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一個全國重點鎮,竟然以「縣」命名,千年來一直有兩個名字

2020-12-19 李歡歡說旅遊

湖北省隨州市以出土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編鐘而聞名,隨州除了編鐘,還有兩種特產,即香菇和蜜棗,隨州香菇多年獲湖北省農產品出口第一名,而隨州金絲蜜棗是過去皇家貢品,非常有名,隨州蜜棗的產地是國家重點鎮唐縣鎮。

唐縣鎮歷史悠久,以縣城命名,幾千年來一直有兩個名字

唐縣鎮在歷史上也很有名,是春秋時期唐國的所在地,與隨州曾國、襄陽郭帆相鄰,大名鼎鼎的楚國起於翼城、南漳,而唐國與曾國、楚國的距離不到百裡,唐縣鎮有一個地方,叫竹轉坡,唐朝君主唐成功在這裡放馬,朱秀馬也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國寶,與曾國的「隨侯珠」和楚國的「和氏璧」齊名。公元前506年,唐國與吳國、蔡國聯手出兵徵伐楚國,攻陷楚國郢都,可見唐國當時實力之強。

解放時,唐縣鎮沒有縣的名稱,當時曾稱唐鎮區,但1984年正式更名為「唐縣鎮」,我國的行政名稱一般都是獨一無二的,稱為某縣、某鎮等,所以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從名稱上判斷行政級別。

在唐縣鎮,一個鎮的名字前面是一個縣,這在中國很少見,由於唐縣鎮也比較尷尬,民間的稱呼基本上都是「唐鎮」,這個鎮也成為少數官方名稱和民間名稱同時有效的地方之一。

今天的唐縣鎮是隨州著名的「國家重點鎮」

唐縣鎮有4個社區,23個行政村,該鎮面積292平方公裡,總人口10萬,是隨州的名鎮,唐縣鎮東與隨州市接壤,西與棗陽市接壤,兩地相距不到40公裡,襄陽和隨州不是湖北傳統的發達縣,唐縣交通便利,漢丹鐵路和316國道穿鎮而過,與縣城同為經濟強鎮。

從衛星圖像來看,唐縣的鄉鎮面積也比較大,三橫三縱六大街,全鄉轄四個社區,平均人口5000人,該鎮總人口超過2萬,是隨州著名的大鎮,水河,靠近鄉鎮,是隨州重要水系淶水河的支流。

過去有貢品蜜棗,現在我們用實力發展旅遊業

唐縣鎮花堡村是隨州蜜棗的產地,清代成為皇家貢品,現為湖北五大名優產品之一,榮獲「中國優質食品」稱號。

但由於隨州蜜棗的原因,花寶山特有的羅漢棗只能用糖煮,蜜棗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含糖量太高,不適合現代人的口味,如今,蜜棗的銷量逐年下降。

華堡村的大棗樹唐鎮,是留給當地的寶貴財富,如何利用它們,唐鎮人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通過旅遊在保護中發展,唐縣鎮華堡村是唐縣與美麗鄉村共建的「優秀示範村」之一,隨著縣城的巨額投資,華寶山和千年古棗樹將會整體開發,建成了華寶山主峰登山、千年古棗小區攝影等多個旅遊單元。

