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大家都有去醫院看過病的經歷,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不管是哪個醫生寫的病歷,基本上都是跟鬼畫符一樣,根本看不懂,可能一張紙上只能認出來幾個字。
有時候想看看醫生給自己寫的是啥也看不明白,如果自己是護士,別人給自己看這個病歷拿藥,肯定非常的抓瞎,但是其他的醫生或者護士,基本上都能看懂醫生寫的啥,這是什麼情況?是醫生之間有什麼特殊的暗號嗎?
醫生寫病歷時,為啥字那麼潦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告訴你真相
01 節省時間
可能自己只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才出現生病的情況,但是中國人口基數比較大,這就導致去醫院看病的人數多,尤其是一些比較權威或者有名氣的醫院,大家都會專門從其他地方趕來就診,每次去大醫院看病,可能都會出現排隊2小時,看病幾分鐘的情況,醫生一天需要接待的病人比較多,病歷寫得潦草,或者只寫簡單的代號,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抓緊時間看下一位病人,在病歷上基本都需要寫一些患者的症狀、病情、診斷、時間等等,寫的內容多,速度快一點字就會比較潦草。
而且有些醫生工作年限較長,個人的看診經驗也是比較豐富的,寫病歷可能已經養成了一些習慣,經常會用簡寫的方式來描述,例如在寫到一些名詞比較長的藥物時,可能就會寫一些英文簡稱,或者寫藥物的縮寫,其他的醫生或者護士經常接觸這些藥物,可能看一眼就能明白了,自己可能全程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英文縮寫了,肯定看起來比較困難,而且現在有些地區電腦比較普及,病人就診時醫生都會在電腦上輸入,包括開的藥物等等,下次患者再來就診只要刷卡就能看見之前的記錄,比較快捷方便,病歷本只是簡單地寫一下。
02避免糾紛
這也是醫院考慮的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身體經常會出現這些「老毛病」,有時候自己也會下意識地去關注身體疾病的知識,可能病歷看得多了,只了解到一些表面現象,自己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或者其他人出現這些症狀,就會自行買藥去吃,有時候可能會承擔一定的風險,有些患者可能會覺得醫院裡面的藥比較貴,外面藥房裡面賣差不多的藥,價格要便宜很多,也有可能會自己拿著病歷到藥房去買藥,這些便宜的藥來源、質量、效果醫生沒看見也不能保證,患者服用這些不正規的藥物,後期也可能會產生糾紛,病歷寫潦草一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不過如果自己想了解身體情況,想知道醫生病歷寫的是什麼,也可以主動去詢問醫生,這也不是什麼無法見光的事情,而且現在很多地區也做出了規定,要求醫生寫病歷要字跡工整規範,對於這個情況,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