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貧困村 今成「網紅地」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昔日貧困村 今成「網紅地」

  行走在山間小道上,路邊的茶花林沿著平緩的山坡漸次鋪展,在這寒冬時節,那如翠玉一般的綠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更讓人感受到勃發的無盡生機;不遠處,巧手的園丁以色彩斑斕的三角梅,塑造出心形門廊,許多個門廊緊緊相連,延展成一道五彩的愛心長廊,令人流連忘返;在遠處那小山的最高處,工匠們別出心裁地造出了一道獨特的「懸壺落瀑」景觀,華麗的水柱從一隻巨大的茶壺中噴湧而出,甚為壯觀;在另外一邊的兒童樂園,彩虹造型的滑道點綴在綠樹紅花之中,仿似童話世界的場景……今年元旦以來,儘管強冷空氣接連不斷,但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的大鹿農業公園,卻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寒冷的天氣,似乎無法阻擋市民前來這個新晉「網紅地」遊玩的熱情。據園區負責人介紹,揭西縣大鹿農業公園自今年元旦開放營業以來,遊客絡繹不絕,進園人數多次達到1000人次/日。

  揭西縣大鹿農業公園位於京溪園鎮大鹿村上鹿長崗嶺。大鹿村是一個位置較為偏僻的山村,交通十分不便,因經濟發展緩慢,該村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近年來,該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各級政府扶貧優惠政策,在東莞市審計局等省、市、縣定點掛鈎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該村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全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成功引進了計劃總投資超8億元的大鹿農業公園項目。

  據介紹,大鹿農業公園通過揭西縣發展和改革局登記備案,由揭西縣尚綠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按照國家農業公園4A級標準進行建設。園區以鄉村特色茶果林農業、獨特潮客民俗風情、傳統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為基礎資源,集農耕體驗、遊玩觀光、鄉村文化、休閒娛樂以及園藝研學、健康養生、生態度假等功能於一體,通過積極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成為本地區鄉村農業休閒綜合體示範點。作為生態農業主題公園,大鹿農業公園依託原生地貌,以合理的布局和精緻景觀,精心打造一個以種植彩化苗木為主,集精品苗木引進、產銷及園藝體驗於一體的生態農場。目前,園區已建成情人谷、彩田花園、愛心長廊、兒童樂園、莫問壺、紫藤長廊、茶花世界、百果園、桃花林、櫻花步道等景點,設置溫馨茶社、瞭望臺、觀景臺、炒茶屋等特色體驗區,並大面積種植紅楓樹、紫薇花、香茶花、金茶花等既兼具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花卉苗木,積極構築集生態觀光、特色農業、鄉村體驗、休閒娛樂、餐飲美食、兒童遊樂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業休閒綜合體。

  據園區負責人介紹,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大鹿村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大鹿農業公園的建設運營採取 「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積極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拓寬增收渠道,自該項目建設啟動以來,每天都能夠提供幾十個就業崗位,工作量大的時候,進園工作的村民超過100名。

  東莞市審計局駐大鹿村扶貧工作隊的負責人表示,大鹿農業公園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也符合脫貧攻堅工作中產業扶貧有關要求,既能夠有效保護當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也能夠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東莞市審計局十分關注項目建設,並在政策許可範圍內予以積極扶持,與地方各級黨政、各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共同努力,全力推動大鹿村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振興發展。

