卡的活,「大噸小標」事件後,小卡真能替代輕卡嗎?
    一般來說,藍牌輕卡總質量在4.5噸以下,總長6米以內,自重多數在2.5-2.8噸左右,標載載重大概在1-2噸之間,其優勢在於更大的貨廂容積和駕駛室。 而小卡車型比常見的4米2標準輕卡要稍小一些,主要體現在駕駛室尺寸上,整體大小介於微卡和輕卡之間。其優勢在於自重輕、載貨量大,體型又適合於走街串巷。
  • 輕量化能解決大噸小標嗎?卡友:拉貨仍有限,更想提升總質量
    【卡車之家 原創】近段時間,已上牌4米2藍牌輕卡要求復檢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如果復檢不合格的話,則可能面臨無法繼續運營的情況。與此同時,不少地區也開始嚴查藍牌輕卡超載行為,違規車輛將被處以記6分、罰款數千元不等。在這樣高強度的整改下,不少卡友已感到身心疲倦甚至都不想上路了。
  • 國六排放+4.5噸公告,買締途這款小卡還要什麼輕卡?
    【卡車之家 原創】面對近年日漸火爆的小卡市場,飛碟締途最先將高舒適、高可靠以及靚麗的設計運用到旗下車型,成功打造了國內中高端小卡車型的標榜。隨著排放政策的嚴格管控,飛碟締途再次帶來了國六版締途DX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該車還榮獲「卡車之家2019年度傑出用戶口碑車型」,下面帶大家看看這款國六柴油小卡有什麼亮點。
  • 二軸18噸,4米2迎來第二春?別高興的太早,兩輪整治即將來臨!
    對於二軸車,文件規定:1、高速入口啟動稱重,二軸車暫限載18噸,不得以超載為由禁止上高速;2、目前暫不對車貨外廓尺寸進行檢測,即超限暫時不管。這讓一眾藍牌輕卡車主驚呼,4米2的春天又要來了!也讓6米8、9米6的車主擔憂,這讓我們還怎麼活?但真的是這樣嗎?
  • 藍牌輕卡空車超重,「大噸小標」究竟該怎麼治?
    長春街頭,停駛的「大噸小標」輕型貨車。趙宇供圖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介紹,「大噸小標」指的是大噸位貨車卻標註小噸位,嚴重危害道路安全和貨運行業發展。自去年「5·21大噸小標」事件爆發後,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大噸小標」違法行為已得到有力遏制。
  • 藍牌4.2米輕卡冷藏車
    江鈴順達4.2米藍牌4.2米冷藏車斜前整車型號:CLW5043XLCJ6整車尺寸:5.995×1.95×2.9米廂體尺寸:4.15×1.75×1.75米廂體容積:12.7立方米總重量:4.3噸;車自重:3.01噸;拉貨重量:1.1噸(實際拉貨重量4~5噸);人數:2人。
  • 搭載智動擋,總重只有2.8噸還是國六版本,江鈴順達輕卡實拍
    輕卡之所以稱之為輕卡,就在於它是總重4.5噸以內的載貨車,可以上藍牌在城市內自由地穿梭,而如今,它這個最基本的屬性,卻成了很多企業「吹噓」的資本。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卡車技術面臨著「缺輕少重」的困境,當時,一個並不知名的當地卡車企業—江西井岡山牌拖拉機廠,在1984年,大膽引進五十鈴先進技術與生產線,開始在國內生產五十鈴"NKR/NHR"系列輕型載貨車,這款車輛總重最大只有4.5噸的載貨車,無疑開創了國內高端合規輕卡的先河。
  • 兩軸貨車不超18噸可上高速,但過路費是按這2種情況收費的
    【卡車之家 原創】12月17日,交通部發文允許所有兩軸車暫時按18噸的標準上下高速。而1月1日後,高速公路又將全面實行按軸收費。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藍牌貨車究竟是按貨1的標準算還是按貨2標準算,以後又會有哪些變化?
  • 工信部第321批公告:多款4.2米貨車總重上調至11噸,上黃牌
    解放輕卡的虎V系列,相比之前的4.5噸車型,技術層面沒有什麼改變,但是總質量從4495kg直接變為11200kg,意味著這款車車貨總重可以達到11.2噸。同樣的,中國重汽王牌、中國重汽HOWO輕卡、福田瑞沃等都把4.2米輕卡的總質量進行上調,達到了11.2噸。
  • 「992|聚焦」藍牌輕卡空車超重,「大噸小標」究竟該怎麼治?
    空車超重,輕卡不輕這個鍋到底由誰來背?去年5月21日,《焦點訪談》曝光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問題,為輕型貨車行業敲響了警鐘。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噸小標」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央視曝光「大噸小標」問題。長春街頭,停駛的「大噸小標」輕型貨車。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顧大松介紹,「大噸小標」指的是大噸位貨車卻標註小噸位,嚴重危害道路安全和貨運行業發展。自去年「5·21大噸小標」事件爆發後,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大噸小標」違法行為已得到有力遏制。
  • 歷時2年多 4.5噸以下貨車兩證終於取消
    【卡車之家 原創】對於藍牌輕卡的車主來說,最近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取消兩證。再也不用花錢花時間排隊或者找黃牛去辦理,也不用擔心路上遇到交警罰款了。從傳言取消到如今交通部下文明確取消,並非一蹴而就,經過了兩年多時間。在2016年甚至更早時,坊間就已經出現了「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將取消道路運輸資格證和從業資格證」的傳聞。
  • 貨1還是貨2 藍牌輕卡超載上高速如何算?
    根據廣東省的按軸收費方案,貨2是貨1的2.1倍第一類就是藍牌輕卡不管超載與否統一按貨1算。1月1日按軸收費後,藍牌輕卡超一定噸位就按貨2算,不超算貨1的可能性最大第三類就是設定一個分界線,比如4.5噸,超過按貨2算,不超過按貨1算。
  • 藍牌輕卡輕量化,能解決輕卡司機們的痛點嗎?
    「大噸小標」的原罪所謂「大噸小標",就是將貨車載貨後的總重量在合格證上標小,按照過去的收費標準,即按照標定載重量徵收,這樣標註可以少繳費,減少運輸成本。而「小噸大標」,則是生產廠家在銘牌上將貨車自重標高。比如車輛的實際空車重量為3噸,但合格證標註的重量為5噸,那麼這臺車就能夠「合理的超載2噸」。
  • 10噸公告合規重載,國六福田奧鈴新捷運5米2黃牌大輕卡來了
    實拍該車:新捷運排半,5米2大黃牌濰柴WP4.1發動機萬裡揚6擋箱國六的新捷運不僅有更環保、高效的動力,同時還對底盤進行了相應升級,並豐富了公告噸位(有10噸、16噸、18噸等總質量),比國五車型有更長的使用年限,高速「按軸收費」後,新捷運這類黃牌重載車型也會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