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在蘇州建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2020-12-20 求醫網

「慈濟」在蘇州建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時間: 2013-04-01 11:42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柳長街

近日,由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大陸設立的第一家醫療機構——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啟用。國臺辦前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現任會長陳雲林為該中心揭牌。

摘要:

  近日,由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大陸設立的第一家醫療機構——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啟用。國臺辦前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現任會長陳雲林為該中心揭牌。

  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是一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規劃面積3.7萬平方米,從事健康體檢、健康諮詢等業務,同時開展志業培訓。該中心採用的體檢信息化系統,可根據受檢者檢出信息,自動生成預防保健菜單。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成立於1966年,從事慈善、教育、醫療、文化、國際賑災、骨髓捐獻、環境保護和社區志工服務。

  該中心醫療團隊由臺灣和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專家組成,除擁有高端的體檢設備外,還擁有人性化的健康檢查環境。在候診大廳內,花木盆景與牆上的文字墨寶相映,桌椅擺放也頗有藝術特色,並擺放了一架鋼琴,給前來體檢的民眾營造出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是臺灣地區著名的慈善團體之一,一直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教育等公益事業,在臺灣地區擁有六家醫院。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民間慈善機構 慈濟大陸總部落戶蘇州
    近日,蘇州市景德路上一片灰白的建築群前人聲鼎沸,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正式揭牌啟用。今後,該中心將立足蘇州提供專業的體檢服務,並將秉承「慈濟」理念,在每月第三周周六上午,為蘇州地區敬老院的老人、低保人員、外來務工者等提供免費義診、體檢、健康諮詢等服務。據了解,這也是中國臺灣最大民間慈善機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位於大陸的總部。
  • 蘇州慈濟體檢中心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醫療合作
    蘇州慈濟體檢中心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療交流協議籤訂儀舉行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女士主持籤約儀式;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江蘇省人醫王虹院長作為兩院代表在醫療主管部門的見證下共同籤署合作協議(從左至右)
  • 蘇州慈濟舉辦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
    日前,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辦了華東醫療志工領隊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的非蘇州籍志工,這也是蘇州慈濟本年度第三次舉辦此項培訓。  培訓的內容包括了如何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協助市民高效完成報到手續等細節,門診部醫務人員向志工介紹了檢查項目的內容、志工在溫馨小站需要和市民確認的信息等,並播放了醫療團隊精心製作的「醫療志工的教育培訓影片及簡報」,整個培訓貫穿了展現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關懷。醫療志工是慈濟醫療的一大特色,蘇州慈濟門診部每天都有醫療志工服務,為前來體檢就醫的市民提供服務。
  • 慈濟視頻:慈濟蘇州園區 新型醫學儀器宣傳醫療志業
    2013年4月4日,頂新集團的員工前往慈濟蘇州園區參觀,更藉由醫師的分享,讓員工對醫療志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期望在今日的薰陶下,希望用企業的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慈濟人文。目前整個江蘇省:「有這樣規格的醫院,據我所了解,目前只有兩臺。」
  • 「南京中醫藥大學、慈濟大學」蘇州臨床研究中心揭牌
    為增進海峽兩岸醫療學術交流合作,蘇州慈濟門診部致力為兩岸搭建平臺,現慈濟大學及慈濟醫學中心與南京中醫藥大學達成共同目標,將在醫療學術、教育、科研及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並結合臺灣三甲級醫院的中西醫聯合診療與研究的經驗,於12月24日上午10時,在蘇州慈濟門診部舉行「南京中醫藥大學
  • 關於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政策分析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領域的政策,特別是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但是,對於投資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資產管理、產權關係變更、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變更性質為營利性等如何監管和操作,國家層面一直未出臺法規加以明確。在實踐中,各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也各不相同。
  • 慈濟醫療簡史
    這期間有一位日本企業家,由於祖父曾經在日據時代待過花蓮,他有感於一位出家人願意在偏遠地區蓋一所醫院,想捐兩億美金給證嚴上人。兩億美金形同建院經費加上十年的醫院營運費用。但是證嚴上人婉拒了,她認為慈濟醫院必須由廣泛的臺灣大眾之愛心蓋起來,而不是由一位有錢人的善心所建立。
  • 臺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一行參訪蘇州寒山寺
