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根本和核心是陰陽之道。
《周易·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莊子說:「《易》以道陰陽。」
《周易·繫辭》中又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
太極圖是陰陽之道的最好體現,表達了《易》之三易:簡易、變易、不易簡易,大道至簡,「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則易知,簡則易從」。變易,「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此消彼長,物極必反不易,陰陽之道,是至高法則,又是至為基礎的法則,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論是宇宙宏觀系統,人身小宇宙,還是原子等微觀系統。
太極圖也體現了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如果立體地看,太極圖同時反映了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南懷瑾老先生說:「這個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和辯證法有所不同:辯證法只是形而上者,而《易經》卻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有機統一.借用個譬喻,《易經》描述的是「複數世界」——形而上的「虛數世界」和形而下的「實數世界」,是道和器、唯心和唯物、物質和精神的對立統一……
「一陰一陽之謂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個需要用心體會、感悟。舉個身邊的例子:東方人吃飯用的筷子,兩根筷子,一動一靜,一陰一陽;西方人用的刀叉,也是一動一靜,一陰一陽。但是二者也有區別:筷子簡易,一手把握,把飯菜一下子都夾起來,反映的是中國人的整體觀、系統觀;刀叉相對複雜,左右分立,把食物切成一塊塊的,反映了西方人的心物對立、偏重分析實證的思維方法。
這個小差別,造成的結果大不相同,中醫和西醫就是很好的體現。中醫講究整體觀、辨證論治,把人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而且具體人體具體分析;同時中醫亦要「知幾」,「幾者,動之微」,「上醫治未病」。西醫則是把人象麵包一樣切成一片片、一塊塊——組織、器官、細胞、直至分子原子,運用各種儀器和方法進行分析檢驗,同時切斷了人體形神的聯繫,也切斷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是在疾病由「證」狀發展到「症」狀之後才進行治療。
這裡只是舉例說明陰陽之道,或有偏頗之處。在西方,黑格爾和馬列將辯證法發揮到極至,可以說達到了理性的頂點。但是他們沒能超越理性,沒能超越語言、邏輯、思維,更不要說其他的自然科學、醫學等學者了。
中醫的根本和核心是陰陽平衡。《黃帝內經》開篇就講「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與《易經》是一致的,易醫同源,而從發展脈絡上講應該是易為醫之源。陰陽平衡之道是「不易」的,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無論東南西北,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中醫的生命力所在
「會易者不佔」,只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則自然陰陽平衡,身心健康,諸事如意,以至於達到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和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
一點管見,可道者已非常道了。大道至簡,不可道、不可思議之道,想要說清楚,真是至難,說出來的似乎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想起一個笑話,有個窮酸秀才搜腸刮肚地做文章,半天沒有寫出來,他媳婦就說他,你寫文章怎麼比我生孩子還難,秀才說:你生產時肚中還有孩子,我肚中卻是空空如也。輕鬆一下,還是以兩位老先生的話結尾: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莊子曰:「《易》以道陰陽。」
