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訪談實錄|「醫療股捕手」博時葛晨的超額收益來自哪?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博時頭條

由於人口老齡化,醫藥行業一直被認為是未來幾年的朝陽行業,那麼如何在醫藥行業裡面做好投資呢?醫藥出身的博時葛晨運用一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

自上而下,葛晨把握三條符合未來時代方向的主線:醫保控費調結構、醫療可選消費以及中國醫藥製造的競爭優勢。

自下而上,葛晨偏好做一部分的左側交易。左側交易是葛晨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葛晨認為,組合不應該做過大的偏離度,否則容易因為壓力造成動作變形。左側投資的核心是深度研究,必須要比市場領先,並且客觀傾聽市場的聲音。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葛晨也獨家挖掘了多隻 A 股醫藥板塊的大牛股。我們認為,葛晨是一位選股能力極強、能夠獨立思考、做深度研究的醫藥基金經理。

葛晨先生

博時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

博時健康成長雙周定期可贖回混合擬任基金經理

以下我們先分享一些來自葛晨的投資金句:

1.左側投資需要更加深度的研究,因為面臨的壓力會比右側買入更大。核心的點是自己的研究深度,足不足以讓你有信心去跟大家不一樣。

2.市場是一個最後博弈出來的結果,這個結果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研究清楚的地方,可以堅持做左側投資,在研究不清楚的領域,要傾聽市場的聲音。

3.我們要找到不同醫藥子行業背後的驅動力,然後觀察經濟發展趨勢背後哪些驅動因素佔上風,從這裡面自上而下篩選出最好的行業,最後從這些最好的行業裡面挑選出最有競爭力、估值也合理的公司。

4.自上而下基於驅動力去劃分投資主線,如果僅僅從子行業去劃分,會有失偏頗。

5.我最喜歡有一定向下安全邊際,彈性又比較大的品種。

6.投資決策的信心一定是來自深度研究,我這個人好奇心比較重,更偏向於去挖掘一些別人還沒有發現的價值。

7.行業總體必須有增量,搶增量蛋糕的難度遠比搶存量要小得多。估值會比較重要,但如果行業足夠好,我們對估值的容忍度會比較高。

8.大方向不能錯,不能站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對立面,方向選錯了,跑得越快,錯得越遠。持股中有50%到60%是放在正確方向的白馬上,以確保跟住基準。

通過跨行業獲得投資線索

1

能否談談你是怎麼看待投資這件事的?

葛晨:用最樸素的眼光看,投資就是讓資產保值增值。對於基金經理來說,投資是一門手藝活,靠這門手藝來吃飯。我們要做的是多做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讓自己的積澱更厚一些,讓自己的手藝更精進。

2

那麼說說你的投資框架吧?

葛晨:我是做醫藥行業出身的基金經理,醫藥行業的細分子行業特別多,背後的驅動力很多元,做醫藥行業投資就像一個小的全市場基金。比如說創新藥,類似於科技;醫藥行業裡原料藥和中間體,類似於化工;藥店和醫療服務,類似於商貿服務;品牌 OTC 類似於消費品。在全市場裡面遇到的行業驅動力,在醫藥行業裡面都會遇到。我們要找到不同醫藥子行業背後的驅動力,然後觀察經濟發展趨勢背後哪些驅動因素佔上風,從這裡面自上而下篩選出最好的行業,最後從這些最好的行業裡面挑選出最有競爭力、估值也合理的公司。

此外我們還會做一些橫向跨行業投資機會的篩選。這和博時基金內部的投研文化有關。我們這一批2012年通過校招入職的研究員有 10 個人,目前有 8 個人在公司做基金經理。大家都是一起成長起來的,信任度很深,會一起討論分享各自行業的投資機會。

打個比方,我有個看農業出身的基金經理同事,在2018年底的時候告訴我豬瘟很厲害,於是我就跟他一起做了產業鏈調研,發現豬瘟確實超預期。回來以後,我就思考有什麼醫藥公司會受益於豬瘟爆發。當時就發現有一種藥叫肝素,需要從豬的小腸裡面提取。這個產品的下遊需求又非常剛性。那麼從供需結構看,如果豬瘟爆發,肝素的供給量會下降,會導致肝素原料藥價格暴漲。於是我就買了一家肝素庫存比較多的原料藥公司。2020年初,看計算機出身的基金經理告訴我,因為疫情的影響,線上化應用增長很快。我們就發現線上網際網路醫療的用戶流量增長非常快,於是也布局了一些網際網路醫療的公司。這種跨行業,交叉性的機會,也是我個股選擇的一個來源。

3

你的研究不僅僅在醫藥領域,還會去看一些其他行業的,做一些商業模式的對比?

