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我的高考 楊連山

2020-09-11 荷花半開

我的高考 楊連山

1976年李店建了高中。一九七七年六月第一次開始考試上高中。考試是在李店街南頭的小學裡設的考場。一進大門口,正對著大門放了二張桌子,桌子上並排放著毛澤東和華國鋒像。

考試語文時,作文的題目就是《當我站在華主席像前》,大門口的布置與作文題正好吻合。上午考了語文和數學,下午面試,每個人回答兩個問題,比如國慶節是哪一天、八一建軍節的時間等等這一類題。

這一回,我以48名的成績考上了李店高中,高中一年級啥也不會,數學聽不懂,也不知道作業是咋做的,是抄別人的還是自己做的。當時的班主任老師是傅忠義,李店街南頭的,上了一年學也沒有過問過我一次,既沒有表揚一次,也沒有批評一次。反正懵懵懂懂地進入了二年級,坐在教室東北角最後一排。如果沒有黨雲古老師偶然發現在一次考試中,我的歷史考了98分,在班裡表揚了我,我可能就渾渾噩噩地混一年,畢業回家幹活了此一生了。正是因為黨老師的表揚鼓勵,使我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知道用功學習了。看著班裡的同學為高考拼命學,自己也知道下勁兒了。心裡知道自己不聰明,底子差,數理化學不會,只好死記硬背文史地政治,又沒有人指導學習方法,那就死記硬背吧。憑著一股子狠勁,憑著死記硬背。在歷史地理的兩回考試中,又考的很好。教歷史地理的黨老師在班裡就又表揚了兩回。於是想學了,就找著教語文的班主任劉老師,要求往前調座位,劉老師就把我調到了第五排最南頭。

6

坐在教室東北角最後一排時,還有一件事記憶很深。就是後秋裡吧,天已經漸漸冷了。中午吃了飯,到學校東南角公路東邊的水坑裡刷碗,刷碗的水坑邊踩的很光滑,正刷著呢,一不小心滑到了水裡,墩了一屁股泥水,兩腿也溼了。沒有辦法,乾脆脫下來洗洗。光穿了一個大褲衩坐在教室裡,溼褲子央一個同學搭在教室外面的一個繩子上晾著。那天下午天陰沉沉的刮著風,到黃昏時分。又叫那個同學去收回來,還沒有全乾,溼瓦瓦的穿上了。

教語文的劉老師原來在街南頭教小學。才辦了高中,當時教師少,師資力量薄弱,就從小學調過來教語文。課堂上正講著課哩,遇見不認識的生字了,就坐在講臺上笑笑地說,哎呀這是個啥字,查查字典,於是開始查字典了。講課時還時不時的讀一兩個普通話字音。

過了年三四月裡,社旗縣要舉行文史地競賽。學校要先考試選拔。一天去學校食堂打飯時,黨老師笑眯眯地喊著我說:「你這一段時間歷史地理背的咋樣啦?我問你兩問題。」 黨老師邊吃著飯邊問了兩個問題,我當即很熟練流利地背了出來。黨老師很滿意地點點頭,笑眯眯地勉勵我說:「這兩天你要好好複習,文史地競賽想讓你去。」星期天回到家裡,對母親說:「媽,過幾天叫去縣裡參加競賽哩。」母親聽了,高興地笑了說:「山吶,那你可要好好學,往好處考。」

四月二十三日下午,黨老師率領著參加競賽的六個同學,來到李店街北頭,坐上客車去社旗縣城參加競賽。車上當時只有我們幾個人,黨老師笑著說:「算是派了一個專車。」當晚住在社旗縣一高學生宿舍裡,我們幾個都睡了,黨老師喝的醉醺醺的帶著酒氣回來了說:「碰見幾個老熟人,都是這次競賽出題的老師,非叫去喝幾盅。其中就有出歷史題的老師,我想探探題,口風緊的很,一個題也不說。」第二天考試,監考的就是一高的一位女教師,梳著齊耳短髮,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裡靜靜地監考,也不知道是怎樣答題的,迷迷糊糊三場考完了。天晚了,沒有車回不去了。黨老師領著去社旗縣招待所,晚上就住招待所三樓一個房間。當時我的感覺是既幸福又覺得新鮮,不掏錢還能住住樓哩。

