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展·資訊|穿梭於時空,用水墨回望文脈與傳統的幾種路徑

2020-12-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此次評點的有南京博物院的「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展、上海的「左琴右書「、「沉浸的靈光」聯展、紐約麥拉.卡爾曼「風格的要素」插畫展等。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

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17年6月10日-9月10日

票價:30元

點評:

利用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以對比的視角,通過同時期不同鼎盛王國的展品陳列,將帝國盛世的繁華景象和強權政治以及文化傳承展現給觀眾。展覽布局雖然稍許有些凌亂,但整體相對完整、成熟。

評星:

四星

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以對比的視角,在同一空間裡展現同時期的兩段帝國盛世——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等沙皇統治下的沙俄和康熙、雍正、乾隆為代表的清代。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門口,首先看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色系的紅藍海報裝飾在展館門兩邊。進入展廳,左邊是藍綠色的俄羅斯繁華宮殿風格的展廳設計,陳列著來自俄羅斯聯邦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精美文物,而右邊則是古色古香的中國古代皇宮風格的展廳設計。這些展品都是來自於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館的宮廷珍寶和華美器物。通過同時期不同鼎盛王國的展品陳列,將帝國盛世的繁華景象和強權政治以及文化傳承全面的展現給觀眾。

能看出,展館策劃人已盡力將兩個時期的文化對應展出,觀看流程在沙俄與大清兩個時空穿梭。雖然展館設計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但難免顯得展覽流程凌亂。在一些細節處,無法使觀眾進行更細緻的了解、對比。就我個人而言,非常感興趣的是在大清館展覽中的科舉選拔制度以及當時的試卷部分。而當我去沙俄部分尋找和這部分內容相對應的沙俄展品時,沒有展品,也沒有詳細描述沙俄選拔人才的制度,無非是一些軍徽等。

完全可以理解的是,這些展品並非是完全一一對應,能夠大致在政治文化藝術生活等幾個大角度展出對比,實屬不易。

總的來說,整個展覽還包含了社教項目,文創產品,宣傳推廣等多個環節,具有很高的社會教育價值,這使得展覽的成熟度很高。(徐佳芸)

「左琴右書」聯展

展覽時間:2017年8月25日-9月30日

展覽地點:上海寶龍藝術中心言午畫廊(新鎮路1399號)

點評:

這一展覽的展廳布置頗具匠心,見出性情的書畫,配以琴竹與古家具,讀之讓人心生清幽之意,其呈現效果在近期上海的藝術展覽中是不多見的,尤其是其中所把握的東方美學韻味。

評星:

四星

這可算是一個回望傳統的水墨展。「左琴右書」中的琴與書,其實是一個整體。琴與書,說的都是如其人,如其學,而其中,更有一種與文脈、學養相關的性情與暢懷處。展覽以此為名,確實可見情懷所寄,而這一展覽的展廳布置也未辜負這樣的名稱,呈現效果在近期上海的藝術展覽中是不多見的,尤其是其中的東方美術韻味:兩千多平方米的展廳,布置清疏淡遠,在安靜清曠的古琴聲中,多為寫意的書畫作品或與修竹相伴,或在奇石之上,或與明式家具相映,觀之頓生清幽與清涼之意。策劃者表示,這一展覽之所以以此為名,也正在於看到當下中國書畫的一些問題,比如,書寫性與寫意暢神的缺失。可以說,這樣的回望傳統不僅在形式上,也在試圖抓住一種內核,這從參展者與作品的選擇上即可見出端倪。

展覽呈現的作品也多為寫意之作,見出參展者的修養與性情之處。這樣頗有想法與呈現效果極佳的展覽,如果再增加一些學術氛圍,或許會更有深度。(宗和)

沉浸的靈光

展覽時間:2017年8月6日-11月6日

展覽地點:上海BA藝術中心

點評:

面對這些水墨作品,有一種讓人感同身受的體驗。或許是因為,他們身為向傳統致敬的藝術家,又有一種對當下的體驗。

評星:

