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影 院 關 停
片荒中的視頻平臺也同樣艱難
電影院已經離開我們接近整整半年了。這誠然已經是幾個月來被時常提及的話題,從一開始的從業者、影迷,再進一步到普通觀眾們,無一不在揪心於中國電影行業的境遇。
作者 斯大凌
文化分析產業觀察,投筆從業進行中
豆瓣 @斯大凌
影院從業者自不必多說,從此前線上發起的「影院清貨活動」,到不少家影院「轉業」擺攤以維持生計,大家都在為堅守到復工而使出渾身解數,但仍有影院經營難以持續的消息不斷傳出。據最新消息,盧米埃影院也將關閉旗下重慶、南京、常熟的三家影院。
盧米埃影城閉店公告 標題
而觀眾方面,對於影院復工的態度也早已從早先的拒絕、反對轉變到了現如今的期待、支持與渴望。根據貓眼娛樂、愛奇藝電影、微博電影聯合最新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對於影院復工的期待,觀眾們已經從2月份「擔憂」、「焦慮」為主的54%期待值直升到了5月份88%,足見觀影需求之強烈。
去電影院觀看期待度
除此之外,最熱切期盼影院開門的,其實還有常常被誤認為「獲得線上流量紅利」的視頻平臺。其實這背後的邏輯也不難理解:首先隨著各行業的復工復業,居家時間的縮短,線上觀影時間隨之縮短,而最主要的原因,最終還是落在了內容缺失的問題上。自春節檔撤檔開始,全球範圍內的電影都開始了大規模的撤檔,頭部的新片完全缺席,這對於非常需要內容來留住用戶的視頻平臺來說,同樣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根據報告所展示的內容,在2020年1月到3月這個區間內,線上觀影需求確實是受疫情影響有了一個短時的爆發性增長,但是4月以來的月度活躍人數可以說是斷崖式的下跌,5月三大視頻平臺月度活躍用戶數平均下跌12.2%。
三大視頻平臺月度活躍用戶數
觀眾對於缺席的頭部大片的需求顯而易見。在離開電影院的這半年裡,觀眾仍然迫切期待著能看到原定於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電影,在票務平臺上《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片的想看數保持著明顯又穩定的增長。2019年愛奇藝熱度TOP20的影片均為院線片,包括《飛馳人生》、《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等。這些在電影院收穫優異票房成績的影片,來到線上同樣也有著與之對應的極高熱度。
票務平臺想看榜
而根據《2020年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2020年上半年熱度TOP20影片院線新片的比例已經下降至40%,且基本都是2019年上映的影片,如《葉問4:完結篇》《中國機長》等。榜單中的其他影片多為網絡電影和經典片庫,但是從總的觀看量、熱度等數據來說,往期上映的影片和網絡首播電影與院線新片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2020上半年度愛奇藝電影熱度榜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比如像《流浪地球》,或者是《葉問4》這樣的頭部院線電影,一部差不多要頂10-15部的網絡電影,數據上才會基本持平。雖然網絡電影現在的長尾效應越來越好,但是與上過院線的這些片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對於網絡視頻平臺即流媒體來說,即便是有網絡電影和本身的片庫儲備補給,整體的上片數量沒有太大變化,但是體量上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奇門遁甲》已經是網絡電影現象級的市場表現,分帳票房達到了破紀錄的5641萬,但單看這個數字和院線大片上十億的票房相比,依然相形見絀。
正因如此,網絡視頻平臺同樣在期盼著影院的復工,才能進一步有機會上線更多的頭部院線新片。
放眼全球,在目前的行業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電影產業展開了一系列的自救和互助措施。北美最顯著的案例非《魔發精靈2》莫屬,該片選擇走線上發行的方式,直接上架Amazon Prime Video、Fandago和iTunes等線上平臺,定價19.99美元。根據外媒報導和環球的公司報告,該片上線19天的點播收入額就達到了約9500萬美元之高,而環球在本片的收益能達到將近7700萬美元,遠高於2017年上映的前作。這樣的成績顯然讓環球大回了一波血,而此後環球的《史泰登島國王》、華納的《史酷比狗》也都選擇了直接線上發行。
《魔發精靈2》海報