吃了晚飯,黨老師說:「考完試了,沒有事去看電影吧,輕鬆輕鬆。」李家超慌著去買了票。開演的時間快到了,一群人來到二樓。電影已經開始了,樓梯上黑咕隆咚的,摸摸索索地找到座位坐下來,居高臨下地看起來,是日本寬銀幕彩色故事片《追捕》。前面的內容沒有看,情節接不上,一時裡看的似懂非懂,大腦裡一片混亂,只感覺著很驚險,一會兒杜丘駕著飛機貼著海面飛行,一會兒騎著駿馬奔馳。高倉健演的警官杜丘酷斃了,理著板寸,戴著墨鏡,身穿風衣,高低英俊。電影播放後,高倉健成了萬千中國少女追慕的偶像,而男人們颳起了一股模仿杜丘的風潮。這是第一次坐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又是在二樓居高臨下地往下看,再加上是寬銀幕彩色故事片,那簡直是新奇極了,印象頗深,終身難忘。第二天早上起來去車站坐車,走在南北向的大街上,扭頭看到怎麼太陽從南方升起來了,原來第一次進縣城轉向了。

這次參加競賽,開創了我人生的十一個第一,第一次參加縣級文史地競賽,第一次獲獎,第一次獲得10元獎金,第一次進縣城,在縣一高第一次吃到了食堂蒸的麵條,第一次住高中學生宿舍,第一次住縣招待所三樓房間,第一次看外國寬銀幕彩色故事片,第一次在電影院二樓看電影,第一次在縣城大街上轉向,第一次到縣一高。

回到學校不久,競賽的成績公布了,六個人參加競賽五人獲獎,是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名,我是第九名。現在回想一下,當聽到自己獲得了第九名時,心裡還是很平靜的,也並不是高興的欣喜若狂。可能是內心裡覺得學習很努力,知識掌握的很牢固,很有自信心,獲獎是意料之中的事吧。接著,學校召開了表彰大會,發了獎狀,獎了一個筆記本,一支全是金屬的高檔鋼筆,還有10元錢。當時對於一個一星期家長只給五角錢零花錢的窮學生來說,十元錢那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巨款。通過這次競賽,一下子激發了學習的勁頭,晚自習下課了還加班加點地點了煤油燈背書,白天就更不用說了,見縫插針地背啊背啊。後來,獎狀、筆記本、鋼筆也不知道丟失到那兒去了,十元獎金也不知道怎麼花掉了。只有這次競賽的記憶,一直珍藏在我的心裡,融入到了我的精神裡,影響了我大半生。

星期天回到家裡,給母親說:「競賽得了個第九名,獎了筆記本,一支鋼筆,還有10元錢。」母親歡喜異常地說:「好好學吧,考上了,就扒個門路,扒出去了。再也不在家裡打坷垃了,算是扒出去啦!」我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暗暗下決心,一定要下板兒學,不叫母親失望。

託母親的金口玉言,這一年果然好運氣,高考考上了社旗師範。臨去考試前,學校讓交錢和糧票。回學校前給母親說:「七月七八九三天得去青臺高中考試,叫交錢和糧票。一個人十元錢,五斤糧票。」母親聽我說了,翻開枕頭,從褥子底下摸出箱子的鑰匙,脫了鞋,跪在床西頭打開了一個黑色的板箱,從裡面拿出了一個圓鐵桶,擰開蓋兒,掏出了一卷錢,從最裡面拿出了一張十元的大團結,又翻了幾個小紙片,是五斤面額的全國糧票。母親給我說:「這糧票還是那一年你回來時,撇給家裡的。平時也捨不得用,這回你拿去考試吧。」母親開箱子拿錢時肅穆的神色,我直到現在還牢記著。

坐敞篷汽車到了青臺高中南面的小學院裡,晚上天下著大雨,就住在教室裡。地上鋪了一條蓆子,坐在蓆子上複習。忽然見講臺旁的一個提兜裡,有一本政治複習資料本子像是我的,抽出來一看,果然是大姐從四川寄回來給我的。我說我的政治複習資料寄回來不長時間就不見了,原來是賈橋的一個姓常的同學,把我的資料偷走了,我拿著趕緊背。自己不下功夫,光靠歪門邪道,投機取巧是不行的,那一年他沒有考上。

