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確實最好,但帶娃出門在外的哺乳環境就真的一言難盡…

2021-01-11 騰訊網

常聽新手媽媽抱怨:本以為孕期各種孕吐、水腫、尿頻、抽筋已經夠受的了,沒想到這僅僅是「前菜」而已,真正的痛苦全在產後。原來別人說,懷孕是「有期徒刑」,產後是「無期」是真的!

產後,新手媽媽要面對的是雙重考驗:自身的,和寶寶的。且不說自身,光是想想寶寶可能要面臨的三災八難,大病小痛等等,已然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新手媽媽非常的不容易,這點毋庸置疑。但到底有多不易?撇開別的,本期就說最最簡單基礎的外出哺乳問題!

婚前,你可能習慣於各種說走就走,旅行、度假、逛街、鍛鍊、約小姐妹看電影等等,無所顧慮輕鬆自如。

然而,產後,你試試出趟門就知道了。不誇張的說,至少得提前三天做準備。小到擦PP的溼紙巾,中到防曬霜、水杯、紙尿褲,大到推車等等,大包小包,難易程度不亞於一次搬家。

最最要命的是,找不到能用好用的哺乳室!!這不,前短時間藝人李晟才吐槽過!

據小編看,李晟的言辭可謂懇切,反應的問題可以說非常寫實了,簡直說出了廣大正值哺乳期媽媽們的心聲!

提到哺乳室,不知大家怎麼想,反正小編首先想到商場。檔次參差不齊的商場,對哺乳室這個概念的理解自然也是各有不同。然而,大多數哺乳室給人的固有印象還是比較統一的:悶,狹小,不通風,沒有空調,沒有窗,髒,位置常常被無關人員佔著...

這還只是商場,還有車站呢?銀行呢?行政大廳等等公共場所呢?答案不言而喻,除了糟,小編想不出其他形容詞。

在職場,媽咪們擠在雜亂的儲物間、髒亂的樓梯口吸奶,同時,還不忘警惕的東張西望,因為她們不確定有沒有攝像頭或者尷尬的「闖入者」。

在公園,長椅裡,草坪上,樹蔭下,隨處可見撩起衣服餵奶的媽媽們。你很難將奔放與不拘小節強扣在她們頭上,因為她們實在尋不到其他更合適餵奶的地方。

在候車室,一片聲的嘈雜和人頭顫動,擁擠不堪,然而要餵奶的終要餵奶,孩子不會因為你的難以操作而少吃半口。面對人群詫異和不太友善的眼光,你只能選擇閃躲和儘量迴避,身體越縮越小、越縮越遠,直到完全退入角落。

外出就餐,大人就餐種類、風味選擇多多,然而想給孩子找片區域安靜的餵奶卻難上加難。是否孩子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只因他不會講話說理?什麼時候才能人性化一點?!

在公共洗手間,這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氣味刺鼻,光線暗淡,髒亂不堪,大排長隊...然而,可悲的是,我們的孩子必須在這種地方吃飯!更可悲的是,除了廁所,實在想不到還有哪一片區可供哺乳了。方便哺乳似乎壓根就沒納入城市規劃者的設計範疇!

世界對母乳媽媽最大的惡意大概就是,一邊要求媽媽們堅持母乳餵養堅持自己親自帶孩子,一邊卻不給媽媽哺乳帶孩子提供方便與支持。

小編在此鄭重呼籲:

1、商場母嬰室,希望商家能定時定點清理打掃哺乳室,閒雜人等一律不得佔用哺乳室休息、打鬧;

2、廣大的關愛母嬰機構,能否依據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儘量多增設愛心媽咪小屋或者母乳補給站等方便母乳餵養的設施設備;

3、店家商鋪,能否在自身盈利的同時,儘可能設置多一些方便孕媽、寶媽這類特殊人群哺乳甚至小坐的地方?意識問題解決了,遠比政府層面官方推廣要行之有效的多;

4、高鐵、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上並各個站點,能否設置專門的哺乳專座或者哺乳室,以方便需要人群;

5、有關部門從公共、公益廣告的層面進行推廣,讓方便他人哺乳成為下意識、成為習慣。

不單中國,全世界全社會都在倡導母乳餵養,然而小編想說,堅持母乳餵養絕非易事,每一個親餵的寶媽都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體諒!