    臺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一行參訪蘇州寒山寺親切交談熱情接待臺灣慈濟參訪團合影留念佛教在線蘇州訊 2015年10月13日下午,臺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女士一行參訪蘇州寒山寺臺灣慈濟參訪團在寒山寺知客演航法師的帶領下參觀寒山寺,並前往大雄寶殿禮佛。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師在方丈室二樓熱情接待臺灣慈濟參訪團,與來賓就文化、慈善、健康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臺灣心臟內科專家,臺灣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醫生也隨同交流。
  • ...在深全國人大代表楊飛飛建議:完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設置...
    原標題:在深全國人大代表楊飛飛建議完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設置流程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小慧)「建議改革民辦非企業單位先執業登記後主體資格登記的規定,完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設置流程。」
  • 蘇州弱勢群體可享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免費體檢
    中國臺灣網3月28日蘇州消息  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是一家非營利醫療機構。該中心於27日啟用後,將堅持慈濟關愛弱勢群體的服務方向,以蘇州背著事業的新起點,把愛與健康傳播到整個大陸。每月第三周周六上午,定為中心關愛弱勢群體的義診日,為敬老院、民工子弟、小區居民提供免費的義診、認檢、健康諮詢等關懷。
  • 我國擬規定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向出資人、舉辦者分配或者...
    我國擬規定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向出資人、舉辦者分配或者變相分配收益 2019-12-24 1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病房床位價格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經衛生行政部門審定,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要求,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具備病房設施條件以及符合醫療服務質量規範的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含社區醫療機構)。第三條  醫療機構的普通病房床位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 法律擬明確民營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
    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三審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其中明確規定,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依法享受與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同等的稅收、財政補助、用地等優惠政策。  此前二審後,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建議增加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的內容,對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 蘇州市副市長盛蕾走訪調研慈濟健康中心
    蘇州市副市長盛蕾(左三)一行在慈濟健康促進中心調研。(圖片來源:蘇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3月18日蘇州消息 日前,蘇州市政府副市長盛蕾一行走訪調研了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市臺辦韓衛主任等陪同調研。   蘇州慈濟健康促進中心於2012年9月試運營至今,先後開展了「社區兒童健康檢查」、「靠近健康靠近愛」等大型義檢活動,並多次舉辦健康公益講座等。
  • 蘇州慈濟為臺南震區祈福
    蘇州慈濟為臺南震區祈福 2016年02月23日 15:03:5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23日蘇州訊 2月6日凌晨,臺灣南部地區發生6.7級強烈地震,牽動了兩岸同胞的心。
  • 慈濟在中國的發展:軟實力和制度學習
    中國政府當然也意識到了宗教在定義臺灣獨特身份中的作用, 而且他們並不認為與臺灣基督教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搞好關係有什麼必要,因為後者在臺灣人的自決權方面採取的強硬立場。然而,中國大陸方面也意識到像慈濟這樣的機構的巨大影響力,而且該機構在敏感問題上沒有採取強硬立場,因此可以與其在非政府層面進行兩岸關係上的互動。
  • 蘇州慈濟啟動「新蘇州人」健康品德環保項目
    蘇州慈濟啟動「新蘇州人」健康品德環保項目 2016年03月18日 14:0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大陸慈濟:蘇州慈濟新春許願 踐行「愛灑人間」
    蘇州志業園區裡的新春活動,今天以「心年心願」為主題,希望每個人在新一年中,能奉獻更多的愛心,讓別人也讓自己快樂。(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蘇州人文真善美) 什麼是快樂?(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蘇州人文真善美) 心願 讓別人快樂「我已經70歲了,身體漸漸不如從前,當時面對受證有點力不從心,但師兄、師姊們鼓勵我,能做一點就做一點。身體好就勇於承擔,身體不好就樂於配合,對的事,做就對了。」
  • 大悲無怨-慈濟醫療志業
    ,推向「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願景,提升東部醫療水平。以延續佛教慈悲精神為立基,1979年發起建院,籌建歷程百轉千折、倍嘗艱辛,終在「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之號召下,匯聚愛心力量,共成建院善舉。1986年8月,佛教慈濟醫院矗立於花蓮,開啟「守護生命守護愛」之慈濟醫療志業新裡程。創院後,本著濟助貧病之建院理想,取消住院「保證金」制度,引起社會醫界廣泛漣漪。
  • 臺灣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蘇州訊 日前,由鳳凰衛視和鳳凰網發起、聯合海內外數十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 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於1966年創立於臺灣花蓮,主要從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骼捐贈、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