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40元可買超十萬條簡歷信息,帶有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LOGO」一事,前程無憂初步斷定「系他人售賣」,智聯招聘稱將內部調查。11月18日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收到來自前程無憂方面的一份「關於《40元可買超十萬條簡歷信息?帶有「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的答覆」的郵件。前程無憂稱,「初步斷定,這是個別人將部分企業在2014~2015年招聘時收到的簡歷拿出來非法售賣。」前程無憂在答覆中稱,公司內部僅有數位高級管理人員有權限進入簡歷庫,搜索和閱讀簡歷的數量有嚴格的限制,簡歷上求職者的聯繫方式和身份信息只有HR安排面試時才能看到。前程無憂下載自用的簡歷格式與目前流出的完全不一樣。 緣何被洩露的簡歷上帶有「前程無憂」的LOGO呢?前程無憂解釋稱,企業在51job上發布招聘信息,求職者發送簡歷,簡歷上就會顯示出51job的LOGO。同理,企業如果在其他招聘平臺上發布職位,收到的簡歷就會有其他平臺的LOGO。 前程無憂在答覆中稱,目前流出的簡歷更新時間在2014~2015年,在51job的資料庫中屬於「沉默簡歷」,當前的企業收到簡歷的更新時間都在6個月內,企業根本看不到這些簡歷。前程無憂在答覆中提及此番流出的簡歷「可以看到應聘公司的具體名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瀏覽多份洩露簡歷,均未看到應聘公司的具體名字,亦並未發送過任何此次洩露的簡歷至前程無憂。前程無憂方面如何獲悉該情況?11月18日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將疑問通過微信發送給前程無憂的一位相關工作人員,截至發稿,未獲回復。11月19日上午,智聯方面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索取了部分被洩露的簡歷,智聯方面稱,將進行內部調查。11月18日上午,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刊發的調查報導《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引起熱議。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快遞信息外,因包含更多信息而更為敏感的簡歷也在被販賣。一位信息販子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手握十萬條個人簡歷,這些數據只需要40元。上述被販賣的簡歷被信息販子做成了一個壓縮文件,解壓後,佔用空間超過4個G。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些被洩露的信息維度與簡歷一致,包括工作經驗、出生日期、居住地、手機號、郵箱、學歷信息、自我評價、求職意向、工作經驗、語言能力、技能信息等。簡歷信息分別被儲存在按照時間日期命名的文件夾內,文件夾的最終修改日期在2014年至2015年之間。這些信息均帶有智聯招聘或前程無憂的LOGO。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大偉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趙琳 記者郵箱:lida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