三星

這同樣是一個回望傳統的水墨展,不過與前述展的路徑卻有些區別。

展覽名稱「沉浸的靈光」,源自本雅明的「靈光」(Aura)。機械複製時代以降,這個概念實際上被藝術領域人士一直反覆玩味和討論。不過,這次展覽的主題既不是攝影,也不是油畫、雕塑,而是水墨。

從這個角度,策展人期望超越舊有的傳統的品讀方式,以另一種理論進行策展和梳理。

展覽中體現了藝術家的不同探索。無論是用火燙出來的山水,還是以雕塑方式呈現青綠山水的意境,都是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回望和解讀傳統。

而一些水墨作品,則有一種讓人感同身受的體驗。或許是因為,他們身為向傳統致敬的藝術家,又有一種對當下的體驗。對於每個人來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傳統依然是一座翻不過的五指山。而當面對著真正能夠感動到你的作品,你能夠體驗到來自基因的認同。

展覽分為兩個部分,「內光」和「外光」,分別對應了藝術家對於內心世界的追問和對於外部環境的反饋。這兩個部分恰好地與藝術中心的「黑空間」、「白空間」相契合。不過展廳空間既可以引發展覽策劃的巧思,也可能成為展覽陳列的一種局限。(小樹)


麥拉.卡爾曼「風格的要素」插畫展

地點:朱莉索爾美術館(紐約)

展期:2017年6月1日-9月16日

票價:免費

點評:

卡爾曼的插畫充滿著生活氣息和詩意。展覽展出的是暢銷世界近百年的《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中的插圖,讓觀眾走進了卡爾曼的語言和藝術天地。

評星:

三星半

充滿著生活氣息和詩意的畫作總能觸碰我們的心。插畫師麥拉.卡爾曼 (Maira Kalman) 的畫作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藝術家、畫家和作家麥拉·卡爾曼偶然發現了一本William Strunk Jr.和E. B. White的《the elements of style(風格的要素)》在院子裡出售。在那之後,她繪製了57張插圖,這些插圖的靈感都來自於這本書中的短語和句子。

這本暢銷世界近百年的《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 中的插圖大多為水彩畫,而其風格的可能要歸功於David Hockney和Florine Stettheimer。

她的畫洋溢的俏皮、機智,總是令人捧腹大笑,集結了可愛、生動、童真、頑皮與精緻,帶著瘋狂的樂觀主義。她畫作和形象經常在《紐約客》的漫畫中引起人們的注意。

而通過這次插畫展,能使你更加了解卡爾曼這位小型插圖的繪製者,看她如何用幽默的筆觸記錄點滴小事以及如何在插畫中運用語言的技巧。她的插圖展提醒著我們,語言是自由浮動的、易變的、超現實主義的。(編譯/小鹿)

更多展覽資訊:

上海:

生聲不息: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17年9月1日 - 11月12日

展覽將展出法國藝術家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的6件大型聲音裝置。這6件裝置將表現「人類如何與後工業化的自然共存」以及「構建一個生態,想像人類之後的世界」兩個主題。英文標題「Sonsara」(生而不息)由「Son」(聲音)和「amsara」(輪迴)兩個詞組合而成,寓意人類生前的過去以及死後的永生。

安東尼·葛姆雷:靜止中移動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17年9月9日 - 11月26日

本次展覽涉及倫敦藝術家 Antony Gormley(安東尼·葛姆雷)的雕塑、裝置及空間作品,包括1981年至2016年創作的紙上作品等,其中核心作品《臨界物質II》(1995)是第一次在亞洲展出。Antony Gormley(安東尼·葛姆雷)的作品通過自己與別人身體的融合,直面自然和宇宙中人類存在的基本問題。

清荷逸蓮—海上名家藝術展

地點:海上印社藝術中心

展期:2017年8月26日—9月17日

展覽以弘揚傳統的「蓮荷之美文化」為旨趣,展出了陳家泠、龔繼先、楊正新、江宏、馬小涓、邱瑞敏、陳逸鳴等海上三十五位中國畫家、油畫家的五十餘件繪荷寫蓮之作。既有中國傳統水墨寫意、工筆佳作,也有傳自西方之油畫等表現形式的繪蓮精製。

