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海港社區的「家人治家」探索:共建共享 幸福來敲門

2020-12-12 瀟湘晨報

建築新村拓寬後的通道。(何峰 攝)

前天上午,久違的陽光衝破厚厚的雲層傾瀉而下,給連日陰雨之後的人們帶來暖意。

工人們抓住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在鎮海招寶山街道海港社區建築新村的改造工地上幹得熱火朝天。雖然小區因堆著建築材料而略顯凌亂,但寬敞的主幹道、嶄新的外立面,已勾勒出這個老小區的新面貌。

「感謝社區,感謝港務新村的家人。這個冬天,一定是小區居民過得最踏實的冬天。」站在主幹道通往11幢和12幢的拐角處,建築新村業委會副主任陳惠根神情激動。

建築新村始建於40年前,進出11幢和12幢的通道只有2.25米寬,這成為住戶的「心病」。

「兩棟樓裡住著60多戶居民,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20多年來,他們一直擔心萬一有需要時,消防車或救護車進不來怎麼辦?」陳惠根說,幾年前的一場小火災,加劇了居民的焦慮。

辦法不是沒有。一牆之隔,是港務新村的小花園。建築新村的居民年年呼籲將道路往港務新村拓一點,但當時兩個小區屬於不同的企業,居民的想法也難以統一,雖多方做工作,但一直無果。

事情在去年有了轉機。2019年,建築新村移交海港社區管理,小區首屆業委會成立後,向社區提出了拓寬道路的事。

「港務新村也在海港社區,兩個小區是一家人。家人治家,有事商量著來。」社區黨總支書記沈東紅將拓寬「咽喉路」列為社區的頭等大事。今年港務新村業委會換屆選舉後,她馬上找到業委會主任董福章,並邀請業委會成員到現場查看。

家人治家,有事商量辦,爭取最大公約數。

當天晚上,港務新村業委會召開臨時會議。「建築新村和港務新村的居民,都是建設寧波的老夥計、親兄弟。我們讓一讓,讓出的是家人的『生命通道』……」董福章的開場白還沒說完,其餘10名成員已投下贊成票。

光有業委會成員同意還不行,這事還需小區居民的認可。社區組織港務新村居民代表到現場「感同身受」,面對「這塊地可以多建幾個車位」等聲音,業委會、居民自治互助站和社會組織服務站成員利用各種機會做好解釋工作。充分討論、充分溝通,兩個多月後,終於獲得了港務新村居民的理解,經過15天的公示,「借道」塵埃落定。

遷建3.75米後,路寬6米,大型車輛進出無阻。「路寬了,心裡就踏實了,晚上睡覺也安穩了。」走過的建築新村居民說。

家人治家,有事一起做,打造美好新家園。

「海港社區裡的小區都是老小區,除了各小區的業委會,還有17個社會組織團隊,共建共享家園。」沈東紅說。

針對垃圾房周邊綠地總被破壞、閒置角落成衛生死角的現狀,社區居家園藝協會、居民自治互助站成員從去年開始將廢舊自行車、輪胎與瓶罐等,經過噴漆、造型,製成微景觀。

居民原先避之不及的「舊傷疤」,如今成為經常光顧的「新景點」。「小區裡的公共花箱、小景觀綠化養護也由志願者義務承擔,他們把家園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夥樂在其中。」社區居家園藝協會負責人賴德祥說。

志願者陳緒民從去年4月起將小區垃圾分類當成自己的事。「最初騎著電動自行車帶上小喇叭宣傳,然後是堅持不懈的桶邊督導,到現在的入戶指導,陳緒民為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經常忙到晚上10點多。」沈東紅說,在他的帶領下,57名志願者堅持垃圾分類桶邊督導。「我們的港務新村成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高標準示範小區,我感到很自豪。」陳緒民說。

家人治家,匯聚了民智,集聚了民力,凝聚了民心,畫出最大同心圓。

人人都是主人。在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參與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如今,海港社區形成了「社區需要幫忙,只要說一聲,志願者團隊就會安排好人手」的良好氛圍。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基層治理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家人治家」中找到幸福的海港社區,將繼續以黨建引領居民參與基層治理,推動老小區微治理不斷「開花結果」。「我們將通過『聚心、聚力、聚智』,發揮居民自治優勢,營造『合作、和美、和諧』的家園,讓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沈東紅說。