葛晨:我和公司裡面其他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每天都在交流。理解全市場資金的流向和投資邏輯,對於投資醫藥是非常有利的。你光看這一個行業,就只能理解行業的內在邏輯,無法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比如說當市場偏向消費板塊的時候,醫藥裡面許多消費屬性的公司也會跟著一起漲。這時候,可能並沒有行業內的數據來支撐這些公司的表現,而是市場有一個更大的邏輯支撐這些相同驅動力的公司。

自上而下基於驅動力去劃分投資主線

1

醫藥行業是非常自下而上的行業,你在投資中會不會做一些自上而下的判斷?

葛晨:我們在醫藥行業中進行選股,是非常依賴自上而下對行業發展主線的判斷。我們個股選擇會遵從三個主線,這個主線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驅動力:

第一條主線,健康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醫保覆蓋率到了很高的程度,醫保增速不會超過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醫療的需求是大幅超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從歐美的發展看,健康消費佔比一定會提升。醫保錢不夠,需求不斷增長,醫保支出必然要調結構。這裡面海內外差距最大的是創新藥,中國創新藥醫保佔比 10% 左右,海外在 70% 左右,提升空間很大。

第二條主線,增量醫療需求中的醫保外,自費可選擇的部分,我們定義為自費可選醫療消費。這條主線如果僅僅從子行業去劃分,會有失偏頗。比如醫療服務裡面有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也有自費的服務和醫保的服務。醫療器械也有剛性的需求、非剛性的需求等。我們從背後驅動力來劃分能更加清晰。像醫療器械裡面的角膜塑形鏡、醫療服務裡面的眼科治療,都是屬於近視控制的需求,而且也都不在醫保目錄裡面,那麼兩者背後的驅動力是一致的。

第三條主線,全球視角下的中國優勢,比如工程師紅利和產業鏈優勢,具體如醫療設備、CRO/CDMO 行業等。

我們自上而下尋找投資機會的時候,並不按照子行業劃分,是按照長期驅動要素進行分類。

2

落實到個股選擇,你是如何做的?

葛晨:必須是在一個很好的行業,行業總體必須有增量,搶增量蛋糕的難度遠比搶存量要小得多。行業賽道的坡要足夠長。選好了行業後,再看公司的質地,比如財務狀況和管理層、股東結構。估值會比較重要,但如果行業足夠好,我們對估值的容忍度會比較高。

左側交易帶來超額收益

1

你管理的醫藥基金超額收益很大,在同類產品中也排名非常靠前,你覺得超額收益的來源是什麼?

葛晨:超額收益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戰勝行業基準,這是我們主動管理基金經理最基礎的目標。那麼大方向不能錯,不能站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對立面,方向選錯了,跑得越快,錯得越遠。持股中有 50% 到 60% 是放在正確方向的白馬上,以確保跟住基準。

第二個方面是戰勝同類,我在這一塊的超額收益來自左側投資。我的好奇心比較重,喜歡看一些新的東西,更偏向於去挖掘一些別人還沒有發現的價值。但是左側交易需要更加深度的研究,因為面臨的壓力會比右側買入更大。

2

關於左側投資,能否具體講講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

葛晨:案例還是有不少。比如前面講到的肝素原料藥就是一個案例。當時我和同事做了養豬行業產業鏈調研後,對肝素的信心很強。然而我發現市場上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個邏輯。我就對自己的研究進行了審慎的思考,發現並沒有太大問題。19年一月中旬的低位買入了這家公司,並且賺了很豐厚的利潤。事實上,最終這個股票的漲幅比我賺取的收益更大,但後面那的邏輯已經不是肝素原料藥的邏輯,我沒有研究清楚也就沒有能夠賺到這部分錢。