唐縣鎮這個名字雖然比較拗口,但名字中的唐卻是春秋以來就一直沿用的。隋唐時,設置唐城縣。所以「唐縣鎮」和「唐鎮」在這片土地上已經使用了幾千年。

有了農村振興的東風,有了唐縣鎮優越的交通環境和良好的旅遊資源,相信明天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湖北孝感一個名字最有詩意的縣,是湖北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縣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至今記憶猶新,詩句中的「雲夢」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它是湖北孝感市雲夢縣,是一個很詩意的縣名。雲夢縣的一些最面積只有604平方公裡,是孝感面積最小的縣市,人口約68萬人,是孝感人口最少的一個區縣,湖北省人口密度最高。
  • 中國唯一一個用道士命名的城市,千年沒改過名字,如今富得流油
    文/一軒歷史中國唯一一個用道士命名的城市,千年沒改過名字,如今富得流油歷史上,使用某個人名來為某件事物命名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比如為了紀念某個重要歷史人物,用他或者她的名字來命名一條街道或是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見。又比如用人名命名某所學校,以紀念這個人對於教育事業的卓越貢獻。其實,這樣的案例在過往的歷史上數不勝數,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於人名的看重,以及對於那些有歷史貢獻之人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 河北和山東分界處有一縣兩鎮,地名相同,但是分屬兩個省管轄
    但是由於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市縣鄉三級地名對於經常旅遊的非地理盲有時候也是個大問題,中國太大、行政地理區劃太多,得有一個個好腦子才能記得住啊。不過有時候,即使有個好腦子也會遇到尷尬事,這是為什麼呢?
  • 吉安15個鎮入選2016「全國重點鎮」(圖)
    實習生施國宇、記者彭曉華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最新的「全國重點鎮」名單,我省有124個鎮入選,其中吉安市就佔有15個鎮。那麼,來看一看此次吉安市到底有哪些鎮榜上有名。
  • 湖北襄陽穀城縣最大的鎮,人口11萬,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石花鎮位於穀城縣城正西方約20公裡,鎮內多為山區,石花鎮位於河流衝積的平堤上,地形比較平坦,石花鎮鎮規模大,鎮建設區面積約8平方公裡,全鎮人口約11萬人,就像一個小縣, 鎮內基礎設施完善,商貿活躍,縣第二中學、縣第二人民醫院都在石花鎮。
  • 河南這兩個「異卵雙胞胎」縣,名字如出一轍,經濟卻大相逕庭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個國家的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城市有著同樣的發音和相同的名字,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河南省有兩個縣,他們的名字基本上是一樣的,如果你不注意其中的一個,認為這是一個小小的迷糊,那麼你應該說它是一個同縣,雖然名字差不多,但是經濟實力稍有不同
  • 廣東肇慶廣寧縣一個大鎮,是全國重點鎮,擁有福隆裡客家大屋
    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該縣有且僅有一個全國重點鎮,它就是位於廣寧縣城東北部約28公裡的江屯鎮。江屯鎮可以說是廣寧縣內的大鎮了,城鎮核心建成區面積只有約1平方公裡(經地圖軟體粗略測量)。這樣的城鎮規模,在珠三角發達地區,完全只能算是一個小鎮,但在廣寧縣,它卻是一個相對較大的鎮。
  • 廣東梅州豐順縣一個大鎮,是梅州四大古鎮之一,入選全國重點鎮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人們喜歡旅遊的一個原因,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同時還可以了解不同地方那些特色的風俗習慣,在現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之後,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看到這些新奇的事情了,就算是足不出戶也是可以行萬裡路了,這次就讓筆者帶大家看一下這個大千世界。
  • 全國首例,兩個縣僅僅相距7公裡,高鐵站還共用一個站名
    全國首例,兩個縣僅僅相距7公裡,高鐵站還共用一個站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這不僅增強了人們的購買力,而且表明城市中出現的基礎設施也在完善, 近年來,我國大力開展建設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一系列成果,其中高鐵的興起進一步大幅度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方式,連外國人看到的都讚不絕口
  • 重慶渝北區一個鎮,以植物命名,擁有放牛坪景區
    重慶市主城區之一的渝北區,現在還有11個鎮,其中就有一個鎮以植物命名,它就是茨竹鎮。這個鎮有什麼特點呢?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茨竹鎮的名字由來。根據史料記載,在清代中期,這裡長有很多刺竹,建場的時候就取名「刺竹場」。