植松京子的寓言

地點:藝倉美術館

展期:2017年9月1日 - 10月22日

展覽將展出日本藝術家植松京子的24幅作品。藝術家擺脫電腦繪畫的束縛,將腦海中的幻想與熒幕影像的種種肆意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迸發出的火花則成為了她塗鴉噴繪作品的原型。

秦一峰展

地點:餘德耀美術館

展期:2017年9月2日- 12月03日

展覽將展出秦一峰的負片攝影作品。藝術家用大畫幅座機拍攝有損壞的明制木器部件,其作品消除了文獻性及攝影性。

趙仁輝:聖誕島,自然而然

地點:香格納畫廊

展期:2017年9月3日 - 11月19日

趙仁輝的作品遊走於現實和幻想之間,採用了多方論證法,運用科學的語言、工具、方法和儀器,以寓言家的姿態進行敘事,以展現那些被忽略的矛盾、假設,以及人與自然關係中固有的緊張與衝突。

「雲魚之歡」藝術跨界展

地點:建投書局-藝術長廊

展期:2017年8月28日-9月28日

展覽匯聚了林明傑和成依潔的傾心之作,將輕靈的魚和雲融入創作之中,變幻成搖曳的扇子凝固在耳畔,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魅力。成依潔的珠寶創作不拘一格,匠心獨蘊,她將雕塑的理念引入珠寶設計之中,賦予平面的作品以立體觀感,構建別樣的華麗姿態。

蔡胤棟個人畫展

地點:莫幹山路50號m50創意園

展期:2017年8月26日—8月30日

蔡胤棟將中西方不同文化價值觀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進行了全新的闡述和融合。在他的綜合材料系列作品中,他將人像攝影與丙烯、碎玻璃、樹枝、裂紋膏等媒介進行混合,通過實驗的方式追求一種「混亂之中的平衡感」。

北京:

2017旋構塔·設計不在

地點:北京時代美術館

展期:2017年08月30日 - 10月7日

展覽將展出超過40件作品,呈現青年藝術家們對設計與社會思辨、技術倫理以及個體意識的實驗成果。

自然是一個概念——BAM設計事務所首場十年展

地點:Tabula Rasa 畫廊

展期:9月2日—9月15日

展覽將以設計模型、裝置藝術、影像和文獻,全方位呈現BAM從2007年到2017年十年來在中國景觀設計領域的跨界探索與成果。

廣州:

南北通融:南粵古驛道展覽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17年8月31日 - 12月3日

本次展覽將展出與南粵古驛道有關的380件/套文物。主要分為自然、歷史、文化和復興之路四個部分,試圖展現南粵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日本

月岡芳年《月百姿》展

地點:浮世繪太田紀念美術館

展期:2017年9月1日 - 9月24日

展覽將展出被譽為「日本最後的浮世繪師」 月岡芳年的作品。《月百姿》共由100幅作品構成,描繪了取材於日本、中國的歷史與民間傳說的一百個畫面,而不同姿態的月是貫穿所有作品的共同要素。

德國

德國藝術家 Wenzel Hablik 作品展:表現主義的烏託邦

地點: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

展期:2017年9月2日 - 2018年1月14日

展覽將展出德國藝術家 Wenzel Hablik 的油畫、素描和建築設計作品,呈現他在多個藝術領域的成就。Wenzel Hablik是20世紀早期捷克裔德國畫家、建築師和平面設計師,也是德國表現主義先鋒派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

美國

溪山無盡:中國風景畫展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2017年8月26日 - 2019年1月6日