那幾天下大雨,考地理時窗外的雨譁譁地下著。下雨有個好處,天氣不熱,適合考場上發揮。感覺著地理題並不難,識圖題是臺灣省的內容,正好複習的好,很容易就答出來了。那一年高考作文題是將何為的散文《第二次考試》改寫成記敘文《陳伊玲的故事》。也不知道是咋著寫的,反正那一年語文考了50.5分,數學8分,政治65分,歷史76.5分,地理87分,英語15分(不計入總成績,錄取是參考),總分287分。夠著大專線了,但是體檢時聽校長王國明與別的老師議論時說:「複查的,咋會複查掉了10分。」後來又聽說是有人頂替了。也算是命吧,結果考上了社旗師範。

高考後的那一年夏天,我和五弟住在陳萬春五間房子西頭的一間。

晚上睡不著覺,白天沒有精神,得了神經衰弱症了。主要是用腦過度,再加上高中二年的生活不好,營養跟不上。每天的飯是固定不變的,早上包穀糝湯,吃一個自己拿的雜麵饃,中午喝一碗芝麻葉包穀糝麵條,不吃磨,晚上還是包穀糝湯雜麵饃,吃一點兒自己帶的豆瓣。高考後議論紛紛。因為我是文革後,全大隊第一個考上學的,造成了轟動性的影響,議論鼎沸。誰見了就問:「山吶,啥時間上大學啊,啥時間走呀。這一步算是跳出去了,一輩子不打坷垃啦。」人見人問,給我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我自己還心裡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呢。再加上複習時用腦過度,神經衰弱更加嚴重了。母親為了讓我睡好覺,老是等早上做好早飯了,再去叫我。母親扒在窗臺上,壓低聲音喊:「山吶,山,起來吃飯的呀,起來吧。」 後來,陳萬春的女人,我叫三嬸兒的和母親說著笑著道:「沒見過喊山吃飯哩,多小那聲音。」然後學著母親喊時的腔調道:「山吶——山——起來吃飯哩呀,起來吧。自怕喊醒了一樣,可省的嚇著了。」 母親與之說笑著,嘻嘻的笑聲今猶在耳。

三嬸兒壽命短的很,四十來歲吧,有病去世了,死了有二十多年了。

神經衰弱後來引起低燒,到草廟王徐倉舟那兒開藥,又到李富戶診所打青黴素針。去李店衛生院找姬醫生開中藥喝。十一月上師範去了,精神一下子放鬆了,生活也好了,神經衰弱慢慢好了。

有一天早上,我正端了一碗飯,一盤菜,蹲在院子東邊的水坑邊吃早飯的,見李店高中的總務王成來推了自行車過來了,對我說:「明天上午八點到學校集合,去社旗體檢哩,你拿二十元錢到學校去。」我說:「中啊,你到家吃點早飯吧。」 王成來笑笑地說:「不啦。」

聽說去社旗縣城參加體檢,母親發了愁說:「穿啥衣裳的,也沒個像樣的衣裳。」我說:「啥都中,是去參加體檢嘛。」母親忙著找了一條紅綠相間的棉布條紋上衣,褲子找不到合適的了,從箱子裡找出來一條天藍色的府綢颼颼褲子。當時人們時興穿一種日本化肥袋裡面襯的一種類似府綢一樣的尼龍做的褲子,走起來亂颼颼,人們戲稱為颼颼褲。

那時候流傳著一則順口溜是說這颼颼褲的:大幹部小幹部,一人一條化肥褲,前面印著日本產,後面印的是尿素。褲襠裡印著百分數,穿黑的、穿藍的,就是沒俺社員的。這個順口溜還有幾個版本是這樣說的:1、大幹部,小幹部,都穿尼龍褲,左邊屁股是日,本,右邊屁股是製造,前面是尿素。褲襠隱約可見含量75%。2、大幹部,小幹部,兩條化肥口袋拼成一條尼龍褲,染黑的、染藍的,就是沒咱社員的。3、大幹部,小幹部,走後門,拉關係,就為弄化肥口袋做尼龍褲。尼龍褲,抖微微,飄撒撒,人群一站多神氣,不是幹部也有人喊幹部。4、幹部見幹部,都穿尼龍褲。村裡來個大幹部,化肥口袋尼龍褲,臺前一站多搶眼,後邊屁股是日,本造,前邊肚子是尿素。5、進村找幹部,認準尼龍褲。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 母親找到了颼颼褲,衣裳問題總算解決了。1979年那一年我參加了高考,而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