國內也不乏這樣的案例,《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春潮》、《灰燼重生》這些影片也紛紛上線。雖然直接上線無疑使得平臺方承擔了更大的資金壓力,因為原先通過影院回收的成本,在這一模式下全壓到了視頻平臺的身上,但是在影院尚不能復工影業的背景下,能夠一方面為片方提供了發行內容的渠道和收回成本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平臺能獲得一些優質的新片,不失為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方式。
疫情期間針對行業新的探索還不止於此。隨著線上觀影社群化的湧現,電影節線上展映活動確實成為了一個新的潮流。在海外有YouTube與包括歐洲三大節在內的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合作舉辦的We Are One線上國際影展,而國內非常矚目的則是北京電影節與愛奇藝聯合主辦的「春季在線影展」,單場展映上線了不少新片。久違的「搶票」環節,把觀眾們重新帶回了期盼已久的電影節展。
We Are One線上國際影展 海報
同時,網絡電影順勢成為了上半年唯一活躍的市場。據了解,愛奇藝和很多網絡電影的公司做了溝通,以提前上線一些網絡電影來補充片庫。從結果上看收效也確實不錯,愛奇藝上半年整體上線網絡電影176部,佔市場總量44.3%,其中有6部影片的分帳票房突破2000萬,數量是去年同期的6倍。
2020上半年度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榜
但正如之前所說,網絡電影難以彌補院線新片缺席帶來的缺口,其體量與影響力相比之下仍然較小,只能在行業面臨困境的時候做一些有限的援助,其數量和體量也完全不足以支持行業的存續,少量新片的上線對於電影全盤來說杯水車薪。平臺困於沒有新片供給,而身處產業上遊的內容方則面對著更加殘酷的行業現實。
「133家影院公司關門,3200家影視公司註銷」,類似的新聞標題已經屢見不鮮了。看看幾大頂級電影公司的財報,第一季度萬達預計虧損5.5億至6.5億,華誼虧損1.38億至1.43億,光線雖然預計盈利兩千到四萬,但也同比減少了56.33%-78.17%。2019年上半年度院線新上映的電影有242部,做一個最簡單的加減法也可以算出2020上半年積壓下來的院線片至少有200部。
萬達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更令人憂心的是,等待這些電影、片方的未來還非常不明朗——電影市場的恢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一點從日韓影院復工兩個多月來的反覆就可以看到,而本身過一天少一天的2020年檔期,顯然也沒有多少票房空間留給新片們廝殺。在正常的內容流通通道重新打開之前,行業面臨的就是 「內容方有片發不了,而平臺方則無片播不了」的兩難局面。
因此,網絡視頻平臺與電影行業顯然也屬於「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狀態。作為產業鏈的一份子,每個人都希望整個產業能健康完整地發展——電影院早日開門,早日有更多更好的電影走向市場走向觀眾,流媒體也可以上線更多的頭部內容,市場端的收益再反哺創作進而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這才是一個理想的行業發展閉環,也是一條非常容易理清楚的產業邏輯。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只要有優質的內容,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觀影的形式,觀眾都有權利自由地選擇,而目前最需要的是「選擇的權利」能快點到來。至於電影人,無論是片方、院線還是平臺,也都在迫切希望影院開門之餘,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電影作品入市以提振信心。像《信條》、《花木蘭》這樣的好萊塢大片,即便是幾經改檔,每一次出現的新消息也都引起了觀眾和行業的強烈關注,足以證明市場對於大片的渴求。
《信條》海報
幸運的是,在最近這段時間裡我們也看到了諸如《堅如磐石》、《哪吒重生》、《溫暖的抱抱》這些國產新片發布的新動向,讓觀眾們和電影人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期待所在。在目前的貓眼待映影片想看TOP10中,有2020年的春節檔影片,也有去年未能與觀眾如期見面的《八佰》,以及今年預定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希望我們可以早日在影院和視頻平臺看到這些影片發光發熱。
-FIN-
編輯:電 車
豆瓣 @Lution
-FIN-
原標題:《影院關停連鎖反應:片荒中的影人、用戶與視頻網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