展覽將展出超過120幅中國山水畫和其他以山水為主題的裝飾藝術品,包括北宋畫家郭熙以及明末書畫家董其昌等。通過展覽,參觀者能夠了解到藝術家借山水畫抒發的情感。

Jost Amman 與16世紀木刻版畫插圖

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展期:2017年9月4日 - 2018年1月4日

瑞士裔德國藝術家Jost Amman 一生為超過50部書籍創作了插圖,涵蓋了從地圖、人物傳記到《聖經》等多種主題。他的插圖生動、精確而富有想像力,傳世作品逾1500件。本次展覽將展出 Jost Amman 創作的木刻版畫插圖,以及16世紀其它版畫家如阿爾布雷希特·丟勒(Albrecht Dürer)等人的作品,此外還有少量蝕刻和雕刻版畫插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人物|桑火堯:「境象主義」通往澄明之境的水墨路徑
    還因為展覽的準備時間兩年多,很充分的,我也有時間創作了幾件適合龍美術館12米高且富有變化的空間,當然,也非常具有挑戰性。一個展覽,藝術家展出的作品應當與空間發生關係,是一個完整的場域,作品與空間是兩位一體,既聯繫又發生對話。這個展覽,策展人格裡格.楊森和我在這方面都做了認真的思考的。共52件作品,主要是架上水墨,還有水墨裝置、水墨新媒體作品等。
  • 評展·資訊|一個六層樓空間的展覽,為何看起來卻空空如也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此次評點的是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行的空空如也「菲利普·帕雷諾:共此時」和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民族之魂」展。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
  • 評展|烏鎮的「巴爾扎克橋梁」,「輸入法」時代的徽墨工藝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
  • 時空穿梭文,得系統後穿梭時空位面,看他戲弄豬八戒,娶白淺為妻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關注百家號微笑媽咪,我是小編NG,喜歡看小說的人都知道,小說雖多,但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真的很難找,有一句話叫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別人喜歡的你不喜歡,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關注小編就可以了,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推薦小說,讓大家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小說,時空穿梭文
  • 由《信條》聯想開去——法律視角下對時空穿梭的三種理解
    本文結合相關科幻影視作品,選取其中一個涉及因果、邏輯、循環、報應的問題——時空穿梭,進行探討,試圖在法則建構方面提供一定的啟示。時空穿梭,顧名思義,主要指瞬間離開原有時間、空間而達到另一時間、空間的行為和情景。拋開時間與空間是否為一體的理論探討,時空穿梭的關注點多為時間線上的跳躍:回到過去或者躍向未來。
  • 評展·資訊|竹子上的書法表演秀:離書法是近還是遠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此次評點的有德國柏林的「路德效應:新教——世間500年」展和深圳的「王冬齡:竹徑」展等。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
  • 時空穿梭小說,偶得時空位面系統,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
    時空穿梭小說,偶得時空位面系統,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青春沒有幾次挑燈夜戰就不是青春,讓我們一起暢遊小說世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時空穿梭小說,其中力推《時空位面穿越》,小說講述主角楊聰,一個孤兒。
  • 你相信時空穿梭嗎?時空穿梭者真的存在嗎?記得看完
    其實對於時空穿梭呢,我們最了解的就是一些關於穿越的電影和電視劇了,讓我們在觀看之時又多了一份期待和興趣,畢竟誰都想成為一個時空穿梭者,去看看自己的未來或者改變自己曾經有些不堪的過去。IBM5100那麼時空穿梭者真的存在嗎?他們到底是誰?他們到底有什麼來頭?他們到底來幹什麼來了?
  • 評展·資訊|從川久保玲的服裝「雕塑」看到吳湖帆的書畫文獻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日本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令我們重新思考時尚在現代文化中的定位,吳湖帆先生的文獻展則會重新讓觀眾審視中國書畫中的文脈傳統。