另一個是醫藥裡面的一家眼藥公司。在我前面提到的三大主線裡面,有一條是自費可選醫療消費,其中一個細分領域就是眼科消費。當時我在研究另一家生產角膜塑形鏡的公司,看這家公司是否會面對產品替代的危險。當時我看了許多資料,發現原來世界上有一種眼藥,可以達到控制近視進展的效果。又查了一下,發現這個藥在海外做過一些非規範性臨床,臨床的量很大。然後就找到了 A 股的這家公司。當時公司的市值只有 16 億,每年銷售有 5-6 億,按照正常的 15% 利潤率,能做到 7000 到 8000 萬利潤,估值是很便宜的。而且公司研發的眼藥產品,根本沒有包含在股價裡面。我們就做了很多研究,訪談了大量的專家。發現在國內最好的五官科醫院中,試用眼藥產品治療近視的人數是使用角膜塑形鏡人數的 4 到 6 倍。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因為當時角膜塑形鏡國內銷售已經達到了 180 萬片,大概對應了百萬級別的人群。那麼這個眼藥產品對應的潛在人群是 400 到 600 萬。再按照一年 1000 元的客單價,對應就是上百億銷售額的市場空間。而且這個產品有一定消費屬性,很容易產生非 OTC 藥品市場不容易產生的品牌。早幾年上市,獲得客戶忠誠度就能把市場佔住。我們在這個公司上也獲得了很大的利潤。

最新的案例是,根據公開數據你能看到,我前十大重倉裡面有許多醫療檢驗的公司。通過深入研究,我覺得檢驗的機會是中長期的。目前看,全球疫情並沒有那麼快被控制住,國內防止輸入性疫情的壓力很大。接下來國內的工廠復工、學校開學,人群重新開始聚集,那麼檢驗檢測會變成一個常態化的事情。

3

你喜歡挖掘黑馬,做左側投資,那麼組合裡面會對黑馬和白馬做一個比例配置嗎?

葛晨:這取決於勝率和賠率的綜合考慮。我在2018年剛上手做基金經理的時候,當時因為對自己的研究很自信,買了一堆完全和別人不一樣的品種,這時候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做了一段時間後,我理解管理組合不完全是挖掘價值,還需要卯定市場,多去傾聽市場的聲音。市場是一個最後博弈出來的結果,這個結果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研究清楚的地方,可以堅持做左側投資,在研究不清楚的領域,要傾聽市場的聲音。

傾聽市場聲音和左側挖掘股票並不矛盾。核心的點是自己的研究深度,足不足以讓你有信心去跟大家不一樣。

4

你提到了勝率和賠率,兩者之間你更偏好哪個?

葛晨:我更偏好賠率吧,最喜歡有一定向下安全邊際,彈性又比較大的品種。像前面提到的眼藥公司,一旦產品成功,向上的利潤彈性很大。同時這家公司當時市值只有 16 億,是醫藥企業中市值第二小的公司,僅次於一家鐵定要退市的公司,向下的安全邊際也很足。

5

左側投資要抗很大的壓力,你怎麼去抵抗壓力?

葛晨:首先,在倉位上不能和主流偏離太大,需要一定的妥協。其次,對於左側投資要非常慎重,投資決策的信心一定是來自深度研究。當你跟市場交流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研究深度超越了別人,這會讓你的信心不斷加強。

檢驗行業是中長期機會

1

你前面提到很看好檢驗這個行業,能否稍微展開講講你的長期看法?