(文章來源:揭陽日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2020-11-2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昔日貧困村今成美麗鄉村
    站在鐵匠鄉小紅蒜種植示範基地,成千畝的綠油油的小紅蒜一片接一片。為了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我區投入扶貧資金100萬元,在鐵匠鄉建設了苗鄉小紅蒜種植示範基地。該項目採取「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村集體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示範基地,利用籌集和爭取的項目資金統一採購蒜種、化肥,發放給貧困戶並提供技術指導,負責回收銷售。
  • 貧困村變網紅村 村民吃上旅遊飯
    這麼一個景色優美、民宿林立、村民安居樂業的鄉村,很難想像,它曾經是一個省定貧困村。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惠東縣為數不多的網紅打卡地。 橫江村的蝶變,是惠東縣16個省定貧困村走出貧困的縮影。近年來,惠東縣多措並舉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措施,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像橫江村這樣,通過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取得明顯效果的村子還有不少,村民脫貧奔小康。
  • 廣西北海僑港:昔日難民安置點 今成異域風情街
    中新社北海1月3日電 題:廣西北海僑港:昔日難民安置點 今成異域風情街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越南卷粉,越南雞絲粉、越南煎堆、越南春卷……走進廣西北海市僑港鎮,隨處可見的越南風味小吃攤點,滿大街的越南特產,給人置身異域的錯覺。
  • 信豐縣萬隆鄉禾江村:昔日貧困村 今朝化蝶飛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溫斌報導:信豐縣萬隆鄉禾江村是「十二五」省級貧困村,是萬隆鄉最偏遠的兩村之一,原本交通閉塞、貧窮困苦、產業衰落,是曾經遠近有名的「坑坑角角、犄角旮旯」(本地話的意思是偏遠的「窮鄉僻壤」)。
  • 福州牛崗山:昔日廢料堆積地 今日「網紅」生態園
    在福州市晉安區,有一座佔地面積約525畝的「網紅」公園——牛崗山公園。在這裡,粉黛亂子草形成一片粉紅的雲霧,與鬱鬱蔥蔥的森林、開闊的草地相映成趣;草坪中央的湖面上,黑天鵝、綠頭鴨愉快地嬉戲;大量年輕人在園裡拍照打卡、運動休閒、野餐聚會。 不了解牛崗山歷史的人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水網黑臭、土壤裸露,垃圾堆積如山,附近都是偏遠的鄉村。
  • 漳州薌城:昔日老舊街巷 變身「網紅打卡地」
    ▲鹹魚市改造前後(左為改造前,右為改造後)  昔日老舊街巷變身「網紅打卡地」  黨建引領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漳州薌城街巷亮麗整潔暢通  昔日,薌城區多條破敗、昏暗、排汙不暢的街巷,經過改造後,華麗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1 金悅巷破舊內巷煥然一新 遊客駐足「打卡」  金悅巷位於薌城區天下廣場美食街內巷,毗鄰薌城區東南商貿城和沃爾瑪購物廣場,建成至今已有近18年。巷子兩側有70多間店面,店面售賣各種商品和閩南風味小吃。
  • 昔日閉塞山村 今成旅遊打卡地
    追夢人:田文書  勸說老人拆掉自家的房子改建成賓館,他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更成了全村的致富帶頭人。田文書帶領村民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村民們脫貧了,錢袋子鼓了,幹勁兒更足了。
  •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字 日期:2019-03-25 來源:撫州日報   樂安縣金竹畲族鄉大通村大通村小組的牆壁上出現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彩繪圖畫,一個如詩如畫的彩繪新村呼之欲出。
  • 貧困村變網紅景點!東莞樟木頭助力韶關一貧困村增產增收
    2020年,省級貧困村——韶關市曲江區楓灣鎮大筍村,因一片花海變身網紅景點。景區內風景如畫,遊人如織,節假日單日吸引遊客超1萬人次。這一切成果離不開東莞市樟木頭鎮人民政府派出駐楓灣鎮大筍村精準扶貧工作隊(以下簡稱「扶貧工作隊」)的不懈努力。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