作者簡介

楊連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李店鎮薛莊村人。 一九八一年年七月參加教育工作,現為南陽市十四中高級語文教師,校報琢玉主編。先後主編了雛鷹、文網、琢玉等校報,編印了《文網薈萃》、《十四中校志》、《文海拾貝》、《心有靈犀》、《小荷尖尖》和《杏林花滿枝》五本書。藏有三萬六千多冊毛著紅寶書連環畫,酷嗜紅樓夢。 二零零九年八月發起為十四位南陽籍烈士找家的活動,堅守十年,行程二萬多公裡,執著的為十四位南陽籍烈士找家,已經送六位烈士魂歸故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河南省電視臺、河南日報、南陽日報、南陽晚報、南陽電視臺、廣東考試網等數千家媒體進行了數十餘萬篇次的報導。《我們一起為烈士尋找回家的路》等數十篇文章發表在報刊上,著有《永遠的穀子地》一書。二零零九年獲南陽第一屆讀書月讀書人物稱號,二零一四年獲河南好人稱號,二零一四年獲南陽市第三屆道德模範提名獎,二零一六年獲南陽第八屆讀書月金牌推廣人稱號,二零一八年獲南陽市十佳最美家庭稱號。

相關焦點

  • 高考改變命運 楊連山
    高考改變命運 楊連山 我是1979年參加高考的,那一年我考上了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師範,但高考是我人生的拐點,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和軌道。那就是楊連山同學的試卷,得提出表揚,班裡的同學們你們都學學楊連山吧。我聽了又是興奮又是慚愧,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下次考的更好,讓黨老師高興高興。於是刻苦背書,考試時一次比一次成績好,也不怕考試了,因為題都會,就像做一次練習一樣。
  • 面帶微笑的黨雲古老師 楊連山
    面帶微笑的黨雲古老師1 楊連山1978年秋天,我上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教我們歷史地理的老師叫黨雲古,他中等的個兒,寸發早已經花白了,每當說話時嘴角微微一翹,兩隻不大的眼睛就眯起來了,滿臉兒蕩著笑意。第二天上歷史課時,黨老師又是那麼滿臉蕩漾著笑意,儒雅地立在講臺上評講試卷,他說,我昨晚熬夜改試卷時,改一個四五十分,改一個五六十分,正失望得要擲筆休息時,忽然出現了一個大雷子,一算分98分,再一看名字,你們猜是誰,真出乎意料之外呀,再也想不到是楊連山,想不到是他放了一個大雷子,黨老師說完嘿嘿一笑。黨老師的話音剛落,我聽見班裡一片嘖嘖、咦咦、啊啊的讚嘆聲。我的頭腦裡轟一下子頭可大了。
  • 公務員面試熱點,楊連山為烈士尋親終歸故裡
    看著這些幾十年前的烈士證,楊連山的心中五味雜陳,毅然買下後,他決定開始為烈士們尋親,楊連山把烈士生前的部隊番號、性別、姓名、職務等線索一一列出,再查閱軍史、黨史,進行實地打探,四年間他已為6位烈士找到了家。
  • 面帶微笑的黨雲古老師 楊連山
    面帶微笑的黨雲古老師2 楊連山8、借自行車我聽了很為難地說,都真晚了,我上哪借呀。他說,黨老師不是在二高學校教學嗎,咱找他借借看。於是,我和他踏著如水的月色,到黨老師的住室,他說了要回家,借自行車騎騎。黨老師問,你會騎自行車不會呀。他說會呀,我騎的很熟。他騎了黨老師的自行車連夜回去了。送自行車時,他給我說,78年參加高考沒有考上,只好在那一年的年底當兵去,正好趕上自衛反擊戰。
  • 地理老師吳學忠,楊連山
    地理老師吳學忠 楊連山 吳學忠老師是教地理的,唐河縣人,妻子是唐河縣城關鎮二小的教師,育有一女二子。吳老師年輕時候的情況我不甚清楚。聽說他1953年招教考試中,考上了教師後,分配在李店小學教學。吳老師身高175釐米的大個子,梳個分頭,戴著近視眼鏡。平時話語不多,見人未語先笑。
  • 南陽市十四中學校教師楊連山,四十年藏書十萬多冊,,,,紅香圃