葛晨:我認為檢驗行業的機會有三波。

第一波已經結束了,就是2-3月大家趕著時間拿批文的時候,這時候基本上是炒主題階段,誰先拿到註冊證就先炒一波。

第二波是比拼產能的機會。一個是全球檢測的試劑產能,由於全球各國都要買大量的檢測試劑以備不時之需,誰能在短時間裡面生產最多的檢測試劑,就能賺最多的錢。這就不是主題階段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利潤。可能一批公司的業績都會很好。另一個是檢測的時候,不僅僅需要試劑,還需要相應的儀器。我們會看到後面的檢測通量會提起來,否則有了試劑也沒有用。誰可以短期把通量擴到最大,就可以賺最多的錢。

第三波機會在常態化檢驗,常態化的檢測需要的不僅是核酸,還需要抗體的檢測。這裡面核酸試劑的壁壘很低,但是抗體尤其是化學發光的檢測,儀器跟試劑要配套的,競爭格局也更好一些。這裡面的化學發光可能會有長期機會。

2

在你2012年入行至今,不斷攀登高峰的過程中,有什麼飛躍點或者突變點嗎?

葛晨:從管組合開始,我的變化還是挺大的。前面也介紹了,一開始管組合的時候,因為我是研究員出身,總覺得自己的研究很厲害,買了一堆別人都沒有的品種,最後會就算有一些品種兌現了,因為中間的壓力也會導致根本無法持有到兌現。可以說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吃的教訓比較多,學的也比較多。

後來我逐漸明白,要傾聽市場的聲音,不能和大部分偏差太遠。在2019年我通過一些自己獨家挖掘的左側交易,得到了比較好的正反饋,明白深度研究還是能夠有很明顯的超額收益了。

再到今年,管理規模大幅增長之後,發現過去底部挖掘個股的做法,給我的淨值帶來的收益空間比較小了,也開始做一些調整。開始從左側挖掘個股性機會轉向挖掘板塊性機會。

如果不做基金經理,

我想做高端定製的野生動物深度遊

1

最後一個問題,有沒有想過,如果不做基金經理,你會做什麼職業呢?

葛晨: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多說幾句,因為我的經歷也比較複雜。我是2003級的本科,然後到了2012年才畢業工作,中間花了 9 年的時間。許多2012年和我一起入職的同時,都是2005甚至2006級的。

剛讀大學時,我學的專業是新聞系,由於對生物特別喜歡,我就花了 1 年時間轉系。由於從文科專業轉向理科專業,我就降了一級,變成了2008年畢業。畢業之後,我又去陝西做了一年西部計劃志願者。等我回來再讀了3年動物學就變成2012年畢業了。

在2010到2011年,就是我讀研二的時候,還去了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關係是全美排名非常靠前的。所以我比較喜歡想問題,考慮的東西比較多,想明白了以後也敢去執行,換句話說愛折騰。

我研究生學的是動物行為學,不是在傳統意義的實驗室待著,我要在鹽城灘涂的保護區獲取數據。每天都在保護區看鳥,聽起來比較詩情畫意,做起來其實挺苦的。在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在諮詢了許多師兄、師姐的建議後,綜合各方面考慮,我最後選擇進入了資產管理行業。