  • 最近流行坐地鐵在成都穿梭時空
    最近流行坐地鐵在成都穿梭時空 2020-12-23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術家蔡廣斌與他的「影像水墨」:傳統水墨的新表達
    這些作品採取了「並置」的手法,即一幅墨色處理過的影像景物,配合著一張朦朧的水墨的肢體或髮膚,這讓蔡廣斌取得平衡:「夜幕下的景色在視覺上滿足感官體驗,與水墨並置後,又解決了傳統水墨獨幅作品過於含蓄的觀念問題,更便於提示觀者注意,當代現實的複雜心理問題。」蔡廣斌告訴記者。蔡廣斌的作品,在社會現實與個人心理、傳統文化及當代視覺新需求中取得進展,以達到深刻而到位地表達現代人生存的現實生活。
  • 時空穿梭文,主角重生到二次元世界,和皮卡丘結伴旅行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時空穿梭文,主角重生到二次元世界,和皮卡丘結伴旅行!第一本:《永恆輪迴之島》——雨夢雪2(點擊下方,閱讀小說內容↓↓↓)【精彩導讀】「難道夏城說的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開關,迷宮裡還有其他的開關?」
  • 珠海超大時空穿梭3D藝術館
    珠海超大時空穿梭3D藝術館,5個神秘空間等你來探索。位於梅溪商業廣場負一樓。 帶你環遊世界多個空間和地區,即刻開啟時空穿梭之旅沒上飛機的乘客請儘快登機您乘坐的通向3D藝術館的班機就要起飛啦,就要起飛啦,就要起飛啦!
  • 時空穿梭:《我的超時空懷表》《星球補漏聖手》《位面無限重生》
    時空穿梭:《我的超時空懷表》《星球補漏聖手》《位面無限重生》大家好!一閒下來,小編就馬不停蹄的來為大家推書了,對於書蟲來說,沒有小說陪伴的日子是空虛的、寂寞的,希望以下這幾本小說可以將你從無聊中解救出來。
  • 評展·資訊|當代作家書畫,有多少符合文人藝術的語境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展出的水墨畫作若以名聲而言,雖然莫言的書法此前曾有報導說錯別字極多,不過這次他題寫的「夢筆生花」四字倒沒什麼錯誤,再以名聲較大的北島而言,其楷書乍看可評以一「拙」字,然而實質還是拘謹,至於筆法與結構等問題較多,展出更大的意義大概還是名人手跡,至於紙本水墨或是觀念之作,乍讀幾乎不知所云。
  • 他從主神空間回歸,為保護妹妹穿梭萬界,碾碎一切!時空穿梭爽文
    他從主神空間回歸,為保護妹妹穿梭萬界,碾碎一切!時空穿梭爽文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天悅聊小說,相信大家都是結束了一天的疲憊,打開手機找找能娛樂自己的東西吧!那你就來對地方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安利四本看了就會立馬愛上的小說。
  • 時空穿梭:青年無意穿入諸天萬界,縱橫諸天萬界,踏遍都市獵豔!
    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時空穿梭:青年無意穿入諸天萬界,縱橫諸天萬界,踏遍都市獵豔!第一本:《縱橫諸天的武者》作者:我叫排雲掌(青年無意穿入諸天萬界,縱橫諸天萬界,踏遍都市獵豔!)精彩內容:回想一路從齊魯趕來禪城的艱辛,賣藝人臉上全是滄桑,小心翼翼數著一枚枚銅子,原本苦澀的臉膛露出開心微笑。
  • 水墨丹青
    泉中水墨丹青花瓣落地也有聲青絲磚瓦白日夢飛到了另一個時空我想問老先生只怕想也沒有用青瓷白色一場夢小敘這情意有誰懂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靈動之美水墨丹青可以比喻手法如行雲流水水墨丹青可以雕刻歲月的不停輪迴水墨丹青可以描繪人間的是是非非註:本文由西風東韻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謝絕商用。
  • 時空穿梭文!他穿梭諸天,從鬥破開始,奪異火搶蕭薰兒,縱橫萬界
    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4本好看的時空穿梭文給大家,其中呢!他穿梭諸天,從鬥破開始,奪異火搶蕭薰兒,縱橫萬界!不知道這樣的類型是否對上你的胃口?第一本:《無限之末日盾神》——高鐵很晃精彩劇情:大年三十,老婆再喊,孩子在叫,但作者菌依舊在蹲著碼字,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作者不休息。
  • 評展|水印版畫大展:版畫原來並不只是一種複製品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本期評點的展覽有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阿麗莎·柯維德:格物致新」,以藝術家的視角展現其理性極簡美學;浙江美術館的「中國水印版畫大展」,呈現傳統水印版畫在新時代下煥發的新活力;倫敦蘭貝斯宮的「前線素描」則繪製出了在戰爭中的人民生活,樸質而有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