陰陽之道的圖標——太極圖
從前面我所發表的兩篇博文中可以看出,「陰陽」是和我們息息相關,須臾不能分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東西。它既是抽象概念,又是具體事物。它富含哲理,符合邏輯,揭示了宇宙太空萬事萬物對立統一辨證的總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我很敬信和推崇《黃帝內經》裡說的這句話。數千年中國的先賢們一直把陰陽提高到「道」的高度來對待是不無道理的。陰陽是天地宇宙運行規律之道,是大自然界生息、消長、進化之道,是人類繁衍、健康、養生之道,是社會安定、和諧、進步之道。所以,人們必須承認道,懂得道,遵循道,按道行事,道行天下。
大道至簡,簡則明,簡則真。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規律僅用陰陽二字就可總括。那麼用什麼圖象或標識把陰陽的重要內涵直觀地表達出來呢?這就是我們很多人所熟悉的下面這幅「陰陽魚太極圖」。這幅莊重而漂亮的圖標由來時空久遠,流傳極為廣泛,用場也很多。它簡明、完美、崇高,可包含陰陽概念的所有基本內容,可謂是「圖簡意賅」。下面我僅圍繞陰陽這個主題,簡單綜合介紹如下。
一、圖的外周是一個圓環,它表示宇宙萬物的客觀存在。能旋則圓,圓也表示旋轉。說明這個存在是物質的,完整的,轉動的。用老子的智慧講,在萬物生成以前是無極狀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這個圓環相當於無極階段是陰陽的前身。
二、圓環內是兩個魚形的圖形,大小相等,左右平衡,互相緊貼,首尾相連。表示事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兩部分組成。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互相對立統一的,相互依存的。按老子的觀點,太極生陰陽,萬物稟賦陰陽二氣,二氣相交,更生繁衍萬物。
三、白魚屬雄性代表陽的一面,黑魚屬雌性代表陰的一面,異性相吸,兩魚彎曲相依相抱。表示任何一個完整事物都是由陰陽兩面相輔相成,相依相靠的。如老子說的呈現「萬物負陰而抱陽」,福依禍伏的態勢,兩方面對立而又統一協調。
四、陰陽雙方都是從魚尾起始,由微小向壯大發展,直到魚頭至大至極。有頭有尾,就有方向。表示陰和陽都存在從無到有,由微到著,「陰消陽長,陽消陰長」,有方向地發展過程。也說明宇宙萬事萬物都是在朝前不斷運動發展的。
五、在圖標的上下兩端,至大至極的魚頭緊貼靠著至小至微的魚尾。表示每個事物的某個方面當發展到極點,再無法發展的時候,就必然返回到初始,重新開始發展。即反映出事物在一定條件下「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
六、兩魚頭部中間各有一個眼睛樣的小點。白色(陽性)魚頭中的黑點叫「陰精」,是生陰之本;黑色(陰性)魚頭中的白點叫「陽精」,是生陽之本說明每一事物的陰陽兩面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根互生,必然相聯繫的規律。
七、圖標中兩魚之間所形成的分界線呈S形曲線。曲線表示動象。表明黑白兩魚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能運動的。說明宇宙萬事萬物都是有生機的,動態的,活躍的,發展的。
八、白魚頭在圖標的上方表示陽氣在上,代表著清純,升發;黑魚頭在圖標的下方表示陰氣在下,代表著重濁,凝降。如果把白魚畫在下面,把黑魚畫在上面,依我看那就成顛倒黑白,不分清濁。
九、黑魚白魚在左在右也有講究。白魚陽性屬男,黑魚陰性屬女。按照中國「男左女右」的習俗,白魚應擺設在左邊,黑魚應擺設在右邊。如果兩魚不按照男左女右擺放,我覺得那就是陰差陽錯。
太極圖的創意和製作是相當嚴謹和有水平的。此圖曾被人稱為「中華第一圖」,我估計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我從第一次見到此圖後就覺得它設計得太絕妙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後漸漸知道了它的寓意,更覺得它是一幅體現自然科學觀,展示唯物辨證法,深含人生哲理的圖徽。太極圖文化古老,源遠流長,寓意深廣,構圖絕巧優美,理應屬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由於太極圖本身魅力之所在,現在到處都在使用它。最早伏羲畫八卦的八卦圖中有它,中國道教用它來做道家的標誌。韓國把它作為國旗的圖案,新加坡空軍把它印在機徽上。還有,在各地伏羲廟的殿堂裡,在諸葛亮的服飾羽扇上,在中華醫藥、中華武術、中華氣功的書刊中,在算命先生的行頭卦攤前等等地方,都可顯眼地發現太極圖的存在。