  • 【決勝2020】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今天,「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如今這裡已經成了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這幾年我們這裡興起了民宿旅遊,我和老伴在阜裕公司上班,他負責管護花草,我負責打掃衛生,每人每月工資都是2100元,公司還提供一日三餐,現在家裡都不用開火做飯。每天勞動勞動,現在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村民唐宗秀熱情地向記者說道。
  • 昔日小村莊,今日網紅婚紗攝影地
    廈門環島南路上靠海邊的小村莊溪頭下如今成了國內聞名遐邇的網紅婚紗攝影地。溪頭下村子不大,只有三條主要道路,幾分鐘就能走完整個村莊。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莊,在國內婚紗攝影行業裡卻擁有重要的地位。這個小村子是如何發展成網紅村的呢?鄉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溪頭下第四黨支部就做了一隻有力的「頭羊」。據了解,支部成立溪頭下公共議事理事會,實現了居民、商家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 昔日省定貧困村,今年本科一批9人上榜!
    是2020年高考文科考生在本次高考中斬獲579分被湖南農業大學錄取早年,黑麋峰村作為湖南省定貧困村,是一個典型的「三無」省定貧困村:一無交通優勢,二無支柱產業,三無基礎設施。橋驛鎮黑麋峰村村委委員周超告訴小編,近年來,這一理念已快速深植當地群眾心中,通過大力提升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激活了當地內生動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將昔日的「貧困村」 變成了該鎮遠近聞名的「大學村」 。在現場,不少畢業生表示,希望通過大學的深造,讓自己學有所長、學有專長,將來能夠回到家鄉支持發展建設。
  • 雲南瑪卡:昔日天價 今成「白菜價」
    雲南瑪卡:昔日天價 今成「白菜價」 2016-02-24 18:19:57
  •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昔日臭水溝今成景觀帶——看樺甸市如何讓輝發湖重現生機 2020-09-02 2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廣安湧壩村:昔日貧困村 如今「小康村」
    2014年,湧壩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203人,被認定為貧困村。2017年,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但是湧壩村還沒有退出貧困村序列。2018年,湧壩村黨支部開展扶貧「回頭看」,看貧困戶脫貧後怎麼鞏固?看貧困村如何摘帽?
  • 昔日貧困村成了我省首家戶外3D彩繪村
    店子張村位於韓廟鎮南部,是市級貧困村,也是縣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幫包村。「變輸血為造血,才是幫助村民致富的長久之策。」店子張村「第一書記」、縣旅遊公共服務中心主任付來濤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幹的。在他的協調下,韓廟鎮黨委、政府爭取到了上級政策支持,店子張村被列入鄉村旅遊重點扶貧村。
  • 泰山西麓飄來一朵什麼雲,讓貧困村變成了網紅村?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泰安九女峰深處泰山西麓,在這裡,19個村子散落其中,猶如落玉盤的珍珠一般,格外漂亮,已經成為省內外遊客嚮往的「網紅打卡地」。可是,就兩三年以前,受制於偏僻的地理位置、閉塞的交通以及經濟上的貧困,許多年輕人選擇「逃離」,讓這裡一度變成了一顆衰敗蒙塵的「遺珠」。
  • 「山灣夢谷」脫貧記:昔日懸崖貧困村變藏羌遊勝地
    【脫貧故事】「山灣夢谷」脫貧記:昔日懸崖貧困村變藏羌遊勝地  在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南部深山中,山背、羅灣村這兩個緊鄰懸崖陡壁的村落因長期「與世隔絕」而處於貧困狀態,加之耕地緊缺等因素制約讓其脫貧希望渺茫。三年前,當地對兩個村子進行了易地扶貧搬遷,並依託藏羌特色建築開發田園綜合體,通過文旅產業促脫貧。
  • 昔日網紅四大鼻祖,如今都過著怎樣的生活?犀利哥變化太大
    要說這兩年最吸引人的名詞,網紅肯定是能佔據一定位置的。各個軟體平臺的崛起,讓這些網紅們有了開拓疆土的機會,他們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小人物一躍成為當紅人物,各種各樣的好資源接踵而來,賺錢到手軟。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大平臺都在打壓這些網紅,那麼昔日網紅四大鼻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