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上方【跑步就是跑步】一起跑步!
公眾號回復【跑步】
獲取更多跑步專業知識
新人不要錯過文末
儘管你已經均衡訓練、重視暖身、運動準備,但一不留心仍可能讓運動傷害趁虛而入。沒有人想要與運動傷害沾上邊,一旦遇上了除了被動地修養復原,你還能為自己做什麼呢?本文不僅告訴你常見運動傷害,還有最重要的「自己能做的事」,讓就診前即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關節韌帶扭傷
(圖片來源:123rf)
所謂的扭傷就是「韌帶受傷」。急性扭傷可能來自直接或間接的外力造成,例如:跌倒、身體的撞擊、手部過度伸展著地、跳躍後腳部側面著地,以及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跑步……等。扭傷發生後,受傷的部位會有紅腫、熱痛的發炎症狀。至於受傷程度,醫生會依照疼痛、瘀血、發炎、腫脹等症狀及關節穩定度,分成輕微、中度及嚴重三個等級。
如果在受傷當下,病患感到受傷部位有撕裂感,甚至聽到或感覺到「啪」的一聲,這常代表韌帶斷裂,這種情況屬於嚴重的扭傷;而受傷部位有劇痛、鬆弛感及局部瘀血,也是一種嚴重扭傷。
中度的扭傷代表韌帶沒有完全斷裂,疼痛常是病患的主述,患處可能會產生腫脹,而且關節會有些許不穩定。輕微扭傷大多是在某些特定動作或角度時,才會產生疼痛,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的妨礙,也不會影響關節的穩定度。
何時該看醫生?
受傷部位嚴重疼痛,痛到連一點點的力量都使不出來。
受傷部位嚴重疼痛,痛到連輕輕的觸碰都不舒服。
受傷部位外觀變型。
受傷關節無法活動,或活動時有松松的無力感。
關節活動時有奇怪的聲響。
受傷部位附近有麻痺或變差的感覺。
雖然沒有明顯疼痛,但走幾步路就無法前進。
受傷部位越來越嚴重的腫脹。
同一個部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受傷。
症狀
造成原因
容易發生的族群
自己能做的事
醫生能為你做的事
復健運動
在不疼痛的前提下,活動關節。
關節與附近部位的伸展與肌力訓練。
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輕度扭傷:2 到4 周。
中度扭傷:6 到12 周。
嚴重扭傷:視復健的情形而定,至少需要3 個月。
延遲性肌肉酸痛
這是很常見的運動後肌肉酸痛,常會在運動後的一到二天之後出現,還可能伴隨肌肉僵硬與無力,可能持續三到七天後自然消退,若能施以適當處理,可以有效減輕酸痛與僵硬。醫療處理的方式,一種是避免從事造成疼痛的運動,並作些低衝擊的有氧運動,以增加肌肉血流量幫助復原。一種是局部熱敷與按摩,再加上正確的伸展運動,消除酸痛感。另外,國外的研究指出服用維生素C 可以幫助減輕酸痛。
其實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形成,是身體對於新的運動,尤其是需要肌力與耐力運動的「適應」反應,並不會對身體產生永久傷害,只要把握預防與治療原則,將不再為它所苦。
造成原因
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原因都與肌肉過度使用有關。肌肉收縮的強度過大或使用時間過長,容易造成肌肉組織的受傷,例如下坡跑步、下樓梯及重複蹲下……等動作,還可能會造成肌纖維斷裂的情形。
症狀
自己能做的事
肩旋轉肌肌腱炎
肩旋轉肌是負責讓肩關節可以在不同角度自由活動的主要肌肉群。肩關節是身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結構並不穩定,所以活動時(尤其是劇烈運動),肌肉與肌腱很容易被拉傷、發炎,甚至斷裂現象。此外,肌腱的血液循環不是很好,新陳代謝功能也弱,如果有發炎或裂傷時,肌腱修復的速度會很慢,若是重複受傷,容易變成慢性發炎,或肌腱提早老化斷裂。
(圖片來源:123rf)
肩旋轉肌疾病包含各種肩旋轉肌的病變,例如:肌腱炎、肌腱裂傷與斷裂等,通常會一起伴隨發生,這是讓肩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再加上缺乏運動,關節很容易關節沾黏,形成五十肩。
症狀
造成原因
容易發生的族群
各種年齡、族群都可能發生。