檢驗一個國家和成熟社會的文明程度,很大一部分要看這個國家在規劃和基建上對三類人是否足夠友善:老幼、殘障、孕婦寶媽。願我們這個古老文明且擁有恢弘歷史的國家,越來越好,從各種意義上。

相關焦點

  • 520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母乳餵養,廣州先行」 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
    在這些親友中,父親的態度對母親在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有著顯著影響。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倡議:讓哺乳媽媽們享受生理、心理的雙重呵護,媽媽優先的家庭氛圍,專業及時的衛生服務,包容支持的職場環境,母嬰友好的社會環境。希望父母都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更多媽媽可以知曉、接受、選擇和堅持母乳餵養。
  • 初乳看起來「髒髒的」,真的能給娃喝嗎?關於母乳餵養的七大真相
    編輯:邱寫寫在母乳餵養的路上,寶媽們可以說是與天地鬥、與長輩鬥、與自己鬥,每天都過得宛如戰場一樣,時時刻刻不能鬆懈。寶寶哭鬧了,家人總以為是自己奶水少;寶寶拉肚子了,家人又懷疑是自己吃錯了東西;就連哺乳本身,也總是備受爭議……在長輩們各種「經驗之談」的籠罩下,「奶牛」寶媽們都快要自我懷疑了,不就是餵個奶,咋有那麼多事?關於母乳餵養的七大真相,或許可以還寶媽們一個清白。很多時候,母乳餵養真的沒有那麼複雜。
  • 哺乳期宜在家:「未斷奶」的娃,在這4個時間段不要帶出門
    哺乳期的寶寶抵抗力還很低,身體處於一個敏感微弱的狀態,並不建議家長們總是帶寶寶出門,不過孩子也不能一直關在家裡,也要到外呼吸新鮮空氣。哺乳期帶娃出門,這幾樣東西別落下►防溢乳貼外出帶娃一定會給寶寶哺乳而準媽媽穿哺乳文胸也會非常方便,前開扣的設計不用脫下就可以給寶寶哺乳,避免尷尬。
  • 我的母乳餵養之路
    我家娃29個月了,作為一名營養師,好處之一體現在娃的餵養上,還算得心應手。並非給他的都是最好,而是於我、於他、於家庭來說,是比較舒適的一種方式在餵養。因此,我早已做好娃出生後全母乳餵養的準備,甚至有按照膳食指南要求餵養至2周歲的想法。想著哺乳傳遞的不僅是寶寶最佳的食物,更是我與他之間親密互動的一種方式,通過擁抱、撫摸而產生的的特殊心理暗示與情感交流,即使再累,我也要堅持。
  • 公開哺乳 怎麼做才能不尷尬?|公開哺乳|母乳餵養_網易親子
    女性擁有公開哺乳的權利,一個母親有權在任何地方哺乳孩子,無論是不是在公共場所,無論她是否遮掩乳頭。哺乳是乳房第一位、最重要的功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出現爭議。現在,母乳餵養的大環境越來越好。
  • 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 條例制定者:提供一個友善溫暖的哺乳環境
    近日,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這也是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10月31日,條例制定者的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立法倡導母乳餵養並非幹涉母親的哺乳選擇自由,希望給媽媽們提供一個友善、溫暖的哺乳環境。此外,有兩位市民告訴記者,近幾年能感覺到公眾場所母嬰室、哺乳室數量的增多,但很難找到相應的位置,她們表示,廣州通過的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能夠引起她們共鳴。
  • 帶娃出門哺乳尷尬 請收好這份最強奶娃地圖
    「母嬰室」因此應運而生,一方面可以化解公共場所哺乳的尷尬,另一方面,解決帶娃出門的家長各種燃眉之急。母嬰室,的確不可或缺。那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母嬰室都在哪呢?好不好找呢?第1眼記者,踏遍我市多個商圈和大型商場,專門進行了打探。
  • 林心如出席活動帶娃,如果在公共場合哺乳,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媽媽們生下寶寶後,一有急事出門肯定會帶上寶寶。畢竟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請得起月嫂,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也不是非常安全。 加上媽媽們在外時間過長,寶寶們自然會餓的哇哇大哭,所以很多媽媽都面臨著公共場合哺乳的難題。
  • 媽媽餐廳哺乳被視頻曝光:生而為人,請您善待那些母乳餵養的媽媽
    ,也並不意味著母乳餵養這條道路就是暢通的。當然,還有堅持母乳餵養帶來的胸部下垂縮水,為了繼續給寶寶母乳餵養而每天好幾次的擠奶,還有就是不得不帶寶寶出門遭遇的公眾場合哺乳的尷尬。如果說前面的一些磨難都是媽媽們可以咬著牙堅持,但在公共場合不如的尷尬,就真的是讓媽媽們有種難以言說的痛了。
  • 世界母乳餵養周:國際認證哺乳顧問陳紅談為什麼要母乳餵養
    8月4日上午10:00,湖南中醫附一產科舉辦了世界母乳餵養周專題宣傳活動,近30個家庭帶著小寶寶們參加了「母乳快閃」行動,以集體哺乳的行為藝術呼籲大眾關注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分享會上,媽媽們分享哺乳心得,感受母乳餵養的喜悅;湖南省首批國際認證哺乳顧問、湖南中醫附一婦科護士長陳紅還給大家帶來了《為什麼要母乳餵養》的科普講座。
  • 媽媽街頭「哺乳快閃」 倡導母乳餵養
    一位參加哺乳快閃的母親笑著說:「這是專屬我和寶寶的時光,是外人無法進入的世界。」寶寶們不是很配合 母乳媽媽:他們需要良好的用餐環境但在人來人往的鬧市中集體「就餐」,快閃的另一個主角——寶寶們就不是那麼配合了。有的寶貝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左看右瞧,就是不吸奶。參加快閃行動的果子媽說,寶寶們拒絕「吃飯」,就是因為用餐環境太差,又吵又熱又亂。