太極四大要素
一、創生萬物:
太極哲學意義是以自然為標準,「兩儀」第一象是對應宇宙,在此為「天地」之象。陽儀為天,陰儀為地。天地二氣交感,萬物由此而生。故稱「兩儀孕物生」。
天地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限的潛藏力和創造力,萬物蓬勃發展的生機都是天地「兩儀陰陽」創造的一種表現。因此太極兩儀是「陰陽」之本,它是創造萬物的本源。我們把這個自然現象稱之為「兩儀孕物生」,其意義就是天地生萬物。
二、創造生命:
彼論兩儀生萬物,此論兩儀創造生命。「兩儀陰陽」是萬物的本源,也是創造生命的源動力。
純陰不育,純陽不生,故陰陽缺一不可。生命的「本源」完全是「兩儀陰陽」創造出來的,陰陽交感,創造了生命、創造了生命運動。
三、創造矛盾:
陰陽的性質是「陽動陰靜」,一動一靜產生了矛盾,而矛盾出現的同時事物也就形成了。這是兩儀矛盾性的「孕物生」。
兩儀矛盾之象給我們的啟示是:認識事物,就要認識「矛盾」,認識「矛盾」才能解決事物中的「矛盾」,「矛盾」解決了,也就達到了「統一」,事物才能向有利的方面發展。
四象育物成
太極「兩儀陰陽」是代表天地之象,而太極「四象陰陽」是代表四季之象因此「四象陰陽」也是以自然為標準。所謂「四象育物成」,是指生命成長,事物發展的過程。
因「兩儀陰陽」有魚頭魚尾之分,「陰陽」也產生了「量」的變化,這樣就出現了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即:「四象陰陽」。
陽魚尾是陽之初,稱「少陽」。魚頭是陽之極,稱「太陽」。陰魚尾是陰之初,稱「少陰」,魚頭是陰之極稱「太陰」,這就是四象,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太極兩儀生四象,它們都分為陰陽,但是它們有本質上的區別。兩儀陰陽創造了萬物、萬事,而四象陰陽創造了運動、發展、變化消亡的過程,這是兩者不同之處。
一、四季之象:
四時是指四季。四時是運動的、變化的,它揭示了一切生命運動規律和一切生命或事物的發展過程與狀態。
陰陽學說中論「陽暖陰寒」。如少陽為暖之初,為春季(生);太陽為暖之極,為夏季(長);少陰為寒之初,為秋季(收);太陰為寒之極,為冬季(藏)。四季「生長收藏」是中醫術語,《黃帝內經》把它列為是萬事、萬物、萬象生長、發展、消亡的過程,即:「自然律」。
春「生長」,夏「開花」,秋「結果」,冬「收藏」。就是生、長、收、藏「自然律」。如果把這個現象用太極哲學術語概括一句話,就是「四象育物成」。
二、成長之象
前面我們論述了「兩儀孕物生」是生命的形成,但生命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運動的、變化的。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變化過程稱為「四象育物成」。
一切生命都是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樣的過程成長運動的,健康的生命沒有一例違反這個規律,如果不按這個規律走,生命將提前結束。
三、發展之象:
「兩儀孕物生」的矛盾性演變成了事物,但事物是怎樣發展和變化,就是「四象育物成」所要論述的。四象陰陽是表現事物發展變化的四個階段。
兩點動之因
一、兩至之象:
太極哲學意義主要是產生於自然,如兩儀象徵天地,四象象徵四季,而太兩點象徵冬至和夏至。
太陰為寒之極,它象徵冬季,其中的「白點」為冬至。太陽是暖之極,它象徵夏季,其中的「黑點」為夏至。黑點和白點揭示了氣候變化的內在因素。比如冬至這一天開始一天比一天長,日照時間逐漸增多,陽氣開始逐漸上升,說明陽暖之氣的「內因」產生了。而夏至這一天開始,日照時間逐漸減少,此時陰氣逐漸增長,說明陰寒之氣的「內因」產生了。因此冬夏兩至之日,是氣候轉化的潛在因素。
太極黑點和白點是夏至和冬至的標誌,它是氣候變化的潛在因素,揭示了一切生命、一切物質運動均由內因產生的作用。因此稱之為「兩點動之因」。
二、變化之因:
事物如何運動,如何變化,主要是由它的內因決定的。外因有內因的作用就會促成事物向前發展和變化。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而太極圖陰陽形象地描述了這一現象。