  • 四川內江隆昌市最北的鎮,擁有高鐵站,是全國重點鎮
    四川省內江隆昌市(縣級市)有17個城鎮,界市鎮是其中最北端的城鎮。界市鎮地處四川與重慶交界處,與內江市東興區、重慶市、榮昌區接壤,地理位置獨特,堪稱一腳踏三縣。界市,以前被稱為「界石場」,據說因為這個原因有縣界碑,而場鎮就是以這些石頭命名的。後來,界碑因躲避名人而改名為界市。
  •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地方的名字,是以「歷史人物」來命名的?
    當然也有很多地方的命名和歷史人物有關,其中國家元首是地名命名中最為常用的,比如我國廣東省的城市「中山市」就是以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在我國很多城市中都有一條路叫做「中山路」。廣東省中山市在國外很多國家也存在類似的命名情況,比如在美國就有很多地方以美國的開國元勳「華盛頓」來命名的。
  • 中國有一城市竟用道士名字命名,千年來風調雨順,如今發展很不錯
    在我國東南沿海的廣州省境內,有一座很特殊的城市。之所以說這座城市,是因為此乃我國唯一一座用道士名字命名的城市,從隋朝開始,先是縣,再是州,如今成了一座城,不可謂不驚奇,這座城市正是茂名市。仙不仙什麼的肯定是誇張了,不過當地人對此卻是深信不疑,如今茂名市不僅有潘茂名紀念館,還有潘仙祠、潘仙觀、以及潘茂名修煉場所超世寺。不過最具有傳奇色彩的還是一艘石船,據記載,石船乃是潘茂名羽化登仙的場所。清初《廣東新語》有云:「高州潘仙坡有一石船。中汙,兩端微起若荷華葉。長八尺有半,廣四尺。
  • 2016全國重點鎮名單完整版一覽 重點鎮標準是什麼(全)
    2016全國重點鎮名單公布,全國重點鎮有什麼好處?全國重點鎮名單標準是什麼?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近日,全國重點鎮名單曝光,通知指出,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關於開展全國重點鎮增補調整工作的通知》確定的條件和程序,決定將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天津市西青區中北鎮、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礦區賈莊鎮等3675個鎮列為全國重點鎮。
  • 湖南與湖北「撞名」的兩個區縣,雖然漢字不同,但讀音卻完全相同
    其中直轄市、自治區與省平級,自治州與縣平級,自治縣、市轄區與縣平級,縣級市介於地級和縣級之間,屬地級市代管,還有一部分與縣級市平級的省直管市,鎮與鄉平級,村與社區、居委會平級。放眼全國,鄉鎮和村之間同名的比比皆是,因為鄉鎮和村作為最基層的單元,在全國實在太多。但是縣以上基本無重名的,縣級別的行政區域一共有2862個。
  • 江蘇淮安洪澤區一個小鎮,三面環水,是全國唯一以老子命名的鎮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有6個鎮,其中有一個鎮的地理位置較為獨特,它是距離洪澤城區最遠的鎮,它就是老子山鎮。 老子山鎮到洪澤城區,如果走陸路,大約有80公裡的車程。然而老子山鎮到盱眙縣城,只有約20公裡,到盱眙縣城要比到洪澤城區快捷很多。也正是由於距離盱眙較近,有些不明真相朋友,還以為老子山鎮屬於盱眙縣的呢。
  • 中國唯一以道士之名命名的地級市,千年來風調雨順,如今飛速發展
    中國國土遼闊,也有著眾多的地名,大到一省小到一鎮,其地名都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比如清朝時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別取其境內的江寧府、蘇州府、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也就成了沿用至今的「江蘇」和「安徽」二省的地名。地級市中的徐州市和荊州市,都是直接沿用了古代的州名。
  • 江西的一個縣,因為江蘇的縣改了名字,相隔千裡又有什麼淵源嗎
    對於喜歡旅行喜歡人文史的夥伴們來說,旅行中尋找古代的逸聞,找到不同的故事是旅行的一大樂趣, 前幾天,寫了一個丟失在歷史長河的地級市,這不是發現兩個千裡之外的縣多麼有歷史淵源,一個在江蘇北部,一個在江西東南部,兩個縣有一個字之差,但為了另一個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地理位置:豐縣,又名鳳城,徐州市下直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之地,管制沿革
  • 江西九江修水縣一個大鎮,是全國重點鎮,擁有兜率寺景區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的西部有一個城鎮規模很大的城鎮,它的名字叫殘渣津町,殘渣津町到底有多大? 其總面積約為144平方公裡,在縣內並不那麼大, 總人口約5萬人,也不是人口大的城市, 那個城市的建設區面積大約是3平方公裡,在修水縣的鄉鎮是一兩個。
  • 江蘇崑山市一個鎮,以湖命名,和上海青浦城區「一步之遙」
    在江蘇省崑山市(縣級市)的東南部,有個叫湖的城市,崑山市唯一的「三字鎮」,這是澱山湖鎮,作為臨湖城市,澱山湖鎮擁有約15公裡的湖岸線,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被譽為「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的鄉鎮」、「江蘇省園林小鎮」、「國家園林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