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音樂產業,出口的淨收益比英國鋼鐵工業還要高。
英國音樂人組成的工會,規模比英國煤礦工人工會還要大。
來自英國的優質設計,隨處可見。目前全球生產每一輛車的原型中,都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生或畢業生的創意。
香港國際機場、香港滙豐銀行總部、德國國會大廈,都出自英國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手筆。
……
一、發展現狀
英國是最早提出「創意產業」定義的國家,其創意產業發展歷程具有典型的特徵。
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後來失去了製造業大國的地位。1997年5月,英國政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解決就業問題,首相布萊爾提議並推動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這個特別工作組分析英國創意產業的現狀並提出發展戰略,提出把創意產業作為振興英國經濟的重要手段。
1998年英國政府出臺了《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明確提出了「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並積極採取措施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組織管理、人才培養、資金支持等有關方面逐步加強機制建設;對文化產品的研發、製作、經銷、出口等實施系統性扶持;逐步建立完整的創意產業財務支持系統,包括以獎勵投資、成立風險基金、提供貸款及區域財務論壇等作為對創意產業的財務支持。
至2000年英國創意產業已獲得了一定發展,據英國跨部門商業註冊機構
(Inter-Departmental Business Register,IDBR)統計顯示,英國創意產業企業已達122,000家,約佔企業總數的7.6%,其中四分之三集中於軟體與計算機服務業、音樂、視覺和表演藝術方面。
(資料來源: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2001)
英國創意產業就業人口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2001)
英國創意產業產值分布情況
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創意產品生產國。2001年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發表《英國創意產業專題報告》(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該報告顯示,2001年英國創意產業產值約為1125億英鎊,佔英國當年GDP的5%,已超過任何製造業對GDP的貢獻。
2002年,創意產業成為英國第二大產業(僅次於金融服務業),創意產業註冊企業數約有12.2萬家,僱傭總人數達190萬,成為英國僱傭就業人口的第一大產業。此外,英國創意產業實現出口115億英磅,約佔英國外貿出口總額的4.2%。
2003年政府對創意產業採取了稅收優惠等政策性扶持,創意產業進一步成功推動了英國出口,有效抵補了貨物貿易逆差。
經過幾年的發展,從1997年至2005年間,英國已培育了12萬多家創意企業,與創意產業相關的從業人員數量佔英國就業人口的一半。發展創意產業已成為英國推動經濟增長與降低失業率的有效策略。此外,以倫敦為代表的幾大城市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的典型。創意產業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和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發展策略
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政府的積極推動。英國政府的推進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研究、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數位化推動、企業財政扶持等方面。
1. 加強創意產業的基礎研究
英國對創意產業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除了《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和《英國創意產業專題報告》兩份報告之外,英國又相繼進行了相關的基礎性研究:1998年,出版的《出口:我們隱藏的潛力》(Exports:Our Hidden Potential)研究了創意產業的出口政策與做法;1999年,發布的《地區的規模》(The
Regional Dimension)研究了創意產業的地區發展;2000年,《下一個十年》(The Next 10 Years)從教育培訓、扶持個人創意及提倡創意生活三方面,研究如何幫助公民發展及享受創意;2004年,《創意產業經濟評估》(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s Estimates)公布了創意產業產出、出口、就業等統計數據,介紹了產業的發展現狀。這些研究為英國政府制訂創意產業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從而保證了政府產業政策的有效性、連貫性、一致性。
2. 注重數位化對創意產業的影響
近年來數位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創意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此,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積極推動創意產業數位化發展:1998年對下議院特別委員會所提出的「多媒體革命」做出響應,開始積極計劃應對數位化潮流;
2000年,研究數位化對音樂消費的影響及智慧財產權保障的重要性;2002年,研究了數字科技對電影生產及銷售的影響,並提出應對數位化發展趨勢的電影產業政策。數位化技術不但大大縮短了創意產業的創作過程,降低了創作成本,提高了創意產品的創作質量,而且也促成了創意產品銷售渠道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深刻變化。此外,政府利用數位化技術豐富民眾生活,開發多家博物館並將所有數據檔案數位化,並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支持民眾的創意發展,提供公民與創意接觸的機會,使人們享受創意生活。
3. 加強創意企業資金扶持
英國創意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發展中往往會面臨資金短缺、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政府積極支持那些有創新能力的個人或企業,為其提供發展所需的資金,這也是1997年創意產業專責小組成立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英國對創意企業或個人資金扶持主要採用兩種措施:一是提供信息支撐,為企業提供各地創意資金支持的相關機構;二是通過英國科學、技術及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s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Arts,NESTA)為具有創新點子的個人提供發展資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