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檔某檔萌娃節目受到了很大關注,其中一個情節:媽媽熬夜為寶貝們燉骨頭湯,說這是孩子們需要的鈣。媽媽的愛非常偉大,但是這個方法給孩子補鈣不太靠譜。
一、骨頭湯補鈣是徒勞的:
骨骼中確實含有鈣,想像中喝湯可以補鈣,這只能說是美好的想法。其實要想讓鈣被人體吸收,首先食物中的鈣得是人體可以吸收的形式——離子鈣。
骨骼中的鈣不是我們可以很好吸收的形式,那如果把骨骼進行熬製,是不是骨骼中的鈣就會溶解到湯中就可以吸收了?答案也是否定的,能溶解到湯中的鈣非常非常少,對於補鈣來講作用微乎其微。另外這部分鈣的存在形式沒有變,依然不容易被機體吸收。
熬製很久的骨頭湯補鈣作用微乎其微,但是油脂補充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在我們當前豐富的飲食結構中,非常不缺少脂肪,喝骨頭湯的做法實在是不合適,會造成脂肪攝入過量的。
二、怎麼做才能給孩子補夠鈣?
補鈣首選的是通過食物攝入,如果通過食物實在不能滿足機體對鈣的需求,再選擇合適的鈣的補充劑。
1、食物補鈣的冠軍:奶及奶製品
奶類中的鈣含量豐富,最重要的是吸收率非常高,因為奶類中含有的很多營養物質都是促進鈣的吸收的,如蛋白質、維生素D、合理的鈣磷比等。
6個月之前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其它食物,也不需要吃鈣劑,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獲得充足的鈣。6個月之後的寶寶,依然要堅持母乳餵養,其次配方奶粉餵養。他們會在奶類中獲取相當量的鈣。
1歲以後的寶寶,如果不能堅持母乳餵養了,可以選擇鮮牛奶了,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奶類及奶製品,都是孩子們獲得鈣的首選。在沒有過敏的情況下,堅持終生食用奶製品,酸奶、奶酪都是不錯的選擇。
2、食物補鈣的亞軍:大豆製品
大豆製品指的是豆腐、豆腐皮、腐竹、豆漿等等,單純大豆的鈣含量不低,但是大豆中會含有一些抑制鈣吸收的因素,如植酸等,但是把大豆做成大豆製品後,其植酸的含量大大降低,鈣的吸收率就會快速上升。
所以在寶寶添加輔食後,逐漸添加豆製品,當1歲之後,孩子的輔食變成主要食物後,希望孩子們能天天吃上大豆製品。另外,豆腐來口感柔嫩非常適合孩子,但在眾多豆腐品種中,內酯豆腐的鈣含量是最低的,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合理挑選。
3、食物補鈣季軍:綠葉菜、帶殼堅果、小魚小蝦
補鈣的季軍食物有很多,但是它們是替代不了冠軍和亞軍的位置的,每天或者經常食用作為奶類和豆製品的補充。但是需要說明的是:
澀味較重的綠葉菜,如菠菜等,其中的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吃前需焯水;帶殼堅果,如榛子、松子、核桃等,不要給三歲前的寶寶吃整粒堅果,容易造成呼吸道危險,可以壓成粉末狀再吃。
各位寶媽寶爸,你知道除了飲食補鈣之外,寶寶還需要做哪件事來補鈣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