回到這個問題,如果不做基金經理我會做什麼。其實我想去做高端定製化的導遊,不是那種普通帶大家逛景點的導遊。就是我帶小朋友去認鳥、認動物,高端定製化的野生動物深度遊,講解這些動物的一舉一動和它們的生活,而不是書上冰冷冷的動物插畫。其實這幾年高端定製化的導遊服務挺多的,有專門的博物館路線,就是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深度遊,介紹裡面的歷史和文物。根據馬斯諾的那個需求層次的話,你吃得飽、穿得暖,消費水平到了一定層次之後,對於這種高等級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其實是越來越多的。BBC 為什麼能拍出那麼好的紀錄片,也和國家的國民需求有關。我覺得中國發展到一定層次後,這方面需求也會起來,如果不做投資的話,我會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金融科技先鋒榜榜單出爐 博時基金蟬聯「中國公募基金智能...
    基於在量化投資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優勢,博時基金在業內率先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方法,研發了領先的大數據擇股模型和智能因子挖掘系統。  大數據選股模型挖掘板塊投資機會  消費服務是近年來權益投資的熱門板塊,博時基金充分利用大數據擇股模型有效挖掘板塊內的潛力股。
  • 少數派周良:超額收益來自於多數人的誤區
    在一個有效的市場裡,永遠做不出超額收益,我們這麼多年發現能夠長期帶來超額收益的管理人是極少極少的。我們的機會在哪裡?好在這個市場不是完全有效的。當市場的主流觀點犯錯的時候,在這個時點上面這個股票定價就定錯了,在這個時點上市場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應對,我們就有機可乘能夠做出超額收益來,市場會犯錯嗎,很多人說市場永遠是對的,但是市場很容易犯錯,引出今天講的話題行為金融學。什麼叫行為金融學?它解釋了為什麼市場上會犯錯,大家都會犯錯,我們會有機可乘,我們有機會做出超額收益來。
  • 明年的絕對收益來自哪兒?
    三位嘉賓對明年市場如何演變、超額收益來自哪裡等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有一些人把行業的α稱之為Smartβ,就是細分行業上所帶來的一些超額收益。   除了行業α,還有個股的α。   所以,如果用廣義的超額收益的概念,可以分成行業選擇和個股選擇。   第一,行業來說,新興經濟行業比較體系,按照不同細分行業所處的生命周期,比如把眼科從醫藥行業中細分出來,去看它處於生命周期的什麼階段,導入期、成長期還是成熟期?
  • 聊聊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來源:雪球大家可能也看到我們過去有一些超額收益,會比較好奇。其實我們的超額收益本質上來自於體系,所以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體系,然後簡單具體探討超額收益的可能來源。今天聽了之後大家會有自己的答案。今天大致分為四個部分。
  • 博時基金「固收+」系列不斷擴容 多隻產品近3年年化收益超10%
    一、博時基金固收產品,中長期業績排名領先年初以來市場持續震蕩,越來越多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開始選擇以絕對收益為目標、淨值回撤相對較小的「固收+」策略產品。博時基金表示,「固收+」策略基金可充分利用資產配置優勢,把握股債投資機會,較好的兼顧收益及波動要求。
  • 博時亞洲票息 : 博時亞洲票息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
    指《博時亞洲票息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協議》及其任何有效修訂和補充; 《招募說明書》或本《招募說明書》: 指《博時亞洲票息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其更新; 《基金產品資料概要》: 《基金份額發售公告》: 指《博時亞洲票息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產品資料概
  • 鵬揚基金朱國慶:以個股選擇和行業配置追求持續穩定的超額收益
    「我們相信,遵循與時俱進的科學投研體系,通過基本面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投資於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前景的優質公司,是為客戶獲得資產長期增值的根本途徑。」朱國慶說。  據朱國慶介紹,鵬揚的權益投資流程分為新投資想法的產生、股票池的構建和維護、投資組合的構造和調整以及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
  • 紅利策略受市場青睞 博時中證紅利ETF 2月24日發行
    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2月24日,緊密跟蹤國內紅利策略指數——中證紅利指數的博時中證紅利ETF(基金代碼:515890 認購代碼:515893)正式發行。據悉,所謂紅利策略是指在高現金紅利的股票中精選具備成長潛力的公司股票進行投資,這些股票有長期穩定的分紅,且分紅率和股息率高,不僅平衡了收益與風險,還能抗通脹,因此一直以來受到專業投資者的廣泛青睞。
  • 對豬肉股盛況思考:屬於深度思考者的天下
    來源:雪球最近和很多投資朋友會偶爾聊到豬肉股,發現豬肉簡直變成了一個所有投資人都可以聊上兩句的話題,我不來談具體的豬肉股行業和標的公司具體情況,在雪球上已經有很多人覆蓋,僅僅來談談「豬圈盛況空前意味著什麼?」
  • 知名基金經理講述:超額收益的可能來源