    南陽中學教師楊連山,四十年藏書十萬多冊楊連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於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李店鎮薛莊村2009年8月楊連山發起為十四位南陽籍烈士找家的活動,堅守十年,行程二萬多公裡,執著的為十四位南陽籍烈士找家,已經送六位烈士魂歸故裡。一個質樸的善念,一段紅色的傳奇。
  • 淘書秘籍 楊連山
    淘書秘籍 楊連山 河南省南陽市十四中的高潔語文教師楊連山,自詡為書呆子,自1991年開始淘舊書,至今29年了。趕了一個晚集,花了不菲的金錢,淘了三萬多冊毛選、文革資料、文史哲舊書,專門用一套房子藏書,可謂豪舉。在近三十年的淘書經歷中,感覺,淘舊書就好像娶老婆,講究緣分呢,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全靠月老的紅線牽了。
  • 難忘1979年高考 難忘航埠中學的那些老師
    2019年高考在即,不禁想起40年前的1979年高考,想起那時的航埠中學那些老師。1979年高考,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三次考試。那年我高中畢業,有幸參加了考試。1977年8月,剛剛復出的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作出於當年恢復高考的決定,同年10月12日,國務院正式宣布當年立即恢復高考,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 高考1979:只念過小學的我,一舉考入重點大學 |「恢復高考四十年...
    語文、歷史、地理、政治成績不比別人差,假如數學加把勁,是可以參加高考拼搏一下的。這時,高考複習班通知,到第十九周,全市將進行應屆生、歷屆生統考,成績不好將被淘汰。為了闖過這一關,爭取明年繼續參加學習,爭取參加高考,我對自己的各門功課成績進行了評估,決定放棄英語學習,把有限的時間集中用於其他四門功課上。1979年春節剛過,我去市六中看公布的高考文科複習班錄取名單。
  • 教高一英語的王老師,楊連山
    有一天,我從王老師住室門口過,瞥見王老師坐在辦公桌前在抹眼淚,旁邊站著學校老師廚房做飯的王師傅。王老師輕聲說,我什麼也沒有做,就是學校那個老師來幾次。小肖就疑神疑鬼的,跟我慪氣。王師傅勸解道,啥事自要自己行的正,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能聽野雞叫,我勸勸你朋友小肖,兩人相處,總要互相信任。由於我是在文革後期上的初中,當時教育界是重災區,一片混亂,學校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 精明的化學老師任有義,,,,楊連山
    精明的化學老師任有義當我坐在電腦前想寫一寫任有義老師時,他那親切的微笑和精明的眼神立即就浮現在我的眼前,老是在眼前晃啊晃啊,久久的不會消失,幾十年前受教於任老師時的種種往事,齊上心頭。我聽了一愣下子,平時倒沒有注意這個常識。參加競賽的各班選手也都難著了。過了一會兒,任老師看沒有人回答得出來就解釋道,走時腿交互向前移動,速度相對較慢,雙腳沒有同時離地;跑時腿迅速前進,速度相對較快,雙腳有同時離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兩者的區別是雙腳是否同時離地。任老師是教化學的,對物理也很內行,會修電視機。
  • 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楊連山 易大壯
    楊連山,一九六二年六月初三生,網名瘦竹齋、易大壯、紅香圃、老九、鬥十千、餘愛蓮等。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李店鎮薛莊村人。1981年7月參加工作,有幸成為蛤蟆王。
  • 高福院士母校(山西農業大學)1979年的高考錄取