記者何峰

鎮海區委報導組倪寅初

通訊員羅夢圓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花園南裡社區: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
    近日,花園南裡社區召開了以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會上,社區黨委書記王洋洋將「鼓足闖勁謀改革,提升膽氣勇創新」大討論活動成果向大家公布,圍繞梳理總結的突出問題展開討論,並對居民提出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黨員活動等熱點問題逐一分析、制定解決方案。隨後,大家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工作,並結合「共治共享共建」的主題暢所欲言,表達對建成新「花園」的熱情和嚮往。
  • 以公園社區規劃治理為紐帶共建共享幸福城市
    以多元共治為途徑,締造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公園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需要把「人民城市為人民」作為核心價值取向,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公園城市建設、共享公園城市發展成果。
  • 「共建共治共享·2019幸福小區」調研報告之六南京五礦·御江金城...
    五礦物業秉承著「與業主心心相印,共創幸福美好生活」的使命,積極探尋,全新打造新時代人居標準的37℃生活服務體系。37℃生活服務體系旨在為業主提供「家政、家修、資產、健康和早教」五大系統增值服務,為業主提供「有溫度的服務,有色彩的生活」,增強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之間的互動,創新互動新模式,滿足業主親子互動需求,為業主營造「心之安處是吾家」的溫馨生活氛圍。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共駐共建,開闢黨員服務中心、黨章文化園、黨建聯盟等黨建新陣地,聚合單位資源、聚力項目建設,發力「城中村」改造;共商共治,推出了東湖夜話、民情快遞員、百姓家常議事會等創新基層治理新途徑;共擔共享,編制出了屋頂菜園、志願服務精準配對等黨建新紐帶。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在帶領大家學習全會精神後,張婭開門見山地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我們生活的社區就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連接著千家萬戶的生產生活。社區治理好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社區治理水平和能力也直接關係著社會治理的效能。對於社區治理,大家有好的意見建議,儘管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 共融共建共治共享 甸柳新村街道「紅領物業黨建聯盟」 成立!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委員聯絡室主任陳晨,辦事處副主任王連強,黨建辦副主任李輝,各社區書記及分管物業的工作人員,黨建辦有關人員,物業單位負責人參加,黨建辦副主任李輝同志主持會議。會上,八個社區黨委與物業單位代表籤訂《紅領物業黨建聯建協議書》,紅領物業黨建聯盟正式成立。
  • 福州:共建共治共享 社會治理開新局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成為關鍵詞。  近年來,福州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的時代命題,加快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治理答卷,並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第一次交流會上進行交流。
  • 以「家文化」創新社區治理 打造「幸福長興」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社區就像一根根紐帶將這千萬家緊緊相連。29日,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東升街道長興社區聯合雙流區志願者協會組織開展「建溫馨小家 享幸福大家」——長興社區家文化打造啟動儀式暨長興社區典範之家表彰大會。
  • ...囑託創新性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共建共治共享讓北站社區幸福...
    北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圖書館。北站社區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工作從過去的政府、社區黨委「一家獨大」,到引入27家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共同治理,再到如今近3000名各行各業的居民組成共享會,實現居民自助互助,一座更有溫度、幸福升級的和諧家園在深圳北站商務中心片區加速崛起。
  • 鄉村學堂、幸福食堂、社區花園 從化推出眾多項目引導鼓勵村民共建...
    原標題:鄉村學堂、幸福食堂、社區花園……從化推出眾多項目引導鼓勵村民共建美好生活啥都一起建 啥都好商量   聯合村民共建的社區生態花園、匯聚村民的幸福食堂、傾聽村民
  • 「十萬義警」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8年,寶安區委決定在全區全面組建「十萬義警」隊伍,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方面交出寶安答卷。區委書記姚任指出,組建義警是寶安區構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實現基層治理「實時、泛在、善治」的重要抓手,是更廣泛的共建共治共享。
  • 做好後半篇文章,讓幸福來敲門
    紅色鄰裡,讓群眾更有幸福感大豐區將黨建工作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機融合,出臺了《加強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開展「紅色鄰裡」建設行動實施意見》,探索建設「紅色鄰裡」,突出黨建引領、促進城鄉融合,推進基層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為幸福美好新家園。
  • ...小巷品質——《社區環境品質提升共建共治共享行動工作方案》解讀
    為助推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順利舉辦,以良好的社區環境向世界展示成都傳統與現代融合、自然與科技交織的大美公園城市形象,日前,我市出臺《「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總體行動方案》,其中社區環境品質提升將作為重要行動在全市全面鋪開。
  • 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守望相助共融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11月17日上午,由東城街道辦事處、北京齊化社區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北京市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承辦的「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在東營市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舉行。
  • 「針」走民心,「繡」好中央廚房,青海畫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青海西寧「針」走民心,「繡」好中央廚房……堅持「人民至上」的本質與初心,依託共建共治共享,經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實踐和打造,彰顯生動而富有時代內涵。
  • 廈門市舉辦「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 近鄰攜手社區治理
    圖/劉東華  深耕「愛心中山」,搭建社區與居民溝通橋梁;強化軍地共建,打造近鄰雙擁「小鎮」;項目搭臺,奏響黨群近鄰守望大合唱……一個個精心打造的社區近鄰品牌各具特色,一張張居民的幸福笑臉打動人心。「微」治理、雙擁融合心連心、近鄰有愛好厝邊等特色品牌,破解社區基層治理難題,讓「陌鄰」成「睦鄰」,推動融合共建、聯動共治、資源共享,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在新時代背景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南市街退役軍人之家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建共享 「微心願」訴...
    南市街退役軍人之家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建共享 「微心願」訴老兵心聲 「綠橄欖」傳紅色基因 2020-08-3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深圳南山海月社區:共建社區花園 共享四季芬芳
    9月的深圳,涼風漸起,在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海月社區的共建花園馨月園裡,51歲的社區居民張建正手腳麻利地清理著太陽花枯葉……在她身後,白色姜花散發著清香,藍色太陽花優雅綻放,花團錦簇的繡球鬱鬱蔥蔥,種類繁多的綠植環繞,一派芬芳氣息。而就在三年前,這裡還是衛生死角。
  • 快來投票,為你心目中「品質社區」打call!
    社區堅持以黨建為龍頭,以文明和諧為目標,以全員共建為手段,探索建立「345多元共治」鄉鎮社區治理體系,和「文明我先行」、「最美」系列創評機制,全面調動黨員、居民、企業等的力量,建成「夕陽巡邏隊」等26支社區自治團隊,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文明社區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