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極圖,又稱「陰陽魚太極圖」,其創製有來源於「伏羲女媧交合圖」,代表著「人類的誕生」的說法。但從太極圖的樣式來看,一半是「白魚」,一半是「黑魚」,兩者首尾相銜接,循環往復;在白魚中有「黑點」,在黑魚中有「白點」。那麼拋去後世對於「太極圖」的解讀,單從太極圖直觀表示的「太極生陰陽兩儀」來看,這黑點和白點,你知道是代表什麼事物嗎?
傳統文化觀點中認為,在天地未分的時候,元氣混為一體;到了盤古開天闢地,才分了陰陽兩極——輕而清上升為天,重而濁下沉為地。兩極初分,乾坤始奠。那麼陽陰在太極圖中的體現就是「白魚代表陽、黑魚代表陰」。可是陰陽在萬物中如何體現呢?所謂「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是眾多陽氣之主,月亮是太陰的精華象徵」。
雖然自太極圖創造出來以後,到當今時代,對於此圖,都有著不同的解釋,也再增加著此圖的神秘感;甚者認為包羅萬象,一切萬物萬象都可以往裡裝。但我們要明白,是因為先有此圖,才有解讀;而不是有了這些解讀才創造的此圖。切勿本末倒置。正如伏羲創作八卦,也就是根據「龍馬河圖,龜背洛書」的圖案而成的;然後由此「神秘性」,覺得可應天地之象,而八卦也不過就是風雷水火山澤之物象的反映。
我們要知道,任何事物在出現的最初,都是單純和簡潔的。陰陽兩極反應到「太極圖」中,在古人的思想中所能代表的,無外乎就是天地;日明月晦;黑夜的黑、白日的白。這樣一來,太極圖就有很清晰的畫面了——白魚代表陽及白日;黑魚代表陰及黑夜。剩下就是「白魚裡的黑點代表太陽,黑魚裡的白點代表月亮」;在具體點說,這兩個點,其實代表著兩種「動物」。
黑點是「太陽裡的金烏」,白點是「月亮裡的蟾蜍」。所謂「金烏」,並不是金色的鳥,烏的本意就是「黑」。在古代傳說中,太陽正中有一隻黑色的三足鳥,周圍卻是金色耀眼的光,因此稱為金烏。雖然無法想像古人是如何知道太陽裡有黑點的,但現在科學已經證實太陽裡有「黑子」。在古代認為月亮裡也有一隻動物,那就是「蟾蜍」,稱它是「月魄之精華」,就是說它是月亮的精華所凝聚而成。月之皎潔,精華愈白。唐朝詩人祝元膺《夢仙謠》就有「蟾蜍夜作青冥燭」的詩句。
上面談到了陰陽之氣,最後順便說一下彩虹。「虹,乃天地之淫氣」;就是說虹實際上是「天地陰陽之氣交匯浸淫而形成的」。這裡的「淫」,指的是恣肆、放縱的意思。朱熹言「日與雨交倏,然成質,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因為天氣變化,雨過雲層稀薄,太陽光就可以穿過雲層;此時日照,大氣層中還有陰潤的溼氣,這時候才產生的虹,因此才有「虹,天氣之淫氣」的說法。
太極圖與八卦哪個先出現?太極圖與伏羲女媧的神話有何關係?
傳統文化裡的「七政四餘」是什麼?周一到周日如何制定的?
什麼是三才?如何理解「命由天定」?這個拍照手勢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