    高福本科就讀於山西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專業,1979年入學。有人質疑畜牧獸醫專業背景怎麼可以從事人類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呢?普通大眾對此不易理解,媒體上還有人專門對此做了解讀。各路媒體還發表了幾篇文章,有的側重介紹高福,有的側重介紹山西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當年是名校麼?當年高考錄取分數高麼?我看到的文章對當時有個情況都沒有提及,即山西農業大學1979年的高考錄取。
  • 無怨無悔的四十年 楊連山
    無怨無悔的四十年 楊連山我叫楊連山,1962年6月3日,生於河南省社旗縣李店鎮薛莊村。父親叫楊文興,一生務農。母親叫王金榮,一生最偉大的事業,就是養育了我們姊妹六人。我無怨無悔。千年修煉的呀,啊,我無怨無悔啊。 一、被誤認為遲到的學生1981年9月,我19歲,開學的第一天,我手拿教科書和教案,還有裝粉筆的青黴素紙盒。聽到上課的鈴聲,我的心情有些緊張,心跳有些加快,步履匆匆地向 教室走去。一上講臺,我故作威嚴的高喊:上課。學生們起立,我掃視了一遍教室,說,坐下。學生們坐好後,我按照事先在下面準備好的教學步驟,講了起來。
  • 《我的1979》:每個人的初心,一代人的情懷
    《我的1979》,是主人公李和苦哈哈的1979。故事的開篇,這個18歲的農村小夥子,在高考的第二天,即將面臨起於青萍之末的人生抉擇。3月5日,在上海舉辦的電視劇直播年會上,《我的1979》也在年度超級IP推薦之列。這將小說從讀者的關注中,進一步推向了影視改編市場的視線範圍。
  • 鯉魚躍過龍門 楊連山
    鯉魚是怎樣躍過龍門的 —— 我的高考故事我是1979年參加高考的,那一年我17歲。1977年時,我正上高一,是十一月份各省舉行的高考。我至今還記得那一年河南高考作文的題目是,在這戰鬥的一年裡。知識部分是分析陳毅的梅嶺三章,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參加了那一年的高考,結果幾科得了50分,由此可以想像文革剛剛結束後的教育質量有多差,十年文革教育是重災區,文革對教育的摧殘令人觸目驚心。至79年,這三年的高考主力軍都是所謂的老三屆,他們的底子是文革中的學生無法比的,後來這批人成了各行各業的頂梁柱。79年的高考,由全國統一出題,統一考試,但英語作為錄取的參考分,不計入成績。
  • 《我的1979》:起點現實類網文的扛鼎之作,無數人為之熱淚盈眶!
    《我的1979》,作者:爭斤論兩花花帽,大神作家。分類:都市-都市生活。【簡介】一覺醒來,回到那個年代,再次面對過往,你猜不透的結局..........1979年7月11日,主角李和虎軀一震,再次確認自己是真的重生了。這一年,他的家裡全是張嘴吃飯的人,父親卻是全家最無賴的人。生活的重擔啊,先從釣黃鱔開始。第二章,而今獨自睚黃昏。主角和弟弟早早地起床,他們要避開村裡人,去20裡外的集市販賣。主角的口才還不錯,吸引了不少人買他的魚。最後一算,收入槓槓的。
  • [轉發] 1979年:我在西政過大年
    那麼,請看78級張建田為我們廣東校友會撰寫的專稿《1979年:我在西政過大年》。 隨著己亥年春節的鐘聲敲響,四十年前我們在西政校園裡過春節的往事,頓時浮現在我的眼前。1979年,是中國邁上改革開放道路的開局之年。這一年的春節,似乎比往年的春節都來得更早一些。
  • 我的溫州舊事(二十八)1979年、白班、苦鬥
    怡園,也稱曾宅花園 1979年,對我來說,是人生關鍵的一年。1月下旬,溫州職工業餘學校開始招生,廠裡沒有分配到名額,我跑到市總工會交涉,才報上了名,輕鬆通過了考試。我估計溫六中高考複習班的期末考試,肯定也能通過。這樣一來,下學期同時要上兩個學校的課。我考慮:高考複習班,高考之前就要結束,最多不過幾個月,我即便參加高考,能不能考上、讀不讀都不一定。以自己的水平,要考取好的大學不大可能;要是考上一般學校,以我的年齡,再讀四年書,意義似乎不很大。
  • 心墨在線|名家風採|詩書雙清——楊連山作品欣賞
    楊連山生於天津薊縣,別署倚山聽水樓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