主要發生在需要手舉過肩膀的運動項目。
自己能做的事
醫生能為你做的事
藥物治療。
復健治療:熱療、遠紅外線、超音波、電療、運動治療。
局部注射:已經變成慢性發炎,且藥物和復健治療都無效時。
手術治療:保守治療(藥物、復健、打針)都無效,或出現肌肉萎縮和無力時才考慮。
復健
在不產生疼痛的前提下,肩關節的活動度運動。
肩旋轉肌的伸展與肌力訓練。
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網球肘
網球肘其實是一種肌腱炎,人的小手臂有一群肌肉,主要負責手腕翹起的動作,這些肌肉的肌腱附著在外側上髁處,當肌肉肌腱發炎時,外側上髁也可能發炎。市面上有各種「護肘」,適合網球肘的是一種約五公分寬的彈性帶,最好加上一個加強墊。穿戴時應該套在肘關節下方約三指幅處。這類的護肘可以避免肌肉過度收縮,對於預防再度受傷有一定的效果。
(圖片來源:123rf)
症狀
造成原因
過度使用。
運動太激烈。
姿勢不正確。
使用工具的選擇不正確。
容易發生的族群
自己能做的事
醫生能為你做的事
復健
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接受適當的治療,急性傷害約一到三周可恢復。
慢性或較嚴重發炎的恢復可能需要六周以上的時間。
接受手術治療約需三個月才能完全恢復。
背肌拉傷(閃到腰)
我們常說「閃到腰」,是指背部的肌肉或韌帶因運動姿勢不正確,或用力過度而拉傷。單純的閃到腰是不會傷到骨頭或神經;天氣冷、心情緊張或運動時注意力不集中,特別容易發生。
(圖片來源:123rf)
症狀
背部有突然被拉扯到的感覺。
感覺背拉到時還不會很痛,要幾個小時或一天後,才慢慢越來越厲害。
身體常常會歪一邊,有時候要靠手來幫忙支撐。
疼痛常會固定在某一點,壓或敲時疼痛會更明顯,但是疼痛並不會延伸到臀部。
局部的肌肉會繃緊,加上原來的疼痛,會使轉身彎腰困難。
造成原因
運動或工作時,腰背部突然扭轉。
腰背部的肌肉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
身體維持固定姿勢太久,然後突然改變姿勢。
容易發生的族群
自己能做的事
醫生能為你做的事
恢復期
輕度拉傷:三天左右。
中度拉傷:一至二周。
嚴重度拉傷:三周或更久。
抽筋
(圖片來源:123rf)
抽筋是一種肌肉痙攣,是指身體某部位的肌肉不自主地強力收縮,而且無法很快放鬆的現象;最常發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後側、大腿後側及前側。
症狀
造成原因
-運動前缺乏足夠的熱身。
-太炎熱的氣候下運動。
-溫度突然改變。
-水分流失太多。
-電解質不平衡。
-運動姿勢不正確。
-情緒太過緊張。
自己能做的事
側腹疼痛
小時候,長輩時常告誡: 「剛吃飽就劇烈運動,小心得到胃下垂!」這其實是所謂的「側腹疼痛」。其疼痛程度往往與運動量大小有關,嚴格來說,側腹疼痛不算是運動傷害,但疼痛程度常讓人難以再繼續運動下去。
(圖片來源:123rf)
造成原因
現有研究並無法確定側腹疼痛的原因。有些學者認為是熱身不足,活動過於急促引起的,另有人推論是運動時腳掌觸擊地面的力量,使得胃部與其他器官相互碰撞所引起。
自己能做的事
最常發生哪些運動
中長度的路跑、競走、馬拉松、網球、籃球、自行車等運動。
踝關節扭傷
(圖片來源:123rf)
踝關節扭傷是十分常見的運動傷害,通常是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形成的,發生內側三角韌帶的傷害,往往會比外側扭傷還得嚴重。
症狀
踝關節扭傷看似不嚴重,局部會有腫痛或瘀血,但也有可能是傷害到肌肉、肌腱、韌帶或骨頭。
醫生能為你做的事
自己能做的事
最常發生哪些運動
延伸閱讀:
公眾號任意回復
訓練計劃、跑步、入門
半馬、25千米、全馬、村上春樹
自動獲取更多跑步知識
關注 跑步就是跑步
這裡的運動知識
僅限來源於
專業人士的交流,專業書籍的閱讀
本公眾號內容歡迎各大帳號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出處和來源(公眾號:跑步就是跑步)。資料來源運動筆記,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如侵刪如轉注,轉載務必註明出處。整理編輯: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