  • 誰說假期不能帶娃出門?最全攻略看這裡
    國慶遇中秋,8天小長假已過去3天,很多粑粑麻麻都帶寶寶出門旅行,由於疫情的原因,遠門不出,近郊遊是不是很棒。無論是長距離出行,還是短途遊,帶寶寶出門可不是那麼輕鬆,擁擠的車流,人流,都會給旅途帶來種種不可避免的影響。所以,帶寶寶出門,可一定要看漫威媽媽的這份攻略哦。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給寶寶最好的愛
    對孩子而言,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 6 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有利於腸道健康,微生態環境建立和腸道功能成熟,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另外,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具有預防腹瀉、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從而保護嬰兒。
  • 寶雞60多個媽媽哺乳「快閃」 倡導母乳餵養
    在眾人的注目下,寶雞60多位年輕的媽媽撩開衣角,一起給孩子哺乳。昨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一場哺乳「快閃」活動在一商場門口進行,後因天氣原因挪至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進行。母乳媽媽們的「快閃」活動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懷抱7個月大的兒子,參加哺乳「快閃」的萌萌媽透露,她住的小區裡新媽媽不少,可堅持全母乳餵養的算上自己也為數不多。公共場所和上班的單位往往缺乏哺乳室,許多女性只能在廁所等隱蔽處為寶寶哺乳或擠奶冷藏保存後帶回家餵寶寶。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很多媽媽不得不完全或者部分放棄了母乳餵養。
  • 在外給娃餵奶被拍照發圈,寶媽有苦說不出,當眾哺乳咋避免尷尬?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最少需要六個月,最佳時間在寶寶的兩歲。母乳可是被稱為「黃金液體」,寶貴的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只要大多數的寶媽都會將母乳餵養作為寶寶口糧的第一選擇。小敏(化名)家的寶寶剛剛一歲,是個吃母乳長大娃。
  • 媽媽們街頭哺乳做公益引爭議 主辦方:呼籲多建母乳餵養室
    早報記者 張新燕 圖  東方網6月25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哺乳快閃」活動發起者胡李娟表示,招募時就提醒報名的媽媽帶上哺乳巾或穿上哺乳衣,大部分媽媽在活動時確實用哺乳巾遮蓋,「但現實中可能存在一些寶寶在吸奶時覺得被遮蓋悶熱不適,一時用手將哺乳巾掀開的情況。此外,一些媽媽也的確穿著哺乳衣,但由於一些哺乳衣的設計問題,在解扣時被外界誤解成不文明行為。」
  • 育兒分享:夏季哺乳煩心事多?如何才能在夏季正確進行母乳餵養?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媽媽最好使用防溢乳墊,避免這種尷尬情況,並且要注意勤更換,以免細菌滋生,造成乳頭感染。 4、當眾哺乳的尷尬 帶娃出門時,最讓媽媽感到心煩的就是可能面臨在公共場合哺乳的問題,雖然媽媽給孩子哺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公共場所哺乳,媽媽總是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夏天穿的衣服比較薄,哺乳掀衣服就會暴露得更多,更顯尷尬。
  • 母乳餵養的寶媽外出如何避免尷尬?做好這3件事必不可少
    母乳餵養的寶媽最怕帶寶寶外出,因為有諸多的不方便。記得大寶七八個月的時候,有一次帶他去醫院體檢,體檢的孩子特別多,排著老長的隊伍,一趟體檢下來,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時間。在等待的過程中,寶寶餓了,怎麼辦?除了當眾哺乳外,母乳餵養的寶媽外出時,脹奶和漏奶也是十分難熬和尷尬的事情。我的奶水比較多,每次外出超過兩個小時,乳房都脹得像石頭一樣硬,疼痛難忍,如果不用溢乳墊,奶水就會打溼衣服,哪怕是冬天穿上羽絨服,都能溼透過來。出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擠奶,真的太痛苦了,因為害怕漲奶,加上擠奶不方便,外出時連口水都不敢喝,生怕奶水太多了。
  • 「母乳餵養,廣州先行」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雲發布會
    在戰略發布同時,劉梅女士也提出了為促成母乳餵養的最終實現,需要針對哺乳媽媽的痛點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等倡議,並呼籲全社會關愛母嬰人群,為哺乳女性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公共哺乳環境,讓帶娃在外的媽媽們擺脫公共場所哺乳的尷尬;給予公共場所哺乳的女性多一分善意和理解,營造更好的社會支持環境,助力母乳餵養,讓母親更有尊嚴,母乳更有力量!
  •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寶寶斷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文/營養在前線 梁方利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嬰兒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之後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更長時間。我國還將每年5月20日作為「母乳餵養日」,大力提倡母乳餵養。