黑點與黑魚同色。它們在不同空間相互呼應。白點和白魚同色,它們也在遙相呼應。「黑白」點就是陰陽吸引的內因,故稱「兩點動之因」。它說明一切事物的變化均由內因決定的,外因只是個條件。比如雞蛋本身存在生命的內因,外因條件成熟時,就會生產小雞。而石子無論外因條件怎樣優越,它不會生出小雞,因為它沒有生育的「內因」。
三、質變之象:
質變是由量變的不斷增加而產生的,然而內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太極圖形象地揭示了這一客觀現象。如魚尾至魚頭是陰陽量變過程,而量變到極點是物極必反,此時魚眼「黑白點」發揮了作用,內在發生了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結果,是由內因決定的。
陰陽量變是指事物漸漸的、連續的、不顯著的變化。而量變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質的改變,它使原有的物質運動性質中斷,其物質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形成新的物質運動開始。
看陰陽魚,魚尾→魚頭的轉化過程是陰陽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會發生質變。如太陽→少陰,太陰→少陽的過程就是質變的過程。注意魚眼「黑白點」是質變的內因。
如陽儀是未婚男性,陽中一點陰就是他心中藏著未婚妻。陰儀是女性,陰中一點陽,是她心中依戀的男友。黑白點就是男女相互吸引的內在動力,當雙方結合為夫妻時,就開始了新的生活,這就是質變。但質變是由「內因」決定的,此稱為「兩點動之因」。
四、內部矛盾:
物質運動存在著內部矛盾,也存在著外部矛盾。一個家庭有內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一個國家有內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一個人內心有矛盾,外在行為也有矛盾。而太極陰陽就是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示意圖。
陽為動,陰為靜,陰陽一靜一動產生了矛盾。陽儀內部矛盾是黑點,外部矛盾是陰儀。陰儀內部矛盾是白點,外部矛盾是陽儀。內部矛盾可以使外部矛盾擴大化,如人的思想產生了矛盾,外在行為也會產生矛盾。在此是強調「兩點動之因」是內部矛盾的表現力。
五、物理運動:
伏曦氏 的太極圖在8000多年前已經客觀地揭示了近代工業機械運動原理看太極圖S線,它行走路線是先順後逆,就產生了機械齒輪順轉和逆轉之象,而太極黑點和白點是象證機械齒輪的軸心。
機械齒輪運動是因為「順逆」轉發揮作用,如果沒有「順逆」機械無法發揮作用。手錶的趨動齒逆轉,時針才能順轉。而齒輪的動力來於軸心,此稱「兩點動之因」。
又如有順必有逆,有往必有來,有去必有回,有正必有反。可以看出伏曦氏的太極圖有順有逆,是客觀存在的。
六、兩極之象:
我們不知伏羲 是否知道地球自轉,但太極圖形象地揭示一個神奇之象,地球南北兩極自轉方向不同,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這一點。衛星拍照地球北極是逆時針轉,南極是順時針轉。這一特殊現象和S線的順逆之向是一致的,而兩點動之因「黑點」是南極軸心,「白點」是北極軸心。因此太極圖潛藏宇宙運動的玄機。
通過上述解讀,在此有必要給世人一個警示,地球南北兩極是兩個太極眼這是非常之地,也是神聖之地,人類不要在此地隨意開發,如果軸心動了,地球這臺重型機械運動就要失去平衡,有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自然災害。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人類要順應自然,不要破壞自然。
不出曲界宮
太極圖兩條陰陽魚中間的接觸面,形成一條S形狀的曲線,這是一條陰陽分界線促使陰陽各守其宮,所以稱之為「不出曲界宮」。
如果用太極圖來解釋相關現象,S線的形象力可以界定為兩種性質,兩種狀態,兩種不同物質的標誌線。我們可以引伸為S線是一條法則線、法律線、警戒線、分界線、規則線。
一、法則線:
宇宙法則衍生了自然法則,促使星系運動、物質等一切運動各守其道、各守其則、各守其界、各守其脈、各守其職、各守其時等等,也就是陰陽各守其宮。S線是陰陽分界線,它形象地揭示了這一客觀現象。
日 月同系,各守其軌;
天 地同在,各守其則;
陸 海同臨,各守其界;
山 河同脈,各守其境;
風 雨同行,各守其職;
晝 夜同伴,各守其時;
萬 物同境,各守其本;
鳥 魚同物,各守其道;
雌 雄同類,各守其性!
