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圖,洛出書」,河圖洛書是中國先賢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譽為"宇宙魔方",是中華文化的淵源所在。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重合,洛書重分;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為用。
河圖洛書中的陰陽符號作為宇宙萬物變化的根本,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今天和大家分享關於陰陽的五種關係具體如何。
陰陽的交感。
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是以天之陽氣和地之陰氣的交感相錯,相互發生作用為前提條件的,陰陽交感用簡單的語言釋義就是異性相吸,對人類來說,男女之間的相互吸引是促成他們結合的前提,沒有兩性吸引就沒有男歡女愛就沒有結婚生子。陰陽交感相錯,是對陰陽兩方面不斷相互作用的概括。陰陽兩者只有不斷發生交互作用,才會進一步呈現出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等特性或趨向。因此,陰陽交感相錯也是陰陽之間一切運動變化的前提,正所謂,陰陽遇變化起。
陰陽對立制約。
陰陽對立制約,是指相互聯繫的陰陽雙方,彼此間存在著差異或相互鬥爭、互相抑制和相互排斥的關係。陰陽的對立關係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規律。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陰陽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始終處在差異、對抗、抑制、排斥之中。陰陽對立制約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陰陽雙方是相對的、有差異的,如上與下、天與地、內與外、氣與血等,都具有相對的屬性。凡陰陽所指代的事物,其屬性都是對應的,沒有兩相對應的雙方便構不成陰陽。二是指某些範疇的陰陽,在屬性對應的同時,還存在著相互制約、排斥的趨勢,兩者呈現出你強我弱的態勢,如寒與熱、動與靜、陰邪與陽氣、陽邪與陰液等之間都存在著相互抗爭、相互制約的關係。
又如以自然界季節氣候的變化為例,《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冬至一陽生,所以從冬至到立春,陽氣逐漸上升,陰氣逐漸下降,至夏季則陽氣盛極,陰氣伏藏。夏至一陰生,所以從夏至到立秋,陰氣逐漸上升,陽氣逐漸下降,至冬季則陰氣盛極,陽氣伏藏。如此循環,年復一年。拿男人和女人來說,在男女結合之前的過程中,兩性的吸引即陰陽的交感是最主要的作用關係。一旦結合之後,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會日益凸顯出來,男女雙方從之前的相互吸引和男歡女愛逐漸朝著相互排斥和彼此抱怨不滿的方向轉化,開始了相互約束、相互管制的過程
陰陽的互根互用。
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蘊藏、相互資生,而互為根據的關係。這種關係具體體現於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陰陽互根。即陰陽雙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相對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也就無所謂上。靜為陰,動為陽,沒有靜之屬陰,就無所謂動之屬陽;反之亦然。陰陽的互根是從哲學高度歸納出的結論,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義。
其二,陰陽互藏。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含有陰和陽兩種屬性不同的成分或勢力。《類經·運氣類》說:「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此陰陽互藏之道。」根據陰陽互藏的道理,事物和現象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屬陽的食物不是純陽無陰,屬陰的食物也不是純陰無陽。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是根據其所含屬陰或屬陽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陽中涵陰,是說屬陽的事物或現象也含有屬陰的成分,但該事物或現象的整體屬性仍為陽;陰中涵陽,是說屬陰的事物或現象也含有屬陽的成分,但該事物或現象的整體屬性仍屬陰。一般地說,表示事物屬性的成分佔絕對大的比例並呈顯象狀態,而被寓含於事物或現象內部不顯露的成分所佔比例較小,它雖不能代表事物的屬性,但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比如每個人都是精子和卵子相結合的產物,即都是陰和陽的結合體,雖然陰陽分離而生男女,但是男之為陽中仍帶有陰的成分,所以鐵血男兒也有似水柔情;女之為陰中仍帶有陽的成分,所以柔弱女子卻有鋼鐵般的意志。而那些男人中的「假娘們」和女人的「假漢子」更是這種陰陽互藏的典型代表。生活中我們總是看到,越是身材威武粗獷的男人,往往有女性的情感及態度;有些看似柔弱的女人,確有著一顆堅韌的心和男性的心理狀態。