    好了閒話不說,大家可能也看到我們過去有一些超額收益,會比較好奇。其實我們的超額收益本質上來自於體系,所以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體系,然後簡單具體探討超額收益的可能來源。今天聽了之後大家會有自己的答案。01我的體系(好資產,好價格)大家可能最想知道的是我們的超額收益是怎麼來的
  • 全球對衝基金巨頭深度報告:中國是超額收益的沃土
    來源:點拾投資導讀:英仕曼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對衝基金,本文來自他們權益投資部最新的一篇報告:阿爾法α:中國製造。這篇報告從一個海外機構投資者的角度出發,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全球機構投資者來說,能提供非常好的超額收益。A股因為80%以上交易量依然由散戶貢獻,導致這個市場還是有大量定價錯誤的空間,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超額收益。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時間:2020年12月24日 09:36:15&nbsp中財網 原標題: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 : 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中證500指數增強A)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 博時國泰試水股指期貨 規避市場風險效果初現
    隨著基金參與股指期貨限制的解除,博時、國泰等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逐漸參與期指期貨。運行效果顯示,基金參與股指期貨獲得了較好的超額收益。   博時行業輪動2012年三季報顯示,三季度該基金賣出了10手IF1211合約,由於三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博時行業輪動通過賣空股指期貨合約取得了正收益。   無獨有偶,三季度國泰保本基金也參與了股指期貨,該基金三季報顯示,三季度賣出81手IF1210合約,獲得較好收益。
  • 專訪|國內經濟深度復甦,銀行股收益幅度有多大?
    進入12月,銀行股憑藉其周期性和低估值兩大特點,以及疊加國內經濟深度復甦的背景,銀行股開始趨勢性走強,並逐漸走進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視角中。銀行股此輪趨勢性走強,是估值修復還是受益於經濟復甦帶來的基本面反轉?國內經濟深度復甦,銀行股收益幅度大概會是多少?近日同花順專家團專訪了天弘基金銀行ETF(515293)基金經理——陳瑤女士。
  • 博時基金吳渭:投資沒有後視鏡 秉持絕對收益目標
    作為少數能夠有效運用絕對收益策略的公募基金經理,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副總監吳渭表示,最樸素的價值觀是絕對收益思路,長期複利的根源,首先是要在下跌市中大幅領先指數。  在吳渭看來,永久的淨值損失和階段性回撤的區別往往只有事後復盤時才會看得更清楚。「我在秉持絕對收益組合管理思路時,會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來實現回撤控制。」他說。
  • 民族品牌工程指數調整 汽車股表現相對突出
    來源:新浪財經原標題 民族品牌工程指數調整 汽車股表現相對突出本周滬深兩市表現分化,上證指數上漲0.91%,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17%、1.8%。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本周下跌1.57%,成分股中,醫藥、消費等前期熱門板塊出現回調,汽車股則繼續上漲,金杯汽車和江淮汽車周漲幅分別為4.46%、1.56%。對於汽車板塊的走強,滙豐晉信基金經理是星濤給出了依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國內汽車批發銷量686萬輛,同比增加14%,行業在持續復甦。9月乘用車銷量為208.8萬輛,同比增速8.16%。
  • 三年為期,如何追求高收益?博時基金「金牛三連王」的秘籍你也學得會
    投資秘籍:平衡勝率和賠率王俊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老五家」基金公司——博時基金研究部的總經理,連續三年金牛獎得主。同時,他也是博時主題行業(160505)以及多隻優質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博時主題行業的來頭可不小,它是博時基金集公司之力的經典之作。作為一隻規模超百億的「巨無霸」基金,它在15年時間裡實現了約15倍收益,年化回報達到20%。
  • 明星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歸凱,分享超額收益之道
    但具體到每一年,我還希望能跑出來一個顯著的阿爾法收益。」歸凱在談到業績目標時,毫不掩飾對階段性超額收益的要求。這是一個近乎苛刻的業績目標,但這兩年歸凱完成的很好。「秘訣」則是,「我最主要的風格就是喜歡可持續的成長,賺可持續的錢。長期看好的公司我可能才會感興趣,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時看長做短,長期看好,然後我再看他階段性未來邊際上的變化。」歸凱說。
  • 超額收益新利器!這類基金今年規模大漲5倍
    這類「固收+」產品,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又一新利器。 年內新增規模超過3000億元所謂「固收+」基金,是指兼投權益資產的固收型基金。如景順長城基金所言,「固收+」實質上是一種投資策略,即大部分資產投資於固收類資產,在力爭獲取穩健收益基礎上,通過「+」多種策略,力求提高組合整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