↘↙ 同宮
日月同在太陽系,但各有運行軌跡。天地同在,但各有法則。陸海同臨但各有其界。山河同脈,但各有其境。風雨同行,但各有其職。晝夜同伴,但各有其時。以上均屬一陽一陰各守其宮,這是宇宙法則、自然法則。如果用太極哲學術語一句話概括,就是「不出曲界宮」。這裡不僅闡述了太極圖的哲學意義,而且是給我們一些啟示:守自己的位,儘自己的責,行自己的路。因此老子說「道法自然」。
二、法律線:
法律,是由統治階級的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執行的行為規則,法律是社會秩序的保障。正是由於法律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國共制定了一千多部法律法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公民,必須有法律意識,你的所作所為才能受到相應的法規保護。如果你的行為越過法律警戒線,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
太極圖中的S線是陰陽分界線,它均衡控制陰陽二氣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活動它象徵情與法的道德底線。因此法律一方面是維護人民利益,一方面是約束不良行為。而法律的準繩就是太極S線。S線也是一條象徵「情與法」的平衡線,體現公正!
三、警戒線:
我們看「動物世界」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現象,動物都有自身種群的領地並且用氣味作為領地的警界線。一旦有其它群體的動物越過此線,必然會發生一場激烈的廝殺。這是動物的本能所致,也是自然法則。S線的形象力量揭示了這一客觀現象。
人類設置的國境線是警告人們不能隨意越境,警戒區是警告你不能隨意入內,但人類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地設置的警戒標誌,均與「S線」的哲學意義相同,它具有分開、阻止之意,是約束人們行為的警戒線。
四、分界線:
人類作為高級的哺乳動物,在主觀上設置了眾多分界線,如大到洲界線,國境線;中到省界線,區界線;小到一家一戶都有相應的界線等等。
太極陰陽是兩種不同物質。它反映世界各大洲人類種群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法規不同,管理體制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而S線就是形象的標誌線, 此稱「不出曲界宮」。
五、規則線:
S線的約束力揭示了各行業中的一個基本現象。無論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還是私營企業均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工作講守則,崗位有制度,操作有規章等等。而上述準則與S線的哲學意義是對應的。
S線是一條約束人們行為的規則線。它的哲學意義普及到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落,形象地揭示了人類行為的準則。如:
自身行為沒有約束力,容易觸犯法律。
做事不講章法,就是做事不講原則。
工作不講行規,就是缺乏職業道德。
男女交往沒有界線,就會引出作風問題。
說話不分場合,就是缺乏修養。
所以為人處事要有章法、講原則、有規則,是講行為「不出曲界宮」。
綜上所述:太極圖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是伏羲氏精美絕倫的設計。一個圓兩條魚、一條S線、兩個點。它已經達到完美境地,它蘊藏著宇宙、天地、自然、萬物、社會、思維等所有運動之象。因此稱它是物質、能量、信息的載體體現了中國8000年前的文明與現代智慧相媲美,實仍經典之始,國學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