陰陽互藏是陰陽雙方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基礎。陽中涵陰,陰是陽的生化源泉;陰中涵陽,陽是陰的化生動力。若陽中無陰,陰中無陽,就變成「孤陰」、「獨陽 」,陰陽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隨之破壞,陰陽之間也就失去了相互資生、促進的關係。陰陽互藏也是陰陽消長與轉化的內在根據,只有陽中涵陰,陰中涵陽,陰陽才有向其對立面轉化的可能性,即事物或現象中所含一方在一定條件下成分增多而佔據主導地位,其陰陽屬性亦隨之發生轉化。
其三,陰陽互用。即陰陽雙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礎上,還具有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的關係。如雲雨的形成過程就充分體現了自然界的陰陽互用關係。「地氣上為雲」的過程,是藉助陽熱之氣的蒸化,而「天氣下為雨 」的過程,要有陰寒之氣的凝聚。可見,雲與雨,天氣與地氣的往復循環過程,就是陰陽相互促進、相互為用的過程。所以張介賓說:「陰不可無陽,陽不可無陰 」人體的興奮(屬陽)與抑制(屬陰)過程也是如此。正常的興奮是以充分的抑制作為補償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充分睡眠才會有旺盛的精力;反之,只有充分的興奮才能有效地誘導抑制,所以人們常說高效勞動才會有高質量的睡眠。
陰陽的消長平衡。
陰陽消長平衡,是指對立互根的陰陽雙方處於不斷增長和消減的運動變化之中,並在彼此消長的運動過程中保持著動態平衡。陰陽的消長,只是陰陽運動變化的一種形式。引起陰陽消長變化的根本緣由則在於陰陽的對立制約和互根互用的關係。因此,陰陽消長變化的形式就無非兩類:一是由陰陽對立制約關係導致的陰陽互為消長,或表現為此長彼消,或表現為此消彼長;二是由陰陽互根互用關係導致的陰陽同消同長,或表現為此長彼長,或表現為此消彼消。
(1)陰陽互為消長:由於陰陽雙方的對立制約,當某一方增長時,會使對方受其制約而引起消減,即此長彼消,表現為陰長陽消或陽長陰消;或當某一方消減時,則會減少對對方的制約而引起增長,即此消彼長,表現為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如以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為例,從冬入春至夏,氣候從寒冷逐漸轉暖變熱,這是陽長陰消(或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及冬,氣候由炎熱逐漸轉涼變寒,這是陰長陽消(或陽消陰長)的過程。晝夜晨昏及機體生理功能的變化也是如此,白天陽氣盛而陰氣偏衰,機體的生理功能以興奮為主;夜晚陰氣盛而陽氣偏衰,機體的生理功能則以抑制為主。其中從子夜到日中,表現為陽長陰消(或陰消陽長);從日中到子夜,則表現為陰長陽消(或陽消陰長)。
可見陰陽的互為消長,總是一方的消伴隨著另一方的長,或者一方的長伴隨著另一方的消。但在具體情況下,有時是長的因素佔主導地位導致另一方的消,如人體病理狀態時的「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有時則可能是消的因素佔主導地位導致另一方的長,如人體病理狀態時的陰虛則熱、陽虛則寒。對此,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陰陽同消同長:由於陰陽雙方的互根互用,當某一方增長時,可促進和資助另一方也隨之增長,即此長彼長,表現為陰隨陽長或陽隨陰長;或當某一方消減時,另一方失去促進和資助而隨之消減。
男女關係的幸福與和諧以雙方的互尊互愛為基礎。當其中一方過於強勢而對另一方不尊重甚或管束壓制太過,勢必會造成另一方的弱勢。比如,一個強悍的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往往會造就一個軟弱的妻子,而一個兇悍的唯我獨尊的女人往往會造就一個窩囊的丈夫。反過來,當一方過於弱勢的時候,又會導致另一方的強勢。此即所謂「陽長陰消、陰長陽消」的道理。另外,在男女的婚戀關係中,雙方對彼此的付出雖然無法達到絕對的平等,但也不能過於失衡。當其中一方為對方的付出越來越少時,或者遠遠小於對方為自己的付出時,必然會造成另一方的心理受挫而減少對自己的付出;而當自己為對方的付出越來越多時,也必然會激發對方的回報欲望而增加對自己的付出。這就是陰陽同消同長的道理。
陰陽的相互轉化
陰陽轉化是指陰陽對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陰陽相互轉化一般都表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則陰陽轉化便是在量變基礎上的質變。陰陽的相互轉化雖然也可發生突變,但大多數是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陰陽的相互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言:「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裡的「重」和「極」就是促進陰陽轉化的條件。在這裡,條件是主要的,沒有一定的條件,陰陽之間便不能相互轉化。生活中往往一個極度堅強的男人在特定的條件下也會變的軟弱(比如被嚴刑拷打或威逼利誘之後而變節的漢奸或叛徒之類);一個性格懦弱長期受虐的女人在忍無可忍時也會變得兇殘而成為殺人犯等諸如此類。
陰和陽是事物的相對屬性,因而存在著無限可分性;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等,說明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不是孤立的、靜止不變的,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相反相成的,可以說世間萬物無時無刻都是在陰陽這些變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